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稻田養魚喜迎豐收 預計產稻穀50000餘斤、鮮魚20000斤

2021-01-10 瀟湘晨報

割稻、脫粒、揚場、稻穀入袋,一氣呵成。9月14日,在通江縣廣納鎮石廟村的稻田裡,村民們分組下田,開始收割稻穀。但這可不是普通稻田,水裡暗藏玄機,魚兒遊來遊去,這是該縣新竣工的稻田養魚項目。

自2020年4月以來,通江縣在廣納鎮實施高標準稻田養魚推廣項目,引進通江縣柏瑞農業有限公司,投入資金100萬元,流轉土地200畝發展稻魚養殖,投放魚苗40000餘尾,幫助農民發展生態農業快速致富,採取「公司+農戶」的發展模式,帶動群眾增產增收。

據悉,稻田養魚只需投入魚苗成本,同時也減少稻田化肥農藥施用量,提升稻米的質量和安全。這種傳統生態種植出來的稻穀,它的市場價格比平時種植的稻穀要高5倍以上。「今年種這個水稻全部是生態種植,每畝按照10%左右的面積投放的魚苗,沒有施任何農藥。預計每畝可使農戶增加收入1000元左右,節約成本100餘元。」據石廟村臨時總支部書記何軍說,魚兒還得再養兩個月再捕撈出售。

通江縣稻田養魚項目於2020年6月竣工。截至目前,該項目已經解決石廟村村民就近務工勞務收入20餘萬元,年度內預計出售鮮魚20000斤,收穫無公害稻穀50000餘斤。

(圖片由通江縣委宣傳部提供)

【來源:川報觀察】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洛江區馬甲鎮潘內村喜迎豐收季 遇見最美稻田
    秋冬之際,正是農作物豐收的季節。洛江區馬甲鎮潘內村迎來一年最忙碌的時候,村民們正在收割水稻,喜迎豐收季。走在潘內村的村道上,隨處可見一片片金燦燦的水稻。村內種植水稻已有多年歷史,由於氣候、土壤適宜,糧食產量高,種植水稻的村民越來越多。
  • 福建南平市光澤縣男子稻田養魚,一年賣出600多萬元
    別人稻田養魚,水稻的畝產量只有6、7百斤,一年只能收穫一茬魚。 可周建仁稻田養魚,水稻畝產量能達到一千多斤,一年能收穫三茬魚。 當時,當地農戶很少有人在稻田裡養魚的。 一來,稻田裡養了魚,稻田的水就要留得深一些,水稻就容易倒伏。
  • 青魚最大30斤!即墨洪興水庫鮮魚大豐收
    半島記者 華敬方4月20日上午,即墨金口的洪興水庫迎來了鮮魚豐收季,鰱魚、青魚、草魚等各種淡水魚重量在5斤至30斤不等,吸引了來自北京、江蘇、煙臺等地的商販前來購買,也吸引了不少青島市區的市民前來搶購嘗鮮。據了解,今年洪興水庫產量相比往年高出不少,是個實實在在的「豐收年」。
  • 養好稻田魚 脫貧填溝渠丨黔南州做優稻田立體綜合種養殖
    眼下正是稻穀豐收季,稻田飄著陣陣谷香,9月9日,記者來到素有「惠水糧倉」之稱的雅水鎮,放眼望去,稻田裡金黃的稻穗「笑」彎了腰,和風吹來,稻浪起伏。  這幾天,街上村村民陳聲國在自家稻田裡忙得不亦樂乎。  「今年發展了稻田養魚,現在魚長大了,早上把田水放了,下午捉魚,今天捉了51斤魚,按20元/斤,也得1000多元。水稻沒有打農藥,靠魚兒吃害蟲,不僅水稻沒有著病減產,反而還發展了綠色水稻產業,水稻也有企業來收購,感覺非常開心。」陳聲國說。
  • 馬龍區張安屯街道:稻穀豐收農民樂開懷
    掌上曲靖訊(曲靖日報特約記者 尹路倉)金秋十月,馬龍區張安屯街道大地處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連日來,馬龍區張安屯街道的農民們正趁著良好的天氣收割稻穀、曬稻穀,房前屋後滿地金黃的穀子,到處是一派繁忙的豐收景象。
  • 現在稻田養魚怎麼樣
    首先就是效益不行,不管幹什麼做什麼生意肯定是效益利潤第一,如果沒有利潤的事我想沒有人願意賠本去幹吧,水稻現在一般畝產一千多斤,也就是一千到兩千塊錢左右。然後養魚蝦這些,以前我們一般就是放鯽魚的最多,後來小龍蝦也有,一畝田放不了多少魚,畢竟水太淺,而且沒有餵任何東西的就是靠魚在田裡自己找吃的,所以一般兩三百斤就已經到頂了,再增加的話,食物跟不上,必需要投放飼料了。這麼算下來就算十塊錢一斤的鯽魚一畝田也就幾千塊。除去成本的話利潤真的沒有多大,農村種幾畝田的話還不如出去打工。
  • 「豐收節」逢豐收年 各地農民喜迎首個「農民豐收節」
    在當天召開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作為農業一線的基層官員,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阿榮旗旗委書記欒天猛告訴記者,今年阿榮旗的糧食產量預計將達到42億斤,是1998年以來歷史的一個最高的收成。「現在我們全境內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一片豐收景象,豐收在望。」
  • 稻田裡養的魚你吃過嗎?快來九河嘗嘗鮮
    金黃的稻穀飄香,肥美的魚兒歡躍……10月5日,麗江市玉龍納西族自治縣九河鄉甸頭村委會小阿昌村民小組,呈現出秋季豐收的喜人景象。在金燦燦的連片稻田裡,隨處可見在稻穀間穿行的市民遊客,大家捲起褲腿、走進田裡、彎腰捉魚,興致勃勃地體驗著鄉村田間樂趣。
  • 過去流行的「稻田養魚」為何遇冷?農民越養越覺得不對勁
    稻田養魚」在過去多年裡一直被歡迎,尤其是在南方地區,水資源比較豐富,夏季的主要作物就是水稻,剛好符合「稻魚共養」的條件。而稻花魚的食用口感也非常好,農民往往都會在栽種稻秧子的同時,將魚苗放在其中,等4個月後水稻採收,將水放乾淨,此時就可邊收割水稻邊捕捉稻花魚。
  • 西湖:雙浦鎮2000畝早稻喜迎豐收
    「吱——」兩臺稻麥聯合收割機正開足馬力,在雙浦周家埭村邊的田野上忙碌地穿梭著,呈現一派繁忙的豐收景象。  飽滿的稻穗被不停旋轉著的撥禾輪捲入機器,隨後收割機尾部的脫粒裝置吐出多餘的莖稈。而稻穀通過輸糧管轉運到貨車上的袋子裡,不一會就堆滿成金黃色的「小山丘」。  豐收的喜悅也感染著附近的村民。
  • 東莞茶山:稻穀豐收 處處入畫
    12月2日下午,「慶豐收迎小康」2020茶山鎮晚稻豐收收割儀式在茶山鎮的新時代文明實踐點——上元稻田公園舉行。250畝晚稻開鐮收割,上元稻田公園瀰漫著淡淡的稻香及群眾豐收的喜悅,構成了一幅美好的豐收景象。茶山鎮委委員陳少文,相關部門負責人,各村(社區)分管農業幹部和村民、師生代表參加了收割儀式。
  • 中堂這片絢爛稻田迎來豐收季
    在中堂四鄉村空氣中彌散著稻穀的清香這是大自然和辛勤農民的約定正因為中堂的生態環境變得越來越好百畝稻田上引來了不少小鳥的棲息繁衍眼下正是晚稻收割的好時節,中堂鎮農戶抓住晴好天氣收割晚稻,確保水稻顆粒歸倉,田間地頭一派喜獲豐收的繁忙景象。在中堂鎮四鄉村見到一片片稻田裡稻掀金浪,稻穗上綴滿了色澤金黃、顆粒飽滿的稻穀,隨風而起的金色稻海中洋溢著稻穀的清香。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收割機在金色的稻浪中來回穿梭,割斷稻稈後將稻穗卷進脫粒倉,留下一排排整齊的稻茬,勾畫一幅多彩的豐收畫卷。
  • 這種稻田裡的魚,味道鮮美,養殖前景廣闊,是永嘉八珍之一!
    現在稻田養魚已經成為了一種生態養殖模式,其中田魚養殖就非常出名。其實田魚就是鯉魚的一個地方性品種,因為其習慣於在稻田中生活,而被稱為「田魚」,是永嘉八珍之一。浙江永嘉的稻田養魚歷史悠久,據楠溪的民間傳說,三國時期,楠溪的先祖就已經利用稻田在養魚了,有一千七百多年的歷史。
  • 稻田裡能養魚嗎?養什麼魚和選擇什麼水稻品種最好呢?
    這個稻花魚,就是養在稻田裡的鯉魚,在插秧苗的時候,往稻田裡投放魚苗,當稻花開的時候,是魚生長最快的時候。那麼,稻田裡真的可以養魚嗎?養什麼魚和選種什麼水稻品種好呢?下面鄉村似歌將與大家一起探討。一、稻田真的可以養魚嗎?1、魚和稻都是需要水的,這是它們共生的基礎,稻田地裡是可以養魚的。
  • 廣安市:大地歡歌唱豐收
    「瞧瞧,這稻穀,籽粒飽,今年又是個豐收年。」9月10日,嶽池縣白廟鎮長深溝村村民古永林臉上洋溢著笑容。「家裡種了十幾畝田,每畝田能產八九百斤稻穀,產量超過了去年。」入秋以來,豐收的喜悅也流淌在鄰水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胡建木心田。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金燦燦的稻穀 盛滿趙立新的希望
    秋天的稻田地裡一片金黃,遠處是轟鳴的收割機作響,黃澄澄的稻穀一會兒就裝滿了一車。
  • 四川射洪縣:稻田內既種水稻又養魚 一畝田能收入萬元錢
    &nbsp&nbsp&nbsp&nbsp水稻減產不減收水產豐收補回來&nbsp&nbsp&nbsp&nbsp9月上旬,雖然連日陰雨,可射洪縣太乙鎮攔溝田村支部書記稅國友卻一點不急。&nbsp&nbsp&nbsp&nbsp「今年栽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