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杜亞慧
為激發工業數據資源要素潛力,促進工業數位化轉型,近日,山東省政府辦公廳印發《山東省推進工業大數據發展的實施方案(2020-2022年)》(下稱《方案》),聚焦基礎設施、數據流通應用、產業生態等方面制定15個重點任務,以推進工業大數據發展。
濟南、青島等市建設國家工業大數據中心省級分中心
在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山東將加快企業內網升級改造,推動工業無源光網絡、千兆乙太網等新型工業網絡部署及各類工業通信協議兼容統一。實施「5G+工業網際網路」工程,優先在數字經濟園區、智慧化工園區、現代產業集聚區建設低時延、高可靠、廣覆蓋的網絡基礎設施。積極爭取標識解析體系國家節點在山東落地,到2022年,全省建成國家二級服務節點10個左右。
此外,依託省數據樞紐工程,選擇濟南、青島等市建設國家工業大數據中心省級分中心,支持能源、機械、化工等領域建設行業節點,推動省工業大數據中心與國家工業大數據中心對接,實現數據由省級節點向國家中心節點歸集。
在工業數據的採集流通方面,《方案》提出,加快高耗能、高風險、通用性強、優化價值高的工業設備數位化改造,推動研發、生產、經營、運維等全流程的數據採集。到2022年,在化工裝置、高能耗設備和通用動力設備等領域選擇不少於1000家企業,實施「工業數據採集專項行動」。 啟動工業大數據主題庫建設。鼓勵優勢企業結合個性化定製、網絡化協同、智能化生產、服務化延伸、數位化管理等場景匯聚產業鏈和供應鏈數據,打造一批行業專題庫。到2022年,全省高質量工業數據集實現澤(Z)級突破。
探索推行數據(產品)登記制度
鼓勵企業搭建數據共享平臺,支持企業建設數據開放平臺和工業數據空間,引導上下遊企業開放數據,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向產業網絡、供應網絡演進。支持建設省級工業大數據交易平臺,探索推行數據(產品)登記制度,引導數據(產品)先登記再流通。在能源、化工、冶金等領域開展數據交易試點,引導數據交易從線下、獨立交易轉向線上、平臺化交易。
如何更好地實現數據的融合應用?《方案》明確,鼓勵汽車、電力、醫藥等行業企業加快構建數據驅動的集成應用。支持企業構建協同研發體系,實現基於用戶數據分析的產品創新。鼓勵企業打通生產全過程數據鏈,提升生產線智能控制、生產現場優化等能力。在工程機械、電子電器、紡織服裝等行業培育數據驅動的新業態。鼓勵企業貫通用戶數據與製造數據,實現柔性化、定製化生產。引導企業利用數據開放平臺,發展網絡化製造和敏捷供應鏈。推動企業拓展製造能力交易、預測性運維等新型服務,大力發展服務型製造。
針對數據安全防護,山東將加強工業數據安全產品研發。推動重點高校、科研機構和骨幹企業聯合開展多方計算、差分隱私、同態加密等安全技術攻關,到2022年,打造一批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優秀產品與解決方案,打造一批工業大數據安全標杆企業。
鼓勵社會力量建設開放共享的工業APP
根據《方案》,山東還將搭建工業大數據公共服務平臺。加快推動工業知識、技術、經驗軟體化,鼓勵社會力量建設開放共享的工業APP和微服務資源池。支持建設工業大數據創新載體,到2022年,培育一批工業大數據領域重點實驗室、產業創新中心、創新服務機構和創新人才基地。培育一批數據資源提供商和數據服務龍頭企業,發展一批數據標準制定、測試評估、研究諮詢的服務機構。優化工業大數據區域布局,形成優勢突出、帶動性強的產業集聚區。
為保障工業大數據的發展,山東將建立山東省工業大數據專家諮詢委員會。探索在企業中建立和推廣總信息師(總數據師)制度。支持建設工業大數據平臺公司。開展工業大數據應用水平第三方評估。鼓勵高校開設工業大數據相關學科。定期開展工業大數據領軍人物、智慧工匠以及「三優兩重」項目(優秀產品、優秀解決方案、優秀應用案例、重點大數據企業和重點大數據資源)等評選活動。
鼓勵國有企業發揮帶頭作用,開展數位化轉型、DCMM貫標試點。徵集應用場景,梳理遴選一批典型應用標杆。增強與黃河流域、京津冀、長三角等區域聯動,利用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上合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範區資源優勢,推進與相關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在技術、標準、人才等領域合作。開展數據賦能實體經濟山東行、工業大數據創新創業大賽等活動,營造良好發展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