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的「殺熟」生意

2020-12-25 駝峰財經

【所有命運的饋贈,都在暗中標好了價格;網際網路看似優惠的背後,也都暗中標註了更高的價格】

出品:駝峰財經

作者:駝叔

在網際網路的世界裡,最荒唐的事,莫過於你辦了一張會員卡,最後發現,你享受到的價格比不辦卡的人還要貴。

最可悲的事,莫過於你被人狠狠宰了一刀後,你的智商還要被對方侮辱一次。

最近,一個網名叫飄移神父的人就遭遇了這樣可怕的經歷。

為了省錢,為了享受到美團外賣更優惠的價格,此人開通美團會員卡,滿心以為會享受到更便宜的價格。

事實卻是,在一家他經常下單的店鋪,他的外賣配送費從原來的2元漲到6元!

受好奇心驅使,這位網際網路從業人員用另一個未開通會員卡的手機,在同一時段、同一地點查看同一家店,外賣配送費是2元。

你以為你辦了張美團會員卡,領到了優惠券,就該安心享受到VIP服務了,美團回報你的,卻是比非會員更貴的價格。

多麼魔幻的現實!這就是美團慣用的大數據「殺熟」!

會員卡的背後,可能是一個充滿誘惑的深坑,一種看不見的套路,一場宰你沒商量的「殺熟」。

用戶「殺熟」

由於此次事件的當事人是一名網際網路從業者,看不慣美團的做法,於是在12月14日這天,將受害經歷發到網上,一石激起千層浪,引發軒然大波。

原來有如此多的美團用戶都感同身受,對美團的做法深惡痛絕。

此事件也一度衝上熱搜,滔天的輿論和聲討,一齊湧向美團。

美團為何敢這樣做呢?

原因之一,要判斷系統是否「殺熟」並不容易,需要用戶在同一時間和同一地點進行對比,所以多數人都在不知情的情形下被「殺熟」了。

原因之二,在訂外賣時,拿了優惠券的會員用戶更關注菜的價格和疊加優惠券後的金額,而配送費關注較小,而且配送費是在最後支付時才與其他費用一同計算,容易被忽視。

原因之三,有些在意配送費的用戶,往往會選免配送費的飯店下單,以為這樣能在下單時快速算出優惠金額,但外賣平臺的紅包券加上商家的滿減、限時打折政策,會讓用戶算起來很麻煩。

這就如同每年的雙十一,很多人抱怨,商家和平臺推出各種優惠,算起來令人頭疼,有時算完發現,並沒優惠多少。

有經常點外賣的用戶總結,在可以用券的飯店下單,要算出優惠金額和最終金額變得越來越難,而大家點外賣就是圖方便,省事,誰會為了算這個優惠而拿筆和計算器去一點點算呢?

這些用戶心理,外賣平臺早就看透了,並加以利用。

基於這些原因,很多用戶就很難發現「殺熟」這個套路。有的人即便發現了,也沒太當回事,畢竟具體到個人來說,配送費的差別也就兩三塊錢。

但美團的用戶那麼多,用戶不在意的那兩三塊錢,就像無數的涓涓細流,到了美團那裡,就匯流成河,成為驚人的大數字!

對於此次事件,美團的解釋是,並不存在會員非會員配送費的差異,之所以出現配送費差異,是因為定位緩存造成的。

美團表示,由於軟體存在定位緩存,錯誤地使用了用戶上一次的歷史定位,與用戶實際位置產生了偏差,導致了配送費預估不準。「在實際下單時,會按照真實配送地址準確計算,不受影響」。

看吧,明明宰了用戶,還把責任甩鍋給「緩存」,這算不算侮辱智商?有多少人相信呢?

事實證明,美團這樣的解釋無法讓人接受和信服,輿論繼續發酵,大家繼續聲討。

有人認為,讓產品技術部門背鍋可能是一種能讓消費者接受的說法,但卻缺乏真誠和可驗證的事實。

這次事件的當事人也對媒體表示,接受美團上門致歉的態度,但不認同美團對此事件的解釋。

受此消息影響,美團股價當日下跌,市值蒸發逾400億。

可有誰知道,作為用戶眾多、流量驚人的最大外賣平臺,美團舉著這把大數據「殺熟」的刀,這些年到底收割了多少韭菜?宰了多少會員?

2020年第三季,美團營收354億元,同比增長28.8%,餐飲外賣業務貢獻收入207億元,佔比58%,同比增長32.8%。

年度活躍商戶650萬,同比增長10%,增速達近一年新高。年度交易用戶達4.8億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9.3%。

商戶「殺熟」

除了對用戶「殺熟」,美團對商戶也毫不手軟。

2020年初,因疫情泛濫,餐飲行業步入至暗時刻,到店消費幾乎停滯,只能依賴線上的外賣業務苦苦支撐。

就在這樣的艱難時刻,美團對商家的抽傭率不降反升。

據很多餐飲從業人員表示,美團的抽傭率從原來的22%,提升到25%,部分商家抽傭比例甚至提至30%。

「我們都撐不下去了,美團提高抽傭率就是在抽我們的血。」一名餐飲老闆如此表示。

但由於美團在外賣領域已處壟斷地位,商家不合作也沒得選擇。最終,忍無可忍的商家選擇了抗議。

廣東餐飲協會曾致函美團點評外賣,敦促美團外賣取消獨家經營限制,切實降低外賣佣金。

廣東餐飲協會指出,美團外賣在廣東餐飲外賣的市場份額高達60%至90%,而美團涉嫌實施壟斷定價,各類收費層出不窮,設定了諸多不公平的交易規則,持續大幅提升扣點比例,新開餐飲商戶佣金最高達26%,已大大超過了廣大餐飲商家忍受的臨界點。

此次用戶「殺熟」事件發生後,又有與美團合作的商家表示,美團給會員的優惠券,商家承擔承擔了一部分。

有商家透露,美團15元會員費包括了5張5塊錢的優惠券,平臺會同時向商家收3元/張優惠券,總共能收回15+3*5=30元,減去給出的優惠25元,仍賺5元。

也就是說,美團看似回饋會員,背後除了對用戶「殺熟」,還可以賺商家的錢。

有商家表示,除了給美團的佣金等費用後,一單只賺幾塊錢,如果把線下開店的各種成本算上,經出現虧損。

美團對配送人員的壓榨,已人盡皆知。

2020年9月份那篇前於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的文章全網刷屏,外賣平臺快遞小哥的辛酸也令人感嘆。

大數據「殺熟」何時休?

所有命運的饋贈,都在暗中標好了價格。而網際網路看似優惠的背後,也都暗中標註了更高的價格!

大數據「殺熟」並非新鮮事,除了美團,其他很多網際網路平臺也存在,比如在電商購物、出行、酒店等方面,大數據「殺熟」時有發生。

按照網際網路平臺的算法,平臺對每個註冊用戶都設置一套標籤體系,這些標籤來源於用戶平時的消費習慣、愛好以及消費檔次、消費頻次等。

通過大數據的算法,平臺會根據這些用戶標籤,與商家供應的數據進行匹配,篩選出符合用戶標籤的商品。

老用戶在平臺駐留時間長,留下的痕跡多,標籤也就越多,平臺也可能會根據這些標籤進行差別定價。而新註冊的用戶沒有相關數據,平臺算法很難對其打標籤。

所以大數據「殺熟」的結果,往往是老用戶被坑,新用戶反而可避免。

這種做法不受監管嗎?相關法律法規對此有明確的規定。

比如《反壟斷指南》規定,「經營者具有市場支配地位的,不得從事反壟斷法相關規定所禁止的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行為。」

值得注意的是,《反壟斷指南》還首次明確將「大數據殺熟」定義為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實施差別待遇。

現在的問題是,很多網際網路企業不承認自己大數據「殺熟」,所以同樣的情形一再發生,屢教不改。

2020年以來,針對壟斷的監管措施也在不斷加強,隨著《反壟斷指南》出臺,國家監管部門就已經懲處了一批企業。

就在前幾天,由於涉及「經營者集中」違規,阿里巴巴、閱文集團、豐巢網絡等受到處罰。這次處罰有著標誌意義,是首次針對國內具有較大影響力的網際網路平臺,在反壟斷方面作出的監管行動。

在這樣的風口上,美團這樣的「殺熟」生意,還會繼續嗎?

讓反壟斷來得更猛烈些吧!

相關焦點

  • 壟斷和「殺熟」:美團要邁兩道坎
    在大數據構築起的網際網路時代,殺熟事件屢見不鮮,這次被意外曝光的是美團。  漂移神父並非個例,在文章下方評論區,有許多網友表示自己也曾遭遇類似殺熟事件,AI財經社就後續事件向美團求證,截至發稿前尚未收到回復。12月18日,美團港股開盤即下跌超2%。
  • 美團「大數據殺熟」背後的增長焦慮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大數據殺熟」這次讓美團佔上了熱搜。最近,網友「漂移神父」寫的一篇《我被美團會員割了韭菜》文章在各大社交圈刷屏,文中記錄了他在美團點外賣時發現,同一店鋪、同一時間,用兩部手機點單,其中開通了美團外賣會員的配送費,竟然比未開通會員的配送費要貴,直指美團「大數據殺熟」的行為。
  • 不止美團,京東、餓了麼同樣對會員「殺熟」
    原標題:美團被指會員被殺熟,網際網路「殺熟」為何屢禁不止 經濟觀察網 記者 任曉寧 12月17日下午,「漂移神父」發文稱購買美團會員後被大數據殺熟,迅速上了微博兩條熱搜,截至發稿,熱搜閱讀量超過6億。當天,美團做了回應,稱由於軟體存在定位緩存導致配送費差異。
  • 殺熟?美團外賣致歉
    昨天(12月17日),一則「美團被爆殺熟外賣會員」的話題登上微博熱搜榜前十位。有用戶發文質疑,美團對會員用戶實施差別待遇。對此,美團外賣回應稱不存在差異定價。會員配送費更貴與會員身份無關,是因為定位緩存造成預估不準。「同一家外賣,同一個配送位置,同一個下單時間節點,在開通會員後,為什麼配送費比非會員要高?」12月14日,自媒體「漂移神父」微信公眾號發文《我被美團會員割了韭菜》,質疑美團對外賣會員「殺熟」。
  • 美團大數據殺熟,資本家甩鍋
    #美團會員割韭菜背後的大數據殺熟#最近美團大數據殺熟又再次登上了熱搜,曝美團會員配送費比非會員多兩倍,實際上就是購買的會員優惠與普通消費者最終消費基本一致。殺熟當然不能認,只能甩鍋程式設計師同一時間,地址,店鋪價格不一致。會員的配送費遠遠高於普通帳號。根據官網的聲明問題甩鍋給地位,這是一個合理的理由嗎,當然不是用戶設定了地址,難不成還能送錯地址?只是將資本家的手段引向技術,這是宣布我們錯了,但這是一個技術問題。
  • 調查顯示:56%受訪者被數據殺熟;但為什麼攜程美團均否認殺熟
    對平臺型網際網路公司而言,承認"大數據殺熟",也就可能會被認定為壟斷。 近日,有網友反映,"能花錢的軟體都在殺熟,淘寶攜程美團一大堆,我都對比過。兩個手機放一起,連結互相發過去,一樣的東西價格都不一樣。"
  • 美團回應「殺熟」,但理由卻讓網友都炸了……
    這次,也是因為一篇文章,美團又被全網刷屏了。 《我被美團會員割了韭菜》,來自公眾號「漂移神父」。 這什麼情況,買碗飯,還被殺熟了??夾生的我不配吃飯嗎?
  • 美團會員成「韭菜」,大數據殺熟是如何收割用戶的?
    像這樣的案例不勝枚舉,可以說國內各大網際網路平臺已經陷入了大數據殺熟的重災區。近日,美團大數據殺熟事件,再次引發輿論關注。12月14日,自媒體「漂移神父」發布了《我被美團會員割韭菜》,「漂移神父」表示在開通美團外賣會員之後,發現一家常點的店鋪,配送費從平時的2元變為了6元。
  • 美團外賣:商家被「吸血」,用戶被殺熟
    億萬網友的眼睛是雪亮的,這樣的說明與官方回應當然不能買帳,美團外賣不能甩鍋給技術,這明擺著是大數據殺熟。經歷了淘寶殺熟、機票殺熟、酒店殺熟……現在遇到外賣殺熟,大家已經見怪不驚了:大數據這把雙刃劍,負面倒是被用得挺好,殺熟,殺一切。 如果大數據殺熟成了美團這樣的平臺公司慣用手段,那會員的存在還有什麼意義呢?
  • 美團殺熟:從用戶殺到商家和外賣小哥!
    原標題:財華洞察|美團殺熟:從用戶殺到商家和外賣小哥!   這次在網絡上發酵的美團會員配送費貴於非會員配送費,顯然就是「大數據殺熟」情況之一。   一石激起千層浪,美團落水,用戶才知道網際網路巨頭的一粒水花,落在個人頭上,也可以是一座山。   平臺掌握的用戶數據越多,殺熟越容易。
  • 開美團會員配送費貴4元,用戶質疑被平臺殺熟,美團:定位問題
    開美團會員配送費貴4元,用戶質疑被平臺殺熟,美團:定位問題「殺熟」這個詞的意思是,在一些熟人的店購買東西時,被熟人以高價給坑了,發展到網際網路時代,許多網友也發現平臺也會殺熟,只要頻繁使用同一個平臺,價格上也會比不怎麼使用的帳號高,通常平臺也是不會承認有殺熟
  • 美團被指「大數據殺熟」,上熱搜!
    12月14日,自媒體「漂移神父」於微信公眾號發文《我被美團會員割了韭菜》,質疑美團對外賣會員「殺熟」,稱開通美團會員後,用美團外賣點餐,配送費反而上漲。17日,「美團被曝殺熟外賣會員」的話題登上微博熱搜榜前十位。
  • 美團外賣「大數據殺熟」?訂酒店和機票可能也有這樣的遭遇
    來源:AI財經社我被美團會員割了韭菜  網友稱被美團會員割韭菜 美團回應配送費差異與會員身份無關壟斷和「殺熟」:美團要邁兩道坎撰文 / 馬微冰 蔣澆編輯 / 孫明在大數據構築起的網際網路時代,殺熟事件屢見不鮮,這次被意外曝光的是美團。
  • 美團大數據殺熟:消費者和程式設計師無一倖免
    近日,自媒體大V漂移神父分享了自己被美團割韭菜的經歷,引發了廣大網友的關注與討論。漂移神父發現,同樣的店鋪,開會員比沒開會員的配送費要高出4元錢。實際上,各大平臺殺熟已經屢見不鮮。面對網友質疑,美團火速做出回應,程式設計師卻因此背了鍋.....
  • 殺熟會員?美團外賣回應了
    近日,自媒體「漂移神父」發布的文章《我被美團會員割了韭菜》引發熱議。「美團被爆殺熟外賣會員」的話題則一度登上微博熱搜榜前十位。12月14日,自媒體「漂移神父」微信公眾號發文《我被美團會員割了韭菜》,質疑美團對外賣會員「殺熟」。
  • 外賣、酒店等價格疑存「大數據殺熟」 美團或成反壟斷樣本?
    此前,美團對用戶大數據殺熟被推上風口浪尖,經記者調查,不僅外賣業務存價格歧視,酒店業務也存「殺熟」亂象。12月14日,自媒體「漂移神父」發表文章《我被美團會員割了韭菜》。文章指出,在美團外賣APP中,在同一家店、同一時間下單,配送到同一位置,會員的配送費卻比非會員的配送費要高。記者注意到,此案並非個例,美團在酒店價格上也存在類似情況。
  • 美團、肯德基、滴滴都「殺熟」?大數據放過我吧!
    雖然後來美團主管表示會給「神父」10元紅包作為補償,但之後「神父」再次測試,發現不止一家店,附近幾乎所有外賣商戶的配送費基本都要超出非會員配送費1到5元不等。其實天眼妹之前也開過美團會員,只要15元,開通後就可以領取5個5元紅包,怎麼看都很划算啊。
  • 美團也玩大數據殺熟?
    來源 / 美團  在此次事件中,從法律角度其實並不好界定美團存在殺熟現象。上海漢聯律師事務所律師宋一欣向深燃分析稱,因為美團的會員權益只承諾了紅包優惠,並沒有約定會員比非會員的配送費更低,所以沒辦法判定美團是否違約。  不過,因為網友將#美團殺熟會員#推向了風口浪尖,而此事又恰好置於平臺經濟反壟斷的討論熱度當中,同時,美團近年來力推會員服務,幫助其餐飲訂單量實現節節攀升,此事引起了人們的爭相討論。
  • 外賣會員遭「殺熟」?美團回應稱定位緩存所致
    近日,有關「美團會員殺熟」的事件,在各大網際網路論壇裡愈演愈熱。一位美團老用戶「漂移神父」無意間發現,自己開完美團會員之後,配送費用反而比非會員帳號的更高。據該用戶反映,他在同一家店,幾乎同一時間點單,送到同一個地址,結果會員帳號需要6元配送費,非會員帳號則只需要2元配送。
  • 美團大數據殺熟會員用戶再發聲:緩存背不動這個鍋
    【CNMO新聞】最近,「美團大數據殺熟」事件引起了人們廣泛的關注。該事件相關的微博話題下,無數網友紛紛分享了自己被各平臺大數據殺熟的經歷,引發了群體共鳴。隨後美團回應表示,這不是大數據殺熟,而是軟體定位緩存導致了配送費預估不準。這一回應自然是引起了網友們的群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