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嶼修繕歷史建築 傾聽百年建築訴說前世今生

2020-12-17 廈門網

  控制商業貿易往往就控制了經濟命脈。進入大航海時代後,西方人就有了到中國來做生意的想法。鼓浪嶼成為萬國租界的時期,銀行、洋行、電報局紛紛開在這裡,包括英國人創辦的滙豐銀行、華僑辦的中南銀行以及丹麥的大北電報公司。這些機構曾將鼓浪嶼打造成耀眼的經濟區域。

  曾經的這些商業實體已不復存在,但在鼓浪嶼整治提升過程中,對這些有著百年歷史的建築物進行修繕,能讓我們循著歷史的腳步,憶起琴島往昔的輝煌。

  本版文字晨報記者晉君

  本版圖片攝影記者唐光峰

  [故事1]

  田尾路21號

  大北電報公司

  它幫助鼓浪嶼溝通世界

  大北電報公司於1869年在丹麥成立。1870年,該公司來華開業,鋪設香港至上海、上海至長崎、長崎至海參崴的海底電纜。

  1871年,大北電報公司在田尾路21號建辦公樓,並將香港至上海的海底電纜引線至建築內,開始收發電報。電報實現了第一次全球化的信息互聯,也使鼓浪嶼起到了溝通世界的作用。

  此前,丹麥大北公司舊址被挪作他用,曾被隔成一間間辦公室。4個月前,經過重新修繕,露出了壁爐和迴廊,這幢建築恢復了原有的風採。

  丹麥大北電報公司舊址是中國最早收發電報的場所之一。依託電報通信技術的發展,鼓浪嶼作為離島與全球眾多國家建立起緊密聯繫。舊址見證了19世紀末到20世紀中期鼓浪嶼中外文化、外交、商貿的交流和通信技術及設施的發展水平。

  [故事2]

  龍頭路100號 中南銀行

  龍頭路100號是中南銀行舊址。1919年,印尼華僑黃奕住回國定居鼓浪嶼,聯合有銀行管理經驗且在政界頗具人脈的胡筆江、申報社長史量才等人,於1921年成立中南銀行。中南銀行總部在上海,在全國各地設有分公司,是總部在中國內陸最大的一家僑資銀行。

  在民國初期,中南銀行是是國內惟一一家國民政府允許可以面向全國發行鈔票的私營銀行。19世紀20年代,該銀行與鹽業銀行等合稱「北四行」,統一發行中南銀行的鈔票。

  鼓浪嶼申遺辦宣傳組吳永奇介紹,中南銀行最大的作用,是把東南亞國家華人、華僑的資金匯集起來,投資給中國實業家,發展了民族企業。

  日本人佔領廈門後,廈門國統區的銀行都搬到了鼓浪嶼。1938年到1941年末,是鼓浪嶼中南銀行業務最火爆的時期,承載了廈門人和東南亞華人華僑的聯繫。「廈門全城人口12萬人,有7萬多廈門人住在鼓浪嶼,鼓浪嶼上最多時住了11萬人。」吳永奇告訴記者。日本人為了爭奪金融業務,曾在中南銀行對面創建廈門勸業銀行。

  後來,中南銀行成了建設銀行,建設銀行在2000年初又搬到鋼琴碼頭附近,此後鼓浪嶼遊客中心入駐中南銀行舊址。

  為了還原中南銀行本來的面貌,鼓浪嶼遊客中心搬遷,一樓、二樓成為中南銀行的歷史陳列展,展示其創立發展史。

  中南銀行舊址作為鼓浪嶼華人商貿金融機構遺存的重要代表,保存完好,是鼓浪嶼歷史國際社區匯通南洋,聯結世界的重要見證,同時也見證了定居鼓浪嶼的華僑創辦民族產業,推動地方及國家近代化的歷程。

  [故事3]

  鼓新路57號 滙豐銀行公館

  匯集僑資發展民族企業

  「懸崖上的公館」造型優雅

  筆架山崖壁上方有一處特別的所在,這裡曾是廈門最早近代銀行的公館———滙豐銀行公館。

  很難想像,在三個月前,這裡還是空置的房屋。吳永奇老師告訴記者,今年以來,根據原有的樣子,這裡經過重新修繕,修舊如舊,迴廊打開,露出壁爐,恢復了房子設計之初的樣子。值得一提的是,在一間不起眼的房間,圍著一堵加厚的牆,鑲有一個落地保險箱,這裡就曾是滙豐銀行的金庫。

  1873年,英國「香港上海滙豐銀行」在廈門開設分行(現海濱大廈),成為廈門最早的近代銀行。鼓浪嶼上的滙豐銀行公館建成於1876年,因位於筆架山頂,被譽為「懸崖上的公館」,最初是英商怡記洋行的公館,後來成為滙豐銀行的高級住宅。該建築平面採用了較特殊的三葉草形,體現出維多利亞女王時代人們對於造型多彩多變的喜好,在日本長崎也有一座建築與它相似。

  而位於筆架山滙豐銀行公館舊址西側的滙豐銀行職員公寓舊址,建造時間不晚於1927年。前廳曾用於辦理滙豐銀行在鼓浪嶼的業務,後廳是滙豐銀行職員公寓。該建築高二層,保存基本完好,它與相鄰的滙豐銀行公館舊址一起,展現當時滙豐銀行僱員的生活場景,也體現了鼓浪嶼歷史國際社區的一種居住形態。

  滙豐銀行公館與它所依託的筆架山崖壁上的三和宮摩崖題記形成了一組中西文化交相輝映的景觀組合,也使該建築在八卦樓落成前,成為鼓浪嶼上的標誌性建築。

展開閱讀全文

相關焦點

  • 鼓浪嶼修繕歷史建築 傾聽百年建築訴說前世今生
    鼓浪嶼成為萬國租界的時期,銀行、洋行、電報局紛紛開在這裡,包括英國人創辦的滙豐銀行、華僑辦的中南銀行以及丹麥的大北電報公司。這些機構曾將鼓浪嶼打造成耀眼的經濟區域。  曾經的這些商業實體已不復存在,但在鼓浪嶼整治提升過程中,對這些有著百年歷史的建築物進行修繕,能讓我們循著歷史的腳步,憶起琴島往昔的輝煌。
  • 鼓浪嶼一批歷史建築恢復原貌 重新煥發昔日風採
    黃氏小宗修繕前,雜亂而破敗。申遺辦供圖修繕後的黃氏小宗古樸而有歷史感。記者 唐光峰 攝三和宮摩崖石刻。記者 唐光峰 攝  廈門網-海西晨報訊 (晨報記者 林君)古建築是鼓浪嶼的魂。走進這些古建築,猶如坐上時光機,回到它們初現時的故事中。而這些古建築本身,也演繹著幾經沉浮的故事。
  • 大連老建築的前世今生
    老建築是凝固的歷史,歷經歲月磨礪,閱盡人間繁華。行走在百年的街區,沉迷在這些滄桑厚重的老建築中,歲月流轉,仿佛正向你訴說著崢嶸歲月……每一幢老建築都是一部活著的歷史,探訪這些老建築,你會想:這裡曾經住著誰呀?那些塵封的歷史,還有它的主人的故事,一定精彩絕倫。而它正靜靜地等你去發現,等你去遇到。
  • 大連老建築的前世今生
    老建築是凝固的歷史,歷經歲月磨礪,閱盡人間繁華。行走在百年的街區,沉迷在這些滄桑厚重的老建築中,歲月流轉,仿佛正向你訴說著崢嶸歲月……每一幢老建築都是一部活著的歷史,探訪這些老建築,你會想:這裡曾經住著誰呀?那些塵封的歷史,還有它的主人的故事,一定精彩絕倫。而它正靜靜地等你去發現,等你去遇到。
  • 大連老建築的前世今生之一--達裡尼市政廳
    行走在百年的街區,沉迷在這些滄桑厚重的老建築中,歲月流轉,仿佛正向你訴說著崢嶸歲月……每一幢老建築都是一部活著的歷史,探訪這些老建築,你會想:這裡曾經住著誰呀?那些塵封的歷史,還有它的主人的故事,一定精彩絕倫。而它正靜靜地等你去發現,等你去遇到。大連是一座年輕的城市,剛滿百年,但在中國近代史上卻歷盡滄桑。
  • 上海海關建築的前世今生!靜安這個圖書館,竟藏著近百年的建築秘密..
    上海海關建築的前世今生!靜安這個圖書館,竟藏著近百年的建築秘密..,是上海市優秀歷史建築。今天讓我們走進歷史,來探尋屬於上海海關建築的前世今生。01.江海大關中國海關的建立始於1685年,當年清政府解除與西方諸國貿易的禁令,並在江蘇、浙江和廣東等省設關,江蘇省的稅關設於上海,稱為江海大關。江海大關後又稱江海海關,建於大東門外東北丹鳳樓以東近黃浦江邊。海關位於黃浦江邊,江裡的船是等待驗關的海船。
  • 菽莊花園抒寫百年傳奇,板橋別墅訴說「唐山過臺灣」前世今生
    如果您有心叩訪板橋別墅,除了領略百年風華與造景之美,也可藉由親近古蹟,認識「唐山過臺灣」之歷史和文化。「百年魂魄歸故裡,兩岸園林溯本源」,兩處私家園林都是同一主人,一脈相承。在林氏府內的八角樓,建於1915年,屬法式建築,有南歐風格,兼有巴洛克韻味,也是鼓島有名建築之一。
  • 菽莊花園抒寫百年傳奇,板橋別墅訴說「唐山過臺灣」前世今生
    到廈門鼓浪嶼,建於1913年的菽莊花園是遊人必定踏足之地。菽莊花園抒寫百年傳奇,也珍藏著一段跨越海峽的沈痛思念。菽莊花園是主人林爾嘉在鼓浪嶼仿建臺北故園「板橋別墅」的私家宅院,也可以說是臺北故居的化身,彼此有因果關係。如果您有心叩訪板橋別墅,除了領略百年風華與造景之美,也可藉由親近古蹟,認識「唐山過臺灣」之歷史和文化。
  • 百年小洋樓應該咋修繕?歷史建築修繕不能隨心所欲
    原標題:百年小洋樓 應該咋修繕? 歷史建築修繕不能隨心所欲 規劃師+設計師+租客令東山小樓煥然一新   歷史建築修繕不能隨心所欲 規劃師+設計師+租客令東山小樓煥然一新
  • 偽滿皇宮修繕百年勤民樓:恢復建築原貌 讓歷史說話
    劉棟 攝中新網長春8月4日電 (孫博妍)炎炎夏日,工人們小心翼翼地進行著修繕作業,為了保證建築不被破壞,他們的操作需要細之又細。有著百年歷史的偽滿皇宮博物院勤民樓正在進行修繕。偽滿皇宮博物院工程部部長周波近日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定期維護、修繕文物建築,不僅能夠為建築「祛病」,還能最大程度地恢復建築原貌,讓歷史「開口說話」。
  • 大連老建築的前世今生-NO.1達裡尼市政廳
    老建築是凝固的歷史,歷經歲月磨礪,閱盡人間繁華。行走在百年的街區,沉迷在這些滄桑厚重的老建築中,歲月流轉,仿佛正向你訴說著崢嶸歲月…… 每一幢老建築都是一部活著的歷史,探訪這些老建築,你會想:這裡曾經住著誰呀?那些塵封的歷史,還有它的主人的故事,一定精彩絕倫。而它正靜靜地等你去發現,等你去遇到。
  • 偽滿皇宮修繕百年勤民樓:恢復建築原貌 讓歷史說話
    劉棟攝&nbsp&nbsp&nbsp&nbsp中新網長春8月4日電 (孫博妍)炎炎夏日,工人們小心翼翼地進行著修繕作業,為了保證建築不被破壞,他們的操作需要細之又細。&nbsp&nbsp&nbsp&nbsp有著百年歷史的偽滿皇宮博物院勤民樓正在進行修繕。
  • 看海日報 | 走進「海之源」,傾聽島城建築訴說前世今生
    今天,孩子們跟隨鏡頭,遊覽了青島的歷史文化建築,還在海冰博士的課堂學到了有趣的生活小知識,收穫滿滿!遠遠望去,在丘陵之上,遺落著星羅棋布的建築以及跌宕起伏的街道,在彎彎曲曲的馬路兩旁這些歷史文化建築,在孩子們訴說著青島的歷史和獨特魅力。
  • ...記憶,激活街區魅力|2020年黃浦區歷史建築修繕更新成果展順利揭幕
    12月22日的下午,黃浦區歷史建築修繕更新成果展開幕儀式暨「趣遊環復」藝術季系列活動在思南公館舉行。 在揭幕儀式完畢後,喬爭月女士為大家帶來了《南京路新時代》的主題講座,以敘述故事的方式,生動地將每一位來賓帶回了南京東路的今生前世。穿越百年光景,南京東路東拓讓歷史與現代華麗邂逅。
  • ...地標河濱大樓將啟動保護性修繕 85歲老建築的前世今生又被憶起
    今天,當河濱大樓啟動保護性房屋修繕的消息一出,這棟85歲優秀歷史建築的前世今生再度被憶起。電影《蘇州河》讓張佳琪對河畔的西式公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走過很多個地方,但像河濱大樓這樣有著八十多年歷史的公寓大樓在上海已經不多了。直到遇到了河濱大樓。
  • 鼓浪嶼百年老教堂將「復原」 開放後提供婚禮服務
    鼓浪嶼百年老教堂即將「復原」 修繕已進入尾聲,林語堂曾在此舉辦婚禮,開放後將提供婚禮服務 ■協和禮拜堂外觀基本回復百年前風貌。  鼓浪嶼56個申遺核心要素之一、島上最早的教堂——協和禮拜堂的修繕已進入尾聲。老教堂的修繕一直秉承「修舊如舊」的原則,將基本恢復100多年前的面貌。
  • 邂逅羊樓洞,傾聽它的前世今生
    為湘鄂交界之要衝,明清之際系蒲圻6大古鎮之一,鎮區現存一條以明清建築為主的古街,主街寬4米,長2200米,伴有數條丁字小巷。古街建築面積0.7平方公裡。街面全部以青石鋪設。古鎮始建於明萬曆年間,距今已有400多年歷史,是著名的磚茶之鄉。相傳有一對相愛的青年男女,逃婚到松峰山下,他們的白馬化作羊,山羊排洩的糞便變成茶籽,長出漫山茶樹。
  • ...裡的魔都地標河濱大樓將啟動保護性修繕 85歲老建築的前世今生...
    今天,當河濱大樓啟動保護性房屋修繕的消息一出,這棟85歲優秀歷史建築的前世今生再度被憶起。電影《蘇州河》讓張佳琪對河畔的西式公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走過很多個地方,但像河濱大樓這樣有著八十多年歷史的公寓大樓在上海已經不多了。直到遇到了河濱大樓。
  • 廈門二中:鼓浪嶼百年足球傳承!
    廈門二中:鼓浪嶼百年足球傳承!
  • 百年建築陳廉伯公館修繕完成
    陳廉伯公館位於龍津西路沙地一巷36號,已有百年歷史,其內的大型螺旋樓梯曾被譽為「廣州最美旋轉樓梯」。然而,因維修不當、自然侵蝕等因素,公館長時間荒廢。2016年,荔灣區政府委託建築團隊對陳廉伯公館進行修繕設計,於日前修繕完成。公館修復難度如何?何時面向公眾開放?將作何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