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變遷,光影永恆:1983—2018央視春晚小品與時代變遷

2020-12-14 浩然文史

小品,蓋源自佛教。佛經稱詳本為「大品」,簡本為「小品」。後人則將描寫人物、事件、風景,及個人感物興懷而成的短小文章,如書信、遊記、隨筆、雜感等,通稱為「小品文」。在不同的領域,有不同的含義。在演藝界,通過形體和語言,採取單人表演或組合表演等方式,來表現一個比較簡單的場面或藝術形象,一般稱為小品。

1983年第一屆央視春晚,嚴順開表演的《阿Q的獨白》,首次運用了「小品」這一表演形式。1984年第二屆央視春晚,陳佩斯、朱時茂表演的《吃麵條》,使小品正式成為一種獨立的藝術表演形式。此後,「小品」成為央視春晚的固定節目形式之一。36屆央視春晚,陳佩斯、趙本山、宋丹丹、趙麗蓉等小品演員,奉獻了上百個經典小品。這些小品,在一次次燃爆全國觀眾笑點的同時,也深刻的反映出時代、國家、社會的巨大變遷。

一、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

自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後,中國被迫與西方列強籤訂了一系列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盧溝橋事變」爆發後,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幾乎將中華民族推入亡國滅種的深淵。所幸經過中國人民前赴後繼、浴血奮戰,最終取得了抗戰的偉大勝利。可悲的是,作為戰勝國的中國,依然擺脫不了被美、蘇列強宰割、擺布的命運。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的成立,徹底改變了舊中國積貧積弱的面貌,國際地位不斷提高。1972年,新中國恢復聯合國的合法席位,成為聯合國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在國際舞臺上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國家綜合國力日益增強,國際地位日益提升。在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先後爆發時,中國,以一個負責任的大國胸懷,和雄厚的國家實力,力挽狂瀾,避免了世界經濟的崩潰!在1999年、2002年央視春晚上,趙本山、宋丹丹、崔永元表演的小品《昨天今天明天》,及黃宏、凱麗、鞏漢林表演的小品《花盆》中,對此都有體現。

趙本山: 改革春風吹滿地,中國人民真爭氣;齊心合力跨世紀,一場大水沒咋地。……

宋丹丹:改革春風吹進門,中國人民抖精神;海灣那旮噠挺鬧心,美英合夥欺負人。……

趙本山:九八、九八不得了,糧食大豐收,洪水被趕跑。百姓安居樂業,齊誇黨的領導。尤其人民軍隊,更是天下難找。國外比較亂套,成天勾心鬥角。今天內閣下臺,明天首相被炒。鬧完金融危機,又要彈劾領導。縱觀世界風雲,風景這邊更好!

凱麗:申奧成功了,花盆賣瘋了。

黃宏:足球踢贏了,花盆走紅了。

凱麗:入世勝利了,花盆提氣了。

黃宏:APEC會在咱上海召開了,咱這鮮花就擺成一大街了。……

黃宏:看沒看見?小夥子,這說明人民幣還是堅挺的。亞洲經濟沒蕭條,全是靠它帶領的!

二、貧窮到富裕

自新中國成立以後,由於種種原因的影響,中國普通百姓,曾經經歷過幾個經濟比較困難的時期,如60年代的「三年自然災害」時期,生活貧困,給幾代普通百姓,留下了難以忘懷的辛酸回憶。

電影《焦裕祿》災民外出逃荒劇照

改革開放以來,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得到了顯著的提高。對過去苦難生活的回憶,對現代美好生活的讚美,成為1983—2000年代央視春晚小品的一個主要組成部分。陳佩斯、朱時茂在1985年央視春晚上表演的小品《拍電影》,對此有所體現。如在《拍電影》中,陳佩斯飾演的「王老五」拿著一沓十元鈔票,嚷嚷著「鄉親們吶,我王老五活了這半輩子,我從來沒見過這麼多錢吶。鄉親們,一五,一十,十五,二十,二十五……」。

1994年央視春晚,趙麗蓉、李文啟等表演的小品《吃餃子》,也反映出改革開放以來,人民生活水平的顯著提高。

趙本山、宋丹丹在小品《昨天今天明天》中,既有對以往貧窮生活的回憶:

宋丹丹:說出來都不怕大夥笑話,他家窮的管啥玩意沒有。

趙本山: 別巴瞎,當時還有一樣家用電器呢!

崔永元: 還有家用電器呀?

趙本山: 手電筒麼!……

也有對改革開放後富裕生活的描畫,和對未來的憧憬:

趙本山:改革開放富起來之後,我們倆蓋起了二層小樓。……

宋丹丹:我是生在舊社會,長在紅旗下,走在春風裡,準備跨世紀。……

趙本山: 我覺著我們倆現在生活好了,越來越老了,……下一步我準備領她出去旅旅遊,走一走比較大的城市。

宋丹丹: 我就尋思度蜜月之前,我得先美美容,把這倆門牙裝上,裝個烤瓷的。然後再整整容,做個拉皮兒。

三、「生男生女都一樣」

古代中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歷來有重男輕女的傳統觀念。隨著新中國的建立,「男女平等」、「婦女能頂半邊天」的觀念日漸深入人心。

這一觀念,體現在生育方面,就是「生男生女都一樣」觀念的逐漸樹立。郭達、楊蕾等,及黃宏、嚴順開分別在1987、1990年央視春晚上表演的《產房門前》、《難兄難弟》,就是「重男輕女」、「生男生女都一樣」觀念交替轉變時期的真實體現。飾演「丈夫」的郭達,苦口婆心的勸別人「生男生女都一樣」;自己的妻子生了女兒後,卻是另一幅嘴臉。反映出當時「生男生女都一樣」觀念的宣傳雖已普及,但「男女平等」觀念的真正深入人心,還有漫長的路要走。

值得一提的是,由宋丹丹,黃宏在1990年央視元旦晚會上表演的小品《超生遊擊隊》,更深刻的揭示了八九十年代之際,人們思想觀念中根深蒂固的「重男輕女」觀念和惡果。

黃 宏:你現在主要任務是給我生兒子。

宋丹丹:你沒看人家報紙上講呀?時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樣。

黃 宏:你聽錯了。那是說,實在不行了,男女才一樣。……

宋丹丹:自打有了「海南島」、「少林寺」和「吐魯番」,你瞧你媽那個樣,成天的嘟著個臉拉得老長,像長白山似的。

四、老年人婚戀和精神追求

由於受傳統「餓死事小,失節事大」,「好女不嫁二夫」封建倫理思想的影響,很多人曾將老年人的「黃昏戀」鄙視為「老不正經」的行為,倍加排斥和指責。趙本山、黃曉娟在1990年央視春晚喪表演的小品《相親》,就揭露出傳統倫理道德對人性的扭曲和扼殺,以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對父母老年婚戀的理解和支持。

黃:我是有點兒害怕呀。

趙:怕誰呀?

黃:怕兒女們反對,怕大伙兒說三道四唄。……

黃:小紅媽要改嫁,兒女們又說又鬧尋死上吊,小紅媽一咬牙,差點兒趴了火車道兒!

趙:這些兒女全盤無義無孝,就許他年輕人打情罵俏,連摟帶抱,老年人就得一個人幹靠。

趙麗蓉、鞏漢林等於1992年、1999年;蔡明和潘長江於2013年央視春晚上分別表演的小品《媽媽的今天》、《老將出馬》;《想跳就跳》,反映出新時代的老年人,也有豐富的精神世界和不懈的追求。

趙麗蓉:「你以為我們老年人吃點兒好的,穿點兒好的,再找個老伴兒,……不對,不對,我們還有更高的精神追求。」(《媽媽的今天》)「我就衝你說的這句話,我就讓你看看啥叫跨世紀的老太太。」(《老將出馬》)

五、中華一家親

中華民族是由漢族和55個少數民族組成的大家庭,「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儘管很多華人遷居或隔絕海外,但他們內心根深蒂固的中華一家親的觀念,卻不會因此而泯滅。恰如張明敏《我的中國心》所唱「可是不管怎樣也改變不了,我的中國心!洋裝雖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國心。」

這種觀念,在魏積安和趙連甲,潘長江和黑妹,黃宏和凌峰分別於1991年、1998年、2000年央視春晚表演的小品《鄉音》、《一枚郵票》、《小站故事》中,也有明顯的體現。無論是一句簡單的煙臺方言「夥計」,一枚小小的「風箏」郵票,還是一張報導震情的報紙,連接起大陸和臺胞割捨不斷的濃濃血緣親情。

六、新時代新面貌

改革開放,不僅改善了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也改變了人們的精神觀念。傳統觀念中,農民就是「面朝黃土背朝天」,只知土裡土氣的刨食,沒有任何的精神追求,更與時尚不搭邊。趙本山、範偉在1997年影視春晚表演的小品《紅高粱模特隊》,充分展現了新時代農民的勤勞奉獻,緊跟時代步伐的精神追求。

趙:範師傅,我覺得你們哪個服裝是穿上給別人看的,我們的服裝表現的是衝到勞動第一線的。

範;你為什麼總扯到勞動上去呢?

趙:範老師,你怎麼這麼不熱愛勞動呢?

範:勞動和美是兩碼事。

趙:範老師,我覺得勞動者是最美的人。沒有普天下勞動者的辛勤勞動,吃啥?沒有普通者的勞動,穿啥?吃穿都沒了,你還臭美啥?

文史君曰

藝術創作只有來源於生活,才會有永久的生機和活力,才會成為經典,歷久彌新。隨著改革開放的啟動,無論是中國國家綜合國力,還是普通平凡百姓日常生活,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1983年—2018年創作的央視春晚小品中,很多小品都是形象、直觀的反映了這一偉大歷史轉折與新徵程,而成為家喻戶曉、傳承不衰的經典之作。堅持將改革開放繼續推向深入,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我們的人民,將會收穫更多的豐碩成果,將會有更加輝煌、絢爛的美好明天!

參考文獻

1.姚相羽:《電視對新生代農民工身份的重建——以2011年後央視春晚典型小品為例》,《新聞研究導刊》,2018年第11期。

2.劉利群:《媒介話語傳播與內容監管——從春晚小品看男女平等價值觀的傳播》,《婦女研究論叢》,2015年第3期。

3. 宋華:《解讀改革開放三十年女性形象的變遷——以春晚小品中的女性形象為例》,《理論觀察》2008年第3期。

(作者:浩然文史·投稿作者郛生)

本文為文史科普自媒體浩然文史原創作品,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文中使用圖片均來自網際網路,如有侵權,煩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

我們會每天為大家奉上精彩的歷史文章,懇請各位讀者朋友關注我們的帳號!您的點讚、轉發、評論,這是對我們最好的支持!

相關焦點

  • 社區春晚精彩提前看 | 創意小品混搭時尚rap《變遷》以小廁所折射...
    2019全國社區網絡春晚的舞臺上,一個以「廁所」為重要背景和串聯線索的小品《變遷》,引起觀眾們的廣泛共鳴。《變遷》講述了一對夫妻何波波、露露,和他們的朋友方方的故事,故事時間跨越40年,恰與改革開放40年相同步。按照不同年代,小品分為三個片段,每個片段的故事都與廁所密切相關。
  • 從LED顯示屏看央視春晚的歷史變遷
    LED顯示屏正式作為舞美要素被應用在春晚中是在2005年,當年以「盛世大聯合」為主題的春節聯歡晚會首次將高科技的LED彩幕和機器人請到了現場,開創了春晚「聯姻」高科技的先例。這些嘗試,給人們帶來了耳目一新的感覺。不過,這種春晚與高科技的結合還是局部的、嘗試性的,結合的方式有時也顯得有些不成熟。從07、08年的春晚開始,LED大屏幕成為舞美的重要組成部分。
  • 2019央視春晚批評類小品數量創十年新高
    我們分析了2010-2019年近10年的57部春晚小品,發現2019年春晚小品的話題重心從「夫妻、家庭關係」轉向了「職場」,批評類小品數量創十年新高。「職場話題」則更有針對性,比如2019年將女總監、村主任、保潔員和客戶、代駕員(創業者)等明確的群體通過小品提煉出來。尤其是小品《辦公室的故事》將職場的複雜關係進行了較為全面地還原。其實,在央視春晚1983年開創之初,「小品」就登上了春晚舞臺,但其自我定位一開始並不明確。
  • 2018年央視春晚五地同慶再現盛世大聯歡
    2018年央視春晚五地同慶再現盛世大聯歡 中國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8年02月16日 09:37 A-A+ 2018年2月15日晚8點,中央電視臺《2018年春節聯歡晚會》如期而至,語言、歌舞、魔雜等各類節目輪番登場。今年的央視春晚以「喜氣洋洋、歡樂吉祥」為主題,央視一號演播大廳同時攜手貴州黔東南、廣東珠海、山東曲阜、泰安和海南三亞四個分會場,燈火斑斕、歡笑不斷。一個「火樹銀花不夜天」的藝術景觀被呈現,洋溢著歡樂祥和的節日氛圍。
  • 春晚語言類節目審查
    在這個特殊時期,每一個中國人都期盼一個團圓年,歡歡喜喜過大年仍然是全國人民的期望,這種心態要去捕捉,人民期望美好生活的心情要去把握,這對他們來說確實是個不小的挑戰,每一個「春晚人」都感到責任重大。艱難、壓力和觀眾對「春晚」的期盼會貫穿整個創作籌備過程,這也激勵著春晚劇組製作出一臺「無愧時代、觀眾喜愛」的晚會,向全國觀眾呈現想不到的驚喜。
  • 陳臨春擔任2021年央視春晚總導演 - 山西晚報數字報
    山西晚報訊 據微信公眾號「春晚」10日下午消息:「今天上午,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舉行2021年春節聯歡晚會啟動會。中宣部副部長、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臺長、總編輯慎海雄宣布了2021年春晚總導演組名單。由陳臨春擔任總導演,夏雨、鄒為、趙越擔任副總導演。」這意味著辛丑牛年春晚正式進入籌備階段。
  • 春晚小品時代的完結:大腕缺席的「剩宴」
    春晚小品不再可期,而民間的喜劇市場正在蓬勃  本刊記者/馬海燕 文/李曉  當56歲的趙本山在蛇年除夕前20天再次爽約央視春晚時,人們沒有多大意外。  去年1月19月,趙本山在春晚前4天宣布退出,彼時「本山大叔退了,誰來壓軸」的猜測此起彼伏。  去年是「身體原因」,今年趙直言是劇本原因。
  • 改造笑聲:春晚小品好笑嗎?
    記者 | 董子琪編輯 | 黃月1自上世紀八十年代至今,春晚的語言類節目經歷了巨大的變遷。將「懷孕」搬到舞臺之上大說細說的「典範之作」是小品《催孕》(山東衛視2018年春晚),年過五十的男主人公不僅催下一代趕緊懷孕,還催老婆再給自己生個孩子,對生育的熱情令人印象深刻。
  • 春晚記憶之1984,創造春晚歷史九個第一,鄧麗君歌曲首現央視
    在1983年春晚的鋪墊,電視機的進一步普及,再加上央視大膽創新的努力下,1984年春晚給大家留下深刻記憶一點也不讓人意外。打個不恰當的比方,1983年春晚就像蘋果3,從無到有橫空出世但算不上完美。1984年春晚則像蘋果4,劃時代的經典藝術品。
  • 央視歷年春晚導演一覽
    黃一鶴執導的1983年春晚被認為是真正的第一屆春晚。包括這屆春晚在內,他共導演了五屆春晚(1983-1986,1990)。   1984年春晚,黃一鶴成功捧紅了陳佩斯和朱時茂,他們在春晚上表演的小品《吃麵條》也由此成為中國電視史上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小品節目,在語言類節目的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   鄧在軍:央視春晚第一位女導演,喜愛啟用新人
  • 2017年央視春晚節目單 2017春晚明星 嘉賓陣容 2017春晚小品
    2017年央視春晚節目單 2017春晚明星 嘉賓陣容 2017春晚小品距離2017年央視雞年春晚還有最後兩天,今天下午,春晚官方微博正式公布了今年的主持人陣容,共有5位主持人,分別是朱軍、董卿、康輝、朱迅、尼格買提。
  • 辛丑牛年春晚正式進入籌備階段!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21年春節聯歡...
    在這個特殊時期,每一個中國人都期盼一個團圓年,歡歡喜喜過大年仍然是全國人民的期望,這種心態要去捕捉,人民期望美好生活的心情也要去把握,這對他們來說確實是個不小的挑戰,每一個「春晚人」都感到責任重大。艱難、壓力和觀眾對「春晚」的期盼會貫穿整個創作籌備過程,這也激勵著春晚劇組製作出一臺「無愧時代,觀眾喜愛」的晚會,向全國觀眾呈現想不到的驚喜。
  • 2019央視春晚趙本山沒來,曾經的C位小品,今年換成了誰
    提起央視春晚,語言類的節目一直是重頭戲,特別是有趙本山參加的21屆春晚,給無數觀眾帶來了歡樂。而趙本山也自從與宋丹丹合作小品《昨天今天明天》之後, 連續壟斷了13個央視春晚小品王,至今無人超越。因為趙本山的小品經常是在三十晚上10點半至11點左右播出,所以這個時段也被觀眾喻為央視春晚的C位,大家端著熱氣騰騰的餃子,聽著外面此起彼伏的鞭炮聲,被本山大叔逗得前仰後合、哈哈大笑,這樣的畫面一直記憶猶新。但是從2012年開始,趙本山就退出了央視春晚,從此,三十晚上的C位小品,再也沒看到他的身影。
  • 2016央視春晚小品《快遞小喬》內容主演及創作過程
    2016年央視春晚緊跟時代步伐,以快遞行業為題材,創作小品《快遞小喬》,由青年演員喬杉、修睿、婁藝瀟三人擔任主演。  在確立「快遞」題材後,小品《快遞小喬》的整個創作過程也是經歷了一波三折,修改十幾版。雖然目前已經進入聯排階段,但是他們會根據每次觀眾的反應,不斷進行微調。近五個月的創作時間,小組成員們經常悶在房間一塊兒想點子,通宵達旦是家常便飯,甚至偶爾有人過來串門也會被幾名創作者求賢若渴的拉過來提建議。
  • 光明日報:三「度」擁抱新時代——我眼中的2018央視春晚
    光明日報:三「度」擁抱新時代——我眼中的2018央視春晚 原標題:   2018央視春節聯歡晚會在萬眾期待中隆重登場,整體感覺這臺春晚是以突出的熱度、力度與廣度向我們偉大的新時代獻上的一份走心的電視綜藝厚禮。
  • 都是「老春晚人」!央視總臺《2021年春節聯歡晚會》總導演組公布
    「春晚就是我的名字,因為我的名字裡面就帶春」,參與了十多屆春晚的陳臨春導演,對春晚一直抱有特別的情感和信念。他曾擔任過2008年、2011年春節聯歡晚會總導演,2017年至2020年春節聯歡晚會總製片人。「春晚」不止是一場晚會,也是一種情懷,是除夕夜最溫暖的陪伴,將春晚做出新意,是每個「春晚人」的心願。
  • 小品《五十塊錢》:打通央視春晚的「任督二脈」
    在央視春晚的語言類節目中,對於南方小品「不受待見」一直存在著爭議。今年,在眾多的北方小品中,僅有《五十塊錢》這一個南方小品獨苗。」  截至目前為止,央視虎年春晚的舞臺上語言類節目中,唯一的南派小品就是《五十塊錢》了,對於一個團隊挑起了「南派小品」的半邊天,他們集體「否認」,「嘿嘿,沒這麼厲害,我們能代表的只能是湖北小品,整個南派還說不上。
  • 雞年央視春晚有笑量缺笑果!不是所有小品都能稱春晚小品
    語言類節目在央視春晚佔據著特殊的位置,10年前坊間就流言一屆春晚只要小品相聲成功了,就等於成功了至少一半。即使在進入200年以後春晚被批的最兇的那幾年,趙本山的小品依然成了不同年齡段觀眾選擇央視春晚的第一理由。
  • 郭冬臨抄襲日本小品 春晚四大節目"盜版"
    其實細心的網友發現的不僅僅是郭冬臨抄襲日本小品,還曝出馮鞏引用郭德綱的段子,相聲模仿網絡流傳的段子。日本搞笑小品UNJASH:是由兒嶋一哉和渡部建兩人組成的搞笑藝人組合,由兒嶋主動邀請渡部,在1993年結成的。兩人皆為高中時代同屆學生,出生在東京都八王子市。兒嶋一哉擔任裝傻的一方,渡部建擔任吐槽的一方。相聲劇《愛的價碼》中,馮鞏扮演了一名代駕司機,牛莉則飾演客戶。
  • 趙本山上遼寧春晚將用為央視準備小品替代"相親3"
    趙本山上遼寧春晚將用為央視準備小品替代"相親3" 可1月16日記者獲悉,本山遼視春晚小品出現大變動,他將用為央視春晚準備的小品《中獎了》替代《相親3》。1月12日,央視蛇年春晚語言類節目「加審」一輪,本山小品揭開廬山真面目,他與倪萍、田娃、劉小光搭檔演繹小品《中獎了》,該小品講述趙本山因為洗浴消費,發票刮獎中了60萬,卻引來老伴兒對其「出軌」進行猜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