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註:
我們從2013年2014年年初,提出了二次創業,BU和組織架構變化開始,我們人數也從一年前的3700人到12月底增加了一倍,接近7500人。城市也擴到了100多個,在很多崗位上和人隨著結構調整有非常大的變化,建設升級了很多系統,不管是阿波羅、客服,我們HR體系等.公司管理層面我們也做得更加規範和標準化,從人才的評估,績效的測定,晉升、獎金機制、銷售數值等。
回顧2014
2014年,市場的競爭變得更加激烈和白熱化。各種公關戰、資本戰、價值戰、人才戰等等,我們可以很驕傲地說,大眾點評在2014年真正完成了高速列車換輪胎的高難度技術活。
2014年,大眾點評團購業務取得重大突破,11月,大眾點評單月團購交易額超過20億元;12月,團購交易額單日突破1億元。大眾點評團購用戶數和合作商戶數大幅增長,截至12月中旬,大眾點評團購交易量相比2014年初增長超過2倍,與大眾點評合作團購業務的商戶則是年初的近5倍。
其中我們PC在整個行業下跌趨勢下,我們一直在增長,我們有一個倍數增長,給了我們很大驚喜。都是非常給力的數字。另外,我們點評數在過去一年總數是過去11年的總和,達到了6000萬。我們也希望馬上能看到在2015年上半年,我們總的點評數即將超越美國的大眾點評網Yelp。成為全世界最大的吃喝玩樂點評的網站。
我們從2014年年初開始進行交易平臺和推廣兩個部門的拆分,在很多地方把人拆開。然後我們重建了系統,阿波羅系統等,我們重新梳理整個團隊的管理方式。銷售獎金、KPI、數值等等背景下面,我們還擴了很多城市。對手在市場競爭價格也在逐季度升級,這個背景下,我們還是取得了三位數的交易額成長。
這當中我們是從4月份一直到12月份,整個市場份額穩中有升,特別是在最後一個季度,市場份額有一個明顯提升。我們擴的這些城市當中我們增長速度也是整個市場的三倍。在超過20個地方取得第一,也在很多地方的市場上站穩腳跟。
看一下我們推廣事業部的情況,這是大眾點評具有現金流價值的業務,2014年,大眾點評大推廣業務(包含推廣業務和結婚業務)單月訂單超過億元,12月訂單相比年初增長3倍。
大眾點評在第四季度推出了O2O效果廣告產品,商戶可以不受時間和廣告位置限制,靈活獲得更多品牌曝光。推出僅僅三個月內,收入已達到千萬級。
接下來再看一下其他的業務。2014年,大眾點評通過「在線預訂」產品幫助一、二線城市的用戶逐漸養成了提前訂座的習慣。在一、二線城市,通過大眾點評訂座的訂單最高佔到商戶店內所有預訂總量(包括電話預訂)的90%以上,線上預訂量平均佔到商戶總預訂量的60%以上。
通過大眾點評「在線預訂」產品,商戶的整體效率也大幅提升。例如,餐飲商戶「唐宮」自2月上線 「在線預訂」產品後,預計到年底通過「在線預訂」實現的銷售額累計達1500萬元。2014年,大眾點評「在線預訂」產品覆蓋商戶數已達近3萬家,是年初的3倍,這一數據與全球最大的餐廳預訂公司Opentable在北美地區的合作商戶數接近持平。今年,大眾點評預訂業務營收增長超過15倍。我們外賣業務走的是平臺方式,我們現在是中國最大的白領外賣網站之一。
2014年年初,大眾點評切入酒店旅遊領域,計劃打造中國最大的酒店信息平臺,主要為用戶提供酒店信息查詢以及優質的海外自助遊產品。2014年年底,大眾點評已覆蓋全球近50萬家酒店,覆蓋酒店數量相比年初增長近10倍,僅僅在國內,大眾點評酒店旅遊業務覆蓋350多個城市,在全國排名第一。截至12月,大眾點評酒店預訂單量是年初的6倍,酒店預訂業務營收則是年初的5倍。
我們從4季度開始,正式建立了海外項目組,我們在海外我們認為有一個巨大的機會和市場。我相信到海外旅遊過的人都有這個痛點,第一天吃點西餐還比較新鮮,第二天已經想念中餐,第三天已經是完全忍受不住。但是這些人在巴黎、在曼谷,在這種場景下第一個想到的還是大眾點評。
截至2014年12月,大眾點評海外信息覆蓋全球200個熱門旅遊城市,收錄的有星級有圖片的優質商戶數相比年初增長了10倍。
展望2015
我們只算了跟大眾點評直接相關的吃喝玩樂,市場規模在2014年是5萬億,每年增長速度超過10%以上。10年之後,整個市場會超過10萬億。而且我們堅定地相信,因為有了移動,O2O,這十萬億在十年後50%以上它的交易,它的訂單,它的閉環一定會超過移動網際網路。
雖然感覺O2O紅火,可我們整個市場交易額加起來也就是一千億左右,2%都不到。我們還有50倍以上的增長,所以現在離真正O2O閉環完成只邁出了非常小的一步。整個行業的發展還有七年十年以上的快速增長機會,在接下來兩到三年當中,會是整個行業格局基本定局的兩到三年。
這也是為什麼競爭變得如此越來越白熱化,越來越多資本瘋狂地進入這個行業,每個人都拼的你死我活。這兩三年的用戶是巨大的紅利和飛速增長期,每個人都在花錢,在努力執行,希望抓住這批用戶,抓住早期的意見領袖,抓住這個市場的制高點。
我們為2015年定下的一個目標是我們業務增速是整個市場增速的兩倍。同時,我們希望當中會有更大的比率來自於非團購。
大家也看到前面的數字,5萬億當中只有1千億,作為一個線下商戶,絕大部分的生意都不應該來自於這種折扣非常大的交易行為。應該越來越多地來自於積分類服務類的常規交易。這是我們在2015年想做的,我們一些產品一些模式也在2014年基本準備完善,希望在2015年有一個爆發。
按照這個增長速度,我們很有希望在2016年,最晚在2017年能成為我們這個行業O2O交易額最大的一家公司,大家為此努力。我們跟其他公司有一個非常大的區別在於,我們的收入並不直接來自於交易,我們目前的收入從2014年年初來看,交易佔收入超過50%,現在接近40%。接近60%的收入來自廣告或其他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