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具致錳中毒尚無病例 消化道對其吸收有限

2020-12-12 騰訊網

  知名品牌蘇泊爾包括湯鍋、蒸鍋、奶鍋、水壺4個類別多達81個規格的炊具被曝光不合格,其不鏽鋼材質錳含量超標,可能導致使用者出現類似於帕金森氏綜合症在內的一系列神經系統損害,很多人都擔心身體因此出問題。

  損害人的錳攝入途徑:呼吸道

  錳是生物體的必須微量元素。動物缺錳可導致採食量下降、生長減慢、骨異常和繁殖功能異常等。

  錳是一種神經毒物,長期經呼吸道接觸過量的錳,會導致進行性神經系統損害, 其主要臨床表現為中樞神經系統椎體外系受損和震顫麻痺症狀,當疾病發展到嚴重階段時,與帕金森氏病的表現類似。慢性錳中毒早期表現為神經行為的功能性改變,在情感、注意力、記憶力、協調性等方面出現異常;病情發展致椎體外系顯著受損時,會出現四肢肌張力增高、動作遲緩笨拙、行走困難等舉止異常情況。迄今為止,國內外對慢性錳中毒的發病機制尚未明了。

  目前在全球絕大多數地區的土壤、空氣和水源中都能檢測到錳,錳可通過呼吸道進入人體,累計到一定劑量則有可能導致職業性或生活性損害。就導致損害水平的錳攝入途徑而言,目前能夠證實的是經過呼吸道攝入。

  日常飲食是人體攝入錳的主要來源,比如糧食、堅果、乳製品、肉類、海產品、蔬菜、茶葉乃至飲水。在膳食攝入方面,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建議成年人每日錳攝入量為2-5毫克,我國營養學會推薦成年人每日錳攝入量為3.5毫克,圍產期婦女和身體發育階段的青少年對錳的需求高於一般成人。

  經消化道攝入的錳多被排出體外

  為何慢性錳中毒的臨床病例集中於呼吸道接觸,而不會發生於消化道?

  首先在於人體消化道對於錳的吸收能力有限。有研究報導,人體消化道對於錳的吸收概率僅為1%-5%,大部分進入到胃腸道的錳會隨糞便排出體外。

  其次在於人體消化系統對於錳的吸收與排洩具有完善的調控能力,來維持體內錳含量處於相對平衡狀態。同位素標記錳排洩試驗證實,自消化道吸收的錳,經過門靜脈進入肝臟,錳與膽汁結合後再分泌到腸道,依據人體需要,部分錳在腸道可以被再吸收, 形成肝腸循環,大部分錳隨糞便排出體外。

  以目前餐具材質含錳量和析出劑量分析,結合人體消化道錳吸收特徵,不會導致帕金森氏病,目前也尚無餐具導致慢性錳中毒的相關文獻報導和臨床病例發生。

相關焦點

  • 錳中毒主要經空氣吸入
    錳是人體必需微量元素  朝陽醫院職業病與中毒醫學科主任醫師郝鳳桐教授表示,錳是地殼中廣泛分布的金屬元素,它的用途也日趨廣泛。錳礦開採與冶煉,機械製造過程中的電焊作業,農藥、塑料、燃料及汽油防爆劑的生產與使用,甚至在煤炭燃燒過程中,都在不斷將錳釋放到人類的生存空間,造成人群不同程度的錳接觸。  同時,錳也是生物體的必需微量元素。
  • 醫學專家:臨床錳中毒比較少見
    說到「錳中毒」,浙江省營養學會副理事長張愛珍明確表示還是第一次聽說,並對這種說法持懷疑態度。張愛珍介紹說,「錳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規定,成人錳適宜攝入量為3.5mg/天,最高可耐受攝入量為10mg/天。」
  • 專家稱空燒不鏽鋼炊具易致錳中毒
    不鏽鋼炊具不應空燒浙江大學金屬材料研究所的塗江平所長昨天告訴記者:「錳主要用於鋼和鐵,如果單獨用鋼和鐵的材料的話會導致炊具餐具太軟,例如純鐵做炊具,韌性更好,但是強度不行,所以廚房用品加錳後可以加強鋼鐵的韌性和耐磨性。」
  • 蘇泊爾炊具被曝錳超標 浙江質監部門已介入檢驗
    浙江在線2月18日訊 前日央視《焦點訪談》欄目報導《打破鋼鍋問到底》,稱蘇泊爾81個規格炊具被認定不合格產品,鋼鍋錳含量高出國標近4倍,可致帕金森病。  醫學專家:臨床錳中毒比較少見  說到「錳中毒」,浙江省營養學會副理事長張愛珍明確表示還是第一次聽說,並對這種說法持懷疑態度。  張愛珍介紹說,「錳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規定,成人錳適宜攝入量為3.5mg/天,最高可耐受攝入量為10mg/天。」
  • 錳中毒的治療與飲食
    急性錳中毒(manganesepoisoning)可因口服高錳酸鉀或吸入高濃度氧化錳煙霧引起急性腐蝕性胃腸炎或刺激性支氣管炎、肺炎。慢性錳中毒主要見於長期吸入錳的煙塵的工人,臨床表現以錐體外系神經系統症狀為主且有神經行為功能障礙和精神失常。
  • 福建預防醫學基礎知識:錳中毒與處理預防原則
    福建預防醫學基礎知識:錳中毒與處理預防原則 【導讀】福建衛生人才網:提供2019福建醫療衛生招聘信息,如需了解關於醫療衛生招聘的報考指南、歷年試題、招聘信息等,請點擊上方連結了解更多詳情
  • 2018粵東西北事業單位招聘考試預防醫學:錳中毒與處理預防原則
    粵東西北事業單位醫療網同步粵東西北事業單位招聘網醫療衛生信息:2018粵東西北事業單位招聘考試預防醫學:錳中毒與處理預防原則,請考生多加關注。   錳中毒與處理預防原則:   錳(Mn)為淺灰色金屬,質脆,反應活潑。常見的錳化合物主要是二氧化錳、氧化錳、高錳酸鉀等。在工作活動中,錳的接觸者主要是錳礦石開採、粉碎、運輸、加工和冶煉工人。但因為錳的毒性很小,故短期攝入錳引起中毒的情況較為少見,但若長期接觸則可以起中毒的發生。   吸收:錳主要通過呼吸道和胃腸道的吸收作用進入人體,幾乎不經過皮膚吸收。
  • 專家:尚無中毒報告
    專家:尚無中毒報告        白玉菇  最近,網帖「蘑菇還是少吃一點吧」廣為流傳。這讓吃貨們對蘑菇頓時「緊張」了。網帖說,蘑菇雖好,但它每個月最多可以吃200克,它有個很重要的特點,就是對重金屬的富集能力特強。重金屬會在人體重要臟器累積,主要是腎臟,最後危害健康。蘑菇真的富含重金屬嗎?
  • 醫生:尚無食物相剋致死病例
    醫生:尚無食物相剋致死病例 2015-04-13 14:01:26來源:齊魯晚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文章中表示,有遊客在泰國吃了很多榴槤又喝了牛奶,導致咖啡因中毒血壓飆升,結果引發心臟病猝死。這個帖子讓很多喜愛榴槤的朋友緊張萬分。對此省城兩位專家表示,榴槤和牛奶一起吃會導致咖啡因中毒這種說法是站不住腳的,沒有任何科學依據。
  • 「自製水晶泥」含硼砂可致急性中毒 你知道硼砂的危害嗎?
    【詳細】調查發現  「自製水晶泥」走紅校園 含毒性硼砂可致兒童中毒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朱毅教授向記者介紹,硼砂可導致急性中毒,兒童在玩耍含有硼砂水晶泥時,如果皮膚有破損,或者期間用手碰到口腔,硼砂也會被人體迅速吸收。
  • 我國尚無感染病例
    該病在臨床上可引起心臟、消化道及外周神經系統改變,病死率較高,已成為拉丁美洲的嚴重公共衛生問題。美洲錐蟲病還分為急性期和慢性期兩種。急性期有發熱、頭痛、恰加斯結節、眼瞼腫脹、淋巴結腫大、肌肉疼痛等症狀;慢性期以恰加斯心臟病為主,常表現為心悸、眩暈、心律不齊、心肌肥大、心肌炎、心力衰竭、食道或結腸擴大、猝死等症狀。
  • 男子患職業病錳中毒 妹妹鬧市"遛良心"幫討說法
    「公司是從事錳粉加工的,哥哥的工作是操作粉碎機,把錳片打成錳粉,這個過程會產生大量的粉塵,對身體不好。」田滿玉說,「每打碎一噸得6.9元,相當於嫂子做一件衣裳的工錢,所以哥哥說沒關係。」  2010年11月開始,哥哥出現腰痛、無力、關節痛等症狀,後來說話變得困難,動作緩慢、表情淡漠,在湘雅醫院診斷是錳中毒。
  • 4名男子喝雞湯後集體中毒!只因湯裡加了它……
    近日,南寧4名男子為了大補身體,在燉雞湯時加入了250克附子(一種中藥材),結果集體中毒進了醫院。 經醫生鑑定,加入的附子嚴重超量,導致烏頭鹼類植物中毒。
  • 惠州一男子食用河豚中毒送急救!您還敢「以身試毒」嗎?
    可最近惠州就有一名男子,吃河豚導致自己中毒,還到中心醫院的急救室走了一遭。近日,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急診科就收治了一位因吃河豚肉中毒的男子。原來,市民王先生自幼體弱多病,聽信傳聞吃河豚能強身健體,特地讓老鄉從茂名帶來新鮮的河豚,自行在家煮食,沒想到食用後卻出現頭暈不適的症狀。
  • 寶寶餐具選哪種材料的好?看完你就明白了
    陶碗、陶勺都是用沙土燒制而成的餐具,它花色繁多,造型各異,而且細膩光滑,美觀大方;不生鏽、不腐朽、不吸水、易於洗滌,裝飾性強,用起來也很方便。不過,陶瓷餐具的一個缺點是易碎易裂,很多父母擔心因為碎裂而弄傷寶貝。陶瓷餐具過去被公認為無毒餐具。不過,到了現代,人們發現,有些陶瓷餐具的彩釉中含有鉛、鎘等重金屬,長期使用有重金屬中毒的風險,嚴重的甚至影響身體健康。
  • 增白祛斑化妝品最易含汞 長期使用致腎臟損害
    金屬汞主要以蒸氣形式經呼吸道吸收,金屬汞及汞蒸氣經皮膚吸收甚少,因此金屬汞中毒的主要吸收途徑是呼吸道。金屬汞經消化道吸收甚微,甚至可以忽略不計,而汞的鹽類及有機汞可以經過消化道吸收進入人體。  1996年美國-墨西哥邊境地區的居民因使用一種增白化妝品而發生汞中毒,經檢測,其中含有6%-10%的氯化亞汞。
  • 哪些食物「半生不熟」會中毒?
    殊不知,這樣做是有風險的,因為有些食物「半生不熟」可能會中毒。營養、好吃固然重要,但是安全更重要。大河健康報記者請教了河南農業大學食品科學技術學院副院長黃現青教授,幫大家一起梳理出5種必須熟透才能吃的食物。□ 記者 高會芳  四季豆 在我國發生的食物中毒事件中,四季豆最為常見。黃教授說,四季豆之所以會引起食物中毒,主要是因為它含有紅細胞凝集素和皂苷。
  • 浙江妥善處置菲律賓入境航班消化道感染事件
    浙江妥善處置菲律賓入境航班消化道感染事件 2017-05-09 19浙江檢驗檢供圖  接報後,該局杭州機場辦檢疫人員立刻開展現場處置,經流行病學調查和醫學排查,初步判定為食源性疾病散發病例,排除由機上餐食導致。在對同機其餘旅客進行摸排時又發現有消化道症狀旅客3名。該局檢疫人員採集4人的排洩物樣本送浙江國際旅行衛生保健中心實驗室檢測,確證其中2人為副溶血性弧菌所致消化道感染病例。
  • 農藥中毒後切忌立即洗胃 這些「野蠻」施救行為有害
    故事一一次夜班出診,病人主訴農藥中毒。救護車很快到達現場,家屬已經把患者抬到了路邊。患者為一名三十多歲女性,閉著眼不說話,呼喊她也沒有回應,身上溼漉漉的,農藥味非常濃,口鼻處流著泡沫,但口面尚無明顯蒼白紫紺的表現。
  • 蘇泊爾的鍋到底有多「錳」 賣場全面下架
    本周一,繼上周五的澄清公告後,蘇泊爾再發一封致消費者的公開信,再次強調其不鏽鋼炊具產品不存在錳含量超標問題,錳析出量安全,產品衛生安全,「懇請廣大消費者客觀、理性的看待相關問題,避免不必要的恐慌。」但記者採訪發現,多數消費者認為涉及食品健康安全問題重大,蘇泊爾目前的解釋「澄而未清」,對能否恢復對品牌的信心仍持謹慎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