陽春市和信宜市交界處石船頂上的石船廟,廟不在大,有仙則名!

2020-08-09 廣東無人村第1人

廣東千米山峰石船頂,海拔1201米,位於廣東省陽春市永寧鎮雙底村,為茂名信宜市與陽江陽春市的界山,屬於雲霧山脈的中段,其餘脈直通高州市。

石船頂沒有任何開發,還是一座野山,除了前來登山的驢友,一般只有當地居民上山上香拜神,極少有外人登臨。

石船頂山上的石船廟


在石船頂山頂(並非在最高點),有一塊石頭,十分似一隻大木船,長約五米左右,石船頂這座山的名字就由此而來。

石船頂位於信宜新寶鎮的東南部

在山頂這塊大石頭旁邊還修有一無人小廟,叫石船廟,也有人叫仙亭。

關於這座石船廟,在當地還流傳著一段傳說故事。據說西晉末,在今高州一帶有位道士潘茂名,他學易明詩,治病救人,後得道成仙,駕石船飛升仙遊而去,此廟是為紀念潘仙人而建。

潘茂名年青時不治家業,一心想外出旅行。潘茂名來到浙江新都郡。新都後山石室,看見兩位道士在下棋,潘茂名站在一旁靜觀棋局。道士對他說:&34;潘答道:&34;道士笑著點了點頭,接著又對潘茂名說:&34;潘茂名聽了,連忙下拜,表示願意求師學道。道士看到潘茂名的確誠心學道,即時收其為徒,悉心教授服食之法。潘茂名得到道士的秘傳後,便在後山隱居下來並專心致志地研習丹旨,後又雲遊訪道長達二十多年。

東晉鹹和六年(331年),潘茂名回到故鄉高州根子浮山嶺。稍住一段日子後,又告別父老鄉親,外出尋找藥源,決心繼續研究丹旨製作之術,為民除病。

永和三年(347年)夏,高涼連日大雨,山洪暴發,河水猛漲,鑑 江兩岸,一片汪洋。潘茂名用數十根大木頭,製作成兩張大船。他施法用船挨家挨戶將受淹群眾安全轉移到崗地,不想由於日勞累,潘茂名竟把一大船誤送到雲霧大山上。

南越過去稱為蠻荒之地,自然環境惡劣,災害連年不斷,疾病、旱災、澇災等不斷交替出現。潘茂名在這種環境裡,運用自己的特殊本領,對廣大群眾施以援手,減輕了各種災害造成的損失,深受群眾擁戴,使其遠近揚名。

昇平五年(361年)九月初九日夜,一場暴風雨過後,山崩地裂,據說潘茂名施法乘著剩下的一條木船,想到雲霧大山尋找另一條大木船,去拯救黎民,他的行動感動了天帝,天帝渡他木舟化石船升仙而去,而誤落到雲霧大山上的那條大木船也變成了石船。這就是石船頂山這座石船廟名字來由的傳說。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廟不在大,亦可謂有仙則名。相比之下,現代的寺廟建得富麗堂皇,浪費有限的地球資源製造各種建築垃圾,也算是罪惡的行為。

石船廟旁還有一座古墓,應該是先有廟後有墓才對。

石船廟位於千米高山之巔,簡陋卻不帶一份俗氣,那些建得富麗堂皇的寺廟和它相比盡顯庸俗!


雞籠頂土地神

考慮到整個陽江最高山鵝凰嶂海拔是1337米,但它山頂沒建有寺廟,倒是海拔1280米的雞籠頂比石船頂高約70米,在它海拔1226米處有一座土地廟,所以這座石船廟可以算是陽春甚至整個陽江市海拔第二高的寺廟!

相關焦點

  • 陽春市永寧鎮石船廟裡的功德箱,你們猜猜裡面有多少錢?
    這是陽春布永寧鎮千米山峰石船頂上的石船廟。石船廟海拔這麼高,又這麼小,平時估計極少有人來,但廟裡還是擺有一個功德箱。好奇又閒著沒事的我於是把它拿出來,仔細數了一下差不多有60元,這可是我第一次打開功德箱數錢,心裡還是蠻開心的。
  • 登頂信宜陽春交界處的犁壁頂,在山頂遭遇牛群驅趕,虛驚一場!
    廣東千米山峰犁壁頂,海拔1015米,我當天的實測是1027米。其主峰位於廣東省信宜市思賀鎮境和陽春市永寧鎮的交界處,屬廣西雲開山脈向粵西的延伸山脈。其與周圍的獨望頂、三甲頂、石船頂、花樓頂、筆架山、林洲頂等山峰構成陽江地區的西北屏障。其山頂平坦或渾圓,坡度和緩, 山腳森林茂密,山頂上樹木稀疏,是典型的亞熱帶高山草旬。
  • 信宜和陽春交界處的筆架山,海拔1159米,山頂被密竹林包圍!
    筆架山,海拔1159米,位於廣東信宜市思賀鎮和陽春市永寧鎮交界處,它與附近的花樓頂(海拔1062米)、八排頂(海拔1080米)、林洲頂(海拔1008)等大山,被稱為四大天柱。實在是提速不起來。這邊是陽春市永寧鎮,從衛星地圖上看到有無人村,但因為路線的關系所以未能進村去逛一逛。
  • 三甲頂,位於信宜新寶鎮和陽春的交界處,高山草甸魅力獨特
    三甲頂,海拔1211米,位於廣東省信宜市新堡鎮東南部上峰村與陽春永寧鎮的交界處,。三甲頂也可以說是為信宜與陽春的界山,屬於雲霧山脈,呈北東南西走向。檳榔頂→獨望頂→三甲頂→石船頂穿越軌跡圖我那天走的是兩天一夜檳榔頂→獨望頂→三甲頂→石船頂→犁壁頂→筆架山→
  • 廣東省縣級市——陽春市未來發展看法,陽春未來可期
    陽春市,由廣東省陽江市代管縣級市之一,陽春獲得過我國優秀旅遊城市、省教育強市等優秀稱號,2019年陽春市完成經濟總量約326億元,常住人口約89萬人左右。陽春市的地形非常獨特,平原呈現出長條形,市內有大山有平原也讓陽春市成為優秀旅遊城市,著名景點包括雞籠頂,這是珠江支流南江的發源地
  • 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廣東陽春市,五大旅遊景點值得一遊
    陽春市:廣東省縣級市,由陽江市代管,位於廣東省西南部,總面積4054.7平方公裡,是廣東省第二大縣(市)。陽春市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是中國孔雀石之鄉、砂仁之鄉。陽春著名的旅遊景點有雞籠頂、凌霄巖、龍宮巖、崆峒巖、廣東花灘森林公園等,千萬不要錯過。雞籠頂:位於廣東省陽春市雙滘鎮,是著名的陽春市之一。是陽春、高州、信宜的界山。主峰海拔1280.5米。
  • 廣東第二大旅遊縣級市,這裡的自然風光無限,風景秀麗視野極佳
    陽春(縣級)市,位於廣東省西南部,由陽江市代管,它是廣東省面積第二大的縣級市,我國優秀旅遊城市,這裡的自然風景很美,有空來看看。 雞籠頂-戶外休閒徒步好去處,位於陽春市雙青鎮七星村的主峰海拔1280.5米,山峰層層疊疊,山石巍峨,
  • 廣東陽春市千米山峰雙石頂,輕輕鬆鬆可賞高山草甸,你心動了嗎?
    廣東千米山峰雙石頂,海拔1077米,位於陽江陽春市三甲鎮(原山坪鎮),具體地理坐標是東經111°23'31.61", 北緯22°13'56.63"。1195米,比雙石頂高100多米,兩座千米山直線距離大約有850米。
  • 石船溝 | 秦嶺深處有人家
    住戶依山勢分布在溪水兩岸  沿京昆高速上滬陝轉福銀,從葛牌口出,經藍葛路上米鐵路不久就看到了去石船溝的廣告牌,順著一條溪流進了石船溝村。多虧了如今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村村通上了硬化道路,天塹變通途,出入秦嶺如入平地,全沒有了過去「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的感覺。
  • 棲霞和招遠的交界處有座崗山,是個很有底蘊的地方
    (編者按:本文作者為棲霞民俗專家隋建國,此次他講述的是崗山的故事,正所謂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崗山不算大,但是一個很有歷史底蘊的地方,下面就聽聽這裡的傳說故事。)歇後語中的崗山坐落在棲霞市西南部官道鎮與招遠市畢郭鎮交界處,距離萊陽和萊西的地界也不遠,最高峰大頂子海拔252米。山雖然不高,但少有名氣,有口皆碑的「崗山的和尚——罷了」的典故就出在這裡。(崗山在地圖上的位置)傳說當年一名南方雲遊者慕名而來,想領略一下傳說中的崗山風光。
  • 雞籠頂!陽春雞籠頂的花又開了,靚爆!
    陽春雞籠頂被譽為驢行界「最具有活力的山」。雞籠頂是陽春市名山之一,是廣東珠江支流南江(羅定江)的發源地。雞籠頂山位於陽春雙滘鎮七星村北部,海拔1280.5米,是陽江第二高峰,橫臥在陽春與高州、信宜交界處。山頂有大面積高山草甸和灌木林,有小平原、小山包、小盆地、小湖泊、小流泉、小溼地,有蟾蛤石、"陽元石"、"陰元石"、"雙乳峰",實為山中一絕。山上峰巒疊嶂、山脈縱橫、山石聳立、綠色匆匆、這裡花種繁多,有吊鐘花。
  • 楓亭塔鬥山風景區: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楓亭鎮,自古是閩中沿海興化府莆田縣、仙遊縣與泉州府惠安縣交界處的商貿重鎮,暨今莆田市荔城區、泉州市泉港區、仙遊縣等三縣區交界處的交通要鎮,是聯繫湄洲灣南北岸的中樞和紐帶,是包含原泉州港、興化港在內的大湄洲港中心。塔鬥山上,天中萬壽塔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站在塔邊,環顧四周,可瞭望仙遊楓亭、莆田靈川、惠安南埔三地景象,盡收眼底。
  • 明北京的廟市
    廟市分兩種:一是宗教節日慶祝盛會;二是定期舉辦的市場。李寶臣  明北京的街市之外還有廟市。宮觀(道觀)、寺廟歷來不僅是社會精神生活與民眾信徒祭祀祈禱之所,同時也擔負諸多社會功能,如集市貿易、旅行食宿、社會救濟、集會、文化交流、遊覽觀光等。
  •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大嶺山森林公園
    在公園的高山密林中,有許多形象奇特的山石,如插旗石、麒麟石、蓮花石、情侶石,其形狀千姿百態,似人、似獸、似物,栩栩如生。山不在高,有仙則名",石洞主景區擁有觀音寺、一尊大佛及一座仿古長城。觀音寺向來香火鼎盛,仙氣十足,名聞遐邇;笑口常開的彌勒佛-"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笑口便開,笑世上可笑之人",誠心一拜,便豁然開朗。
  • 北京有一種廟被稱為「頂」,南頂規模較大,乾隆帝曾為其御書
    民間對供有碧霞元君的廟多稱為「頂」,其中北京最著名的五座以東、西、南、北、中五個方位來命名,合稱「五頂」。既然是「廟」,為何稱為「頂」呢?康熙三年(1664年)所立的《中頂泰山行宮都人香貢碑》對此做了解釋:「祠,廟也,而以頂名,何哉?從其神也。頂何神?曰:岱嶽三元君也。然則何與於頂之義乎?曰:岱嶽三元君本祠泰山頂上,今棲此,此神亦猶之乎泰山頂上云爾。」
  • 【廟不離市,市不離廟的臺灣小吃】
    這些林立於街頭巷尾的臺灣料理,每每與臺灣的廟會文化與市集生活緊密相連,透過每年一度的廟口廣場迎神活動,傳達出薪火相傳的文化特質;這也就是為什麼無論是臺灣著名的基隆夜市,或者是以龍山寺為中心發展而成的小吃街市集,
  • 八排山PK雞籠頂,信宜近期必去的二大賞花聖地,妹子約嗎?
    正直賞花時節,近期信宜的賞花聖地,八排山和雞籠頂絕對能排上號,咱們思賀八排山在信宜市、羅定市、陽春市的交界點!雞籠頂是信宜市、高州市和陽江陽春市三市的界山,一山連三市!下面就PK一下兩個地風景,你覺得誰的風景比較靚?
  • 雞籠頂花海美景今又現
    28日,市創森辦攜手媒體記者走進位於陽春市雙滘鎮的陽春雞籠頂森林公園,通過媒體線上展示雞籠頂的絢麗花海和高山草原的旖旎風光。記者沿著蜿蜒曲折的山路登山,徒步1個小時後,終於來到了杜鵑花海處,此時山上陽光明媚,漫山的花兒開始綻放。
  • 陽春市:兩大農貿市場升級改造投用
    近日,陽春市重大民生工程東門市場、馬水市場升級改造完工投入使用。東門市場是2019年陽春市十大民生工程——市區農貿市場升級改造的4個市場之一。總投資約900萬元,升級改造後為一棟二層建築,總建築面積逾2458平方米,共有各類攤位150個,商鋪7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