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春節假期剛過,臺胞陽先生一大早就從深圳趕到廣東省公證協會涉臺公證書副本查證核驗窗口,申請查驗臺灣地區公證機構出具的個人身份公證書。10分鐘不到,工作人員便出具了一張證明該公證書真實有效的證明,在場臺胞紛紛點讚。
據悉,自1993年5月以來,省公證協會開始負責向臺灣海基會寄送我省公證機構出具的涉臺公證書副本和查證核驗在我省使用的臺灣地區公證書,共為臺灣同胞寄送公證書副本30多萬份,查驗臺灣地區公證書13萬多份,分別佔全國的六分之一和八分之一。
●南方日報記者 祁雷
主要為民商事等相關公證
18日上午,省公證協會涉臺公證書副本查證核驗窗口已經聚集了一群從省內各地趕來的臺灣同胞,申請查驗臺灣地區公證機構出具的公證證書。
在大陸經商10多年的臺胞陽先生當天專程從深圳趕來廣州,查驗臺灣地區公證機構給他開具的個人身份公證書。他說,現在大陸經濟形勢非常好,這次回來計劃在深圳開一家電子零件廠,「年前我已經在臺灣辦理了個人身份證明文書等,前幾天說副本已經郵寄到這了,於是趕來『驗明正身』。」他舉著省公證協會剛出具的《臺灣公證書正副本相符核驗證明》說,「工廠趕著開工,還以為查驗會耽誤幾天,沒想到10分鐘不到就辦好了,太好了!」
省公證協會秘書處負責人王映明介紹,為預防假公證書和錯誤、無效的公證書被合法使用,海峽兩岸關係協會、中國公證員協會與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簡稱臺灣「海基會」),於1993年就兩岸公證書使用查證事宜達成相關協議。
據介紹,雙方寄送和查證核驗對象主要包括涉及民商事和企業經商的相關公證文書,如涉及繼承、收養、婚姻、學歷、財產權利證明等。
如何辨別在我省使用的臺灣地區公證書的真偽?省公證協會涉臺公證書副本查證核驗窗口工作人員劉敬樂說,他們主要通過審核籤字、蓋章、防偽碼、正文等,看對方所持的公證書正本和由臺灣方面郵寄給省公證協會的公證書副本是否一致,「近年來看,沒有出現過假冒、偽造公證書等現象,但有時候會有異議,遇到這種情況我們會直接發函給臺灣海基會請求核實,不多,一年就幾起。」
據介紹,近年來,隨著兩地經貿、人文往來日益緊密,每年從我省寄往臺灣地區使用的公證書副本約14000份,查證臺灣海基會寄往我省使用的公證書副本約6000多份。「隨著雙方往來的增多,兩岸的相關機構日益信任,業務辦理流程越來越快,比如涉臺公證書副本查驗工作一般10分鐘就可以『搞掂』。」劉敬樂說。
公證書副本當天寄送臺灣
據介紹,兩岸公證書使用查證協議籤署後一段時間內,由於郵寄方式和查驗手段相對落後,一度給兩岸經貿、民事往來帶來很大不便,有時當事人過來了,證書副本卻沒有郵寄到,有時當事人趕得急,但流程卻遲遲走不動。
臺胞鄭先生向記者講起了他在大陸的結婚經歷。大概6年前,他認識了一個大陸女孩,為了順利結婚,他返臺辦理了單身證明等,並經過臺灣當地法院公證,再由臺灣海基會郵寄到省公證協會,通過核驗後,他最終和女孩在民政機構辦理了結婚手續,但整個流程下來花了好幾個月。
「現在情況有了很大好轉,一方面是各相關單位的辦證流程都在不斷加快,同時,我們這邊的查驗和郵寄流程也在不斷加快。」劉敬樂說,「比如按照協議,發往臺灣的公證書副本,省公證協會應在收到後3日內寄往海基會法律服務處,我們這邊已經能做到當天寄送,並採用特快的方式,這大大節省了時間。」
今年1月份,省公證協會與中國郵政公司籤訂協議,臺灣當事人在我省146家公證機構中的任一家公證機構辦理涉臺公證業務後,統一由公證機構快遞公證書副本到省公證協會,經審查後快遞至臺灣海基會,「這意味著臺灣當事人以後不再需多次往返取件和送件,只要直接到臺灣海基會查驗就可以在臺灣地區有效使用。」王映明說。
此外,對涉及特別緊急的如探病、奔喪等事項,省公證協會還可採取傳真、電子郵件等方式即時與臺灣海基會聯繫,爭取特事特辦,幫助臺灣當事人儘快辦理相關事務。
據了解,22年來我省共為臺灣同胞寄送公證書副本30多萬份,查驗臺灣地區公證書13萬多份,分別佔全國的六分之一和八分之一,大大方便了我省與臺灣地區民眾的經貿民事往來。
來源:廣州日報·大洋網
責任編輯: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