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打力,善借力者必有力:美國人民在北美獨立戰爭中的外交策略

2021-01-07 不易君子

題/借力打力,善借力者必有力:美國人民在北美獨立戰爭中的外交策略

文/金色明月;一位熱愛歷史的,喜歡寫點東西的小人物。

盜用警告/本號已與「維權騎士」籤約,可實時監測全網盜用文章行為,請遵守道德底線,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文章摘要:外交也是鬥爭的有力武器。美國人民利用法國、西班牙、荷蘭等歐洲列強與英國的矛盾,建立並擴大反英統一戰線,把美國獨立戰爭發展為歐洲列強爭奪殖民地和海外利益的「大混戰」,將英國陷於四面楚歌的泥潭之中,最終獲得了軍事上、外交上的雙重勝利。

(獨立戰爭)

對於北美獨立戰爭的勝利,學界大多從政治、軍事、經濟等角度進行分析,從而忽略了美國人民在外交領域的鬥爭。

其實,獨立戰爭時期,美國人民在外交領域也作了一番努力,我將以時間為軸線,分《獨立宣言》發布前、《獨立宣言》發表後、獨立戰爭結束後三大模塊對美國人民的外交鬥爭策略進行分析,以求能夠史師、史鑑。

(美國建國初期的13個州)

01《獨立宣言》發布前,以爭取外援為目的進行秘密而又廣泛的外交努力

在第一屆大陸會議上,北美各殖民地代表一致同意設立國際事務委員會,專門負責處理對外關係和開展外交領域的反英鬥爭。

1775年11月,大陸會議決定在外交上「更進一步」,成立一個獨立的外交機構——秘密通訊委員會,由班傑明·富蘭克林等五人組成。

隨後,秘密通訊委員會派人前往西屬西印度群島和加勒比地區活動,爭取同情和援助。為了防止英軍控制哈德遜河流域,打亂英國在北美的殖民計劃,富蘭克林還親自前往加拿大遊說,要求他們「與各殖民地一起反抗英國」。

1776年3月,賽拉斯·迪安率隊以「商團」的名義赴法國活動,探詢法國可否在政治上和軍事上給予支持。在歐洲活動期間,賽拉斯·迪安率領的「商團」從西班牙國王查理三世手中取得了大筆款項支持,這對於美國人民的獨立鬥爭可謂是雪中送炭。

(美利堅開國三傑之一:班傑明·富蘭克林)

獨立戰爭前期,北美人民的外交努力基本上都是以爭取外援為目的進行秘密而又廣泛的外交鬥爭,希望能夠爭取到外界的物資援助和政治、軍事上的支持。

「貴有自知之明」的他們為了降低英國的「警惕性」,沒有公開要求與外國結盟或者求援,這正是高明之舉。

他們在強大的英軍面前是那麼的勢單力薄,如果沒有定一個小目標,而是一味地要求外界給予各種援助,勢必會引起英國的強烈反彈。

不過,這一時期的歐洲列強也不願意公開支持北美殖民地的反英鬥爭運動,即便他們對英國廣袤的海外殖民地心生妒忌,但是也不願為了「前途未明」的北美殖民地的反英鬥爭運動而與英國交惡。

例如法國從1775年起就援助北美,但是一直都是在秘密中進行的,1776年夏季,英軍在紐約取得軍事上的勝利後,法國為了避免英軍的報復開始變得小心謹慎,不願過多地與北美殖民地反英分子的聯繫。

但即便如此,經過美國人民的努力,他們與法國在外交上依舊是「紅旗飄飄」,如派代表參加北美人民的大陸會議;1776年5月,法國將價值20多萬美元的軍火通過秘密途徑運抵美洲支援北美人民。

(美國獨立戰爭形勢圖)

02《獨立宣言》發表後,公開爭取戰爭盟友

《獨立宣言》發表後,美國人民審時度勢,及時改變外交鬥爭策略,變秘密外交求援為公開尋求盟友,爭取歐洲列強對於合眾國的承認。

班傑明·富蘭克林、賽拉斯·迪安等人紛紛前往歐洲,與各國進行接觸,爭取歐洲列強的支持。經過努力,美國人民在外交戰線上捷報頻傳。

(法國與北美殖民地地區有著密切的商貿聯繫)

法國在1778年2月與美國籤訂《法美友好商業條約》、《法美同盟條約》,法國不僅公開承認美國獨立,而且承諾給予軍事援助。條約籤訂後不久,法國軍艦就在大西洋上對英國船隻進行攻擊,有力地打擊了英軍,加快了北美獨立戰爭的進程。

西班牙和荷蘭雖然沒有公開承認美國獨立,但是都先後對英國宣戰,這兩個航海強國的介入在客觀上加強了反英鬥爭的力量。

瑞典、丹麥、俄國在1780年發起「武裝中立」,要求各交戰國承認戰時保護中立國商業的原則,美國趁機利用中立國船隻來運輸外援物資,打破了英國的海上封鎖,保證了北美和歐洲的商貿外來和外援的海上運輸線。

(約克鎮大捷)

03獨立戰爭結束後,堅決維護國家獨立與主權

約克鎮大捷使得美國人民在戰略上佔據了主動地位,英國因戰敗而日益「厭戰」,要求「和平」的呼聲越呼越高。1782年2月,主張與北美殖民地和談的輝格黨上臺,英美停戰和談隨即展開。

美國選派了富蘭克林、亞當斯、傑伊等人組成談判委員會前往巴黎,英國和談代表奧斯沃德抵達巴黎時,攜帶的證書上只是授權他與殖民地代表談判,這在無形中就是否定了美國的獨立地位和國家主權,美國代表不顧法國的勸阻和談判可能出現破裂的危險,堅決予以抵制,最終迫使英國代表更換了證書。

11月30日,美英雙方籤訂了預備性和約,英國承認美國獨立。

1783年9月3日,美英雙方代表在凡爾賽籤訂《巴黎條約》,除規定佛羅裡達州歸屬西班牙外,其餘條款與美英籤訂的預備性條約全部相同,《巴黎條約》的籤訂使美國獲得了完全獨立。經過努力,美國人民贏得了外交上「最偉大的勝利」。

(「自由女神像」又稱「自由照耀世界」,是法國在1876年贈送給美國的獨立100周年禮物。)

04善借力者必有力

北美獨立戰爭的勝利,離不開外交戰場和軍事戰場的相互配合、相互促進,兩者共同推進了美國獨立戰爭的進程。

美國人民的外交策略始終根據客觀形勢和現實需要不斷作出調整,貫穿其中的就是「借力打力」,善於利用法國、西班牙、荷蘭等歐洲列強與英國的矛盾,建立並擴大反英統一戰線,把美國獨立戰爭發展為歐洲列強爭奪殖民地和海外利益的「大混戰」,將英國陷於四面楚歌的泥潭之中。

外交是國與國之間鬥爭的最有利武器,任何一個國家如果不想在弱肉強食的國際舞臺上成為他國的犧牲品就要好好學習「外交」這一門課程。

(美國領土擴張示意圖)

外交鬥爭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一個國家的命運,新加坡在連淡水都無法自給自足的情況下憑藉著「平衡外交」一躍而成亞太地區響噹噹的「外交大國」;

泰國在二戰中「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玩轉」同盟國和軸心國,成為了二戰中東南亞地區唯一一個免遭日軍鐵蹄踐踏的國家;

波蘭在二戰爆發前,在外交上敵友不分結果慘遭蘇德瓜分。

因外交而「成」和因外交而「敗」的例子都實在太多了,這也啟示我們:無論做什麼都要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敢於創新,更要懂得藉助外力,學會規避風險,明白「善借力者必有力」的真正含義,只有這樣才能「天下大勢皆為我所用」。

更多【不易君子】精彩內容請參見:

東南亞宗教觀:佛教為什麼在中南半島佔據優勢?

八面玲瓏,因勢趨利:二戰期間泰國打的一手好「泰」極|百家故事

俄羅斯反恐歷史:光輝與爭議並存

俄國最神秘的女人——布拉瓦茨卡婭

相關焦點

  • 北美印第安人宣布脫離美國 積極展開獨立外交
    拉科塔部落領袖拉塞爾·米恩斯(法國媒體圖片)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北美印地安拉科塔部落領袖近日宣布,他們決定脫離美國,廢除與美國籤署的所有條約,並已開始為建立自己的國家積極、廣泛地展開外交活動。在接下來的數月裡,他們將繼續在海外開展自己的外交使命,在一些國家建立外交關係和設外交代表處。據悉,目前美國還沒有對此做出任何反應。*** 長期為擺脫美國「欺壓」而鬥爭拉科塔部落自由運動的領導人在其網站上說:「與美國籤署的條約只是『一紙空文』,為了侵蝕我們的文化、掠奪我們的土地、消滅我們的風俗習慣,美國再三違反這些條約。」
  • 北美獨立戰爭:美國歷史上的第一次「土改」
    二、 美國獨立戰爭是為了土改?眾所周知,美國獨立戰爭是為了反抗英國的殖民統治。那英國都幹什麼了呢?英國自資產階級光榮革命和工業革命後,完成了資本原始積累,國力異常強大,國旗插滿了世界各地,號稱日不落帝國。英國在北美有了很多殖民地,英國的國王下令禁止美國的殖民地裡的人不經允許就向亞巴拉契山脈的西面進行西進運動。這個命令對於原有的地主有利。
  • 沒有獨立存在的事,懂得「借力打力」,才能獲得更大更快的成功
    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懂得借力的人才會站得更高,看得更遠,不為大大小小的瑣事所糾纏,才能夠節省時間,專注目標。無論是風箏上天、帆船出海還是風車發電,都需要藉助風力。在這個世界上,沒有獨立存在的事,懂得「借力打力」,才能獲得更大更快的成功。「借力」在東西方都有著悠久的歷史。
  • 美國歷史上有幾次獨立戰爭?
    美國獨立戰爭只有一次。而南北戰爭卻與這一次的革命戰爭有著質的區別,儘管某種革命性意義有所雷同,但獨立戰爭是建國;南北戰爭卻是統一的內戰。眾所周知:17世紀,英國清教徒為了逃避宗教的迫害乘船來到了美洲的新英格蘭。
  • 美國獨立戰爭,戰爭中被抹去的鬥爭,保皇派與革命派的對立
    而美國當地居民對於英軍的不滿早在數十年之前就已經埋下。那麼在美國的獨立戰爭之前又發生過什麼事情呢?英國是在七年戰爭中最大的贏家,法國在戰後中被迫將整個加拿大割讓給英國,並從整個印度撤出。但由於英國將印第安戰爭的戰費轉嫁在北美殖民州身上,引起了當地居民的不滿。
  • 獨立戰爭中,美洲大陸侵略者們竟然成為了美國救助者
    不斷攀升且不見盡頭的加稅額早已經壓迫北美殖民地喘不過氣來,只需一顆小火星就可以點燃一場大規模的反抗。 獨立,開始成為每一個北美殖民地人民的內心訴求,並且成為接下來獨立戰爭勝利的重要原因。
  • 只因懂得借力打力
    原因就是新羅國王金春秋及其繼位者金法敏懂得借力打力,依次藉助唐軍、高句麗殘餘勢力、吐蕃之力來對抗強敵,最終使朝鮮半島三國合一!不久,善德女王在這場動亂中去世,擁護善德女王的新羅大將金庾信等人擁立善德女王的堂妹金勝曼為王,是為新羅真德女王。隨後,金庾信率軍平定毗曇的叛亂。此後,金庾信、金春秋(新羅貴族,金庾信妹夫)一派成為新羅朝廷的實權派。
  • 獨立戰爭中,美洲大陸侵略者們竟然成為了美國救助者
    不斷攀升且不見盡頭的加稅額早已經壓迫北美殖民地喘不過氣來,只需一顆小火星就可以點燃一場大規模的反抗。 獨立,開始成為每一個北美殖民地人民的內心訴求,並且成為接下來獨立戰爭勝利的重要原因。
  • 拉丁美洲獨立運動和美國獨立戰爭的異同?
    但是拉丁美洲人民最後還是反對壓迫,最後爆發拉丁美洲獨立戰爭。那麼,拉丁美洲獨立戰爭的性質是什麼呢?根據歷史記載來看,拉丁美洲獨立戰爭的性質主要就是:拉丁美洲獨立戰爭是世界歷史上一次影響非常大,而且涉及面非常廣的一次殖民解放戰爭。
  • 你知道真實的美國獨立戰爭,是靠法國打敗的英國
    1778年2月法美籤訂軍事同盟條約,法國正式承認美國。而法國民眾早就摩拳擦掌開始行動起來,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法國年輕人更是組成志願軍,漂洋過海來到大洋彼岸跟北美人民並肩戰鬥。其中的拉法耶特侯爵最為典型,他是一個法國貴族,擁有法國最大地產。
  • 美國開國三傑華盛頓、傑斐遜、富蘭克林對美國獨立有哪些貢獻?
    在美國獨立戰爭中,有三位叱吒風雲的人物,分別在軍事、政治、外交上馳譽全球,被稱為美國開國三傑。他們是大陸軍總司令華盛頓、《獨立宣言》的起草人傑斐遜和傑出的外交家富蘭克林。喬治·華盛頓( 1732- -1799年),原是維吉尼亞州有名的大種植園主。
  • 不要一等再等,而要借力打力
    我的建議是,趁著年輕、借力打力——薩特說,存在即虛無。我們當下之人很可憐,沒有人給我們做選擇,是我們自己去選擇。我們因為自己的選擇而發現自我的存在,我們因為自己的選擇而全盤需要自己負責。這既是自由,也是虛無。我認為當今這樣的思潮之下,女孩在感情中的最理想狀態是,既可以自己去選擇,同時也有人給你力量、陪你選擇。
  • 原創|借力打力,太極拳無借不是太極!你會借力嗎?
    太極拳技擊的核心就是四兩撥千斤,借力打力!但是太極拳傳承的今天,我們卻發現現代人練的太極拳術一經實戰,概不外壯欺弱,慢讓快耳!有力打無力,手慢讓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關學力而有為也!完全違背了王宗嶽的太極拳論。
  • 鄭非 | 帝國的分裂:美國獨立戰爭的起源
    但依我對這類事情的看法,則兩者的處理方式,無論從情理還是從策略上講,都有極大的區別。把刑法的常規概念,運用於這場重大的社會紛爭,依我看是淺陋的,是書呆子的作風。」      本書(《帝國的分裂:美國獨立戰爭的起源》)的寫作可以說就是為柏克的這句話做註腳。
  • 《塔木德》:窮人一直在單打獨鬥,富人一直在借力打力
    第二個禮物是《聖經》,聖經能夠澆築他們的精神,《塔木德》能夠讓他們懂得做人的道理,以及如何創造財富,甚至這本書中還提到,錢不是攢出來的。美國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也說過:從根本上,是《塔木德》改變了我對財富的觀點,我覺得他改變了我的一生。
  • 武俠劇中「借力打力」的十大神功,鬥轉星移第九,第二能反彈天雷
    這一類武功就是「借力打力」的武功,能夠做到以彼之力攻伐彼身,十分特別,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都有哪一些「借力打力」的神功。6、7、8太極十三式、太極拳、太極劍出自:武當1、2 少年張三丰、倚天屠龍記張三丰的武學在不同的作品中有不一樣的名字,比如太極拳、太極功、太極劍、太極十三式等,但是其本質都是借力打力、以靈巧克制剛強的武學。
  • 美國獨立戰爭後期,為什麼英國不繼續打了?
    美國獨立戰爭的時候,英國能堅持8年已經是難能可貴。要知道,美國獨立戰爭之前,英國剛剛結束7年戰爭。七年戰爭戰場包括歐洲印度,北美,非洲,南美,菲律賓群島等,幾乎涵蓋了大半個世界。戰爭結束英國奪取了大量對手的海外殖民地,但是他也有點吃不消了,所以才決定在殖民地增稅,這就惹惱了北美13塊殖民地的人民,引起了獨立戰爭。本來是一個已經疲憊不堪的大英帝國,又不得不再進行8年的北美獨立戰爭,而這8年的北美獨立戰爭如果僅僅是對付殖民地200萬普通小老百姓,大英帝國靠他的正規軍搞定這些人是沒問題的。
  • 美國的第一戰:獨立戰爭
    英國雖然打敗了法國,控制了北美大部分地區,但因長期的戰爭而導致財政困難。大英帝國不斷地向北美各殖民增加稅收,實行高壓政策,大英帝國與北美殖民地的矛盾日益尖銳,最終導致北美十三殖民地的獨立戰爭爆發。 大英帝國的第14團和第29團駐守在北美,經常刁難勒索當地人民,從而造成軍民關係惡化,十三個殖民地與英軍積怨已深。
  • 「波士頓傾茶事件」引發北美獨立戰爭
    在北美殖民地茶葉如此重要,以致於影響了它的歷史進程。自從十八世紀早期以來,茶就已經成為殖民地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飲料。根據18世紀中期到訪北美的彼得卡爾姆記載,茶代替了牛奶作為早餐飲料。如著名的詩人拜倫在其巨著《唐璜》中寫道:「我一定要去救助於武夷紅茶」。  英國對輸入美國的茶葉徵收重稅  自17世紀至18世紀前半期,英國在北美洲大西洋沿岸建立一系列殖民地。由於意識到茶葉是國家稅收的重要來源,英國政府開始在北美殖民地對茶葉徵稅,先通過1765年的《印花稅法案》,規定凡殖民地所用茶葉及其它物品均需課稅。
  • 美國的第一戰:獨立戰爭|英國_歷史|美國_歷史|獨立戰爭|大英帝國|...
    大英帝國不斷地向北美各殖民增加稅收,實行高壓政策,大英帝國與北美殖民地的矛盾日益尖銳,最終導致北美十三殖民地的獨立戰爭爆發。大英帝國的第14團和第29團駐守在北美,經常刁難勒索當地人民,從而造成軍民關係惡化,十三個殖民地與英軍積怨已深。公元1770年3月5日,英軍在波士頓與繩索製造工人爆發衝突,士兵開火打死3人,打傷6人,血腥鎮壓北美人抗議,導致大英帝國與殖民地的關係進一步惡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