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和明天的瀘州,一定比歷史上的江陽更精彩

2021-01-08 江陽沽酒客

江陽沽酒客是一個家鄉迷,可能常看我文章的人也不會奇怪,從寫頭條開始起,就基本是圍繞自己的家鄉的話題,從古道今,人文,民俗,歷史,典故,民間傳說,寫了很多。承蒙大家瞧得起,不斷被人謬讚。心裡自然是高興的,當然也知道自己還有很多不足,還需要做大量的收集和整理,才能展示更好的瀘州歷史風情畫卷。

寫多了過去,總有一些朋友問我,瀘州今天不值得寫嗎?懷舊自然沒有問題,可是老是停留在過去,今天的瀘州呢?能不能也給我們說說啊?

恩,作為一個瀘州人,怎麼會不了解今天的瀘州,那好今天我們不說歷史上的瀘州,來聊聊今天的瀘州。

1983年3月3日國務院批覆同意將地轄瀘州市改為省轄市。現轄江陽區、納溪區、龍馬潭區、瀘縣、合江縣、敘永縣、古藺縣三區四縣,面積12236.2平方千米。瀘州的新是從這一天開始的。

一轉眼到了2019年,瀘州城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這在全國來說,雖然並不是拔尖,但是瀘州人民通過自己的勤奮和堅毅,不斷創造著瀘州日新月異。

首先,我們來說環境,過去的瀘州城,已經基本不復存在,殘留的遺蹟證明它曾經繁華的同時,也告訴我們它曾經的落後。

八十年代,瀘州城還相對落後,到了九十年代,文明的需求,讓每一個瀘州人都開始重視自己的生活環境。從1994年1月4日被國務院授予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起,瀘州就沒有停止過環境美化,城市進步的腳步。1994年7月民政部、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全國雙擁模範城。

1994年7月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評選瀘州成為國家衛生城市,我們保持到現在,本地人不用說,我認識的許多外地的朋友,到瀘州來對瀘州乾淨的評價,絕對是真實感受。1995年12月成為了國家旅遊局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繼續奮鬥八年之久終於2005年12月22日成為國家森林城市。如今我們正在向國家園林生態城市的目標前進。

今天的瀘州城,再也不是八十年代江城到南城那麼小的區域,城西,城南,城東,城北,擴充到了江陽區和龍馬潭區,綠化達到30%以上。

未來兩年的「城市雙修」我們瀘州將對城市修補和生態修復作為重點。解決老城區環境品質下降、空間秩序混亂、歷史文化遺產損毀等問題,促進建築物、街道立面、天際線、色彩和環境更加協調、優美。

其中生態修復包括有計劃、有步驟地修復被破壞的山體、河流、溼地、植被,積極推進採礦廢棄地修復和再利用,治理汙染土地,恢復自然生態。

修復自然生態風貌:到2020年全市範圍森林覆蓋率達51%。開展城市受損棄置地生態修復,到2020年實現全域範圍的受損棄置地修復。加強長江沿岸、沱江沿岸、赤水河沿岸、九獅山、方山等山體河岸的森林保護和植樹綠化,實施天保工程,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到2020年全市範圍森林覆蓋率達到51%。

推進沱江南濱、北濱公園提升改造工程建設,爭取連江公園、東巖公園、合江縣鵝肱山公園等城市公園入選四川省十三五期間城市園林綠化「雙百工程」建設項目,到2020年,建設完成學士山等6個城市山體森林公園,各縣至少建成1個城市山體公園。

開展水體修復治理:確保城市建成區內無黑臭水體,加強對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的排查整治,確保城市建成區內無黑臭水體。

到2020年,中心城區建成區20%以上的面積達到年徑流總量控制率75%的目標,兩江新城的部分核心區域新建區達到年徑流總量控制率80%的目標。

開展城市江河湖生態修復行動,推動倒流河溼地公園、玉帶河溼地公園、瀘縣龍湖溼地公園建設,到2020年建設完成漁子溪等8個城市溼地生態修復工程和溼地公園。

推進生態綠地建設:推動城市二環路生態廊道以瀘州市城市總體規劃修編為契機,同步啟動瀘州市城市綠地系統規劃修編工作,按照居民出行「300米見綠、500米入園」的要求,均衡布局公園綠地。

大力推動城市二環路生態廊道、玉帶河溼地公園等項目建設,逐步推進老舊公園提質改造,全面提升城市綠量和綠地品質。到2020年,中心城區綠地率達到38%,各縣建成區綠地率達到35%,城市、縣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4平方米。到2020年力爭瀘州市建成國家生態園林城市,瀘縣、合江縣建成國家園林縣城。

第二來說社會事業:

教育

瀘州2015年全市共有小學260所,小學教學點690個,專任教師 1.80萬人,招生6.15萬人,在校小學生41.36萬人,畢業生 5.83萬人;初級中學192所,招生5.96萬人,在校學生17.23萬人,畢業生5.60萬人,專任教師10074人。在義務教育「二免一補」的基礎上,為58.59萬名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免除作業本費,金額1140萬元。資助4.77萬名貧困家庭寄宿制住校學生生活費,資助資金5654萬元。繼續實施營養改善計劃。合江縣、敘永縣、古藺縣為712所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27.58萬名學生提供學校食堂用餐。

瀘州的名校有西南醫科大,四川警察學院等。全市共有普通高校5所。普通本(專)科招生14237人,在校學生44142人,畢業生13152人。研究生招生548人,在校學生1456人,畢業生407人。普通高校專任教師 2257人。

未來三年,瀘州公立幼、小、中、高等學校,還將分別在瀘州東南西北四城進行擴充,達到一個更高的教育標準和水平。

文化新聞傳媒

全市有文化館8個、文化站143個,其中鄉鎮綜合文化站125個。劇場、影劇院9個。全市公共圖書館9個,圖書館總藏量133.94萬冊,其中圖書藏量94.36萬冊。市級圖書館2個(含少兒圖書館),總藏量69.83萬冊,圖書藏量51.12萬冊。公共圖書館電子圖書16.95萬冊。全市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站)實施免費開放。

全市文物保護管理機構8個。縣以上文物保護單位249處,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6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51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20處。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6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46項,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150項。

擁有市級廣播電臺1座,市級電視臺1座,縣級廣播電視臺5座,調頻、電視轉播發射臺4座,調頻發射機23部,電視發射機30部,微波站15座,微波傳送線路314公裡。有線廣播電視傳輸網絡幹線總長8197公裡。廣播人口綜合覆蓋率97.9%,電視人口綜合覆蓋率99.4%。

此外在經濟方面,瀘州除了白酒業異常發達,瀘州整體經濟情況經省統計局審定,2018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69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7.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90.6億元,比上年増長3.7%;第二產業増加值883億元,増長8.7%;第三產業增加值621.4億元,增長7.2%。

地區生產總值1695億元、增長7.6%,總量居全省第6位、增速居全省第17位;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4%,居全省第11位;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654.7億元、同口徑增長5.9%,總量居全省第3位、增速居全省第18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64億元、增長12.2%,總量居全省第7位、增速居全省第4位;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141元、增長8.6%,總量居全省第5位、增速居全省第5位;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983元,增長9.6%。總量居全省第10位、增速居全省第5位。

總的來看,2018年瀘州經濟實現了總體平穩,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穩步提高。同時也要看到,宏觀經濟環境依然複雜嚴峻,部分傳統行業穩增長壓力加大,房地產防風險任務仍然艱巨,經濟發展環境還需進一步優化。

但是對於瀘州來說,它肯定會克服自身的困難與不足,未來會越來越好,因為,瀘州這座城市兩千多年傳承的精力內核就是堅韌不拔,敢想敢幹,樸實無華,從來不會被任何困難嚇到。

說了那麼多瀘州的成績,其實我們知道自己還有很多值得改善的地方,正是因為有這些不足,才是我們所有瀘州人要去奮鬥的目標。

今天的瀘州朝氣蓬勃,人民的蒸蒸日上,明天的瀘州一定有一個更好美好的未來,呈現在世人面前,相信現在和明天的瀘州,一定比歷史上的江陽更精彩,而未來的瀘州一定會成為川江第一城。

相關焦點

  • 舌尖上的瀘州——江陽小吃
    每一個地方,都有一些經典的特色小吃,成為人們記憶中縈繞不去的味道。而今,白糕、黃粑、濃濃的酒香等,都飽蘸著江陽地道的味道,讓人口水回流於喉嚨之間,浮想聯翩。江陽味覺密碼,讓我們一起來解密家鄉的味道,探尋家鄉味道背後的溫暖,愛和故事。  【小吃篇】 別看那小吃店面其貌不揚,但琳琅滿目的小吃會讓你心花怒放,逛街時你一定要去嘗一嘗。
  • 瀘州山水重尋根,江陽有史話古今
    本文紀念已故瀘州地方文史專家餘安中先生,感謝餘老曾經為瀘州地方文化做出的貢獻古名江陽從此來明《永樂大典瀘州建置沿革》記載:漢武帝分置犍為郡,而郡之江陽、符縣(合江),即瀘州域也。清嘉慶《直隸瀘州志輿地誌。沿革》轉引《華陽國志》:瀘州,古江陽郡也。其先,本犍為枝江(沱江)都尉,在禹貢梁州之域。瀘水之域出瀘州瀘水,一名瀘江水,指今雅礱江下遊和金沙江會合雅若江以後一段。
  • 瀘州名人錄:瀘州風流八景圖,江陽再無曾一魯
    江陽沽酒客對文化的愛好很難說從什麼時候開始,因為我的家鄉瀘州自古就是詩酒浪漫之地,別看我們是一個四線城市,兩千年的歷史足以,造就和沉澱豐厚的文化底蘊。有一次跟瀘州二中退休的羅文鶴老師聊天,聊到瀘州老八景。
  • 四川瀘州最大的縣,比敘永,合江都大,富裕程度卻不到江陽3分之一!
    導讀:四川瀘州最大的縣,比敘永,合江都大,富裕程度卻不到江陽3分之一!瀘州的地理位置處於四川省東南部地區,是具有歷史底蘊的文化古都,在古代是稱為江陽。另有別稱酒城、江城之美譽!瀘州老窖」和「郎酒」已經做為中國白酒的名片,享譽海內外!瀘州現在下轄3個區、4個縣。大家都知道,如果想要知道一個地區是否有錢,就需要看這個地區的GDP(國內生產總值),GDP能夠最直觀的反映一個地區的經濟情況。如果我們要更加精準的衡量一個地區的富裕程度,那就必須要看這個地區的人均GDP。這才是衡量地區富裕程度最重要的指標!
  • 有人說江陽沽酒客是瀘州吹,你看兩百多年前,張問陶寫了啥?
    有人說江陽沽酒客是瀘州吹,你看兩百多年前,張問陶寫了啥?今天就來給大家聊聊這個話題。補充一句本文如張問陶的詩歌理解出現各位不認為的內容,可以說出你理解的想法。反正我也不是啥子專家。本人也厭惡標籤和道德綁架。好好聊天我可以給你聊到過年,不然你懂得。
  • 關於瀘州你不能錯過的六首歌曲,最後一首我聽哭了
    因為一直在用文字記錄家鄉的歷史和文化,江陽沽酒客已經形成了一種習慣,最近又學著拍攝視頻,當然主要還是瀘州相關的內容,所以在配樂上,基本就去找瀘州相關的歌曲,沒想到瀘州居然有幾十首的本土人士和一些著名詞曲作者創作的歌曲,每一個都有它們的特色,朗朗上口,非常好聽,經過一段時間的反覆聆聽和查找資料,我選出了六首個人認為最能代表瀘州特色的歌曲,寫出來以饗各位喜歡本土文化的朋友,江陽沽酒客
  • 值得收藏的瀘州八景,只是它們可能就快消失完了
    我一直認為,瀘州舊時八景是瀘州這座千年古城的歷史文化縮影。但是可惜的是,隨著歲月的流逝,城市的改建,很多古蹟已經只能在古籍記錄和圖像資料裡看見了,之前瀘州籍畫家曾一魯先生曾經憑著記憶和往昔文字典籍的記錄,畫了八景圖,彌足珍貴,只是能見到真跡已經不容易。
  • 江陽城建職業學院 立德樹人 打響教育精準扶貧仗
    致公黨省委與江陽城建職業學院雙方經協商論證,結合雙方優勢資源,達成以江陽城建職業學院作為實施「十百千」教育扶貧總部基地的共識。26日下午,致公黨四川省委和江陽城建職業學院正式籤訂了「十百千」教育扶貧工程合作協議。
  • 瀘州老城區八大歷史打卡點,瀘州人文見證,你去過幾處?
    常常有人給沽酒客留言,不僅僅是本地還有異地的朋友,大約看到我寫了很多關於瀘州的人文歷史,大家比較感興趣。也有人給沽酒客感慨,雖然身為瀘州人,其實對瀘州了解不多,在平時穿城而過的時候,不知道到底有哪些值得留意的古蹟和景點。
  • 四季江陽,不僅有都市的繁華,還有美麗的風景
    穿過鋼筋混泥土的高樓大廈,江陽的四季也有些別樣的風景。漫步在瀘州濱江路,這條始建於上世紀九十年代的沿長江旅遊觀光休閒步道,已經從悠久燦爛的碼頭文化濃縮為一道景觀。濱江碼頭見證了瀘州城的繁榮興盛。「城下人家水上城,酒樓紅處一江明。銜杯卻愛瀘州好,十指寒香給客橙」,在遠離京城的偏遠四川,曾經是多麼大的奇蹟。
  • 蜀山自古多奇山,但是江陽第一山還是非他莫屬
    今天我要說的這個山,是我家鄉的一座山,它不高,海拔才649米,比起那些已經被世人傳頌慣了的名山大川來說,真的排不上號,它不算大卻有99座峰(據說應該是一百個,建文帝當年數了幾遍,忘記自己站的沒有數,所以99座),因為瀘州的淺丘陪襯,便有了拔地而起的高聳之勢。而九十九峰列隊成陣的簇擁,更具了端方突兀的巍然。
  • 瀘州江陽:酒旅融合發展 打造文化旅遊「新名片」
    藉助產業化發展模式助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是近年來江陽區推進文化旅遊發展的創新研究課題。江陽區注重博大精深的酒文化與企業自身品牌內涵的深度融合,以文載道,以酒傳情,推出了一系列酒文化旅遊精品項目,讓非遺文化大放異彩,讓群眾樂享文化盛宴。
  • 瀘州這個名勝古蹟有四百多年歷史,談談從中國式到西洋化的變遷
    八百多年的歷史和曾經的輝煌以及它巨大的知名度,肯定會震驚到不少人。雖然歷史上毀於一旦的文物比比皆是。但是終究有些事情你不得不說它頗為可惜。我想我們並不必擔心從此以後沒有了這個建築,相信要不了多久,你要是有機會去巴黎,它依然會重新矗立在我們面前。這使我想到了瀘州的一個名勝古蹟——鐘鼓樓。
  • 四川瀘州江陽:天府旅遊名縣候選縣「C位出道」 「秘訣」是什麼?
    創建,我們有基礎2100多年的文化和歷史沉澱,造就了瀘州經濟與旅遊的雙發展,2019年,江陽區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00.25億元,蟬聯全國綠色發展百強區,獲評全國「七五」普法宣傳教育先進區、全省縣域經濟發展進步縣稱號。
  • 瀘州梓潼路為什麼叫梓潼路?如果你了解了歷史,會更有底氣
    儘管這幾年瀘州城市開始往周邊近郊延伸,城北、城西、城東、城南這些曾經的老城外的農村,早就滄海桑田,變成了新都市的模樣,而且水井溝一帶交通並不見得方便,然而中心老城的便利,以及大多數老瀘州人的消費出行習慣,依然屬它為首。當然,今天江陽沽酒客並不是討論城市的發展和其他商圈的遠景規劃。這個話題實際上只需要時間來驗證。
  • 瀘州敘永縣和古藺縣,兩地教育誰更強?兩地高中成績來看
    瀘州,古稱江陽,別稱酒城或者江城,很多外地朋友對瀘州這個名字很熟悉,因為瀘州的酒,名動全國。具有兩千多年歷史文化的瀘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瀘州的歷史文化非常豐富,根據小編了解,瀘州市級以上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多達一百五十項,其中國家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六項。瀘州的教育水平在四川可以說名列前茅,由此可見瀘州對於教育的重視程度。
  • 服役32年瀘州龍泉橋,年底再次啟動改造,回顧這座橋的歷史
    龍泉橋位於瀘州市的市中心,是連接白招牌到江陽中路的一座城市陸地橋梁,每天通行和人車絡繹不絕,是瀘州市主城區的一座重要的交通設施,而自1989年建成以來,歷經25年的日曬雨淋,橋梁的很多部位都已經陳舊破損,安全隱患比較大。
  • 快速了解瀘州的辦法,瀘州市博物館,來瀘州沒到過這裡是遺憾
    瀘州有著三千年的歷史文化名城,雖然它在過去很多記錄上都顯得有些模稜兩可,甚至微不足道,但是還是有人不斷在給它添加屬於它的砝碼。當然這些都是本來應該被記錄和保存下來的東西,並非人為杜撰。在沒有博物館的年代,地方歷史一般散落在方志和筆記裡面,甚至一些久遠的家族的家譜裡面,當然除了方志以外,其他顯然不太成體系,但是你又不能忽視它存在的作用和人文價值。
  • 具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文化的瀘州,有地道的古藺麻辣雞白糕黃粑
    瀘州,四川省地級市,古稱江陽,別稱酒城,江城。瀘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具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文化。瀘菜是現代川菜三大主流地方風味流派分支菜系。瀘州得名瀘水說。瀘州老窖景區是中國最古老的四大名酒之一,濃香鼻祖,酒中泰鬥。
  • 都說瀘州味道獨成一脈,但是現在的瀘菜又在哪裡呢?
    在歷史的長河,逐步形成了四大菜系。又有南方精緻,北方豪邁的說法。一般而言四大菜系分為:一、四川菜系,簡稱川菜。 代表菜品:回鍋肉,魚香肉絲,麻婆豆腐,宮保雞丁,樟茶鴨子等。 二、廣東菜系,簡稱粵菜。 代表菜品:龍虎鬥、脆皮乳豬、咕嚕肉、大良炒鮮奶、潮州火筒燉鮑翅、蠔油牛柳、冬瓜盅、文昌雞等。 三、山東菜系,簡稱魯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