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都在關注「二師兄」和雞蛋的價格,驀然回首,牛肉的價格也漲到了天際。
根據農業農村部對全國500個集貿市場的監測,自6月份以來,牛肉價格已經連續9周環比上漲。
通常情況下,夏天是牛肉消費的淡季,牛肉價格都會出現一定回落,但是今年卻一反常態。
今年迄今,我國牛肉批發均價已較2019年均價上漲19%。業內認為,近期我國牛肉價格上漲主要受幾個因素影響:
一是國際疫情反覆導致牛肉進口速度有所放緩。
作為我國牛肉進口最大來源國,巴西新冠肺炎確診人數已經超過346萬,僅次於印度,確診人數在全球排名第二。澳大利亞6月中旬以來也爆發了第二輪疫情。另一方面,國內疫情好轉,餐飲行業恢復使得牛肉需求增加,牛肉價格因此上漲。
其次,牛肉作為豬肉的替代品之一,其價格上升還與近期豬肉價格上漲有關。據農業農村部監測,今年8月迄今,全國豬肉平均批發價格為48.43元/公斤,同比增長70%。
牛肉是國內第2大的肉類消耗食物,以前牛肉在肉類消費中佔比約5%。由於豬肉實在比從前貴了太多,口感更好、肉味更香的牛肉和豬肉的價格差越來越少,所以今年牛肉的消費份額躍升到了15%。
當然,牛肉價格飆升的背後也反映出我國居民的消費升級。牛肉高蛋白、低脂肪,再加上生活方式的改變,備受年輕消費者偏好。Choice數據顯示,我國牛肉消費量已經從2010年的625萬噸,上升至2019年的923.3萬噸。
實際上,從最近10年的數據來看,我國牛肉價格一直呈上漲態勢。農業農村部的數據顯示,2010年,牛肉批發均價只有27.61元/公斤,而截至8月14日,今年迄今牛肉批發均價為79.83元/公斤,翻了近3倍。
價格上漲讓肉牛養殖戶高興了。河南的肉牛養殖戶表示,今年的效益確實很不錯,肉牛一頭能夠純賺5000元左右。不少養殖戶都打算加大肉牛養殖規模。
據了解,現階段肉牛產能仍處于振蕩恢復期,產量增長相對緩慢,牛肉價格正在逐漸趨於平穩。減少振蕩的幅度,保證牛肉價格在合理區間的關鍵是什麼?業內專家表示,隨著我國規模化肉牛養殖比重的增加,牛肉質量和產能都能更加可控,國內牛肉的供給問題將得到更好的解決。
根據界面新聞、北京晚報、央視財經等整理
責編 劉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