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市場塑膠袋要收費 雖已張榜卻難以執行

2020-12-21 中國經濟網

珠光市場攤位都新貼上了「塑膠袋每個0.5元」的標識

文/圖 羊城晚報記者 甘韻儀 謝暢

「限塑令」下達多年,廣州的商場與超市基本上能貫徹執行,但在肉菜市場卻一直難以施展。不過,羊城晚報記者近日巡城發現,越秀區珠光市場每一個攤位都新貼上了「塑膠袋每個0.5元」的標識,這被一直關注「限塑」的人看作是「限塑令」進入第十一年後專門對症菜市場的有益嘗試。

現場 有告示卻難執行

珠光市場對塑膠袋進行收費可行不?

5日記者在現場實測,發現效果並不明顯。在一個售賣蔬菜的檔口,結帳時,檔主抽取了一個塑膠袋裝菜,卻並未向消費者收取塑膠袋的費用。在另一個檔口,記者主動提出支付0.5元塑膠袋費用,對方表示「不用」。

附近居民陳女士當天在市場購買了許多商品,蔬菜、水果、魚等,都分別用塑膠袋裝著,對於塑膠袋收費一事,她說:「一開始時有些檔主會講明塑膠袋要收錢,但這樣一來,趕走了不少顧客,你收,人家不收,顧客就流失了,久而久之,就沒有檔主遵守了。」

對於塑料汙染,陳女士說,居民一般都會將買菜帶回家的塑膠袋二次利用,用來裝垃圾等,「但是居民二次利用,環衛站回收後二次生產等,都解決不了對環境不友好的問題,除非是可降解塑料,如果菜市場使用的是可降解塑膠袋,就對得起這個價格」。

居民楊阿姨自帶了購物袋,也避免不了使用塑膠袋。「買菜不同逛商場,買的東西不是生的就是溼的。蔬菜、肉類等,先用塑膠袋裝好,再放進購物袋,才不會弄溼、弄髒購物袋。」她說。

探索

希望買賣「有規可依」

珠光市場負責人丘經理告訴記者,「限塑令」實施後,市場儘量減少塑膠袋使用數量,該市場從2017年6月開始,按照工商部門要求,張貼塑膠袋收費告示,「有償環保塑膠袋一開始定價是0.2元/個,但有的顧客覺得0.2元很小意思無所謂,也有的檔主怕收錢趕走顧客,當時曾發生市民想要索取多個塑膠袋而不得,從而與檔主發生矛盾的事。漸漸的,塑膠袋收錢就只好不了了之」。

最近,「市場倡導使用可降解環保塑膠袋,這種塑膠袋比以前的塑膠袋要貴很多。我們就把這個定價標識貼出來,讓檔主『有規可依』」。丘經理還表示:「顧客覺得0.2元無所謂,沒有限制作用,那就增加到0.5元。主要目的還是讓顧客有自己帶環保袋的意識,不要購買塑膠袋。」

不過,市場管理方並未對檔主進貨哪一種塑膠袋監管。對於具體執行,則靠自覺。丘經理說:「我們市場管理方沒有執法權,只能起到宣傳督促作用,更沒有辦法站在每個檔口邊上去監督,也不可能一有違規行為就通知工商部門來處理。現在我們每隔兩三天就會廣播宣傳一次,沒有其他辦法可以改善了,希望政府可以加大限塑的執法力度。」

記者手記 菜市場限塑之路還很長

目前珠光街菜市場塑膠袋收費制度,只是倡議,並沒有形成獎勵或懲罰制度。檔主、居民均可執行可不執行,原消費習慣已經形成多年,根深蒂固,用「軟豆腐」去砸,難以撼動。不少檔主提出,如有懲罰或獎勵機制,或能敦促檔主執行。

另外,目前塑膠袋定價與實際操作錯位。市場管理方掛出的塑膠袋定價,目前為0.5元/個,起初是建立在檔主使用並出售環保塑膠袋的前提下的。當檔主拒絕使用環保塑膠袋,而使用一般塑膠袋時,0.5元的定價就偏高了,遠遠超出塑膠袋價值,更超出居民心理預期。「具體如何定價,如何確保使用環保塑膠袋,這是需要考慮的。」有市民提出。

而目前情況來說,該行為是工商部門要求,市場管理方執行,但記者走訪附近其他菜市場,並沒有發現此舉有形成趨勢,由此可見,菜市場限塑之路還很長。

·甘韻儀 謝暢·

名詞解釋

「限塑令」

2008年,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限塑令」,規定當年6月1日起在全國範圍內禁止生產、銷售、使用厚度小於0.025毫米的塑料購物袋,商品零售場所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

來源:羊城晚報

相關焦點

  • 北京菜市場塑膠袋收費了用量至少減少一半
    在兆軍盛菜市場,記者走進大門看到,右側牆上張貼著「市場購物袋價格公示牌」,寫著「按照5月1日起實行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要求,市場不再免費提供塑膠袋」。公示牌標明了塑膠袋收費標準:大號0.3元/個,中號0.2元/個,小號0.1元/個。市場內的各個攤位上,也懸掛著紅色塑封的購物袋價格表。
  • 記者探訪:北京多個菜市場仍免費提供一次性塑膠袋
    近日,記者探訪多個菜市場、便利店發現,多數便利店採取對塑膠袋收費的方式,但也有部分商家在顧客提出索要後,免費提供一次性塑膠袋。多個菜市場目前仍免費提供一次性塑膠袋。北京西站的普正德便利店每個塑膠袋收費1元,收銀員表示,從自己上班開始,便利店對塑膠袋就是收費的。「大概有個一年左右的時間。」豐臺區方莊路上的一家711便利店塑膠袋售價0.2元,店員表示塑膠袋收費已實施很久,近期政策對便利店影響不大。在前來購物的顧客中,自備購物袋的較少,如果商品多,多數人選擇花錢購買塑膠袋。
  • 【定了】塑膠袋收費7月1日開始強制執行
    聯合時報消息:前幾個月一直存在爭議的西班牙「限塑令」全面執行的日期終於敲定。根據西媒《真理報》報導,自今年7月1日起(而非此前報導的明年1月或3月),在包括鞋店,華人食品店百元店,生鮮海產品店等各類商鋪將禁止為客人免費提供塑膠袋。
  • 「限塑令」七年石家莊大型超市執行較好 菜市場依舊盛行
    2008年6月1日,《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正式實施,各大商超紛紛開始對塑膠袋實行收費制。如今七年過去了,「限塑令」的執行效果如何?近日,記者通過調查,發現大型超市及正規菜市場的執行情況較好,而在一些小型菜市場和路邊小吃攤,超薄塑膠袋依然免費,且消耗量驚人。
  • 與塑膠袋收費相反 超市"免費"手撕袋用量大增
    塑膠袋收費已近兩個月,超市、商場等零售場所的塑料購物袋使用量大幅減少,但超市免費提供的手撕袋用量卻提高了三四成。為了減少使用量,超市採取減少擺放量或派專人盯守等辦法看管「免費」手撕袋。  昨日上午10點左右,記者在沃爾瑪宣武門店注意到,鮮桃貨架旁的兩卷手撕袋已經用完,另一通道的手撕袋捲軸厚度只剩2釐米左右。
  • 記者暗訪北京「限塑令」:小超市塑膠袋隨便拿,有人檢查就收費
    但記者走訪發現,在一些流動商販較多的菜市場以及小超市、便利店往往最容易「掉鏈子」,有的菜攤攤主甚至直接說:「平時都免費提供,一來人檢查,塑膠袋就收費。」菜市場有人檢查就收費位於順義區裕龍三街與順康路交叉路口的鑫綠都中菜聯盟是一處綜合型菜市場,昨天記者來到這裡探訪時發現,市場內的塑膠袋有償提供情況不盡如人意。
  • 網友建議取消超市塑膠袋收費,您同意這個觀點嗎?
    這一舉措在很大程度了減少了人們使用塑膠袋,然而如今的年輕人不在乎幾毛錢,大都會選擇使用塑料,所以網上也有網友建議取消超市塑膠袋收費,對次您怎麼看呢?我不建議取消。我認為習慣是一點點養成的,塑膠袋的問題初衷是環保。
  • 明天開始日本塑膠袋全面收費了!
    7月1日塑膠袋全面收費 日本政府基本決定,將於2020年7月1日起,實施有償提供塑膠袋的規定,規定要求所有零售商店在提供塑膠袋時都須收費。
  • 日本政府出臺超市塑膠袋收費指南 一個塑膠袋收費1日元以上
    人民網東京12月26日電 綜合日本時事通訊社的報導,日本政府25日確定了面向零售企業的收費指南,從2020年7月開始,日本的超市、便利店等零售店免費提供的塑膠袋將實行收費。
  • 限塑12年多少喜與憂|醫學專家:劣質塑膠袋盛裝高溫食品易致癌
    塑膠袋由於攜帶方便等諸多原因,已成為了人們買菜及購物中,亦或是快遞中經常使用的承載工具。6 月 3 日、6 月 4 日,記者探訪了省會部分菜鳥驛站、菜市場、小吃攤等地後發現,沒有環保標識的塑膠袋為數不少。為此,多位市民呼籲,儘量減少使用塑膠袋,繼續向 " 白色汙染 " 宣戰。
  • 超市塑膠袋收費了 服務應該提升[圖]
    有些市民在超市買完東西,不買塑膠袋,直接拿著出來 金魚 攝   溫州網訊 「限塑令」已實施一個多月,那麼,這一個多月來的執行情況怎麼樣呢?記者日前在走訪市區多家超市和農貿市場時發現,超市基本都能嚴格執行「限塑令」,塑膠袋使用量銳減。而農貿市場的情況依舊如從前,塑膠袋是超薄的,還免費提供。另外,「限塑令」也給市民帶來一些不便,不少市民認為,塑膠袋要消費者花錢購買,商家應提升服務。環保部門有關人士建議,符合規定的塑膠袋應儘量重複使用。
  • 不可降解塑膠袋禁用在即,多數商家仍在觀望,原因究竟為哪般?
    禁用在即,記者在多地調查發現,替換為可降解塑膠袋的是少數,多數商家在觀望,等待最終禁用期限的到來。新華社發 徐駿 作數據在2008年限塑令頒布前,我國每天買菜要用掉10億個塑膠袋,其他各類塑膠袋20多億個。
  • 禁用在即,可降解塑膠袋準備好了嗎
    在三亞大東海廣場周邊的一家大型超市裡,記者看到原來的不可降解塑膠袋已經下架。「商超、市場裡生鮮類的包裝材料、連卷袋、購物袋月底前全部更換。」一名運營經理介紹,超市已上架部分可降解塑膠袋。  「用紙袋拎咖啡、裝漢堡和薯條環保又方便,我們已經逐漸接受了。」合肥市民鮑先生說。在合肥多個商場,記者注意到,星巴克、肯德基、麥當勞等連鎖餐飲企業已經將打包袋部分或全部替換為紙袋。
  • 垃圾分類,塑膠袋何去何從?
    新實施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規定5月1日開始,禁止在本市生產、銷售超薄塑膠袋。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不得使用超薄塑膠袋,不得免費提供塑膠袋。塑膠袋在給人們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它的大量使用和隨意丟棄也造成了環境汙染。那麼,塑膠袋該何去何從?
  • 禁用在即,可降解塑膠袋準備好了嗎?
    在三亞大東海廣場周邊的一家大型超市裡,記者看到原來的不可降解塑膠袋已經下架。「商超、市場裡生鮮類的包裝材料、連卷袋、購物袋月底前全部更換。」一名運營經理介紹,超市已上架部分可降解塑膠袋。  「用紙袋拎咖啡、裝漢堡和薯條環保又方便,我們已經逐漸接受了。」合肥市民鮑先生說。在合肥多個商場,記者注意到,星巴克、肯德基、麥當勞等連鎖餐飲企業已經將打包袋部分或全部替換為紙袋。
  • 日本塑膠袋收費戳破民眾「素質神話」:佔便宜、盜竊屢禁不止?
    日本從2019年就開始探討塑膠袋收費,為環保事業做出努力。經過政府和民間的長期討論,從今年7月1日開始,日本各大商場、超市、便利店都實施了「塑膠袋有料化」,並鼓勵民眾自帶可循環利用的環保袋。但在正式落地後,這一政策卻並沒有迎來一片讚譽聲,反而出現了許多問題。
  • 超市連一個塑膠袋都要收費
    超市連一個塑膠袋都要收費。在這個印度網友看來一個塑膠袋的價格是非常低的,可能只需要幾毛錢。而中國的超市卻連這幾毛錢都還要收,讓他覺得中國人太斤斤計較了。不過關於這個印度網友的言論卻引發了網上很多人的嘲笑,認為這個印度網友根本不知道真實情況。
  • 為解決白色汙染 日本環境省提出超市塑膠袋收費
    相對於這些國家,日本政府的反應就要慢多了,但也終於開始行動了,環境省日前已經確定了要求零售店對購物時的塑膠袋實行收費的方針。日本超市塑膠袋依然免費日本是塑膠袋消費大國,據估算,日本人每人每年要用掉420個塑膠袋,但目前大多數商家的塑膠袋仍然是免費的。
  • 傳統塑料製品禁用在即,可降解塑膠袋準備好了嗎?
    在三亞大東海廣場周邊的一家大型超市裡,記者看到原來的不可降解塑膠袋已經下架。「商超、市場裡生鮮類的包裝材料、連卷袋、購物袋月底前全部更換。」一名運營經理介紹,超市已上架部分可降解塑膠袋。 「用紙袋拎咖啡、裝漢堡和薯條環保又方便,我們已經逐漸接受了。」合肥市民鮑先生說。
  • 同一超市線下塑膠袋付費,線上無節制打包
    獨自生活的張婷幾乎所有生活用品都通過網上買,她從來沒有在意過下單時是否為塑膠袋付了錢。如果東西買得多,她覺得線下也需要使用這麼多塑膠袋,自己並沒有浪費,「只是有時候看到一個牙膏也裝一個袋子會覺得有點沒必要」。鄒超是一個平時很注重環保的男生,如果去超市線下購物,他會拿著家裡的塑膠袋或者環保袋購物,如果去菜市場則會推著購物車,主動要求菜販不提供塑膠袋,直接將菜放到購物車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