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AA制的戶外活動事故發生後,領隊就一定不用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2020-12-12 詩意生活老馬

這幾年,戶外運動在中國可謂方興未艾。因為戶外運動,不僅可以鍛鍊身體,可以最大可能性釋放壓力,還能欣賞到平時旅遊的方式看不到的美景。在戶外活動也可以結識一幫有共同興趣的愛好者,除了同一次活動中相互幫助、胡吹海侃之後,還可以相約下一次、下幾次的結伴同遊,再也不用擔心沒有人和你一起玩了。只要有好的風景線路,有人隨便吆喝一聲,就可以找到一大群跟隨的人。

另外,戶外活動都是極其提倡AA制(自己承擔屬於自己那一份)。不但所有相關費用是AA制,所產生的相應的風險責任也是AA制。這對於絕大部分驢友來說,根本就不成問題。每次跟某個領隊(牽頭人)出去玩,玩得很開心,沒過幾天又頻繁諮詢「下次什麼時候去哪裡玩?」 當然,因為絕大多數的戶外活動都有「老驢」(有經驗的、穩重老道的戶外愛好者)做好精心策劃、做好風險評估和風險管控,所以這一直看似歡樂無限且風平浪靜的戶外運動現象底下的,所隱藏的風險被很多人忽略,其中包括普通隊員和領隊,也包括老驢和新驢,還有驢友們的家屬。

有些經驗不足、做事不夠細心的驢友,在看到別人帶隊去野外玩得很嗨,於是自己也拉一幫人去玩,甚至去到自己完全不熟悉的線路(區域)。而且在對天氣變化、當地地形地質狀態等完全未知的情況,貿然前行。野外的條件本身就無法與成熟的旅遊景區相比較,而且戶外運動有太多的不確定性,當你預判不足盲目前進,風險就隨時可能發生。而當傷害發生之後,這個牽頭的人到底要不要承擔相應的民事賠償責任,也因此有了非常大的爭議。

正方:牽頭人無需承擔任何責任。主要論據如下:

1. 戶外活動本來就是AA制,這是整個戶外行業公認的規則。費用AA,風險AA。你不認可這個規則可以不參加,參加了就說明你認可這個規則。

2. 戶外牽頭人自己做攻略、做準備。為這個臨時的團隊做了那麼多的辛苦工作,也沒收你們一分錢。平平安安的時候大家一起嗨,出了事就要他賠償,說得過去嗎?如果每個牽頭人或領隊都要承擔民事責任,以後誰還組織活動啊?

3. 根據法律原則,成年人自願和他們共同出遊,理應自己對風險有足夠的預判,能對因此產生的損害負責。

反方:領隊(牽頭人)需要負一定的民事賠償責任。

1. 人是你帶出去了,你就有責任把人家安全、完好地帶回來。事故發生了當然和領隊脫不了干係。

2. 領隊沒有事先把所有的風險及風險等級講清講透,導致參加的隊員有誤判。

3. 出了事故之後,領隊沒有及時搶救,沒有給傷員止血,沒給他做人工呼吸,沒有背他下山

一時間真是公說公有理,婆說理更長。而且,即使驢友他本人也認可AA制規則,願意自己承擔一切,但當面對巨大的傷痛和巨額醫療費用的時候,這個AA的信念也許很快就被替換。再者,驢友認可規則,並不代表其家屬也認可。尤其是當人都已經死亡的時候,作為領隊你怎麼去跟他的家屬講理、辯解?

既然對於這個責任劃分有這麼大的爭議,就肯定會導致很多戶外事故損失與費用承擔無法協商一致,最終還是要走司法這條路。那麼,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最近全國的幾個典型法院判例,也許能說明一二。

判例一:領隊完全免責,駁回原告的全部請求。

2017年7月21日鄭州驢友「戈壁青石」在網站發帖「金秋北疆」自助遊。鄭州驢友「傷心」李某報名參加。8月15日驢友「傷心」不慎跌落懸崖,經搶救無效死亡。李某家屬狀告至法院要求其它15名隊員各種賠償共計26萬元。金水區法院審理認為:戶外活動中存在的風險是所有參與者都知道的,但仍然願意參加,說明願意承擔由此產生的後果。而且該次戶外活動為自助式活動,所有費用由各隊員AA制分攤,不屬於經營活動,沒有盈利性質。這種自由組織、自願參加、自我管理、風險自擔的活動中,不存在誰管理誰,誰對誰負責的問題。

判例二:領隊和其它隊員無過錯,但需承擔適當補償責任。

2006年廣西南寧13名驢友野外露營,半夜遇山洪暴發,一名女孩被衝走不幸身亡。家屬要求其它隊員賠償35萬元。一審法院判決領隊賠償16萬多元,其它隊員連帶賠償4萬8千多元。領隊及驢友上訴。二審法院推翻了一審判決,並認為相約野外探險活動中突遇山洪導致女孩死亡,屬於不可抗力情形。其它隊員當時也盡了必要的救助義務,主觀上並無過錯。但根據公平責任原則,12名隊員共同對死者父母經濟上補償2萬5千元。

判例三:領隊和隊員有過錯,應承擔責任。

11名驢友相約戶外爬山活動,其中一人摔下懸崖死亡。家屬將同行的10名驢友告上法庭,要求他們賠償總損失59萬多的一半(將近30萬元)。被告不服上訴到宜昌市中院。二審終審判決10名驢友根據擔責不同分別賠償1萬5千元到11萬元不等。二審法院認為,死者為有戶外經驗的人,理應知曉戶外風險,因對危險沒有合理預判而自身存在過失,應該減輕其它隊員(侵權人)的民事責任。因踩落石塊下滑導致死者失手的驢友陳鳴承擔11萬元賠償。其它同行隊員對於爬山崖通過的風險未充分考慮,存在一定過錯,判賠分別1萬5到3萬元不等。

雖然沒有人希望事故發生,但如果事故已經發生了,就必然要面對賠償的問題。從近幾年全國各地的判例中,基本按本文第一個判例,判領隊和隊員無責的還是佔多數。但也有不少判例判決領隊和隊員承擔一定的民事賠償責任。這裡除了每一次戶外活動的具體情況不同以外,導致各地判決差異這麼大的原因,是中國還沒有一部專門的立法來規範針對AA制戶外活動的風險管控與風險分擔,法院也大多數是援引民法通則、侵權責任法甚至合同法的條款來作為判決依據。

因此,結合戶外活動公平、法律責任承擔等原理,戶外活動領隊(牽頭人)應當作好以下工作:

活動前儘可能多了解當地地形地貌,活動期間可能的天氣變化,包括所經過的河流上遊地區的天氣情況。對可能存在的風險(地質災害、天氣風險、體力或疾病發作風險)有充分了解。活動報名前,把所有可能的風險以文字的形式詳細告每一位隊員。並申明所有風險由參與者各自承擔,不接受者拒絕入群、入隊。篩選體質、體力、經驗者適合本次活動的隊員參加。並提出相關強制裝備的要求。不滿足要求者,拒絕其加入。活動進行期間,不斷地審視周圍風險的變化並審慎判斷風險級別。如果有無法預知的風險,應及時採取合理措施避開和補救。當事故發生之時,領隊及所有隊員在確保自己案例的前提下,應盡最大努力對傷者實施必要的救助。而作為同行的驢友隊員(或者是被邀請者),也應當對活動地點所存在的風險有充分的預判。行進過程中保護自己,一切按照戶外活動的安全規則來走,不給團隊添麻煩,發生了問題不抱怨,一起共同去面對,就是對團隊最大的貢獻,也是對辛苦的領隊最大的敬意。

相關焦點

  • 交通事故中,加害人是否承擔民事責任,取決於權利方的意思表示!
    車輛在道路上發生交通事故後,對於當事人來講,可能會面臨但並不必然會有行政、民事、刑事這三個方面的責任承擔,如,當事人因為違反了道路交通運輸管理法規中規定的明確行為,需要承擔相應的行政責任;因為造成了其他當事人人身傷亡或者財產損失的後果,需要承擔的相應民事賠償責任;因為行為或者結果嚴重到了刑事法律所管轄的範圍,需要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
  • 旅行社那點事:在景點發生事故,責任應由哪家經營者承擔?
    2017年12月21號的下午,對於從事旅遊行業的小編來說是一個沉重的下午,想必提起這個日期,大家也都明白什麼事情,中國籍領隊何永傑在泰國芭提雅受大象攻擊遇難。這是一個年輕的生命,離我們遠去。現在回憶起來還是那樣心痛。所以,當遊客選擇跟團旅遊的時候,是否有些小知識你真的明白?如果明白,那麼會有多少的意外可以避免!當意外發生時,你又知不知道責任該由誰負責?
  • 「好意同乘」發生交通事故,司機應承擔損害賠償責任嗎?
    但這期間若不幸發生交通事故,該如何認定責任,成為社會上爭議較多的話題。那麼,「好意同乘」發生交通事故,司機應承擔損害賠償責任嗎?網友諮詢:「好意同乘」發生交通事故,司機應承擔損害賠償責任嗎?浙江君勝律師事務所許琳律師解答:根據《民法總則》的規定,侵害公民身體造成傷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因誤工減少的收入、殘廢者生活補助費等費用;造成死亡的,應當支付喪葬費、死者生前扶養的人必要的生活費等費用。駕駛者應當對好意同乘者承擔責任。
  • 使用遠光燈致他人撞車死亡 承擔相應民事賠償責任
    慈利縣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認定:高健在沒有中心隔離設施的道路上會車時使用遠光燈,給對面車輛造成視覺障礙,吳盼會車時在無法正確判斷前方情況的情形下,未降低車速安全行駛,致吳盼駕駛的機動車與前方同車道行走的李某發生碰撞,吳盼承擔此事故主要責任,高健、李某承擔此事故次要責任。
  • 乘「網約車」發生交通事故後,誰來承擔責任?如何承擔?
    當發生交通事故後,常伴隨醫藥費承擔和賠償問題。今天就說說「網約車」導致第三人受傷的責任承擔問題。一、我們說的是哪種「網約車」?這裡的「網約車」 是指,通過約車平臺直接預約目的地訂單,再由經過平臺派發給已經註冊的「網約車」,用車人支付相應費用的。
  • 二輪電瓶車是否應在交強險範圍內承擔事故賠償責任
    2020年4月28日12時,劉某某駕駛無號牌二輪電瓶車與被告米某某駕駛的無號牌二輪電瓶車發生事故,致兩車受損,劉某某受傷後經醫院搶救無效於2020年4月29日死亡。綿竹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出具了《道路交通事故證明》書一份,認定劉某某在該事故中負主要責任,米某某在該事故中負次要責任。死者劉某某之妻湯某某、劉某某之子劉某訴至法院,要求被告米某某予以賠償。
  • 西安中院:個體戶註銷後,經營者承擔非法用工工傷事故的無限清償民事責任
    ,西安市新城區XX店存在非法使用童工的情形,因該烤肉店已於2020年5月12日註銷,故應由該烤肉店的經營者趙高輝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趙某某在其處是自由的,不受任何人約束,平時活動也沒有人管,趙某某在其處沒有任何崗位和工作安排,我行我素,時間自由分配。另,趙小四、董曉納明知趙某某未成年還將趙某某送至其處,本身存在過錯,應對趙某某的死亡承擔監護不利的責任,相應的損失賠償應由趙小四、董曉納承擔。二、趙某某是因交通事故受傷,經醫院搶救無效死亡,並不是在工作期間因工作失誤導致的,也不是其或店員導致的。
  • 我把車借給別人發生了事故,我需要承擔責任嗎?
    其實啊,網友們不用擔心,根據我國的法律規定,如果機動車的車主將自己的汽車借給了別人,而別人在駕駛過程中發生了交通事故,造成了經濟損失,這份經濟損失是由汽車的使用人承擔的,也就是說是由實際駕駛的司機承擔經濟損失的,而與機動車的主人是誰沒有關係。
  • 溫州男孩大峽谷失蹤宣判:父母承擔75%責任 驢友賠償20.5萬元
    今年3月,小溫的爸爸向蒼南法院遞交訴狀,對最後離開小溫的徐某、領隊吳某等同行的6名驢友提起訴訟,認為6被告對孩子負有安全保障義務、臨時監護義務、積極搜救義務,但都沒有盡到,應對小溫的死亡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索賠115.9865萬元。  今年5月蒼南法院開庭審理此案。
  • 交通事故起訴的費用誰來承擔,能讓保險公司承擔嗎?
    現在每位車主都會買很多份保險,特別是交強險,在發生交通事故後,保險公司可以跟好保險的保額提供賠償,減輕當事人的賠償責任。那麼,交通事故起訴的費用誰來承擔,能讓保險公司承擔嗎?網友諮詢:交通事故起訴費用可以由保險公司承擔嗎?
  • 「京城騎行圈第一案」二審 騎友承擔賠償責任
    劉某某在參加騎行活動中發生單方交通事故,後經搶救無效不幸去世,劉某某的家屬張某和周某訴至法院,要求北京市自行車協會與湯某等七人共同賠償146萬餘元,一審法院判決駁回了張某和周某的全部訴訟請求,張某和周某不服上訴至北京一中院。
  • 【山裡人戶外】12月7-11號 東北雪谷、雪鄉、 賞霧凇五日遊(桂林領隊帶隊)
    8、戶外運動有一定的危險性和不可預知性,組織者會根據線路情況做好各種預案,盡最大能力規避風險,但無法保證完全避免。參加者需對行程和自身狀況作出判斷,謹慎決定是否參加活動。報名則視為知曉本次活動包含潛在和不可預知的風險,並自甘冒險責任自負。
  • 旅遊途中出意外,事故責任誰承擔?
    在跟團旅遊中,不幸發生交通事故,應當向誰索賠?近日,西安市長安區人民法院審理了一起旅遊合同糾紛案件。【案情回顧】2017年5月8日,張志偉在某旅行社給新婚的兒子張輝、兒媳李娟報了廣西雙飛4日遊,並當場籤訂了合同,繳納了3900元。該旅行社為李娟和張輝的這次旅行購買了保險。
  • (民事)勸酒、約旅遊等人身傷亡賠償規則
    導遊不顧客觀存在的危險,堅持帶遊客冒險遊玩,致遊客身處險境,並實際導致損害結果發生的,其所屬的旅遊服務機構應當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遊客遇險或者受到傷害後,相關旅遊服務機構應當盡最大努力及時給予救助,旅遊服務機構未盡到救助義務,導致損害結果擴大的,應當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 戶外運動有了「領隊保險」,是否真能帶隊無憂
    但是新奇刺激的戶外活動在給愛好者們帶來快樂的同時,頻繁發生的「驢友意外受傷」事件也讓人憂心。戶外探險活動日趨流行,這是市場需求的客觀存在,但從現有的法律來看,對這一塊的市場並沒有監管主體,旅遊部門想對其監管卻也無憑無據。必須看到,我國戶外運動雖然勢頭正盛,但景區安全、保險制度、救援能力等還跟不上,保障黑洞亟待正視與修補。
  • 拼裝、報廢車輛發生交通事故,賠償責任如何確定?
    趙某駕駛已註銷的湘F83H××二輪摩託車撞到路邊行人孫某,負事故的全部責任,應當依法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張小某作為之前摩託車所有人,明知車輛逾期未進行年檢亦無法購買交強險,不具有安全合法的上路運行資格,依然將車輛轉讓趙某,致使涉案車輛運行的安全風險明顯增大,對本次事故的發生亦存在一定過錯,亦應承擔與其過錯程度相適應的責任。
  • 談人身損害賠償案件中的誘因責任承擔
    人身損害賠償案件中的誘因責任應如何承擔,無明確法律規定,審判實務中認識與做法也不盡一致。有的認為誘因並不符合民事侵權因果關係要件,不應承擔民事責任;而有的認為誘因是間接原因,應承擔次要的民事責任;有的則認為應根據具體原因力的大小承擔民事責任。不同的法院或同一法院不同法官針對同一類情況判決的理由與結果各不相同,往往會使公眾對法律產生懷疑,降低法律的權威。
  • 發生生產安全事故需負哪些法律責任?
    新《安全生產法》(下文簡稱新法)著眼於安全生產現實問題和發展要求,補充完善了相關法律制度規定,對生產安全事故發生後的法律責任做出了明確詳細的規定。為進一步明確生產安全事故發生後各方應負的法律責任,加大警醒和警示力度,減少和預防生產安全事故發生,維護職工權益,本文對生產安全事故發生後的法律責任相關問題進行解讀。  1.生產安全事故發生後,負有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要負哪些法律責任?
  • 外賣騎手撞傷他人誰擔責?服務外包公司承擔賠償責任
    一審及二審判決均表明,服務外包公司應承擔賠償責任。為了能多送幾份外賣,一些外賣騎手不惜超速行駛甚至闖紅燈等,由此引發了不少交通事故。那麼,外賣騎手在撞傷他人後,由誰來承擔賠償責任呢?在協商私下解決未果後,北京一名被撞傷的女士將外賣騎手、服務外包公司、訂餐平臺運營商三方均告上了法庭。
  • (民事)勸酒、約旅遊等人身傷亡賠償規則
    導遊不顧客觀存在的危險,堅持帶遊客冒險遊玩,致遊客身處險境,並實際導致損害結果發生的,其所屬的旅遊服務機構應當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遊客遇險或者受到傷害後,相關旅遊服務機構應當盡最大努力及時給予救助,旅遊服務機構未盡到救助義務,導致損害結果擴大的,應當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