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商家「殺熟」為哪般

2020-12-26 輿情頻道

原標題:網際網路商家「殺熟」為哪般

同樣的產品和服務,給老用戶的價格居然更高。最近,消費者吐槽一些網際網路商家「殺熟」現象引發關注。

記者調查發現,在一些網際網路平臺預訂機票、酒店等,老客戶比新客戶的價格高,甚至還有消費者買了「金卡會員」,卻要花比普通消費者還多的錢。

商家「殺熟」套路深

記者調查發現,一些商家的「殺熟」套路頗深。

——新老用戶差別定價。在酒店預訂平臺Agoda上,記者嘗試使用一個兩年前註冊的帳號和一個測試日剛註冊的帳號,同時在兩臺手機上進行測試。以3月26日至27日在杭州入住一晚為例,檢索結果下第一個結果——某度假酒店老帳戶顯示456元,新帳戶顯示448元。

——花錢辦「金卡」,價格卻更高。在華住酒店集團旗下的華住會APP端,記者使用一金卡帳戶預訂該集團旗下在杭州的漫心酒店,價格顯示為369元。而在第三方平臺藝龍網,記者以普通會員帳戶查詢到的價格卻是335元。「金卡會員是花費幾百元辦理的。當時,酒店承諾可以享受最低價,可是現在根本沒有實現。」華住會金卡會員許先生氣憤地說。

——隱藏老客戶的優惠券。杭州的胡先生一直使用「去哪兒」APP購買機票。最近,胡先生偶然在機票訂單確認頁中發現,「航意險」和「延誤險」兩項被默認勾選上了。「有一天,當我把勾選取消了,系統提示我放棄了兩張價值8元的折扣券。等我重新把這兩項保險勾選上後,訂單總價竟然比之前便宜了8元。也就是說,平臺通過默認勾選隱藏了老客戶應該享有的優惠。」

老客「放棄成本」高

「更多會員專屬優惠」,不少平臺都有這樣的宣傳;越是老客戶越應該優惠多一些,這是大家的常識。「『殺熟』行為讓人難以接受,是因為商家顛覆了承諾和常識,對消費者造成了物質和精神上的雙重侵害。」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電子信息產業研究所所長安暉表示。

業內人士表示,在行業競爭初期,企業通過補貼以低價吸引消費者是一種普遍的競爭策略。隨著競爭進入精細化數據運營,在流量壟斷的情況下,隨著對便捷服務更加習慣,消費者往往對價格不再那麼敏感,傾向選擇熟知的平臺購買服務,這讓一些商家看到了「殺熟」的機會。此外,即便用戶發現了價格上的差異有所不滿,但因「放棄成本」偏高,也只能無奈接受。

「企業一旦利用大數據來『殺熟』,不僅消費者權益受損,相關產業也會遭遇誠信危機。」360企業安全研究院院長裴智勇認為,這是對用戶數據的一種濫用,違反了誠信經營的原則。

維權需有新應對

「殺熟」現象經過一段時間曝光後,記者發現,多個平臺已經悄悄修改了差別化定價,一些曾被隱藏的優惠也被恢復。

記者採訪多地物價部門了解到,相關部門已經注意到這種「殺熟」現象,如果有消費者舉報,會聯合工商、工信等部門介入調查。相關人士表示,這一現象是網際網路環境下消費市場出現的新情況,值得引起重視,相關案例如何定性和處理,需要通過實踐不斷完善。

有法律人士認為,商家「殺熟」差別定價,侵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屬於價格欺詐行為。我國對於用戶大數據的保護,散見於多個不同法律文本,不利於行業發展和個人隱私保護。對此,應完善相關法律的統籌性和針對性,對大數據的搜集、保護和使用,進行直接、明確、全面的規定。

「消費者的權益保護和網際網路的規範監管,離不開政府各部門的通力合作。」中國人民大學商法研究所所長劉俊海建議,價格主管部門應加強研究新問題、新情況,提高監管有效性。工商管理和相關部門,要及時針對消費者集中反映的問題落實法律和法規的執行。

(據新華社杭州3月28日電 記者唐弢、顏之宏)

(責編:王堃、王金雪)

相關焦點

  • 隱藏優惠信息會員價格更高 網際網路商家「殺熟」為哪般
    最近,消費者吐槽一些網際網路商家「殺熟」現象引發關注。記者調查發現,在一些網際網路平臺預訂機票、酒店等,老客戶比新客戶的價格高,甚至還有消費者買了「金卡會員」,卻要花比普通消費者還多的錢。商家「殺熟」套路深記者調查發現,一些商家的「殺熟」套路頗深。——新老用戶差別定價。
  • 網際網路一些商家「殺熟」沒商量
    網際網路一些商家「殺熟」沒商量來源:溫州晚報發布時間:2018-03-29 09:17:00字體:大 中 小  同樣的產品和服務,給老用戶的價格居然更高。最近,有消費者吐槽一些網際網路商家「殺熟」現象引發關注。  揭「殺熟」常用套路  記者調查發現,一些商家的「殺熟」套路頗深。  ——新老用戶差別定價。在酒店預訂平臺Agoda上,記者嘗試使用一個兩年前註冊的帳號和一個測試日剛註冊的帳號,同時在兩臺手機上進行測試。
  • 隱藏優惠信息、金卡會員價更高,網際網路商家為何「殺熟」沒商量?
    新華社杭州3月28日電題:隱藏優惠信息、金卡會員價更高,網際網路商家為何「殺熟」沒商量?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唐弢、顏之宏同樣的產品和服務,給老用戶的價格居然更高。最近,有消費者吐槽一些網際網路商家「殺熟」現象引發關注。
  • 網際網路「殺熟」套路:隱藏老客戶優惠 辦了「金卡」價格更高
    原標題:隱藏優惠信息、金卡會員價更高,網際網路商家為何「殺熟」沒商量? 摘要 【隱藏優惠信息、金卡會員價更高 網際網路商家為何「殺熟」沒商量?】
  • 美團殺熟:從用戶殺到商家和外賣小哥!
    原標題:財華洞察|美團殺熟:從用戶殺到商家和外賣小哥!   這次在網絡上發酵的美團會員配送費貴於非會員配送費,顯然就是「大數據殺熟」情況之一。   一石激起千層浪,美團落水,用戶才知道網際網路巨頭的一粒水花,落在個人頭上,也可以是一座山。   平臺掌握的用戶數據越多,殺熟越容易。
  • 隱藏優惠信息、金卡會員價更高,揭商家「殺熟」常用套路!
    隱藏優惠信息、金卡會員價更高,網際網路商家為何「殺熟」沒商量?中國搜索訊同樣的產品和服務,給老用戶的價格居然更高。最近,有消費者吐槽一些網際網路商家「殺熟」現象引發關注。以3月26日至27日在杭州入住一晚為例,檢索結果下第一個結果——某度假酒店老帳戶顯示456元,新帳戶顯示448元。——花錢辦「金卡」,價格卻更高。在華住酒店集團旗下的華住會APP端,記者使用一金卡帳戶預訂該集團旗下在杭州的漫心酒店,價格顯示為369元。而在第三方平臺藝龍網,記者以普通會員帳戶查詢到的價格卻是335元。
  • 為「大數據殺熟」禁令叫好
    此規定針對「大數據殺熟」「非法刪評論」「不合理低價遊」等行業熱點和監管問題,明確了在線旅遊經營者不得濫用大數據分析等技術手段,侵犯旅遊者合法權益。「大數據殺熟」本質上是一種差異化定價策略,通過大數據分析和預測的手段,同樣的商品和服務,對不同對象收取不同的價格。例如你要訂一張機票,在訂票軟體上高頻搜索和持續關注時,機票價格會持續上漲,而訂票後又會回落。
  • 在網際網路平臺預訂酒店等存在殺熟現象 新用戶反而便宜
    以「嘉賓軒客房」這一房型為例,老帳號顯示的價格為1660元起,而新帳號顯示該房型的價格為1597元起。 房費明細顯示,商家給老帳號的最低價格為1795元,同時可參與離店後得135元返現的活動,老帳戶最終需花費1660元。而商家給新帳戶的最低價格為1667元,同時可使用80元代金劵,新帳戶最終需花費1597元。
  • 毀掉美團的不是商家和騎士,而是大數據殺熟
    在網際網路經濟飛速發展的同時,用戶的個人信息、購買記錄等早已各大APP獲取並利用大數據進行分析。基於大數據的分析,深諳用戶需求的各大APP,會為不同的用戶精準推送不同的廣告。同時,APP也會區別對待用戶,對於新用戶給予優惠和小利,以達到吸引和留存的目的。
  • 美團外賣:商家被「吸血」,用戶被殺熟
    這個網際網路外賣快餐時代,一個事件的熱度來得快去得更快,往往半天可能熱度就沒了。然而標題為《我被美團會員割了韭菜》的文章,居然可以從周一(14日)到周五(18日)持續發熱,不僅十萬加還上了微博熱搜。
  • 「大數據殺熟」翻車!網際網路巨頭因為4塊錢,損失了400億
    「大數據殺熟」並不是一個新話題。最近,網際網路巨頭美團再次因為「殺熟」外賣會員翻車。把美團送上熱搜的,是一篇名為《我被美團會員割了韭菜》的文章。文章中,作者用親身經歷詳細說明了被美團「殺熟」的過程。
  • 美團的「殺熟」生意
    用戶「殺熟」由於此次事件的當事人是一名網際網路從業者,看不慣美團的做法,於是在12月14日這天,將受害經歷發到網上,一石激起千層浪,引發軒然大波。此次用戶「殺熟」事件發生後,又有與美團合作的商家表示,美團給會員的優惠券,商家承擔承擔了一部分。 有商家透露,美團15元會員費包括了5張5塊錢的優惠券,平臺會同時向商家收3元/張優惠券,總共能收回15+3*5=30元,減去給出的優惠25元,仍賺5元。
  • 去哪兒網殺熟引爭論:大數據是商家斂財工具還是造福用戶手段?
    但隨著大數據的運用越來越廣泛,有些商家卻利用大數據頻頻殺熟,這顯然已經違背了大數據出現的初衷。那麼問題來了,既然是同樣的商品或者服務,老客戶支付的價格為什麼比新客戶反而貴呢?這顯然違背了正常交易規則與商業常識,卻又何以時有出現呢?
  • 網際網路平臺利用大數據「殺熟」,真的是「冤案」嗎?
    此事再次引發輿論對網際網路平臺「殺熟」現象的強烈關注。近幾年,從旅行平臺、電商平臺、打車軟體到外賣平臺,多家大型網際網路企業都曾被曝利用大數據分析對不同群體進行差別定價,實行「價格歧視」。據北京市消協一項調查顯示,超八成被調查者認為「大數據殺熟」現象如今相當普遍,且有超五成被調查者表示有過被「大數據殺熟」的經歷。
  • 飛豬美團大數據殺熟被點名!雙11來了 殺熟的商家會不會更多?
    消費者投訴反映的問題主要有:美團網絡住宿退訂難,多數商家將線上平臺訂單設置為不可取消更改,且部分平臺「不可取消更改」的提醒標識設置較為隱蔽,容易誤導消費者。   但由於前往東極鎮時因受颱風影響導致船班全部停航,韓女士要求退房,不料商家表示如要退房需要扣除50%的房費,因此投訴至消保委。
  • 殺熟?不行了
    對於最近幾年這種大量存在的殺熟行為,很多人可能難以理解,商家不是應該給老用戶提供更多的優惠嗎,為什麼反而會殺熟呢,對於商家而言流量第一,所以,如何獲得更多的新客戶就成為商家的重要任務。尤其是很多平臺發展到一定階段之後,獲客越來越難,獲客成本越來越高,為了吸引新客戶,商家往往會給新人推出更優惠的價格,而這些優惠老客戶反而享受不到,所以就出現了新人勝舊人的現象,這是另外一種形式的殺熟。但事實上,現在很多網站將重點放在吸引新客戶,對新老客戶厚此薄彼的做法,其實也比較短視。
  • 隱藏優惠券金卡價更高 揭「殺熟」幾種常用套路
    新華社杭州3月28日電 題:隱藏優惠信息、金卡會員價更高,網際網路商家為何「殺熟」沒商量?  同樣的產品和服務,給老用戶的價格居然更高。最近,有消費者吐槽一些網際網路商家「殺熟」現象引發關注。  「新華視點」記者調查發現,在一些網際網路平臺預訂機票、酒店等,老客戶比新客戶的價格高,甚至還有消費者買了「金卡會員」,卻要花比普通消費者還多的錢。  「殺熟」現象曝光一段時間後,記者發現,一些平臺已經悄悄修改了差異化定價。  揭「殺熟」幾種常用套路  記者調查發現,一些商家的「殺熟」套路頗深。
  • 反壟斷破除大數據「殺熟」頑疾
    大數據與人工智慧領域專家劉鵬表示,網際網路平臺可以通過採集社交數據和行為數據為網民進行精準畫像,從而降低用戶獲取信息成本,提高服務用戶質量,為生活增添便利。  在北京交通大學信息安全系主任王偉看來,「大數據殺熟」在技術上沒有什麼難度。
  • 旅遊行業大數據殺熟被禁!你被「殺熟」過嗎?
    大數據殺熟是指同樣的商品或服務,老客戶看到的價格反而比新客戶要貴出許多的現象。說白了就是,作為老客戶(熟客)的你,在網上看到的商品價格,很可能比新客戶(生客)要高得多。青妹為大家列舉一些大數據殺熟的經典案例:在同一家酒店的同樣房型,一個旅遊網站常客看到的價格比新用戶看到的價格貴了百元以上。
  • 人民直擊:「大數據殺熟」,誰為刀俎
    隨機優惠背後隱藏著「大數據殺熟」嗎?不同帳號為何顯示不同商家列表?《在線旅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規定》實施近一月,網友對「大數據殺熟」的相關吐槽、投訴仍可見於各大社交、投訴平臺。近日,人民網《人民直擊》就網友關注的問題進行了實測。「隨機優惠」如何隨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