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16日,五通碼頭的廈金航線日班數增至12班,與此同時,碼頭1000平方米候船大堂的建設日前也基本完成,投入使用。記者昨日從碼頭了解到,新的1000平方米候船大堂將在未來3個星期內完善旅行社和票務公司櫃檯,並引入「新臺幣」兌換點和ATM機,為兩岸同胞提供更多便利。
另外,碼頭未來幾個月還將進行一系列「升級」,其中包括在候船大堂前增設250個車位的停車場,並使碼頭道路直連環島路;新增一個躉船,可供更多船隻靠泊;再新建一棟9000平方米候船樓,該工程將在2010年全部完工,使碼頭年旅客吞吐能力達到100萬人次。
候船樓前多了個「棚子」
經歷近5個月的擴建後,五通海空聯運碼頭新建的1000平方米候船大堂,已經矗立在原有候船大樓門口,如同一個「大棚子」。 從樓側進入建設現場,新的候船大堂還在進行最後的內部裝修,但冷氣已經開放,中間一塊區域也用彩帶隔離起來,安放了座椅,旅客可在這裡休息。其他區域暫時還是「空空如也」。
「20天後,現在這些空位將變成14個櫃檯、『新臺幣』兌換點、ATM機等等。」廈門航空港集團海岸開發公司副總經理吳金獅介紹,「現在,這些櫃檯正在進行招標,30多家相關企業都有意向。」
候船大堂經過完善的一切設施正式投入使用後,將使五通碼頭擁有1300平方米的候船面積,使碼頭的保障能力達到30萬人次/年。
從去年8月31日開航以來,截至6月30日,10個月內五通碼頭共運送旅客24.29萬人次,船班也增至每日12班,已經是超負荷運轉。此次擴建可謂雪中送炭,非常及時。
「大手筆」擴建將繼續進行
隨著候船大堂的建成,碼頭方面將繼續進行下一階段擴建,其中新增的躉船和候船樓均是「大手筆」。如新建的100米長躉船以及配合進行岸壁改造,預計投入1500萬元,以滿足更多的廈金航線船舶靠泊碼頭,該工程即將啟動,計劃在今年底明年初完工並投入使用,屆時碼頭可以同時停靠3艘以上廈金運營船舶。
新的候船樓建設,相當於在現候船樓的西側「拷貝」一個一模一樣的候船樓,預算3500萬元,年內開工建設,計劃2010年投入使用。通過這一系列擴建,五通候船樓建築面積將達到16000平方米,年保障旅客70萬人次以上,均勻排班後可達100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