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金門戰役,想必大家都不陌生,那可謂是極其慘烈的一場大戰。當時華野10兵團渡過長江後,迅速以摧枯拉朽之勢席捲江南,福建地區的敵軍也大都望風而逃。攻佔廈門之後,金門頓時成為了一座孤島,島上守軍是李良榮的22兵團,兵力不過兩萬。而華野10兵團則有十萬大軍,士氣如虹,隔海虎視。
整個10兵團從上到下,都瀰漫著一股輕敵的情緒,以為拿下金門島如探囊取物。10兵團司令員葉飛也同樣如此,他的心思全在臺灣上,根本沒把金門這座小島放在眼裡「看來大陸再也沒什麼大仗打了,你們28軍就掃個尾巴吧。」當時28軍的軍長在上海治療,政委在治理福州,就連參謀長也被調走,軍中只有副軍長蕭鋒,只不過他這個「尾巴」並沒有掃好。
蕭鋒是一位身經百戰的老紅軍,但他此時與大多數人一樣,在戰略和戰術上輕視敵人。金門戰役打響後,第一梯隊共有三個主力團,9000餘人,他們登島後迅速展開激戰。本想著船隻運完第一梯隊,可以返回運送第二、第三梯隊登島支援,沒想到因為退潮,三百船隻被國軍飛機全部炸毀。海峽另一邊的數萬大軍只能眼看著戰船熊熊燃燒,卻又無計可施。
後續增援部隊無法跟進,9000多解放軍原本對陣兩萬多國民黨殘軍,還是有機會扳回一局的。可關鍵時刻,情報也出現失誤。此時金門島上不僅有李良榮部,國軍悍將胡璉的大軍也來了支援,守軍頓時增加了幾倍。結果可想而知,面對數倍之敵,登島部隊在彈盡援絕的困境中損失殆盡,不是戰死沙場,就是重傷被俘。那麼金門戰役失利後,指揮官蕭鋒怎麼樣了呢?我們接著往下看。
金門失利後的第二天,28軍副軍長蕭鋒就和政治部主任李曼村面色慘白地來到兵團司令員葉飛的辦公室,主動請求處分。葉飛也同樣很自責,事後還發電報主動擔責。但話又說回來了,現在不是處不處分的事情,而是要接受教訓,在以後的登島作戰不犯同樣錯誤。果然有了這次失敗的經驗後,解放軍在海南島、大陳島戰役中更加小心,最終取得全勝。
蕭鋒後來調離28軍,來到華東軍區擔任裝甲兵副司令員,1955年授銜時,他被授予大校軍銜。值得一提的是,1961年蕭鋒由大校晉升為開國少將,也算是對他徵戰多年的一種肯定。此後,蕭鋒一直在裝甲部隊任職,為部隊現代化建設付出了心血。1991年2月3日,蕭鋒病逝於北京,終年75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