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之變」都蘭縣:枸杞紅了日子甜

2021-01-21 中國扶貧

都蘭系蒙古語,為「溫暖」之意,地處世界「四大超淨區」之一的青藏高原腹地,有崑崙山雪水的灌溉,硒土核心區的滋養,海西州都蘭縣坐擁得天獨厚的生態資源,是青海省枸杞生產的最佳生態區。

都蘭縣枸杞種植歷史悠久,經過一群「追夢人」持續多年的「努力奔跑」,現已建成全國集中連片種植規模最大、單位面積產量最高、產品品質上乘的枸杞種植基地之一。枸杞不僅成為當地農牧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和帶動農牧民增收致富的新興朝陽產業,而且還使「沙漠變綠洲」,促進了當地生態文明建設。

都蘭縣國家現代(扶貧)農業產業園區晾曬枸杞

2017年,都蘭縣按照建設「生產+加工+科技」的現代農業產業集群,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要求,舉全縣之力建園區帶基地、建基地聚農戶、建產業促增收,建成了柴達木枸杞優勢資源突出、生產要素完備、技術與裝備集成示範先進、綠色生產方式全面推廣的國家現代(扶貧)農業產業園。

每到秋天,當北方許多地區的農田被浸染成一片金黃時,這裡十多萬畝成熟的枸杞卻會呈現出絢爛的紅色。驅車在這座柴達木盆地的小城中,你一定會為這種景象驚嘆。成熟的枸杞鮮果一部分將製成乾果直接進入市場,一部分則會被用來加工成凍乾果、枸杞果汁、枸杞酒、泡騰片等產品。

枸杞園區建成全國集中連片種植規模最大、單產產量最高、產品品質最優的枸杞種植示範基地 18.03萬畝,枸杞規模化種植比例不斷提高。

把產業園作為招商引資的「孵化器」和「助推器」,切實提升園區承載能力和產業集聚功能,引進青海興諾杞業發展有限公司、青海大漠紅枸杞有限公司、都蘭唐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競爭力強、帶動作用明顯的大企業入駐,共培育加工企業 31 家,建成濃縮汁生產、保鮮、色選等生產線40餘條,開發生產不同類型、不同包裝的鮮乾果、籽油、濃縮汁、乾粉、果酒、泡騰片等系列產品40餘種產品投入市場。

為了讓牧民分享到更多的收益,都蘭枸杞產業園在利益聯結機制、模式等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產業園內以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牧場為代表的新型經營主體快速發展,帶動能力不斷增強,並開始積極參與到產業園建設中。通過土地流轉、股份合作、保底分紅,帶動農牧民參與枸杞種植加工、勞務採摘、銷售物流、包裝印刷、餐飲住宿等生產經營,每年吸引19個省區3.5萬餘務工人員,實現勞務收入4.2億元。

除了鼓勵新型經營主體參與產業園建設,還要求入園企業要積極創新聯農帶農激勵機制,初步建立與基地農戶、農民合作社「訂單農業」「企業+專家+農場+農戶」「保底+分紅」「科技人員+農戶」等聯農帶農機制,產業園與農民的關係更加密切。

經過幾年的發展,積極拓展提升產業基地多種功能,挖掘鄉村生態休閒、旅遊觀光等價值,建成大漠紅 AAA 級工業旅遊景區和宗加鎮生態農業風情小鎮,促進農旅結合、產城融合,產業園一二三產業融合滲透發展成效顯著。並且通過歐盟 ECOCERT、德國 BCS、色瑞斯(CERES) 等國際知名認證機構和中國農業部綠色認證,已獲得枸杞綠色食品認證面積 8.5 萬畝,獲得有機產品認證面積 7.41 萬畝。

來源:中國扶貧

相關焦點

  • 青海都蘭的枸杞紅了!
    青海都蘭的枸杞紅了!都蘭縣是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下轄縣,是青海省的十大資源縣之一。都蘭境內諾木洪地區是重要枸杞生產地,隨著當地近年來枸杞產業的快速發展,知名度、市場份額的逐步提升,枸杞產業已成為支撐當地農牧業經濟穩步發展的重要產業之一。
  • 美麗青海,秋收的季節都蘭紅了,爆汁鮮甜的枸杞有小拇指大小
    這是一個豐收的季節,歡歌笑舞急響鑼,生活在都蘭的人們,日子過得像諾木洪枸杞那樣紅火,枸杞子補腎堅骨,潤肺益氣,而諾木洪枸杞更被譽為哀杞,因其品質優於寧夏枸杞而馳名中外。、口感最鮮甜的枸杞,放在手裡與我的小拇指差不多大小,而且吃進嘴裡就是那種爆漿的感覺,咬下去甜味瞬間佔滿了整個口腔。
  • 【網媒青海海西行】都蘭縣見證滄海桑田
    新鮮的枸杞。   紅網青海都蘭7月27日訊(特派記者 張廣蓉)今日,參加2016行走中國青海海西行活動的海外華文媒體代表及中國重點網絡媒體代表來到都蘭縣,參觀走訪貝殼梁、青海大漠紅枸杞有限公司及海寺花海草原景區。   貝殼梁,位於都蘭縣諾木洪鄉東南方向的一片荒漠地帶。貝殼梁不高,是大漠人詩意的誇張。東西走向,寬約70米,長約2公裡左右。
  • 青海最大枸杞種植地成3A景區
    原標題:枸杞種植地成3A景區   7月16日,第二屆大漠紅枸杞節——AAA級旅遊景區推介會在西寧柴達木賓館隆重召開。記者從會上了解到,都蘭縣已經成為青海省最大的枸杞種植基地,為做強做大枸杞產業,該縣結合枸杞產業打造旅遊景區,走出一條「精深加工與旅遊產業融合」的轉型升級之路。
  • 青海都蘭:柴達木枸杞迎豐收
    中新網青海都蘭9月1日電 (李江寧)「海西州是全國最大的有機枸杞種植基地,枸杞全產業鏈產值突破百億元。今後,我們將繼續推進海西州富硒有機農牧產品提質增效,讓產業更有價值、讓生態更有顏值、讓群眾更有幸福值。」1日,海西州政協副主席劉顏成在柴達木富硒有機枸杞節開幕式上說。
  • 鬼哥的五萬裡D31青海都蘭縣-都蘭縣巴隆鄉
    都蘭是藏語溫暖之地,溫暖適應的環境是古代先民們在此聚集生活,所以都蘭縣區內至今留存很多歷史遺蹟。這不又有新發現了,路邊都是這種野枸杞。果實還蠻多,個頭非常小,但吃起來甜中微微帶點苦味兒。其實枸杞還是鮮果好吃,但是鮮果很難運輸。
  • 在崑崙山腳青海湖之西,有一個淳樸的小縣城,是枸杞的家鄉
    崑崙山橫貫新疆、西藏間,伸延至青海境內,山脈西高東低,崑崙山是青海、甘肅兩省通往西藏的必經之地,這裡有終年不化的高原凍土層。「人到中年不得已,保溫杯裡泡枸杞」,說的是枸杞具有養顏、明目、益壽的作用,也有人將枸杞稱之為男人的動力源,女人的美容院。枸杞這個名稱始見於《詩經》,明代的藥學家李時珍云:「枸杞,二樹名。此物棘如枸之刺,莖如杞之條,故兼名之。」
  • 青海諾木洪枸杞種植戶的好消息,這裡建設大水庫了
    日前,中電建水電基礎局參建的青海省都蘭縣諾木洪水庫工程開工,水庫建成後將有效增強諾木洪河流域防洪能力,同時24萬畝枸杞將得到灌溉,有力提升當地農田灌溉保障水平。諾木洪水庫位於都蘭縣諾木洪河上遊,柴達木盆地南部海西州境內,總投資5.84億元,設計總庫容3396萬立方米,為混凝土面板堆石壩。水庫主要任務是農業灌溉,灌溉面積為諾木洪農場及宗加鎮地區共25.19萬畝林地(含24萬畝枸杞),工程規模為中型。
  • 喝過保溫杯裡泡枸杞,採過鮮枸杞嗎?去青海採新鮮枸杞泡茶喝
    一盤盤新鮮個大、飽滿誘人的鮮紅色枸杞端上桌,慢慢吃著這甘甜的枸杞,配著熱乎乎的枸杞茶,一掃沙漠的風塵僕僕。枸杞,是柴達木盆地閃亮的珍寶,而有多少人知道它的主要產地?在幾小時前,我們還在東部雅丹的無人區。24小時的失聯,讓我們徹底告別手機信號,告別朋友圈。
  • 「杞」在青海「杞」動未來——都蘭枸杞產業搭上提質增效新快車
    青海新聞網·青海新聞客戶端訊 都蘭,蒙古語譯為溫暖之意,全縣總面積4.527萬平方公裡,人口近11萬,由蒙古、藏、漢、回、土、撒拉等19個民族。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都蘭縣被譽為舉世聞名的柴達木綠洲瀚海的糧倉。
  • 青海都蘭打造黃金枸杞新能源三個百億元產業基地
    中新網西寧4月5日電 (張添福 孫睿 裴斐)中新網記者5日從地處柴達木腹地的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蘭縣了解到,「十三五」時期,都蘭縣將結合國家「一帶一路」戰略,重點打造黃金、枸杞、新能源三個百億元產業基地和高原文化旅遊名縣
  • 海外華文媒體高層探秘柴達木綠洲青海都蘭
    海外華文媒體和中國重點網絡媒體代表參訪都蘭縣境內的青海大漠紅枸杞有限公司的有機枸杞種植基地。 張添福 攝張添福 攝  27日,海外華文媒體和中國重點網絡媒體代表,走進素有柴達木「綠洲」之稱的青海省都蘭縣,探秘當地悠久的歷史文化,領略戈壁、河湖、丘陵等多種地質地貌類型。  連日來,來自16個國家和地區的20位海外華文媒體代表、18位中國重點網絡媒體代表,參加2016行走中國青海海西行活動。
  • 讓生態文明之光照耀青海高原
    窮山溝變風景地,生態旅遊發展優勢凸顯「真沒想到靠著身邊的山山水水,還能端起致富的飯碗。」家住互助土族自治縣磨爾溝村的村民裴生軍一家近幾年憑著發展起來的鄉村旅遊開起了農家院,日子越過越紅火。如今,這裡已經從原來不起眼的偏遠村落變成了網紅地,隨著磨爾溝村鄉村旅遊的發展,村民們全程參與到鄉村振興建設中,通過修建木棧道、停車場、遊客服務中心、旅遊廁所等旅遊基礎設施,以生態文化旅遊扶貧的形式,引導帶動相關產業發展。目前,全村46戶從事鄉村旅遊經營, 整個景區吸納貧困戶60多人,佔全村貧困戶的60%以上,貧困戶平均每月增收2000多元。村子變美了,村民的收入渠道更寬了。
  • 海西州諾木洪水庫開工 24萬畝枸杞將得到灌溉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記者 樊永濤 報導)11月23日,海西州都蘭縣諾木洪水庫開工建設,水庫建成後將有效增強諾木洪河流域防洪能力,同時24萬畝枸杞將得到灌溉,有力提升當地農田灌溉保障水平。諾木洪水庫位於都蘭縣諾木洪河上遊,屬Ⅲ等中型工程,總投資為5.84億元,設計總庫容為3396萬立方米,為混凝土面板堆石壩。水庫主要任務是農業灌溉,灌溉面積為諾木洪農場及宗加鎮地區共25.19萬畝林地(含24萬畝枸杞)。
  • 戈壁深處有一片紅色—青海諾木洪依靠枸杞改變命運
    新華社西寧9月14日電(記者 黨周、陳凱、吳光於)從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蘭縣往西200公裡,有一排長達30公裡的青楊屹立在茫茫戈壁灘上,仿佛海市蜃樓。它們的背後,是守護這道「綠色城牆」60年的諾木洪農場。
  • 枸杞種植戶的好管家官文勝——行走在海西大地上那一抹「普查紅...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每到枸杞採摘季,都蘭縣宗加鎮諾木洪農場便成了一個熱鬧非凡的「小城市」,枸杞務工人員絡繹不絕,只為收穫那掛滿枝頭的枸杞。宗加鎮的枸杞是都蘭縣一張鮮紅色的名片,枸杞種植也是當地的支柱產業。
  • 仿野生肉蓯蓉在青海都蘭縣種植成功
    仿野生肉蓯蓉在青海都蘭縣種植成功日前,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蘭縣巴隆鄉科爾村內,青海道康農牧科技有限公司員工正在忙碌著採挖肉蓯蓉,經過三年的種植栽培,該公司在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成功實現了仿野生肉蓯蓉人工栽培並喜獲豐收
  • 青海省都蘭縣諾木洪農場黑枸杞零星採摘
    【天地網訊】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蘭縣諾木洪農場是黑枸杞的產區之一,距離黑枸杞大量產新還有一段時間。個別有機黑枸杞基地已經開始採摘,因種植過程中很少用農藥,顆粒較大,可提供有機檢測報告、農殘檢測報告和花青素含量檢測報告,故而價格遠高於其他家種黑枸杞。目前三等有機貨要價在120元,二等貨要價在190元,精選一等貨要價在280元。
  • 青海諾木洪水庫開工
    中國水利網站11月24日訊(記者 賈克文)11月23日,青海海西州都蘭縣諾木洪水庫開工建設,水庫建成後將有效增強諾木洪河流域防洪能力,同時24萬畝枸杞將得到灌溉,有力提升當地農田灌溉保障水平。  諾木洪水庫位於都蘭縣諾木洪河上遊,總投資5.84億元,設計總庫容3396萬立方米,為混凝土面板堆石壩。水庫主要任務是農業灌溉,灌溉面積為諾木洪農場及宗加鎮地區共25.19萬畝林地(含24萬畝枸杞)。
  • 【海西州】「2016尋找青海最美秋景」走進都蘭
    10月12日,西海都市報「2016尋找青海最美秋景」大型採訪活動,來到位於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東南部的枸杞盛產地——都蘭縣。都蘭是柴達木枸杞產業發展的重點中心區。世界枸杞種植95%在中國,青海枸杞種植面積已居全國第二,都蘭枸杞種植面積位居全省第一,目前種植面積達12813公頃。2012年,諾木洪農場被吉尼斯大世界認定為「世界海拔最高的連片枸杞種植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