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關注
出門旅遊,您對團餐滿意嗎?不說您可能不知道,目前的團餐標準已經有超過20年沒有改變!記者調查發現,隨著物價水平上漲,旅行社在團餐中已經無利潤可言。為讓遊客既在途中吃得滿意又不影響團費競爭力,不少旅行社開始減少提供團餐,改為由遊客自由「搵食」。
文、圖/
廣州日報記者 高敏華
通訊員 黃笑群、胡毅珊
現狀:旅行社的團餐標準不夠多
「吃、住、行、遊、娛、購」是旅遊的六要素,其中「吃」被排在了第一位,可見餐飲在旅途中的重要性。然而,卻經常聽到有團友抱怨團餐不好吃:「跟團出遊,幾頓團餐來來去去都是那些菜!」
1994年,國家旅遊局發布的《關於加強旅行團餐飲質量管理的意見》,規定了訂餐標準共分三檔:經濟型,每人每餐不低於30元,每桌四冷(二葷二素)、五熱(三個全葷)、一湯,加水果和茶水、橘子水等飲料;標準型,每人每餐不少於40元至50元,每桌在經濟型上加一葷素搭配的菜,其餘相同;豪華型,每人每餐不少於65元至75元,每桌四冷、八熱、一湯加水果、啤酒、茶水、橘子水等。然而,20年過去了,物價不斷上漲,旅行社執行的團餐餐標卻依然是經濟型的30元/餐。
「時間已經過去20年了,如今吃個快餐都要15~20元,團餐30元餐標能吃到什麼?」一位佛山本地資深導遊告訴記者,雖然國家旅遊局有發布團餐標準,但實際操作中一直都是靠市場調節,五六年前普遍的團餐標準是15元/餐,今年普通團都漲到30元/餐。
調查:
提高餐標怕影響競爭力
既然遊客對團餐不滿已經不在少數,為何旅行社不提高餐標讓客人吃好喝好呢?
「客人在旅行社報名的時候,只關心去哪些景點,價格多少,包多少餐,卻很少會關心團餐吃什麼。」一位旅行社負責人給記者算了一筆帳,按照一個5天團為例,提供一日3餐,如果每餐餐標提高10元,那團費就要增加150元。價格敏感的遊客報團最關心價格,哪家旅行社便宜就參加哪家,如果一家旅行社漲價,其他旅行社不漲價,就勢必失去競爭力,造成客源流失。記者從市內各大旅行社了解到,目前佛山本地旅遊市場餐標普遍在25~35元/餐,提供八菜一湯,白飯任裝。在遊客與旅行社籤訂的旅遊合同中,行程團餐的標準會清晰列明。
「旅行社基本不會在餐標上賺錢,因為團費主要支出在大交通和酒店,只要機票能夠往下調0.5折,或者酒店便宜1折就有幾十元的利潤了。」一位業內人士透露,即使今年餐標漲到30元,一桌300元在不少景區已經很難找到願意提供這個團餐標準的餐廳了。
「遊客往往在旅遊過程中發現用餐標準太低,才向旅行社或者旅遊部門投訴。而大部分的遊客都能理解出門在外不合口味也是正常的事。」
揭秘:業界稱導遊在餐標上難吃回扣
坊間曾經有傳聞,導遊帶團進去餐館吃飯,餐館都會心照不宣地給導遊回扣。既然旅行社沒有在餐標上賺錢,那會不會是導遊吃回扣才導致團餐質量不盡如人意呢?
「導遊能在團餐中提成已經是好幾年前的事情了,現在為了保證服務質量,旅行社全程採購,導遊根本就沒有吃回扣的機會。」一位旅行社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旅行社線路分為兩種,一種是有地接社的,另一種是自己採購的。有地接社的線路,目的地的「食住行遊」都由地接社負責,組團社就負責選擇信譽優良的地接社籤訂協議,導遊只需要把客人帶到目的地即可。而旅行社自己採購的行程中,途中的用餐地點是旅行社預先採購的,餐廳按照餐標給旅行社提供菜單,導遊帶團用餐後也只要籤單就可,事後由旅行社和餐館進行結算,不存在導遊在餐標上吃回扣的機會。
「現在很多單點的線路,為了保證飲食衛生,都會選擇在住宿的酒店用餐,這個餐費多數是跟房費打包,與旅行社籤訂合同,並不經過導遊。」一位旅行社負責人表示,如果客人在旅途中嘗過一頓團餐覺得不滿意,可以要求退之後的團餐,旅行社集中採購是為了方便統一操作。
趨勢:讓遊客自己搵食
提高餐標擔心團費太高競爭力下降,不提高餐標客人吃得不滿意,針對這樣兩難的尷尬局面,有旅行社開始嘗試新的方法——讓遊客「自己搵食」。
「以前行程每天包兩正一早,可能現在就只包一個正餐,或者途中必須的餐飲。然後,給每位客人發一份當地的美食攻略,讓客人按照自己的口味選擇就餐。」一位旅行負責人舉例說,例如早餐,有的客人要睡到自然醒就錯過了早餐時間,如果旅行社提前為客人購買了早餐就造成浪費;再如正餐,眾口難調,與其跟不太熟的團友拼桌吃飯,還不如給遊客提供美食指南,讓客人「自己搵食」,更容易滿足客人的胃口。「隨著物價持續上漲,30元餐標很難再做圍餐的時候,預計這種不包餐的行程會越來越多。」
值得一提的是,針對酷愛美食的吃貨族,旅行社也會定期推出美食主題的行程,安排體驗地方特色美食,還可能安排大廚帶路,例如去年南海中旅推出的越南峴港美食團,品嘗法式大餐,豪嘆海鮮讓不少吃貨大讚過癮;金馬國旅推出的潮汕美食團,一天吃足5餐,下午茶和夜宵都具備,團團爆滿。
另外,市內部分旅行社也會針對同一線路,設計不同檔次的行程。高檔次的行程在吃、住、行方面的安排都會升級,團餐標準自然也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