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戰役失利,前線總指揮蕭鋒連降三級,55年授大校軍銜

2020-12-23 騰訊網

1949年4月,渡江戰役打響,解放軍百萬雄師越過長江天險,以秋風掃落葉之勢席捲江南,國民黨潰不成軍,落荒而逃。與此同時,三野第十兵團在葉飛的指揮下,相繼解放了福州、漳州和廈門等地,整個福建地區,就只剩下金門這座孤島了。

因為一路上都沒遇到國軍頑強的抵抗,整個第十兵團充斥著驕橫輕敵的思想,以為敵人不堪一擊,兵團司令員葉飛也是如此。他此時正琢磨著如何拿下臺灣,根本沒把金門這座小島放在眼裡。解放金門這個作戰任務,最後落到了28軍身上。

當時的28軍比較特殊,軍長政委都不在部隊,連參謀長也被調走了,無奈之下,副軍長蕭鋒扛起重任,擔任前線總指揮。

蕭鋒出生於1916年,江西泰和人,他12歲參加紅軍,歷經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是我軍一位資歷深,戰功卓著的將領。戰爭年代,蕭鋒愛好發明,他曾經發明出「貓耳洞」、「飛行炸藥包」,在實戰中效果很好,還受到過主席的表揚。

1949年7月,擔任28軍副軍長的蕭鋒指揮了金門戰役。當時他抽調了三個主力團,共9000餘人,組成第一梯隊。趁著夜色,第一梯隊乘坐三百艘戰船朝金門島方向出發。一開始,這三個團順利搶灘登陸,在岸上扎穩了根。只不過戰士們卻意外地發現,敵人源源不斷地湧來,局勢十分嚴峻。

原來,此時情報卻出現了失誤,胡璉的大軍早已來了增援,守軍頓時增加了幾倍。除此之外,因為船隻全部被炸毀,後面的增援部隊無法跟進。第一梯隊的三個團陷入了敵人重圍,只能拼死一戰了。當登島部隊在血戰時,隔海相望的蕭鋒像熱鍋上的螞蟻,只能幹著急。慢慢地,金門島上的槍聲停息了,登島的三個主力團全軍覆沒,少數倖存戰士轉入山林,開始了艱苦的遊擊戰爭。

金門戰役失利後,蕭鋒一夜沒睡,第二天一大早就來到了司令部,請求給予處分。葉飛此時很懊惱和後悔,他表示自己也犯了輕敵的錯誤,應該檢討。主席得知後只是說道「現在不是處不處分的問題,而是要接受經驗教訓,避免重蹈覆轍。」果然,海南島戰役我軍便謹慎多了,最後戰鬥進行地很順利,成功解放了海南。

至於金門戰役總指揮蕭鋒,後來被調離了28軍,連降三級,成為了華東軍區裝甲兵副司令員。1955年,蕭鋒僅被授予開國大校軍銜,但到了1961年,他又晉升為了少將,這也算是對蕭鋒將軍革命功勞的一種肯定。值得一提的是,蕭鋒後來每天都寫日記,整整堅持了64年,期間寫下了一千多萬字的回憶材料。這些珍貴的文字最終出版成書,反響很大,意義深遠。

相關焦點

  • 金門戰役總指揮蕭鋒,1955年為何僅授大校軍銜?
    說起金門戰役,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它爆發於解放戰爭末期的金門島。當時解放軍渡過長江天險後,迅速以摧枯拉朽之勢打垮了江南地區的國軍。三野第十兵團在葉飛的指揮下,更是相繼取得了福州戰役、平潭島戰役、漳州戰役和廈門戰役的勝利。整個福建地區,就只剩金門這一座孤島了。
  • 解放軍軍長蕭鋒,因金門戰役全軍覆沒,連降數級建國後成大校
    於是1949年10月25日凌晨,在準備不足的情況下,倉促發動了金門戰役。在戰爭中,蕭峰作為師長因為一次指揮的失誤,導致了大部隊的全軍犧牲。他沒有為自己的錯誤辯護,而是選擇承認錯誤,也受到了懲罰。少年事跡蕭鋒1916年出生於江西省太和縣。由於家境貧寒,蕭鋒只讀過幾年私塾,但他比同齡人要懂得很多。
  • 他臨危受命做金門戰役的總指揮,全軍落敗連降四級,後成開國大校
    而此戰的前線總指揮蕭鋒,因為這次的落敗,職位被連降4級,再後來又稱為開國大校。蕭鋒將軍於1916年2月7日在江西的一個貧苦家庭出生,1930年成為一名光榮的黨員。他歷經了土地革命、抗日以及解放戰爭。1949年7月,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十八軍副司令員。
  • 金門戰役失利後,負責前線指揮的副軍長蕭鋒,最終怎麼樣了?
    1949年4月,渡江戰役正式打響,解放軍百萬雄師越過長江天險,迅速以秋風掃落葉之勢席捲江南地區,國民黨軍隊莫不望風而逃。在福建地區,葉飛指揮的華野10兵團相繼取得了福州戰役、平潭島戰役和漳州戰役的勝利,攻佔廈門之後,金門頓時就成為了一座孤島了。
  • 金門戰役失利後,指揮官蕭鋒主動請罪,後來怎麼樣了?
    說起金門戰役,想必大家都不陌生,那可謂是極其慘烈的一場大戰。當時華野10兵團渡過長江後,迅速以摧枯拉朽之勢席捲江南,福建地區的敵軍也大都望風而逃。攻佔廈門之後,金門頓時成為了一座孤島,島上守軍是李良榮的22兵團,兵力不過兩萬。而華野10兵團則有十萬大軍,士氣如虹,隔海虎視。
  • 金門戰役是誰指揮的,他們後來什麼軍銜,成就如何
    金門戰役是一次慘痛的教訓。此戰之後,蔣介石說,臺灣安全了。至今,金門仍然不在我們手裡,成為臺灣的門戶和前哨。那麼,回過頭來看歷史,金門戰役是誰指揮的呢?負責指揮金門戰役的是第十兵團,兵團司令員是葉飛。(蕭鋒少將)所有啊,能夠指揮金門戰役的就只有第二十八軍副軍長蕭鋒和政治部主任李曼村。很多人可能都知道蕭鋒,《天龍八部》中的蕭大俠嘛,不過此蕭鋒非彼蕭鋒。這個蕭鋒更厲害,他是江西泰和人,走過兩萬五千裡長徵的老紅軍,參加過平型關大捷。
  • 金門戰役的失利,對主指揮官蕭鋒有什麼影響?1961年才成將軍
    這些特殊戰鬥的發明者其實是一個人,就是開國少將蕭鋒。這位老紅軍,和他同等級的人在授予軍銜時,要麼中將要麼少將,只有他是大校,這是因為他在金門戰役的失誤,導致了很多同志的犧牲。戰場之上 奇思妙想這位和大俠蕭峰同名的人,經歷過大大小小1356次戰鬥,英勇負傷6次。
  • 金門戰役,28軍副軍長負責前線指揮,那麼軍長政委哪裡去了?
    在慘烈的金門戰役中,負責前線指揮的是28軍副軍長蕭鋒。看到這裡,很多人都會有些納悶,28軍軍長和政委是誰?這麼重要的一場大戰,他們哪裡去了?我們接著往下看。
  • 金門戰役是由哪些人指揮的,他們後來官居何職,授的什麼軍銜
    在解放戰爭進入收尾階段以後,進駐福建地區的三野10兵團第28軍發動了金門戰役,本來這是一次大家都以為穩操勝券的戰役,沒想到我軍卻在戰役中栽了一個不小的跟頭,金門戰役以我軍的敗北而告終,至今金門仍然控制在臺灣地區手裡。
  • 金門戰役損兵超9000人,三野的具體指揮官是誰?後來發展如何
    1949年渡江戰役後,我軍各野戰軍在長江以南展開大範圍追殲,百萬國軍殘部望風披靡,到10月1日建國前只有少數省份沒有解放。然而戰爭局面完全明朗之際,第三野戰軍卻意外遭受到了一場失利,也是整個解放戰爭中我軍最重大的一次敗仗,此戰就是金門戰役。49年10月三野在金門島上戰損9000餘人,參戰部隊全軍覆沒。
  • 解放戰爭最悲壯的一戰,一個師全軍覆沒,戰後前線總指揮連降四級
    駐守金門的國民黨軍隊 1949年10月24日,28軍前線總指揮下達作戰命令:以6個團的兵力分兩個梯隊進攻大金門,2個團兵力奪取小金門。
  • 慘痛的金門戰役,我軍的指揮官是誰?戰役失利後他怎樣了?
    當金門戰役打響的時候,陳美藻也在福州,不在28軍,甚至連28軍的參謀長也被抽調到地方去了。 也就是說,當金門戰役打響時,28軍的軍長和軍政委都不在28軍,連參謀長也被調走了。當時,軍級幹部只有副軍長蕭鋒,和政治部主任李曼村在28軍。蕭鋒是政工幹部出身,在解放戰爭中轉為軍事幹部之後,也沒有什麼突出的軍事指揮能力。
  • 解放軍軍長蕭鋒,曾任金門戰役總指揮,戰役失敗後他結局如何?
    解放軍軍長蕭鋒,曾任金門戰役總指揮,戰役失敗後他結局如何? 2020-09-30 15:21:55 古今講歷史
  • 金門戰役解放軍前線總指揮,被俘後在戰俘營中失蹤,自此不知去向
    1949年10月24日,解放軍三野十兵團的九千餘名官兵揚帆渡海,夜襲金門島。鏖戰三日,終因後繼無援、寡不敵眾,全軍覆沒。金門戰役解放軍前線的總指揮,受傷被俘後在戰俘營中失蹤,自此不知去向。這位總指揮的名字叫劉天祥,時任三野第十兵團28軍第251團的團長。解放軍在此戰中第一批登島的共有「三個半團」8700多人,分別是244團、251團、253團和246團,其中246團只派了一個營。第一梯隊登島後,正值漲潮,水深浪闊。為著減少傷亡,船隻長驅搶灘,越近越好。
  • 金門戰役為什麼會失利?少將蕭峰的回憶錄揭示真實原因
    這就是他指揮的金門作戰失利。而令他終生感佩的是粟裕,因為他曾多次為金門戰役的失利承擔責任。1949年9月,第三野戰軍10兵團跨海奪取福建平潭島後,時任28軍代軍長兼參謀長的蕭鋒參加了兵團司令員葉飛主持召開的作戰會議。會上作出決定:在進攻廈門的同時,向金門進攻。10月7日,葉飛向三野司令部上報了這一作戰計劃。
  • 金門戰役,246團團長上船前對副軍長蕭鋒說:我死後,讓我妻改嫁
    1949年10月24日晚,一場解放臺省的前哨戰在金門打響了。 當時,第三野戰軍第十兵團第28軍的9000多名指戰員,在金門戰役作戰前敵總指揮、28軍副軍長蕭鋒(又名肖鋒,是代理軍長職務)的指揮下,藉助木船、舢板等渡海工具,強行渡海登陸。
  • 金門戰役失敗,葉飛、蕭鋒等人誰責任大?粟總這句話更為中肯
    如1934年4月第五次反圍剿期間的廣昌戰役,紅一方面軍傷亡5000餘人;長徵途中慘烈的湘江戰役,中央紅軍由長徵開始的8.6萬餘人減至不足3萬人;紅軍西路軍慘敗,全軍2.1萬餘人,僅剩400餘人……這幾場大敗仗發生在我軍成長初期的紅軍時期,然而,時間到了1949年10月,北京天安門已經升起五星紅旗後,第三野戰軍仍然打了一場慘痛的敗仗,那就是金門戰役。
  • 開國中將曾參與指揮金門戰役,9年後指揮炮擊金門,56歲不幸去世
    1949年10月24日,解放軍第三野戰軍第十兵團奉命發起金門戰役,第十兵團司令葉飛將軍是這場戰役的總指揮,還有位開國中將協助指揮了這場戰役,他9年後又指揮了炮擊金門,56歲卻不幸英年早逝。這位開國中將就是劉培善將軍,出生於1912年9月4日,湖南省茶陵七地鄉人,出生在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927年參加農民協會任中隊長,1929年1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當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紅軍時期,劉培善任過連政治指導員、營政治委員、團政治委員,參加了南方三年遊擊戰爭。
  • 金門戰役,我軍全軍覆沒後,指揮官蕭峰,後來去了哪裡
    金門戰役是一場極其慘烈的大戰。當時華野第十兵團猶如秋風掃落葉一般,橫掃江南。福建的敵軍,聽聞十兵團來後,立刻坐船逃走。十兵團也順勢攻佔廈門後,金門也成為了一座孤島。在金門島上只有敵軍的2萬兵力。而華野第十兵團有10萬人之多。
  • 開國將軍蕭鋒百年誕辰紀念會在江西吉安舉行(組圖)
    個戰役和戰鬥的勝利洗禮,先後獲得過三級紅星勳章、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1928年,動員泰和縣九棟十八蕭姓42名青少年,成立了泰和紫瑤山遊擊隊,隨毛澤東「秋收起義」的工農革命軍,圍攻新城(今江西黎川縣),活捉了敵44旅78團團長劉鬍子;7月,配合紅四軍28團2營7連連長粟裕,在七溪嶺全殲國民黨76團3營9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