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餐這個曾經悶聲發大財的藍海市場,如今風起雲湧。網際網路+企業爭相入局,看中的不只是背後巨大的消費
人群,更是在信息化建設、物流配送體系、生產基地標準化等產業鏈方面的機會
本報記者芮天舒整合報導中國4萬億餐飲市場中,有這樣一個行業,佔據了1/3的市場份額,卻常年處在聚光燈外不被注意。
它無處不在,它是學校食堂、是企事業機關單位的餐廳、是飛機和火車上的盒飯等等。這便是團餐。
艾媒諮詢發布的《2019~2020中國團餐產業細分市場運營及典型案例分析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團餐產業發展勢頭依舊,佔據超過30%的餐飲行業市場份額。預計2020年中國團餐市場份額和市場規模都將再創新高,市場規模接近1.7萬億元。
最近短短幾個月時間,團餐的熱度又高了起來。趣頭條、順豐、愛奇藝等紛紛進軍企業團餐,讓這一市場大有成為紅海之勢。與此同時,標準化、智能化、外賣化、品牌化的發展趨勢正在顯現。
眾多巨頭強勢入局
今年的疫情對全體消費者做了一次「安全集訓」,無論是復工還是復學,「用餐安全」的理念已成為行業共識,多地政府更是直接鼓勵企業進行預約式網絡訂餐解決復工後員工「吃飯難」問題。
外賣市場中,早在剛開始復工的2月中旬,餓了麼就在全國推出「企業團餐安心送」,目前,供餐企業已經超過9000家;美團也已經聯合多家頭部餐飲品牌在北京、上海、深圳等CBD較集中的地區,發起「放心工作餐直供」的活動。
物流巨頭順豐快遞也不甘人後,4月中旬,順豐同城推出了企業團餐平臺「豐食」,豪擲500萬進行推廣。與美團餓了麼不同的是,順豐主打團餐,主要面向企業,個體消費者是無法在豐食上點餐的。
不同於美團和餓了麼這種以配送為主的外賣平臺,娛樂、生活資訊平臺趣頭條扶持的餐飲平臺庫盒,不僅包含了外賣平臺,還包括了菜品的製作,是一個提供餐飲「一條龍服務」的平臺。
在今年五月份,愛奇藝成立了「北京格芮馥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註冊資本100萬人民幣,公司經營範圍包括餐飲管理、食品銷售等。對此愛奇藝解釋,成立新公司進軍餐飲業是為了公司的經營需要。
也有平臺另闢蹊徑,從其他方面切入團餐領域。萬科也在3月正式成立食品事業部,主要布局生豬養殖、蔬菜種植、企業餐飲三大領域;正大集團則在青島、秦皇島、溫州三地,均投資數十億生產團餐食品;近日,思念食品也與團餐品牌德保膳食合作入局團餐市場,成立了鄭州哪吒餐配食品有限公司。
網際網路+餐飲=新舞臺
網際網路、地產、物流……為何企業紛紛涉足八竿子打不到的餐飲領域呢?原因很簡單,受疫情影響而低迷的餐飲行業,仍舊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由於疫情的影響,以餐飲業為代表的聚集性消費行業需求驟減,餐飲行業的食材供應、菜品銷售渠道都受到嚴重阻礙,這使得2020年疫情期間餐飲行業面臨嚴重損失。
同時,由於疫情的影響,眾多小型餐飲企業在面對突發情況是沒有足夠的現金流儲備,難以應對突發情況,不得已退出市場。艾媒諮詢的分析師認為,2020年商家數量的下降趨勢將十分明顯。
儘管疫情對餐飲行業的影響還沒有完全消退,餐飲行業也還沒有恢復此前的活力,但是餐飲依舊是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也說明餐飲行業依舊擁有很大的發展潛力。疫情加速了行業內的企業洗牌,疫情之後,還有更多的市場和機會等待著新入局的餐飲企業。
而市場和機會正是網際網路企業所看中的,不論是出於市場需求還是實現自己的野心,餐飲這片有待開發的市場,都成為了這些網際網路企業新的舞臺。
外賣化、智能化正當時
在大量資本入局的情況下,團餐企業在信息化建設、物流配送體系完善、生產基地標準化等方面的步伐將得到相當有力的補充,團餐領域也將呈現出標準化、外賣化、多元化、品牌化的趨勢。
標準化方面,團餐最重要的概念是快速和批量。沒有好的產品品質,沒有標準化的產品體系,是無法支撐團餐的規模化和可複製發展。因而,團餐擴大生產勢必要實現標準化生產,進而建立完整的採購鏈、供應鏈體系,支撐團餐規模化市場的發展需求。
智能化方面,受批量生產的影響,目前,不少團餐企業已經開始採用中央廚房模式,並且藉助專業的中央廚房設備,完成食品的成品、半成品製作,實現生產規模化、專業化、標準化,這也是餐飲行業工業化發展趨勢的必然選擇。
外賣化方面,當下,團餐主要的運營模式還是像學校、單位食堂這種進駐甲方的模式。相對來說,集體配餐模式佔比還是比較少。隨著美團、餓了麼、順豐等巨頭的相繼入局,部分團餐企業將進一步擺脫場地的限制,採用更加靈活機動的方式,有效降低成本。
品牌化方面,現階段,國內的團餐企業往往受限於地域因素,很難進一步擴張,因而團餐企業要想擴大自己在全國範圍的影響力,必須提高品牌知名度,進而以品牌撬動市場。
總的來說,網際網路對團餐市場的變革才剛剛開始。在這一過程中,擁有整體規模、技術優勢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不斷鞏固城池,團餐行業的集中度也將進一步加強。
(文章來源:江蘇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