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史建築修繕保護工程_2020年歷史建築修繕保護工程資料下載_築龍...
內容簡介 闡述對優秀歷史建築的保護的急迫性,以及國家和上海市關於優秀歷史建築的保護法律、法規和實施條例。在杭州,保護歷史建築的腳步從未停歇。經過杭州住保房管部門的努力,近日,浙江大學西溪校區教工宿舍7幢、8幢歷史建築保護修繕工程完工。 據了解,該處歷史建築建於1956年,為兩幢「一」字形內廊式建築,建築面積約5450平方米,整個建築功能流線簡潔明確,體型穩重、形象古樸,2005年7月被列入我市第二批歷史建築保護名單。
-
建築訴說歷史 街區閒適生活|西城街區更新讓城市更加有溫度
建築講歷史守得住歷史記憶,記得住鄉情鄉愁今年8月份,我區各街道責任規劃師團隊一起參觀了福州新館,感受歷史。2019年福州新館啟動修繕,修繕後作為北京市禁毒教育基地使用。不可移動文物數量及歷史文化街區面積更是北京之最。
-
上海新天地 在中西融合中彰顯歷史街區新魅力
位於上海市黃浦區的新天地,過去是成片石庫門舊式裡弄住宅區,濃縮了上海石庫門建築文化,凝聚著老上海人對這座城市和生活的記憶。上海新天地對石庫門建築的保護與改造,主要採用了「存表去裡」的方式,即對保留下來的建築進行必要的維護、修繕,保留建築外觀和外部環境,對內部進行全面更新,以適應新的使用功能。這種保留建築外表,改變內部結構與使用功能的做法,類似於倫敦、巴黎等歐洲城市舊建築改造的方法,當時這在國內尚屬首例。其具體保護與改造方式分為三類:第一類是基本保留,加固結構。比如新天地一號樓。
-
...學院教授張杰:城市更新改造中的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建築保護要...
為在城市更新改造中進一步做好歷史文化保護工作,各地要加快推進歷史文化街區劃定和歷史建築確定工作、加強對城市更新改造項目的評估論證和監督指導。同時,各級住房和城鄉建設(規劃)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落實管理責任,在城市更新改造中加強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工作,切實做到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
-
外灘商船會館修繕落成 上海城市更新傳承歷史文脈
新華社上海12月27日電(記者鄭鈞天)近日,象徵著曾經上海繁榮景象的人文建築地標——外灘商船會館重新修繕落成。這意味著,這一擁有300多年歷史的建築將重新煥發光彩。外灘商船會館始建於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是當時上海面積最大、建築格局與形制最為豪華的會館之一,由當時上海及周邊的沙船業眾商集資興建,用於集會、議事、看戲等。作為上海及周邊沙船業商行團體的所在地,商船會館記載著上海航運發展、客商貿易及文化往來的厚重歷史,對上海港初期的形成、興起和發展有著重大影響,也是上海「海納百川」城市精神的重要歷史見證。
-
南昌萬壽宮歷史文化街區_2020年南昌萬壽宮歷史文化街區資料下載...
摘要:萬壽宮歷史文化街區佔地面積71畝,為改善街區條件,保留南昌城市發展的珍貴記憶,南昌實施了萬壽宮歷史文化街區建設該項目總建築面積約158300M2,其中地上建築面積80500M2,地下77000M2,總投資達到20億元。 萬壽宮文化街區投資20億昨天,記者從南昌市政公用集團獲悉,萬壽宮歷史文化街區建設項目進展順利,目前,原二十一中建築拆除,施工人員正在萬壽宮舊址挖掘勘察,歷史民居修復工作也在進行。建設部門引入專家團隊當「參謀」,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專家委員會委員阮儀三建議,在歷史文化街區中引入部分民居。
-
「探索」外灘「第二立面」這棟歷史建築完成修繕保護!保留原有風貌
黃浦區新聞辦說,作為外灘「第二立面」的城市更新項目,四川中路133號原卜內門洋鹼公司大樓近日已完成修繕裝修。通過此次保護修繕,原卜內門洋鹼公司大樓的原有建築風貌得到了保留,它的安全性、舒適性和使用品質都大大提高。一起來看下吧↓四川中路沿街立面始建於1921年的四川中路133號原卜內門洋鹼公司大樓,是新古典主義風格的近代公共建築。
-
保護利用歷史建築 傳承福州城市記憶
多年來,福州市委市政府始終貫徹這一指導思想,一以貫之地重視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工作,一以貫之地重視文物和歷史建築保護,圍繞「找出來、保下來、用起來」,積極開展歷史建築保護利用工作,2017年底,福州市被住建部列為全國第一批10個歷史建築保護利用試點城市之一。福州在歷史建築保護利用取得的階段性成效,不僅延續了福州的歷史文化脈絡,留住了城市記憶,而且大大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品位和文化軟實力。
-
外灘入選國家級歷史文化街區
實習生 瀋陽 攝 歷史是文化的靈魂,建築是活著的歷史。昨天是第10個「文化遺產日」,上海外灘正式入選首批國家級歷史文化街區。圍繞「挖掘城市文脈,留住城市記憶」的主題,上海市歷史文化風貌區和優秀歷史建築保護委員會辦公室與各區(縣)政府及相關機構舉行了一系列研討講座、展覽、音樂會等活動,78處文物建築免費向市民開放。在外灘源主會場,黃浦區歷保委掛牌成立。
-
《北京歷史文化街區風貌保護與更新設計導則》徵求意見
要把老城區改造提升同保護歷史遺蹟、保存歷史文脈統一起來,既要改善人居環境,又要保護歷史文化底蘊,讓歷史文化和現代生活融為一體。老北京的一個顯著特色就是胡同,要注意保留胡同特色,讓城市留住記憶,讓人們記住鄉愁。」「歷史文化街區中,新建或改建建築的外立面色彩應以青、灰色色係為主,不得大面積採用過於鮮豔的色彩……」千百年的沉澱,給我們留下了一個底蘊深厚、獨一無二的北京。
-
保護利用歷史建築 傳承弘揚城市記憶
近年來,廣州市不斷加大工作力度,使千年古城雲山珠水的整體風貌格局基本保存、保護體系層次清晰、歷史文化街區生活延續,並在2017年全國歷史文化名城評估檢查中得到肯定。2018年,在歷史建築保護利用試點工作中,繼續弘揚開拓精神,通過創新政策、精細管理、完善機制,形成了一套具有廣州特色的歷史建築保護利用模式,促進了城市高品質發展。主要做法如下。
-
上海開展「2020年度優秀歷史建築保護修繕立功競賽」活動
上海開展「2020年度優秀歷史建築保護修繕立功競賽」活動 2020-10-30 15: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關注】瀋陽計劃3年修繕保護88處歷史文化項目
日前,市政府印發《瀋陽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行動實施方案(2019-2021年)》,我市將突出清文化、民國文化、抗戰文化、工業文化四條主線,從文物修繕與發掘、歷史建築主體搶救性修繕、歷史文化街區綜合提升、歷史片區更新利用四個方面著手,2019年至2021年計劃實施88處文化項目修繕保護。
-
陶陽裡歷史街區:喚醒城市的記憶
然而,隨著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重點工程陶陽裡歷史街區保護利用項目的建設開展,她正被慢慢「喚醒」。 龍珠閣、窯磚房……行進在以御窯廠為核心的陶陽裡歷史街區,看著眼前具有景德鎮獨特印記的建築,對老景德鎮人而言,浮現腦海的或許是古人從事陶業生產的熱鬧景象。而對遊人來說,在一樁樁與建築、與人有關的故事當中,也在腦海中浮現一幕幕場景。
-
遼寧省進一步加強歷史建築和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傳承
在今年遼寧省第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上,遼寧省省長唐一軍省政府報告中提出,遼寧省將進一步加強歷史建築和文物保護利用,遼寧省的歷史文化名城和歷史建築保護工作也將繼續深入開展。作為遼寧省最早被確立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城市,瀋陽市於2019年11月印發了《瀋陽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行動實施方案》,用以統籌指導瀋陽市近三年的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工作。
-
中山中路337號歷史建築保護修繕工程通過驗收
圖為修繕後的中山中路337號歷史建築。 杭州網訊 作為一座城市的記憶延續,杭州目前共有336處歷史建築。今年4月,杭州發布市區歷史建築保護修繕名錄,包括隱廬、李樸園舊居、翁家山小學舊址等50處歷史建築將得到修繕。 近日,記者從市住保房管局了解到,其中,中山中路337號歷史建築保護修繕工程已順利通過驗收。
-
「打卡」老北京記憶,新產業功能——西打磨廠胡同的舊城更新
前門與崇文門之間基本概況:前門東區修繕整治的重要示範區,全長1145米,寬5-8米特點:走產業復興之路,老街區變為新景點「老北京人的記憶」之一西打磨廠街形成於明初,因匯聚石器打磨匠人、古建變成大雜院兒……2015年啟動的改造計劃賦予了老街區新生,改造後的西打磨廠街煥然一新,老胡同成了新景點。
-
「歷史街區保護與改造」夢回前朝 還原歷史街區的魅力
城市歷史街區的獨特性能夠滿足旅遊者探新求異的審美需求,地方性成為城市歷史街區吸引遊客的主要魅力。在當今萬業蕭條的時期,對於房地產開發來說,看到人氣的地方就意味著希望。到底是什麼能抓住現代都市消費人群的眼球?他們何以散發如此魅力?那就是對歷史文化街區進行景觀改造。
-
煥發時代光彩丨市北區激活40萬平方米歷史文化街區
與青島國際郵輪母港區一路之隔,是青島老建築最為集中的區域之一。依託郵輪母港區的建設,市北區徵收街區打造歷史文化記憶示範片區,作為產業先期承接載體,充分藉助市委、市政府進一步賦能市北的大勢,實現歷史街區的有機更新。
-
城脈復興踏春來——城隍廟-高閣寺歷史文化街區繽紛綻放
該街區功能混合,街巷格局清晰,歷史建築眾多,集中了彰德府城隍廟、西華門文昌閣、高閣寺、彰德府署、韓王廟晝錦堂、崔銑祠堂等文物古蹟,自古以來商賈雲集、文脈傳承、建築雋永、古韻生香。 2020年春天至今年初,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市住建局精心組織、周密實施,對縣前街、西華門街、神路街、鼓樓東街、鼓樓廣場、中山街、姚家胡同等街道實施沿街立面整治、市政管網配套、電信杆線入地、重點院落修繕、遊園綠植營造、景觀照明布設等項工程。秉持「有機更新、循序漸進、修舊如舊、傳續文脈」的理念,建設者精益求精,連續奮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