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適對《嘗試集》的自我評價

2020-12-14 華夏經緯網

   說到新文學中的詩歌創作,人們自然首先想到以「嘗試」著稱的開山祖胡適。胡適除去最早「嘗試」新詩創作,出版新文學史上第一部新詩集《嘗試集》外,還在各種文章中,不避「自誇」嫌疑地談及自己的詩——不足之處外,優長處也常常怕人看不明白。

  一

  1919年,胡適寫出一篇《談新詩》的長文。這樣的文章,不大關心詩歌創作者不易寫,而胡適身居其間,要寫得恰到好處,似乎也不容易。可是,胡適不僅寫了,還常常將自己擺進去,這就叫讀者大感興趣了。

  說到「詩體大解放」的意義,胡適願意以詩例來表達。「最明顯的一例就是周作人君的《小河》長詩。這首詩是新詩中的第一首傑作,但是那樣細密的觀察,那樣曲折的理想,絕不是那舊式的詩體詞調所能表達得出的。周君的詩太長了,不便引證,我且舉我自己的一首詩作例……」說的是周作人詩的好處,例子舉得卻是自己詩,那麼,這些頗高的評價,就完全讓胡適詩作領受下來了。

  胡適舉的是《應該》一詩。詩後面還有評價:「這首詩的意思神情都是舊體詩所表達不出的。別的不消說,單說『他也許愛我,——也許還愛我』這十個字的幾層意思,可是舊體詩能表得出的嗎?」這話就像是說他人的作品,並且用設問句形式來加強效果。

  《談新詩》第五節,胡適談了自己對詩的看法,即:「凡是好詩,都是具體的;越偏向具體的,越有詩意詩味。」即使表達抽象的內容,胡適也認為「格外應該用具體的寫法」。說到這裡,胡適不客氣,還是「舉我的《老鴉》做一個『抽象的題目用具體的寫法』的例罷:

  我大清早起,/站在人家屋角上啞啞的啼。/人家討嫌我,/說我不吉利:/我不能呢呢喃喃討人家的歡喜!」

  在文章結尾處,他有些自嘲地說:「我們徽州俗話說人自己稱讚自己的是『戲臺裡喝彩』。我這篇談新詩裡常引我自己的詩做例,也不知犯了多少次『戲臺裡喝彩』的毛病。」胡適「明知故犯」,除去表現了「五四」一代人勇於打破傳統觀念的作為,同時也表現出在新詩創作上當仁不讓的應有自信。

  二

  胡適那本《嘗試集》出版後,受到熱烈追捧同時也遭到猛烈抨擊,可無論哪一面,都合力促成了詩集的暢銷。不過數月,一版銷售一空。書店將再版時,胡適受到鼓勵,寫出一篇「再版自序」。比起初版「自序」嘮嘮叨叨敘說學習寫作之艱難過程,再版自序有了「成功」的味道。對自己的作品,也格外自賞起來:「六年(按:1917年)秋天到七年底——還只是一個自由變化的詞調時期。自此以後,我的詩方才漸漸做到『新詩』的地位。《關不住了》一首是我的『新詩』成立的紀元……自此以後,《威權》、《樂觀》、《上山》、《周歲》、《一顆遭劫的星》,都極自由,極自然,可算是我自己的『新詩』進化的最高一步。」

  略微熟悉胡適文藝觀的讀者大都知道,「平淡而近自然」,是他對於文藝評價的一個重要準則。這樣看來,他說自己幾首詩「極自由,極自然」,那是很高的評價了。為說明這種境界,胡適還列出了自己詩的一節來舉證:「熱極了!/更沒有一點風!/那又輕又細的馬纓花須/動也不動一動!」

  經過探索,胡適認為,有時句子並非合於古人總結出的格律,可依然顯得和諧,原因是其中含有「自然的音節」,也就是「近於自然的趨勢」。為說明此,胡適又拿自己的詩作為例:

  「一屋裡都是太陽光,/這時候愛情有點醉了,/他說,『我是關不住的,/我要把你的心打碎了!』」「雪消了,/枯葉被春風吹跑了。」

  這一方面是胡適對自己新詩觀的說明,同時亦是對辛勤耕耘成果的自賞。

  等把例子舉完,胡適覺得自己又有些自誇了。儘管如此,他仍然感到自己詩作的一些好處未被人看出,有站出來自訴一番的必要:「有人說,『你這篇再版自序又犯了你們徽州人說的戲臺裡喝彩的毛病,你自己說你自己哪幾首詩好,哪幾首詩不好,未免太不謙虛了。』這話說得也有理。但我自己也有不得已的苦心。我本來想讓看戲的人自己去評判。但這四個月以來,看戲的喝的彩很有使我難為情的,我自己覺得唱工做工都不佳的地方,他們偏要大聲喝彩;我自己覺得真正『賣力氣』的地方,卻只有三四個真正會聽戲的人叫一兩聲好!……『戲臺裡喝彩』是很難為情的事;但是有時候,戲臺裡的人實在有忍不住喝彩的心境,請列位看官不要見笑。」

  1922年,《嘗試集》又要出第四版了。時間流逝,胡適對自己也嚴格起來。在這一版將出時,他找了一班朋友對該集子進行刪削。當時與魯迅關係尚好,刪削事也請了魯迅。可這中間也有衝突,「例如《江上》,『魯迅』與(俞)平伯都主張刪,我因為當時印象太深了,捨不得刪去。」這捨不得刪去的詩僅四句:「雨腳渡江來,/山頭衝霧出。/雨過霧亦收,/江樓看落日。」

  魯迅要刪的理由,會不會以為形式太近舊體,而胡適也許對當時景致過於留戀了。另有一首詩《禮》,魯迅也主張刪去,可胡適「因為這詩雖是發議論,卻不是抽象的發議論,所以把他保留了。」在四版自序裡,胡適講了一段動情又形象的話,來表現自己此時的心情:「我現在回頭看我這五年來的詩,很像一個纏過腳後來放大了的婦人回頭看他一年一年的放腳鞋樣,雖然一年放大一年,年年的鞋樣上總還帶著纏腳時代的血腥氣。我現在看這些少年詩人的新詩,也很像那纏過腳的婦人,眼裡看著一班天足的女孩子們跳上跳下,心裡好不妬羨!」

  三

  之後胡適大忙起來,教書,考證古籍,以文章參與社會活動,交友,甚至證婚……寫詩很少了,評詩當然就更談不上。可畢竟是新詩開山祖,他的詩不僅仍常常引人注目,還有人以此為題討論起來。1935年,胡適發表了一首小詩:《飛行小贊》:「看盡柳州山,/看遍桂林山水,/天上不須半日,地上五千裡。古人辛苦學神仙,/要守百千戒。/看我不修不練,也騰雲無礙。」

  不久,在上海的陳子展在《申報》發表文章《略論「胡適之體」》。陳子展以為「胡先生……我還是勸你走走文學的路,再縮小一點範圍說,還是走新詩的一條路。但我不是希望你仍走《嘗試集》的那條老路,像《飛行小贊》那樣的詩,似乎可以說是一條新路。」

  胡適後來知道消息,也著實有些「受寵若驚」。(胡適自語)他馬上寫出一篇《談談「胡適之體」的詩》的文章,藉機再次闡述自己關於詩的觀念。對於「胡適之體」,他發表了這樣的看法:「『胡適之體』只是我自己嘗試了二十年的一點點小玩意兒。在民國十三年,我作我的侄兒胡思永的遺詩序,曾說:他的詩,第一是明白清楚,第二是注意意境,第三是能剪裁,第四是有組織,有格式。如果新詩中真有胡適之派,這就是胡適之的嫡派。」從胡適的詩作看,這倒真還是其詩歌特點。

  當然,胡適說的這些特點,也不算低:「第一,說話要明白清楚……意旨不嫌深遠,而言語必須明白清楚。」這是胡適評價詩歌的最基本標準。在「用材料要有剪裁」一條中,胡適又引了自己的一首短詩,作為「抓住最扼要最精彩的材料,用最簡練的字句表現出來」的例證:「放也放不下,/忘也忘不了:——/剛忘了昨兒的夢,又分明看見夢裡的一笑。」

  文章最後,胡適見人們不大領會他的心意,便自己站出來說:「《嘗試集》的詩,我自己最喜歡的一首是許多選新詩的人不肯選的。那一首的題目是『十一月二十四日夜』。」既然如此,我們也不妨來讀讀胡適自以為最喜歡的小詩:「老槐樹的影子,/在月光的地上微晃;/棗樹上還有幾個幹葉,時時做出一種沒氣力的聲響。西山的秋色幾回招我,不幸被我的病拖住了。那幽豔的秋天早已過去了。」

  為何胡適這麼看重此詩呢?因為「這詩的意境頗近於我自己欣慕的平實淡遠的意境。」

  徵引此詩,說這一番話,在今天看來,胡適似乎有些無奈。原因——人們並不見得領會自己在新詩創作的苦心,自己的努力方向,故不得不自己出面,冒著被人譏為「戲臺裡喝彩」的尷尬,不厭其煩對自己作品指指點點。這樣的結果,也就有了我們可以在胡適的文字中,鉤沉到如此多他自談自贊其詩作內容的機會。

  穆易

來源:人民政協報

 

責任編輯:王佳

相關焦點

  • 胡適詩歌翻譯的「嘗試」
    作為詩人,胡適大約算不得成功。他的詩作,如他自己所說:「我現在回頭看我這五年來的詩,很像一個纏過腳後來放大了的婦人回頭看他一年一年的放腳鞋樣,雖然一年放大一年,年年的鞋樣上總還帶著纏腳時代的血腥氣。」(《嘗試集》四版自序)這個譬喻,對他的詩作,頗形象也很實際。可是,胡適的「嘗試」精神,卻了不起。
  • 梁實秋有詩才,視胡適為師長,但讀了胡適的《嘗試集》後,憤怒了
    他除了往自己的頭腦中灌輸經史子集、詩詞文章外,還灌輸了「進化論與互助論,資本論與安那其主義,託爾斯泰與蕭伯納,羅素與柏格森,泰戈爾與王爾德。」新舊思想的並蓄兼收,使得梁實秋這個外表敦厚、斯斯文文的好學生,骨子裡卻住進了一個憤青。
  • 臺北胡適紀念館舉辦特展並開始推出新版《胡適全集》
    127歲誕辰日這一天,「中央研究院」胡適紀念館為籌備多時的主題特展「終身大事:胡適及其友人的婚姻人生」在臺北揭幕,並發表了新版《胡適全集》中的五冊書信集、八冊時論集。12月17日,「中央研究院」胡適紀念館為籌備多時的主題特展「終身大事:胡適及其友人的婚姻人生」在臺北揭幕,並發表了新版《胡適全集》中的五冊書信集、八冊時論集。圖為紀念館主任潘光哲(圖右站立者)為與會各界人士導覽。
  • 王振忠:胡適的聖誕詩
    揆情度理,若要挑選一些人作為胡適「朋友」的代表,那麼,績溪的胡近仁大概不一定能排得上號。不過,在胡適的人生旅途中,胡近仁與他的關係可能最為密切。胡適前往上海及赴海外留學期間,其母馮順弟寫給兒子的家書,多半出自胡近仁之手。關於這一點,1916年胡適在一封信中提到:「每得家書,便見老叔筆跡,相思之懷,因以小慰!」可見,胡近仁實際上成了馮氏的代言人。因此,在胡適的往來書信中,來自胡近仁的佔絕大多數。
  • 胡適喜歡過陸小曼嗎?
    陸小曼作為民國著名才女,起碼胡適對她是很欣賞的,而且評價頗高,他曾經說過:「陸小曼是一道不可不看的風景。」著名畫家劉海粟和陸小曼的相識,就是胡適的力薦:「有一天,胡適對我說:「海粟,我今天陪你去看看王太太(注:陸小曼當時是王庚的妻子)。到了北京,她家是不能不去的。這位太太又聰明,又漂亮,能歌善舞,還會畫畫,英、法文都很好。世上很少這樣人物。」
  • 逼胡適、陳獨秀寫稿,給四大名著加標點,出版界傳奇終成「化石」
    除了「記事、自我療愈」以外,手稿中,還隨文粘貼了450多張珍貴照片、中英文剪報,以及與友人往來的書信、便箋,涉及中美的思想學術、新聞歷史諸多方面,簡直就是個「手帳愛好者」。在近代中國,留學的青年學生成千上萬,寫日記者也不乏其人,真正在作者存世時以「留學日記」題名並出版的卻只有《胡適留學日記》一部。而那些珍貴的手稿能歷經時代變遷,奇蹟般地存活下來,更是奇蹟。
  • 職場攻略|簡歷中自我評價怎麼寫才好?
    今天小編就跟大家分享下 如何撰寫一份優質的自我評價 讓面試官一眼看上去 就想要你 大學期間,培養和提升了人際溝通和組織協調能力,鍛鍊了自我學習和團隊合作精神,增強了集體榮譽感和社會責任感。 」 這段內容為什麼不好?請嘗試分析。空話套話連篇,等於沒說的假話。 問題就在於「每個人都可以寫這樣的話」,於是就成了空話套話。
  • 「職場導師說」自我評價怎麼寫?一句話公式創作優秀自我評價
    「自我評價」主要是呈現個人過往職業經歷中的亮點、閃光點、崗位匹配點。同步,自我評價也是和其他的候選人快速形成區分度,讓HR/面試官看到您的簡歷後,心中對於您的背景和能力有清晰的認識,快速幫助HR/面試官梳理清晰的人物畫像。
  • 胡適的「兩個黃蝴蝶,雙雙飛上天」算新詩還是打油詩?
    大家都知道胡適是大力提倡並寫作白話詩的第一人,1917年,他發表了《白話詩八首》,其中第一首便是那首著名的《蝴蝶》(原題《朋友》)。於是,許多專家學者把胡適的《白話詩八首》視為新詩的起源,把《蝴蝶》當做第一首新詩。
  • 羅志田:胡適有書生的一面,不適合做官
    在胡適誕辰120周年之際,恰逢羅志田到華東師範大學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講學,早報記者在季風書園華師大店,就胡適研究的緣起、留學時期的胡適、胡適與中共等議題專訪了他。  與胡適的偶然「相遇」  東方早報:你最早的著作《再造文明之夢——胡適傳》是大陸學者較早研究胡適的專著,後來你在很多專題論文中也一直關注胡適,比如對胡適與李大釗「問題與主義之爭」的發掘。是什麼樣的契機讓你開始關注這位在當代史上長期被「邊緣化」的學者,又是什麼樣的動力讓你一直保持對他的興趣?
  • 怎麼寫簡歷當中的自我評價?
    同學們,2020都快結束了,快把你們手上這些從百度百科上抄來的自我評價模板刪了吧!自我評價這一部分相當於簡歷的核心賣點,像上面這樣的自我評價,空話套話連篇,說了等於沒說。面試官掃一眼就知道這是一段沒有營養的話了。所以,現在這個時候,要想寫出一份優秀的自我評價,只需要記住一句話:用心思考崗位職責,用事實突出自己的優勢。
  • 看重自我評價,別把別人的評價、尤其是負面評價放在心上
    起初自信的她,逐漸被渣男友的負面評價蠶食,香消玉殞,很是遺憾。對於這個事情,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人,一定要堅信自我評價,別太看重別人的評價,尤其是負面的評價。人,在對待評價這個問題上,一定要發揮主觀能動性,不能被動盲從、隨波逐流、人云亦云,要堅持自己靠自己,自己認為好就是好。
  • 胡適的捐款清單,帶你了解不一樣的胡適!
    (蘇育生《胡適與張奚若》,《胡適研究通訊》2010年第3期)(耿雲志《胡適年譜》155頁)1930年3月,湖南女子李欣叔給胡適寫信講述她離家出走的經歷:「一來我的父母親強迫我從人,二來我自從看了五卷《新青年》雜誌,就不滿意我的環境⋯⋯三十六計走為上計。」經過黎錦暉介紹,這名女子見到了胡適,胡適給她一筆錢,讓她先治目疾。
  • 上世紀二十年代初 鬱達夫與胡適的交惡
    雖然鬱達夫沒有點名,但人們會知道他罵的是五四新文化的先驅人物胡適——至少包括胡適。《夕陽樓日記》文後註明寫作時間是「1921年5月4日夜半」,在此之前的兩年間,胡適曾商請北京、南京等地高校籌集資金邀其老師來華講學,胡適本人則親作翻譯,陪著杜威在北京、天津、濟南、太原等地「跑來跑去的跑幾次」。
  • 情商|你對自我的認知和別人對你的評價是否重疊?
    所以,在情商這門課中,對自我的認知和學習內省變成了非常重要的必修課。# 自我認知如果一個人的自我認知和外界對他的評價存在過大的差異,就會導致兩者之間的聯繫失去了平衡。舉個例子,在你對自我的認知中,你是一名英雄,非常鋼鐵正義,但是在別人眼中卻認為你假正經,中二病。
  • 胡適一品鍋
    在蕪湖候車轉乘之機,走了趟鳩茲古鎮,品嘗了胡適一品鍋。        胡適一品鍋亦稱績溪一品鍋。傳說當年乾隆皇帝微服簡從,自九華山來績溪上川(今上莊)。到上莊已是暮色四合,飢腸轆轆,便向臨街農舍貿然叩門。上莊人好客,見是陌生人,問明情由後依然熱情款待。窮鄉僻壤沒有什麼美食,好在中秋剛過,家中還有些剩餘的菜餚。
  • 席雲舒:胡適英文文獻的挖掘與整理
    陳潔:您搜集整理胡適英文散佚文獻,雖然還沒有出版,但已在海內外胡適研究界產生了很大影響,《胡適英文文存》和《胡適未刊英文遺稿》主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周質平教授對您的這項工作評價非常高,「中央研究院」胡適紀念館主任潘光哲教授也說您是「胡適英文文獻發掘與整理工作的第一人」。能否請您介紹一下您是怎麼想到要去搜集整理胡適英文散佚論著的?
  • 為何簡歷最好不要寫自我評價?
    圖文無關一份客觀有說服力的簡歷,應該多說事情情況,避免自我評價。01自我評價很多人就是自賣自誇當然自我評價的初衷沒有錯,概括自身優勢,能讓HR在篩選簡歷時,迅速分辨你與崗位的匹配程度但是通過自我評價,HR真的就可以了解你嗎?求職是多數人競爭少數崗位的PK,每個人都會在PK中做最有利於自己的選擇,比如給簡歷美化一下、加點硬貨。所以簡歷中經常有自我誇讚之詞,這不少見。
  • 胡適故居:留給上海的遺憾與期待(作者:彭靖)
    胡適先生但是,上海是胡適的出生地,也是他人生道路的起點。1889年,胡適的父親胡傳續娶胡適的母親馮順弟,婚後不久,胡傳在上海任浙滬釐卡(稅務)總巡職位,便把馮氏接到上海同住。1891年12月,在上海大東門外,外鹹瓜街南段,門牌為251號,程裕新茶葉棧內,有一位嬰兒出生。
  • 尋訪胡適紀念館
    這天上午,因課程臨時調整,得半日空閒,終於有機緣尋訪位於東郊南港的胡適紀念館,瞻仰適之先生晚年工作、生活的地方,憑弔其長眠之墓園,算是完成了一樁心願。從陽明山腳下北投捷運站出發,乘坐藍色板南線直到終點站,之後轉乘公交車至「中央研究院」,共計一個半小時的車程,再步行數百米,便來到了胡適紀念館面前。‍胡適紀念館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