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戰役後,被俘後又泅渡大海遊回大陸的胡清河,後來怎樣了?

2020-12-21 古今講歷史

三大戰役勝利後,國內形勢發生逆轉,渡江戰役打響後,百萬雄獅乘風破浪勇渡長江,到了建國前夕,祖國沿海各省基本都已解放,殘餘國軍在一些沿海小島負隅頑抗,1949年7月,第十兵團在葉飛司令的率領下,相繼發起平潭島戰役、漳州戰役,廈門解放後,又開始部署解放金門島的戰役。

但因為經驗不足,準備欠缺,第一梯隊登陸後,船隻被擱淺被敵軍炸毀,第二梯隊無法登島支援。在經過3晝夜的激戰後,第一梯隊9000餘人全軍覆沒,絕大多數人壯烈犧牲,約有一千多人不幸被俘。胡清河曾是251團二營的一位助理軍醫,但他卻是這次戰鬥失利的一位倖存者,也是唯一一位從金門泅渡大海遊回大陸的解放軍戰士,他如何做到的,後來的人生又是如何呢?

10月27日,胡清河與團長劉天祥、政委田志春被俘後被關押在古寧頭的一個大廟中,為了不暴露身份,他們都用了化名,並相互保密,敵人審訊了幾天也沒弄清他們是不是黨員,擔任什麼職務,就把他們補進敵軍的衛生連。

此時胡清河下定決心,就是死也不能給敵人賣命,要想盡辦法逃出去,他利用每一個難得的機會,向當地百姓打聽金門灣潮汐的變化規律,弄明白後將漲潮的日期和時間牢牢記在心中。

他小時候在家鄉的河裡學會了遊泳,但要泅渡大海,他還是沒有把握,但要製造漂浮器具又很難,因為敵人也防止他們渡海逃跑,把所有相關材料看管的很嚴,連廚房燒火用的木板都有人看管,後來他想到了連裡的籃球。

8月3日這天,又到了漲大潮的日子,正巧又趕上胡清河看管籃球,因為從中午到晚上沒有人打籃球,他就把籃球膽掏出來,將籃球皮恢復球形放在原地。他先把兩個籃球膽綁在腰間,吃晚飯時,他裝作上廁所悄悄離開營地,跑到海邊,將球膽吹大後綁在腰間,就下了海。

遊到看不到海岸的時候,他卻聽到槍聲,敵人應該是知道他跑了,但此時天色已晚,敵人也沒有追來,胡清河遊了一晚上終於上了岸,精疲盡力的他倒在海岸邊休息了好長時間,才開始出發。

很快他就遇到一位哨兵,在經過詢問後,哨兵又叫來連長,連長緊握胡清河的說:「同志,你受苦了」,胡清河聽後眼淚止不住往外流。

經過三個月的嚴格審訊,並沒有查出他變節的任何行為,不過在當時,「俘虜」卻是一個悲慘心酸的字眼,最終組織上下結論:由於胡清河同志被俘後的情況不清楚,暫保留原職務,留黨察看。

他沒想到這一等就是30多年,因為被俘的經歷在特殊年代也受了不少冤屈,直到1985年才恢復黨籍,待遇有所提高。他與老伴育有三個兒子。長大後工作還不錯,在兒孫的陪伴下,享受天倫之樂。晚年有人採訪他,曾問道老人對於那些年的遭遇是否委屈?老人說:「曾經也感到冤得慌,後來想到那些在金門島上犧牲的戰友們,氣也就順了!」

相關焦點

  • 金門戰役後,胡清河藉助兩個籃球遊回大陸,後來的結局如何?
    金門戰役損失慘重,大家都以為參戰部隊已經全軍覆沒,但其實還有從敵人手裡逃了出來,胡清河就是在金門戰役中生還的一位英雄。那麼,胡清河後來的結局怎麼樣呢?1949年10月,第十兵團的28軍派出3個團,合計9000餘人參加了金門戰役,不過,由於多方面的原因,金門戰役慘敗,9000餘人幾乎全部犧牲,活著的也被俘虜。
  • 金門戰役結束後,從茫茫大海遊回來的胡清河,後來怎麼樣了?
    說到金門戰役,想必大家都不陌生,那可謂是一場極其慘烈的戰鬥。當時我軍登島作戰的三個主力團,共計9000餘人,幾乎是全軍覆沒。但大家都沒想到,金門戰役結束10個月後,原以為犧牲了的251團2營衛生員胡清河,卻奇蹟般地隻身遊了回來,這是怎麼回事呢?我們接著往下看。
  • 金門戰役後,有兩名士兵從金門逃出,遊回了大陸,後來他們怎樣了
    1949年金門戰役爆發後,我軍派9000多人登陸金門島,大部分登島部隊全部犧牲,其餘被俘虜。後來僅有兩名士兵平安返回大陸。第一個人名叫胡清河,他是山東陵縣人。1946年胡清河加入華東野戰軍,成為了一名衛生員。
  • 解放軍的機槍手被俘當了敵夥夫,在海水中泡了三天後,從金門遊回大陸!
    關於金門戰役中被俘、再從島上逃回大陸的解放軍人員,我曾介紹一位抱著籃球內膽渡海遊回來的19歲小戰士胡清河。 後來,不少自媒體號冠之以「金門戰役唯一逃回來的解放軍人員」。其實這是錯誤的。 胡清河並非唯一從金門島逃回來的解放軍人員。
  • 金門戰役全軍覆沒,10個月後,一衛生員竟從茫茫大海中遊回來了!
    1949年10月,在金門戰役中,第28軍82師251團全部覆沒。但是,10個月後,誰都以為犧牲了的251團2營衛生員胡清河,卻神奇地獨自從茫茫大海中遊回來了!這究竟是怎麼回事?10月27日,在敵軍對251團圍殲時,胡清河與戰士們彈盡援絕後被俘。隨後,就被補入了國民黨駐金門118師,分在師部當衛生員。
  • 他是金門戰役的倖存者,被俘虜後逃生的方式,令人大開眼界
    金門戰役,很多人都知道,這場爆發於1949年10月的戰役,讓解放軍失去了九千多名戰士,其中大部分壯烈犧牲,極少數人成了俘虜,基本上可以說是全軍覆沒,可是誰都沒想到,在十個月之後, 從臺灣方向的大海上卻遊回來一名曾經參戰的小戰士。
  • 金門戰役我軍幾近覆滅,時隔一年後,一戰士卻從海對岸遊了回來
    在1949年10月的金門戰役中,我軍第28軍82師251團全部覆沒,但出人意料的是十個月後之後,251團2營衛生員胡清河竟然從茫茫大海中遊了回來。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啊,1949年10月27日,敵軍對251團進行了圍殲,衛生員胡清河和其他戰士在彈盡援絕的危急情況下被俘。之後,他便被補入國軍駐金門的118師,成為一名師部的衛生員。
  • 金門戰役慘敗,我軍唯一一位從敵營逃回來的戰士,後來結局如何?
    不過任誰都沒有想到的是,戰鬥結束的十個月之後,有一位原28軍251團的戰士竟然從對面的金門硬生生的遊回了廈門,成為當時登島部隊中唯一一位返回來的戰士。 他究竟是怎麼回來的,後來的結局又如何呢? 胡清河,1930年出生於山東陵縣。17歲時加入我軍,部隊領導看其讀過幾年書,聰明好學,就把他分到了後勤部隊擔任一名衛生員。
  • 金門戰役慘敗後,唯一逃回大陸之人,靠二個籃球膽,遊回祖國
    1949年10月份,爆發了我軍有史以來,極為慘烈的一場戰役,金門戰役。 在臺灣方面,他們稱之為這場戰役為古寧頭戰役,雖然最後我軍取得了戰爭的勝利,但與此同時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 金門戰役結束後,有兩個士兵平安返回大陸,各自的結局怎麼樣?
    1949年10月,解放軍第十兵團指揮9000多人登陸金門,準備解放金門,金門戰役由此爆發。不過,金門戰役的結果卻不好,因為準備不充分,解放軍登陸金門後大部分官兵都在作戰中壯烈犧牲,其餘被俘虜。金門戰役結束後,僅有兩個士兵平安返回大陸,這兩人是誰呢?各自的結局怎麼樣呢?
  • 1949年解放軍金門戰役被俘之後的命運
    天黑後,開始我們還能聽到古寧頭方向時急時緩的槍炮聲,那一定是251團和253團仍在苦戰。後來,由於一整夜加一白天的連續作戰,疲勞至極的我們都席地熟睡過去……被俘後的第一個夜晚過去了。第二天醒來,我們發現院子裡不知何時又增加了四五十名被俘的解放軍戰友,幾乎佔滿了整個院子。大家都衣衫襤褸,疲憊至極,更有一些傷俘走進來就昏倒在地上。這時,依然能夠聽到古寧頭方向時急時緩的槍炮聲。
  • 金門戰役被俘900位解放軍回大陸被奪軍籍
    金門戰役(資料圖)本文原載於《同舟共濟》2011年第1期,作者:葉永烈,原題:《歷史豈能變「戲法」》1949年10月的金門戰役,臺灣方面稱之為古寧頭戰役。戰役前期國民黨軍隊指揮官是湯恩伯,後期是胡璉。據國民黨方面統計,中國人民解放軍分三批登陸金門,總人數為9086人(其中船工約350人),並沒有「全部犧牲」。在古寧頭戰役中,解放軍被俘總數為5175人,陣亡3873人,還有50多人失蹤。我在金門的古寧頭戰史館看到成批的解放軍俘虜高舉雙手投降的照片及巨幅油畫。
  • 1987年兩岸開放探親,這位金門戰役被俘的士兵,後來過的如何?
    1987年的10月,兩岸開啟了探親之路,久別重逢,歸心似箭,當時很多人回到大陸探尋30多年沒見的親人,聽到開放探親之後,一位普通的臺灣老人立刻就選擇回到大陸,這位老人有怎樣的過去,連他的妻子、女兒都不知道他的家人只知道他是國民黨退役的士兵,老人對家人隱藏了一段刻骨銘心的往事,這位老人叫陳書言
  • 金門戰役慘敗後,唯一一位從敵營逃回來的戰士,後來過得怎麼樣?
    1949年7月下旬,我華野部隊正式入閩,國民黨殘餘勢力節節抵抗,他們固守福州、泉州等地,可在第10兵團葉飛司令的領導下,敵人的工事徹底被擊潰,在泉州、廈門戰役中,我軍大獲全勝。10月,部隊向金門開拔,彼時國民黨軍如同潰散螻蟻,金門成為了他們最後垂死掙扎的地方。
  • 金門戰役解放軍前線總指揮,被俘後在戰俘營中失蹤,自此不知去向
    鏖戰三日,終因後繼無援、寡不敵眾,全軍覆沒。金門戰役解放軍前線的總指揮,受傷被俘後在戰俘營中失蹤,自此不知去向。這位總指揮的名字叫劉天祥,時任三野第十兵團28軍第251團的團長。解放軍在此戰中第一批登島的共有「三個半團」8700多人,分別是244團、251團、253團和246團,其中246團只派了一個營。
  • 金門戰役後,戰俘中橫渡大海歸來的,除一衛生員外,還有一船工!
    1949年10月底,在金門戰役中,由於寡不敵眾,解放軍9000多官兵在金門島非死即俘,全軍覆沒。活下來的戰俘中,有兩個人在八個月之後先後從金門島橫渡大海,遊了回來,創造了人間奇蹟。一個是本自媒體號不久前介紹的28軍84師251團2營6連衛生員胡清河。他靠著兩隻籃球,橫渡大海,逃回大陸。除胡清河外,還有一個人,他靠著一塊木板,從金門島泅回了大陸。
  • 金門戰役失利後,指揮官蕭鋒主動請罪,後來怎麼樣了?
    說起金門戰役,想必大家都不陌生,那可謂是極其慘烈的一場大戰。當時華野10兵團渡過長江後,迅速以摧枯拉朽之勢席捲江南,福建地區的敵軍也大都望風而逃。攻佔廈門之後,金門頓時成為了一座孤島,島上守軍是李良榮的22兵團,兵力不過兩萬。而華野10兵團則有十萬大軍,士氣如虹,隔海虎視。
  • 慘痛的金門戰役,我軍的指揮官是誰?戰役失利後他怎樣了?
    解放戰爭時期的金門戰役,對於我軍來說,是一次慘痛的教訓。金門戰役結束之後,蔣介石一顆懸著的心,終於落了下來,曾感嘆道:「臺灣安全了。」時至今日,金門仍然不在我們手裡,成為了臺灣的門戶和前哨。那麼,在金門戰役中,我軍的指揮官是誰?後來他的人生結局又是怎樣的呢?
  • 金門戰役失利後,我軍在南日島戰役中再次失利,800餘名官兵被俘
    金門戰役失利後,南日島戰役我軍再次敗於胡璉,我軍守島部隊及增援部隊,犧牲500餘人,被俘800餘人。南日島戰役,我軍被俘官兵被押至高雄。1952年10月8日,胡璉通過空軍偵察,以及特務傳回的情報,獲悉解放軍駐南日島守軍僅為一個加強連,遂制定奪島作戰計劃。
  • 1949年的金門戰役,參加登陸作戰的4位團長都是誰?後來怎樣了?
    廈門戰役勝利後,第十兵團又籌劃攻打金門島,但由於站前準備不足,對渡海登島作戰的一些應急情況,沒有做好備選方案,導致第一攻擊波失敗之後,後續援兵跟不上,只能望海興嘆。前後共有三個多團,共9000餘人等島作戰,但經過三天三夜的激戰,近萬將士大都犧牲,剩餘一千多人也都被俘,那麼參戰指揮的四個團長都是誰,他們後來怎麼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