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的火爆,曾為它帶來前所未有的關注度和水漲船高的價格,也遭惹了許多非議和懷疑,出現了許多不實的報導,這些資訊,或是眼紅者的惡意詆毀,或是投機者的炒作宣傳,真真假假,仿佛霧裡看花。
假:生茶會變成熟茶真:生茶的口感和茶性會慢慢趨近熟
普洱熟茶,是通過「渥堆」技術,在犧牲普洱茶原有口感的情況下,讓普洱茶立刻發酵,口感變得平滑不刺激,不需要通過自然發酵就能喝。
雖然熟茶是用生茶發酵而來,但生茶放再久,都不會變成熟茶,只會伴隨著陳化期增加,口感越來越平柔順滑,茶性也會變得溫和,不過,經月曆年才得出如此「滋味」的老生茶,無論如何都是「求快」的熟茶不可比擬的,毋庸置疑。
假:生茶都刮胃真:新生茶刮胃,老生茶非也
生茶傷胃,熟茶養胃,這是典型因為不了解普洱茶,而產生的誤解。新製成的生茶,含有對人體腸胃刺激性大的茶葉咖啡鹼,但是隨著生茶的陳化,這種物質的含量會慢慢轉化,陳期越長,含量越少,
因此,陳化多年的老生茶,是不會對腸胃有所傷害。這點,腸胃不好的小甌我可以證實。
假:普洱茶有幹倉茶和溼倉茶真:寧買便宜幹倉茶,不買溼倉鎖喉茶
陳化普洱茶,一定要是幹倉(乾燥的倉庫),溼倉茶雖然不能否定其存在,但那只是對普洱茶的了解不足,以及出於成本考慮的結果(畢竟要長時間保持乾燥環境,需要一定成本)。
而如今的溼倉茶,則是不良商販急功近利,用人工催熟的方法讓茶更快上市,想要普洱茶得到很好的陳化,就必須是乾淨、通風的存放環境。
假:這是皇帝喝過的熟普洱茶真:熟茶正式出現的時間, 是本世紀七十年代
普洱茶的確有很長一段時間的貢茶史,但請記住,這只是生茶的貢茶史,能夠穩定製作熟茶的工藝,直到1975年才研發出來。也不可能會有什麼馬幫把受潮的普洱茶進貢給皇帝,而讓熟茶成為宮廷貢茶,敢進貢看上去像悶壞的茶給皇帝,真的不是嫌命長麼?
假:普洱茶都是泡沫,所有都是被炒起來的真:如今的普洱茶,只是回歸到它該有的價值而已
爆火+高價,讓很多人對普洱茶的印象不好,認為這一切不過是商家的炒作和包裝,但其實,普洱茶只是從「小眾了解」變成「大眾熟知」而已,任何一種商品的價格不是由價值決定,而是取決於供求關係,買的人多了,自然就貴了。
品質優良的茶,不管是哪一種都不會是低廉價格。曾經靠普洱茶暴富的那些人,不過是因為以前只能賣幾毛錢的東西,現在能賣幾十上百了,天價都是上百年的「古董品」,真正的普洱茶商,賣的價格絕都是合理的。
說到底,普洱茶也只是一種茶葉,卸掉所有外在的光環與炒作,普洱茶其實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