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糕點文化與俄羅斯列巴麵包製作工藝

2020-12-21 糕餅工匠杜德春

俄羅斯麵包文化

沙龍/糕餅資深工匠 杜德春關鍵詞:列巴、格瓦斯

俄羅斯的糕餅文化從彼得大帝「脫俄入歐」開始學習西歐焙烤文化開始;繁榮昌盛於史達林時代的 蘇聯工業四個現代化的工業麵包革命 入侵東歐諸國--波蘭、捷克、保加利亞、南斯拉夫、俄羅斯聯邦諸國等的列巴酸麵包、格瓦斯飲食文化。

俄羅斯的麵包、餅乾、點心是以啤酒花(列巴花)自行培養馴化,然後用玉米粉或黑麥粉把酒花酵母菌攪拌均勻 與糧食一起曬乾的方式,野生酒花酵母菌可以保存很久(2-3年或者更久,不用冷藏冷凍);這種方式是區別西歐、北歐、美國的野生酵母菌必須冷藏或者冷凍的差異化方式;這種獨特的方式也是俄羅斯糕餅文化最為突出的特點。俄羅斯的列巴採用啤酒花酵母發酵三次,所以酸麵包是高加索、俄羅斯、白俄羅斯、波蘭、烏蘭巴託、捷克、保加利亞、貝爾格勒的麵包文化象徵。米嘎達、瓦哈力、脆皮列巴、沙克、蘇克立、格瓦斯、俄式餅乾、八字餅乾、瓦克列、巴哈力、布林餅、黑森林蛋糕、黃油酸麵包、酒花酸列巴、草莓千層派、提拉米蘇、黑酸列巴、葡萄乾酸列巴等。

食材配方 :黑麥麵粉50公斤、鹽500克、天然酵母2-3公斤麵粉要求溼麵筋在30%以上,加水量為麵粉的45~55%。經調製後的麵團溫度要達到28~38℃。為此,可採用提高或降低水溫的辦法來調節,如冬季室內溫度在20℃左右時,水的溫度為38~40℃,夏季室內溫度在30℃以上時,水溫應控制在13~15℃為宜。工藝流程: 制配酵母液→第一次調製麵團(攪拌10分鐘)→第一次發酵(溫度25~30℃,時間9~10小時)→第二次制麵團(攪拌10分鐘)→第二次發酵(溫度25~30℃,時間1.5~2小時)→第三次調製麵團(攪拌10分鐘)→第三次發酵(溫度25~30℃,時間1小時)→整形→醒發(溫度40℃,時間30分鐘,溼度85%)→烘孢(時間60分鐘左右)→冷卻(室溫,時間以麵包中心涼透為準)→包裝→成品。

製作方法 : 1.野生酵母液的製備:取酒花750克,加入50公斤水,煮沸40~60分鐘,去掉酒花取酒花液,將麵粉12.5公斤倒在缸內,加部分酒花液攪拌成稠粥狀,再將全部酒花液倒在缸內攪成稀粥狀,然後冷卻至30℃,缸內再加前次剩餘的野生酵母液(俗稱老根)12.5公斤,在26~30℃的溫度中進行發酵,經24~36小時,見缸內碳酸氣泡達到高峰,培養液表面有下陷時即成為可使用的「引子水」。 2.麵團的調製:採用三次發酵法調製麵團,第一次調製麵團用粉量為全部麵粉的15%,麵粉用量要根據氣溫變化和麵筋含量不同而有所差異,在一般情況下,標準粉用量少些,特製粉用量多些,冬季特製粉用量多於夏季。發酵時需10小時左右。將第一次發酵好的麵團摻入30~40%的麵粉攪拌均勻調成有彈性的麵團,進行第二次發酵,將第二次發酵的麵團和剩餘的麵粉都放入和面機內,攪拌均勻,進行第三次發酵。

3.整型:整型時將麵團揉搓得緊密,表面光滑,無裂縫,並使其排出一部分二氧化碳氣體,同時使酵母獲得發酵時所需要的氧氣。將麵團稱重,按照要求作成大圓鍋蓋形,然後放到內鋪白布的圓形鐵盤裡。 4.醒發:麵包坯放在醒發室進行醒發,室內要設有調節溫、溼度的蒸汽排管。 5.烘烤:經醒發好的面坯,立即撤去鐵盤直接入爐烘烤。大麵包爐磚砌結構,以木材為燃料,每爐需木材75公斤,燒盡後扒出木炭。並用溼麻布將爐膛內的餘灰擦乾淨。裝入麵包烘烤,烘烤溫度200~250℃,時間為50分鐘左右。每爐烤150個大麵包。使用木材烘烤麵包具有一種特有的芳香味。但不能用松木作燃料。 6.冷卻:剛出爐的麵包中心溫度為98℃,必須經過冷卻才能包裝。如不冷卻,熱量散發不出來,包裝後易使麵包發黴變質,造成損失

相關焦點

  • 不出國門了解正宗列巴文化!這兒與俄羅斯僅一水之隔!
    隨著基督教的傳播,麵包生產技術傳入了俄羅斯和東歐平原。列巴是俄羅斯的主食麵包。小的1斤重,大的可達3斤重,酸甜可口,鬆軟香酥,貯存簡單,食用方便。,它是極富特色的歐式食品。麵包生產技術傳入俄羅斯後,俄羅斯人利用當地獨特的食材資源,發揮民族創造力,創造了獨具特色的麵包製作工藝,製作出具有民族特色的麵包――列巴。
  • 山東漢和俄羅斯美女的傳奇愛情故事,列巴也傳入中國
    中科麗麗婭莊園攜手騰訊旅遊一行人走進「美麗的草原我的家—銀色呼倫貝爾」額爾古納市麗麗婭列巴文化館參觀考察,文化館的裝修風格充斥著濃鬱的俄羅斯文化,致力於打造成為 呼倫貝爾最具民族風情的俄羅斯文化體驗地。圖為列巴文化館的美麗的俄羅斯姑娘端著格瓦斯(一種飲料)給每位參觀的客人品嘗。
  • 俄羅斯非常有名的「大列巴」,一個五斤重,最後卻被新疆列巴超越
    什麼是俄羅斯"大列巴""列巴"是俄國人的傳統食物,翻譯過來就是"麵包"的意思,這種麵包香味濃鬱,較硬適宜儲存。因為較大,所以中國人都管它叫"俄羅斯大列巴"。為什麼說新疆大列巴超越了俄羅斯大列巴?而且現在俄羅斯很多地方都不太會做"大列巴"了。曾有俄羅斯食品加工人員來新疆參觀大列巴製作工藝後,看到其形成獨具地域俄羅斯風情的飲食文化,感慨道:"這項工藝在俄羅斯很多地方已經失傳了"。
  • 額爾古納市麗麗婭列巴(麵包)
    商品名稱:額爾古納市麗麗婭列巴(麵包) 產 地:內蒙古額爾古納市 商品價格:6-22元 商品類型:食品類 商品工藝:俄羅斯生產工藝 商品規格:280克-750克 商品宣言:美麗的額爾古納,美味的麗麗婭 商品介紹: 俄羅斯麵包,又稱俄羅斯列巴
  • 內蒙古有一座以列巴為主題的文化館,好看又好吃,充滿俄羅斯風情
    列巴是是耶穌聖體的象徵,在民俗中代表著尊敬、友好、吉祥、希望和喜慶。在俄羅斯人看來,列巴和鹽是人一生中不可或缺的東西,向遠方客人獻上列巴和鹽是最高的禮節和待遇。以食物為主題的展館、博物館在中國並不少見,嘉興粽子文化博物館、北京烤鴨博物館、中國杭幫菜博物館都吸引了大量遊客,而在額爾古納市的中科麗麗婭莊園,有著中國唯一一座以列巴為主題的文化館。
  • 源自俄羅斯的列巴為何這麼受人喜愛?真相來了!
    「列巴」是俄文譯音,是俄語裡面的大麵包,在中國市場上成為百姓非常喜愛的麵包。相比普通麵包,列巴用料足,夾雜很多核桃仁和葡萄乾,味道非常好,咬下去滿嘴香味。列巴個子大,一個就要800克,吃上三四片就抗飢餓,配上酸奶或牛奶真是美味享受。
  • 俄羅斯人吃的麵包為什麼是黑不溜秋的?不僅名字奇怪,造型還多變
    但是俄羅斯的麵包,不僅黑不溜秋的,而且造型非常多變,名字更是有意思,居然叫:大列巴!列巴是俄羅斯人傳統的主食。俄羅斯人在9世紀開始掌握麵包烘烤技術。在俄國,麵包不僅僅是食物,還有著神聖的意義。俄國有句諺語:「麵包——上帝的恩賜」。信奉東正教的俄羅斯,在聖母安息日會為新鮮出爐的麵包舉行祝聖儀式。俄羅斯父母教育孩子們從小就要養成就著麵包吃菜喝湯的習慣,丟棄麵包是一種極大的罪過,因此要受到懲罰。
  • 額爾古納列巴:用芳香充滿旅遊者的行囊
    「俄羅斯風味麵包的獨特之處在於用啤酒花發酵。」當地麗麗婭食品公司負責人崔元華這樣概括。她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透露,她們企業的面點是以新鮮的啤酒花烤乾後熬成液體做引子,經過四次發酵後,在精製麵粉中加入純天然奶油、雞蛋和俄式酸奶油。「用這樣的工藝烤制的面點外焦裡嫩、酸甜適度、香味十足。」崔元華說。
  • 額爾古納市舉辦首屆「創業杯」俄羅斯麵包烘焙大賽
    為深入貫徹自治區「8337」、呼倫貝爾「1255」發展思路,全面實施「創業就業工程」、爭創自治區級創業型城市,11月7日下午,額爾古納市在「俄羅斯風情源」特色餐飲實訓基地隆重舉辦首屆「創業杯」俄羅斯麵包烘焙大賽。來自全市從事俄羅斯麵包製作企業選送的10名選手參加了決賽。
  • 俄羅斯人的窩窩頭:為啥大列巴可以那麼硬?
    「大列巴」文學,其實就是微博上一位博主,以大列巴為道具,寫出的一系列小段子。我們平時吃的麵包都松鬆軟軟的,而大列巴,不僅切它的時候得用鍘刀,甚至它還能用來磨刀。這到底是一種怎樣的食材,俄羅斯人難道不嫌它扎嗓子眼嗎?大列巴(liě ba),俄語是хлеб,列巴就是俄語麵包一詞的音譯。只不過俄羅斯人的麵包做得又大又硬,中國人根據這一外形特點,就給它冠以「大」字,叫成了大列巴。
  • 紅腸列巴伏特加,戰鬥民族之力量源泉:俄羅斯美食漫談|大象公會
    俄羅斯地跨歐亞大陸,但絕大部分居民居住在歐洲部分,所以飲食文化更多地受到歐洲大陸的影響,呈現出歐洲大陸飲食文化的基本特徵。特殊的地理環境、人文環境和獨特的歷史發展進程,造就了獨具特色的俄羅斯飲食文化。全世界有超過20種的鱘魚,只有產自俄羅斯以南及伊朗以北的裏海海域中的Beluga、Asetra、Sevruga三種鱘魚的卵,才能用來製作珍貴的黑魚子醬。
  • 列巴是俄羅斯的美食,為何在呼倫貝爾如此盛行?
    重點不在這,我們感興趣的是此處為中國最知名的列巴生產地。「列巴」是俄羅斯語「麵包」,因為外觀有臉這麼大,衝擊力強,所以前面給它冠以中文的「大」字,人家俄羅斯可沒有這個「大」字喲,只是我們天朝人少見多怪。走進麗麗婭,空氣中處處瀰漫著列巴的香甜味。
  • 好吃不貴的俄羅斯零食有哪些 俄羅斯最有名的零食推薦
    說起俄羅斯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目前而言俄羅斯人是名副其實的戰鬥民族。由於靠近我國東北地區,因此俄羅斯人的中國話說得都很溜,也都帶著一股東北味。據悉,近幾年時間俄羅斯零食風靡全球,這究竟是怎麼回事?你們知道好吃不貴的俄羅斯零食有哪些嗎?接下來,大家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這款俄羅斯美食,國人魔改後爆火,你絕對想不到!
    中國最出名的俄式餐廳是北京俄羅斯大使館旁邊的莫斯科餐廳(老莫)。很多懷舊的電影裡都出現過,30年前能吃一頓「老莫」是一件非常高端大氣上檔次的事情。今天,我們來說一下原產於俄羅斯,進入中國後被國人改良後連俄羅斯人都讚不絕口的美食。
  • 新疆大列巴:請不要再拿我和俄羅斯比,我們在一個層面嗎?
    在俄語中,列巴就是麵包的意思,大列巴是俄羅斯人的主食。為什麼叫「大」列巴?因為它的體積很大,一個麵包比鍋蓋還大,重四五斤,所以稱之為大列巴。俄羅斯人身材魁梧,在吃的上面就能體現出來了,一般情況下,俄羅斯人一頓飯就能吃掉一個大列巴,而且他們頓頓都吃!大列巴在俄羅斯的地位,相當於中國南方的米飯、北方的饅頭,抗餓能力五顆星。
  • 邊境小城綏芬河,做著俄羅斯即將消失的傳統列巴
    列巴就是麵包的意思,第一次嘗試吃列巴,口感很奇妙,看似外殼堅硬無比,吃起來確很有嚼頭。一開始會有一種酸味,但吃著吃著屬於麵包的那種香甜味就越來越濃。他家的列巴還是堅持用啤酒花做原料正宗無添加聽著都很健康啊。作為減肥代餐是再合適不過啦。列巴坊坐落在綏芬河一處百年俄式老宅裡,店鋪門口整齊擺著烤麵包用的木材。屋子裡正中間就是俄式烤爐。
  • 呼倫貝爾麗麗婭,這裡有一座以列巴為主題的文化館,好看又好吃
    對於中國人來說,列巴是一種健康、頂飽又美味的食物,這個和俄羅斯民族一樣,長相彪悍粗獷的食物在俄羅斯有著崇高的象徵意義。列巴是是耶穌聖體的象徵,在民俗中代表著尊敬、友好、吉祥、希望和喜慶。  「民以食為天」這句話對全世界的人都適用。
  • 早餐選擇在悄悄改變:從選擇包子還是油條,到選擇切片還是列巴
    俄羅斯人愛吃的麵包,大列巴,特點就是大,敦實,很有俄羅斯特色,耐儲存,吃起來特別管飽。一個麵包全家人吃幾天。中國特別流行吃列巴的地方從哈爾濱,呼倫貝爾到新疆。列巴其實就是麵包的俄語發音,但是中國人還是把俄羅斯的麵包稱為列巴。
  • 俄羅斯非常有名的大列巴,別具地域風味,究竟是什麼麵包?
    在俄羅斯有一種非常有名的麵包,它的名字叫做大列巴,這種麵包在哈爾濱也是非常出名的。這種麵包的形狀大多是圓形的,而且重量能達到5斤以上,無論是厚度還是體型都非常大,味道也具有傳統的歐洲風味。俄羅斯大列巴列巴就是俄羅斯語麵包的意思,作家秦牧曾經在作品中描寫過大列巴,他在書中寫到,麵包像鍋蓋。
  • 尋覓酒花天然麵包的種子、尋找這種風味獨特的兒時記憶
    改良後的列巴麵包大列巴酸麵包:大列巴之名,鮮明地體現了中西文化之融合,「列巴」是俄羅斯語「麵包」,因為個大,所以前面冠以中文的「大」字。初次見「大列巴」,你會被這碩大無比的麵包所驚嘆,作家秦牧當年來哈爾濱有句「麵包像鍋蓋」的比喻,說的就是具有百年餘韻的秋林大列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