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來碗花生薏米雞腳湯,祛溼健脾營養好,大人小孩要多吃

2020-12-14 莫莫的小食光

夏天天氣熱,再加上喜歡吃冰凍的東西,人體就容易吸收溼氣,而且脾胃不好不易消化,這時候很適合煲些祛溼健脾湯來喝。一說到祛溼,立馬想到的第一種食材就是薏米了,吃薏米可以祛溼,再加上一些可以健脾和胃的花生,那麼素食材的湯料就有了,再配上一些葷食材的雞腳,一煲營養好味道好的夏日湯品就有了。

廣東人飲食清淡,而且偏養生,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習慣就是飯前要喝上一碗湯,夏天喝清湯,冬天喝滋補的老火靚湯。現在已經進入中伏天了,花生薏米雞腳湯是個很不錯的湯品,祛溼健脾胃,營養又好,大人小孩都適合吃,而且要多吃,這樣才能改善我們的身體健康。

【花生薏米雞腳湯】

食材:雞腳6個,花生80克,薏米40克,生薑2片

調味料:鹽適量,雞精1克,料酒10克

【烹飪步驟】

1、把花生和薏米倒入大碗裡,在加入適量的清水浸泡30分鐘。

2、把花生和薏米清洗2次後,倒入鍋內,加入適量的清水後開大火焯水3分鐘,然後撈起用清水洗一次後,待花生薏米冷卻了就放到冰箱冷藏1小時。(花生薏米放到冰箱冷藏是熱脹冷縮的原理,這樣煲花生薏米就容易煲爛)

3、把雞腳放盆裡,剪掉腳趾甲,然後清洗乾淨。

4、把花生薏米從冰箱取出,和雞腳還有薑片一起放入砂鍋煲裡,加入適量的清水和料酒開大火煲。花生比較難煲粉,所以加水量我就加了砂鍋的三分之二。

5、待湯水煲滾開後,揭開鍋蓋,避免湯水溢出,讓它繼續滾5分鐘,然後調小火蓋上鍋蓋,繼續煲上1個小時。

6、煲了一個多小時的花生薏米雞腳湯,雞腳肉開始軟爛破裂了,薏米全都開花了,花生也變粉了,這時候就可以加入鹽和雞精調味出鍋了。

祛溼健脾營養好的花生薏米雞腳湯做好了,喜歡喝湯的人也趕緊趁著三伏天給家人煲上一鍋吧,大人小孩都要多吃些。

相關焦點

  • 夏季養生湯-花生雞腳湯
    花生雞腳湯原料:雞腳10隻(約200克),花生50克,黃酒5克,薑片、精鹽各3克,味精1克,雞油10克。做法:將雞腳剪去爪尖,洗淨;花生米放入溫水中浸半小時,換清水洗淨。功效:蘿蔔性涼味辛甘,能消積滯、化痰熱,下氣、寬中;蓮子性平味澀,能健脾胃、養心神;芡實性平味甘淡,能補脾止瀉;蜜棗性平味甘,具益氣生津、滋潤肺胃的作用;豬舌能補益氣血、滋補強壯;豬骨補血生髓、強筋壯骨。合而為湯,則清潤滋補、寬中下氣,可除春寒祛溼困。
  • 三伏天祛溼養人的2款湯,清熱解暑,補氣血,多讓家人喝一點!
    所以,在這個時候,你就得為家人們熬上一碗清熱解暑的祛溼湯。這樣既可以對抗高溫天氣帶來的食欲不振,又能夠補充身體營養和水分。今天就跟大家來說說三伏天祛溼養人的2款湯,這2款湯能夠清熱解暑,補氣血,多讓家人喝一點,對身體有非常大的好處!不管大人還是小孩,來上一碗,整個夏天都很少上火。
  • 夏天溼氣重,多給家人喝這湯,清熱祛溼又解饞,臉色紅潤氣色好
    夏天溼氣重,多給家人喝這湯,清熱祛溼又解饞,臉色紅潤氣色好!體內溼氣過重,對我們身體危害非常大,容易導致我們便秘、肥胖、脫髮、乏力、口臭、口苦等,嚴重的影響了我們的工作和學習,所以夏天的時候,在飲食方面我們一定不要貪涼,可以多吃一些具有祛溼功效的美食。今天給大家推薦一道「祛溼湯」,能夠健脾祛溼,排出體內溼氣一身輕鬆,使得我們臉色紅潤氣色好。
  • 眉豆花生雞腳湯消春困
    原標題:眉豆花生雞腳湯消春困   春天是肝氣主導的季節,肝氣旺盛,而當肝氣犯脾,就會導致脾失運化。加上春季陰雨綿綿,外溼困阻脾陽,引起氣血運行不暢、經脈不通,人體就會感到疲乏、嗜睡。所以,脾虛溼困是「春困」的主要原因。
  • 春夏換季,這湯要常吃,健脾祛溼,清熱解暑,去除體內溼氣一身輕
    每到春夏換季的時候,也是溼氣最重的時候,這個季節我們當地人在飲食上就會特別講究,「健脾祛溼,清熱解暑」的食療吃法。體內溼氣是我們用肉眼不能直觀的看見的,但是人體體內溼氣重的話,會給我們的身體健康帶來不好的影響,因此每到夏季除了要注意防暑以外,祛溼也是必不可少的。我們當地人祛溼的方法也有不少,但煲湯喝是最為家常的做法,也是食療法。
  • 夏日裡的一碗清潤靚湯——花生眉豆雞腳湯!健脾祛溼,老少皆宜!
    花生眉豆雞腳湯是廣東人喜歡的靚湯之一,它有健脾祛溼的功效,還可以健筋骨和衡水利溼。女性在經期前,經常會出現肢體沉重,胃口不佳,面部稍有浮腫的現象,這些都是激素水平改變的原因,這款湯也可以有效改善這些症狀。
  • 喝節瓜薏米鱔魚湯健脾祛溼
    喝節瓜薏米鱔魚湯健脾祛溼   夏季不僅氣候炎熱,且經常會下雨。熱蒸溼動,溼氣瀰漫空間,此時人體最易被溼氣纏身。夏季溼氣重怎麼辦?此時最好的方法就是喝些湯水祛除體內溼氣。   夏季祛溼湯推薦   那麼究竟哪些湯水祛溼效果好?別急,下面就為大家推薦幾道常見的祛溼湯。
  • 夏季祛溼湯 四款養生湯祛溼清熱
    夏季比較炎熱,氣溫高,雨水也比較多。容易出現溼熱的現象。在夏季,尤其要注意祛溼。有很多養生的湯品可以幫助我們祛溼。那麼,夏季祛溼的湯有哪些呢?有什麼方法可以祛溼呢?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了解一下吧。夏季祛溼湯蘿蔔蓮子豬舌湯材料:蘿蔔750克、蓮子50克、芡實25克、蜜棗3枚、豬舌500克、豬骨750克。
  • 夏天暑熱怎麼辦,健脾祛溼、清熱消暑的食療湯安排起來
    所以脂肪肝的問題並不僅僅在於肝臟,是脾與肝的問題,我們的脾要運化食物並輸送全身,如果脾臟的運化功能出現了問題,這樣就會使得脾沒有辦法去運化,就容易形成痰溼,運化不出去的營養和一些物質也會存於體內。所以我們在調養治療脂肪肝的時候要遵循「肝病治脾」的理論,要健脾助運,這樣使得身體的轉化運輸正常,才有利於恢復。
  • 我家很愛吃這粥,香濃綿軟,清熱下火,夏天多加薏米蓮子祛溼健脾
    我的家人喜歡皮蛋瘦肉粥的程度遠不如花生燒豬骨粥,一年四季只要煮了花生燒骨粥,煮多少他們就能吃多少,次次都會吃光光,花生燒骨粥味道香濃,燒豬骨煲粥可以去火,為什麼用燒豬骨而不是豬骨呢?因為燒豬骨經過燒烤,用來煲粥不油膩清熱下火,重點還是燒豬骨熬煮的粥比用普通的豬骨頭粥要香幾倍。
  • 土茯苓薏米祛溼湯做法
    陰雨的天氣就會導致溼氣很重,所以廣東人都會去選擇煲湯的方式去一去體內的溼氣,廣東人真的好愛煲湯,會去煲一些鯽魚湯、土茯苓瘦肉湯、茯苓紅豆蓮子湯、冬瓜薏米湯、冬瓜薏米祛老鴨湯、沙葛豬骨湯、豬橫脷煲夏枯草湯、淮山扁豆煲雞腳湯、白朮陳皮豬肚湯、土茯苓薏米湯等等之類的煲來喝去體內的溼氣,溼氣重會表現為體型肥胖、脾虛胃口差、出油冒痘痘、食慾會下降、頭髮油膩、消化不良、渾身乏力
  • 美容養顏雞腳湯~
    其實雞腳亦含豐富的鈣質及膠原蛋白,能強筋骨之餘,增加皮膚彈性,減退皺紋,可謂養顏兼美容,重點是不油膩,沒有腥味!雞腳做法很多,但最營養的就是煲湯,恰好秋冬是進補的好時節,放上自己喜歡的食材,為自己和家人煲一鍋靚湯吧...
  • 健脾祛溼湯的做法
    最近這個天氣又是一半太陽天一半下雨天,還是龍舟天氣,前五天後十天都會下雨,最近每天都會下好幾場的雨,在路上走著走著,開著車就突然之間下一場大雨讓你措手不及,都不知道最近這個天氣淋了多少人,很多人出去又不帶傘就會被淋到。這個天氣的溼氣又很重。
  • 薏米淮山豬骨湯,既補鈣又補血,還能健脾祛溼,是一道健康營養湯
    骨頭湯是家庭飲食中經常製作的營養湯,做法都是大同小異,就是把豬骨頭放在燉鍋裡用小火慢慢燉煮。定期喝骨頭湯可以增補蛋白質和鈣,提升免疫力。其實,做骨頭湯如果選用不同的食材來搭配熬湯,除了能補鈣外,還可以有其它的功效。這次推薦的薏米淮山豬骨湯就是用薏米和淮山藥以及大棗來熬骨頭湯。
  • 香菇豆腐湯 九道健脾祛溼湯水
    一旦涼性食物吃多了體力就容易導致溼氣的發生。因此三伏天也要注重健脾祛溼。那麼你知道健脾祛溼吃什麼好呢?下面就推薦幾道湯水。這道祛溼湯水能夠清熱解毒、降低血脂、潤澤肌膚、降低血壓。  2.冬瓜薏米水  冬瓜300克、薏米兩把(蜂蜜隨意),冬瓜薏米大火煮開,小火同煮40分鐘。適當加點蜂蜜能夠清熱解暑、健脾利尿,治療膀胱溼熱,小便少又黃。
  • 還在吃白面饅頭,加點薏米,健脾祛溼美白肌膚,女人要多吃
    夏天悄咪咪地過去了,一不留神都秋天了。夏天你是不是為了涼快吃了不少涼的東西啊。其實這樣對你身體有非常的多的壞處,特別是一些女性同志們,身體本來就比較虛弱,溼氣又屬陰,非常容易趁虛入侵我們的身體。女人溼氣重就會帶來痘痘,特別嚴重,就連前胸,或者是後背都會有痘痘。
  • 薏米營養超乎想像 六種吃法健脾祛溼
    薏米是營養豐富的夏季消暑佳品,被譽為「生命健康之友」,當然,除了可以祛溼之外,它還有很多不為人知的功效。如果你一直對它不是很了解,不妨一食。   薏米有哪些功效?   (1)現代藥理研究證明,薏米有防癌的作用。
  • 明日穀雨,記得喝這湯,春夏交替溼氣重,祛溼健脾孩子吃飯香!
    大家好,我是小面姨。明日穀雨,記得喝這湯,春夏交替溼氣重,祛溼健脾孩子吃飯香!今天小面姨給大家推薦一道「薏米冬瓜肉片湯」的做法,大家可以在明日穀雨之際做給自己和家人喝。穀雨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二十四個節氣中的一個節氣,所謂穀雨指的是谷中之語,也就是每年這個時節,雨水開始充沛起來,這個時候就要移苗插秧、種瓜點豆,開始忙碌起來了。
  • 廣東靚湯有N種,我家獨愛這一種,健脾祛溼身體棒
    這種天氣,我家最愛煲一種健脾祛溼湯來調理身體,這種湯就是土茯苓花生眉豆薏米雞爪湯。這個湯是廣東地方傳統名菜。土茯苓花生眉豆薏米雞爪湯不僅湯鮮味美,最重要的是它有健脾祛溼的功效,對腳氣病,大人小孩脾胃虛弱而導致的胃口不開,有較好的輔助作用。
  • 你喝的紅豆薏米湯是祛溼還是增溼?
    在炎熱多雨的環境中,空氣溼度大,陰溼不散,侵入人體易造成溼邪。而常年生活在有空調的環境中,夏天該出汗時因空調寒氣導致汗液揮發不出來淤積體內,人體在這種環境狀態下,體內溼邪堆積,造成陽氣被遏。同時,酷暑時節貪圖冷氣、愛喝冰飲、吃雪糕,陽氣被寒涼耗損,則溼邪纏伏體內,成為困擾健康的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