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思議!機器人被無人駕駛汽車撞上,意外結局超乎想像:科技牛

2020-12-20 機器人搬運工木子哥

科技引領未來,而未來又在於科技創新!未來已來,世界各國將在幾個重點及關鍵科技領域相互爭奪競賽。強國的標誌就是要有引領世界的科技,目前,我國正實施科技強國戰略,最值得我們期待的就有人工智慧機器人跟無人駕駛汽車!

科技創新是第一生產力

大家好,今天木子哥來分享一個真實的科技實驗案例:當機器人被無人駕駛汽車撞上了,大家覺得結局會如何?意外結局一,機器人被撞壞解體,場面慘不忍睹?意外結局二,無人駕駛汽車被機器人嚴重損壞,直接報廢?先賣個關子,真實的結局已超乎所有人想像之外,前兩種結局都沒出現在實驗範圍內,還有第三種可能呢!大家先別把結果想得太壞哦,對於高科技領域一切奇蹟皆有可能發生!我們遇事都往好的方面想想,結局自然就有很大不同,欲知詳情請看下文分解。

全世界唯一擁有公民身份的機器人索菲亞

對於機器人,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了,譬如世界上第一個機器人公民,沙特的索菲亞,名氣很大,上過中央電視臺,還接受過主持人採訪呢!再比如,我們家裡給孩子學習玩耍的教育機器人以及陪伴老人的服務機器人等等。綜上所述,說明機器人已經深度融入我們生活啦,未來,我們將與機器人如影隨形。

本文主人公之一便是這樣一個大名鼎鼎的機器人,她是獵豹移動公司的智能服務機器人。

她主要用於政務及商務迎賓接待,在人民網,八達嶺長城,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都有她服務的身影。

今天,在各個城市的大型商場,基本上都能見到上圖的機器人,主要功能是商場樓層功能分布查詢以及迎賓導購解說。而木子哥今天要說的事件中的主角機器人,她跟商場裡大家見到的有點不太一樣,外形尺寸雖然差不多,但是功能卻有不同。在商場裡她是靜止不動的,而在工作生活,她可是全能商務助手,解說、回答,行走、帶路一氣喝成,說她是聰明的小可愛一點也不為過,下面就介紹下她的搭檔。

WEY無人駕駛原型汽車

對於本次科技實驗的第二個主角,便是這輛WEY無人駕駛汽車啦,相信很多朋友都見過這個車標,國內很暢銷的一款汽車,很多人覺得不錯。

無人駕駛汽車,引領汽車科技發展未來

無人駕駛汽車的發展元年,在2020年裡得到了重大突破,大家可能已經關注到10月到12月的很多新聞報導了。在前幾年對我們來說,無人駕駛還只是個概念見不著摸不著,而今年,我們已經能夠親身體驗,預約無人駕駛計程車啦!在北京,上海等地,無人駕駛汽車已經正式路測並投入運營了。自動駕駛的無人駕駛汽車,滿滿的科技能量,高科技功能集於一身,神奇到令人稱讚。誰能想到,汽車都不用人開了呢?就像機器人也能跟人一樣能說會道,能走能幹很多以往只有人才能做的事情呢?

獵豹移動服務機器人

是該揭曉謎底的時候啦!木子哥就跟大家公布實驗結果吧!原來呀,是好事的科技愛好者,將兩家公司的產品放在一個測試路段,設計進行了一次史無前例的機器人被無人駕駛汽車偶遇撞上的故事情節,實驗重點在於測試當無人駕駛汽車正常在路上行駛時,突然有一個機器人橫穿馬路,遇到這樣的突發情況,到底會發生怎樣的意外呢?

科技引領未來

這次實驗結果表明,當無人駕駛汽車通過車頭的紅外探測器及雷達發現路邊即將過馬路的機器人,立馬就進行了剎車制動並停車等待。而機器人的雷射雷達也探測到路前方有無人駕駛汽車正在行進時,她也立馬停在了路邊。經過幾微秒的默契後,無人駕駛汽車很紳士的讓機器人「女士」率先通過了測試路段。

大家對機器人與無人駕駛汽車怎麼看呢?歡迎留言評論告訴我!

文|木子 百度原創首發(歡迎留言,評論,轉發)長按點讚按鈕3秒,祝君好運連連,美夢成真!

相關焦點

  • 我們能容忍人撞死人,為何不能容忍無人駕駛汽車撞死人?
    ▲無人駕駛汽車撞死人, Uber測試計劃緊急停止「無人駕駛技術」從概念提出之時,其安全性就是人們議論的頭等話題。要實現這個駕駛夢想,涉及很多專門技術,從斷斷續續的科技報導看,總的印象是技術在日臻完善。在不久的將來,只要大家願意,大街小巷,你一定會看到有的乘客坐在飛馳而過的汽車前排左側,低頭玩手機。
  • 外國司機因疲勞駕駛睡著?汽車「無人駕駛」48公裡,簡直不可思議
    汽車"無人駕駛"48公裡,簡直不可思議說到汽車,大家都知道必須要有駕駛證才能夠上路,現在的汽車製造業越來越發達,研發人員一直想要實現車輛在道路上無人駕駛的功能,但是這一項研究不是說實現就能立馬實現的,還需要很長時間技術的沉澱,當然沒有考取駕駛證的朋友都盼望著這項技術能夠早日實現,完全不用靠人操作就讓車輛安全的行駛在路上。
  • 無人駕駛汽車有哪些好處與壞處
    僅在美國,每年大約有3.3萬人死於交通意外。無人駕駛汽車可能大幅降低交通事故數量,為此可能挽救數百萬人生命。Eno Centre for Transportation研究顯示,如果美國公路上90%的汽車變成無人駕駛汽車,車禍數量將從600萬起降至130萬起,死亡人數從3.3萬人降至1.13萬人。
  • 被無人駕駛汽車撞了,找誰要賠償?
    無人駕駛是近年來科技領域最熱門的話題,隨著5G,雷射雷達,車路協同系統的發展,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無人駕駛將沒有技術障礙,但法律的障礙卻還沒有突破,如果缺少制度支撐,無人駕駛就會變成無人問津了。假如無人駕駛發生交通事故,受害者該找誰賠償呢?
  • 「軟核看研報」無人駕駛是否有終點?
    小時候夢想發明一臺自動寫作業的機器人,現在也沒個著落。但科學家不同,在他們眼中,無人駕駛是可能的,且是不可避免的。汽車早已成為我們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仿佛從工業革命開始起,它就一直存在。一切如此自然。自動駕駛從誕生至今,50年實在並不是一段很長的歲月,但已足夠讓這個世界發生巨變。
  • VR無人駕駛樂園
    2018年3月,一輛Uber無人駕駛汽車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坦佩市撞上了一名突然出現在路上的女子。無人車首次撞人致死的惡性事件發生了。即便後來事故被證明不屬於Uber無人車違規,而是受害者自己臨時冒出所致,但自此之後,無人車頭上一直密布著陰霾,人們無法停止對自動駕駛的懷疑和恐慌。 不過基於5G和更強大AI的結合,安全指數越來越高,我們離真正意義上的自動駕駛汽車、無人駕駛飛機、智能交通城市也越來越近了。
  • 將倫理道德觀寫入無人駕駛汽車程序 這現實嗎?
    一個喝得七葷八素的男人在人行道上東倒西歪地走著,突然一個踉蹌,直接倒向了旁邊的機動車道,而一輛疾馳而過的無人駕駛汽車則直接撞向了這位男子,他不幸當場身亡。如果這輛車子是由人類司機來駕駛的,那麼顯然事故責任在醉酒的行人,因為沒有哪個司機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做出反應,避開突然衝出來的路人。
  • 眼觀六路耳聽八方 無人駕駛汽車也需要眼睛和耳朵
    網易科技訊8月22日消息,據連線雜誌報導,在駕駛汽車時,人類司機需要兩隻眼睛和兩隻耳朵幫助,這些非凡的傳感器可提供你需要的所有信息。比如說,發現身後的消防車正猛踩油門加速,所以不要擋道。而無人駕駛汽車需要的遠不止這些。
  • 那些經典電影中的無人駕駛黑科技,哪個讓你最驚豔?
    早在20世紀初汽車問世之時,發明家們便已提出無人駕駛的設想。但人們很快發現,要實現無人駕駛,道路相當漫長,因為在複雜的城市路況下,計算機要像人一樣實現感知、決策、控制等,需要面臨各種複雜的現實挑戰,但毋庸諱言,無人駕駛已經成為了當今及未來前沿科技公司的一大重點發展方向。雖然面臨現實的諸多挑戰,但人類的夢想永不停息。
  • Uber實驗室是怎樣研發無人駕駛汽車的?
    輪子上的機器人 從本質上講,無人駕駛汽車就是車輪上的機器人。它是一個坐在輪子上的機器人,有複眼,可以在同一時間觀察所有方向。要讓機器人發揮作用,首先需要大量信息。Uber原型汽車裝有大量傳感器,約有幾十個,包括攝像頭、雷達、雷射雷達。
  • 撞一群人還是一個人?無人駕駛遭遇道德困境
    試想這樣一個場景:當你駕駛一輛汽車在被濃霧籠罩的郊區道路上行駛時,突然發現前方道路上有一群人在橫穿馬路,此時旁邊車道上也有一個人在穿越馬路。假設當時已經來不及剎車,只能選擇撞向一群人還是一個人,此時你會如何抉擇?關於這個問題,記者詢問了身邊的朋友,幾乎100%選擇了撞向橫穿馬路的一個人,僅有一人選擇撞向未知的無人區域。
  • 國防科技大學進行無人駕駛汽車高速公路自主駕駛試驗
    國防科技大學進行無人駕駛汽車高速公路自主駕駛試驗 王握文/解放軍報 2017-03-11 12:12
  • 2020Robotaxi上消失的安全員,中國無人駕駛的高光時刻
    像智行者基於Apollo自動駕駛開放平臺研發而成的無人駕駛清掃車蝸小白,在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復旦大學耳鼻喉醫院等醫院場景中運營,疫情爆發之後,智行者又突擊研發了無人配送車、無人診療機器人等多個無人產品。
  • 無人駕駛汽車& 孟母三遷的現代詮釋
    它離應用還比較遠,但在科學上,可以帶給人們無盡的科學想像。在人工智慧領域,無人駕駛汽車是這個領域中最炫目,利潤最多,目前最引人關注的題目。本期選擇了一篇BBC的記者乘坐Google無人駕駛汽車後,對這種未來技術的展望。在最後選擇了一篇有趣的TED演講,TED是目前世界上最負盛名的演講會。這個演講通過現代的心理學實驗,告訴了我們孟母三遷是有科學道理的。
  • 5個「無人駕駛汽車」的發展歷史,從無線電控制到車載傳感器
    「迷離時空」短劇出現在1959年,描述了對未來的科技的預測,裡面有大量現代的科技產品,包括平板電腦,AI機器人,無人駕駛等,相信現在再次觀看,會引起許多人的共鳴。許多人認為「無人駕駛汽車」技術是從21世紀才開始研發,但其實工程師在20世紀初已經對「無人駕駛汽車」進行研發,並且在可行性和實用化等方面都取得了飛躍性的進展,所以研發時間也比我們想像中要早得多。1.
  • 國內首款無人駕駛和移動機器人控制系統亮相2017德國漢諾瓦工業...
    展會上展出了中國國內首款低速無人駕駛和移動機器人控制系統,該款產品一經亮相就引發了與會企業、同行以及全球專家的廣泛關注。據了解,該款專業控制系統,好比於無人駕駛和移動機器人的大腦、神經網絡、眼睛和四肢,目前在全球只有美國、英國掌握了這項高精尖的專業標準化控制系統。
  • 未來無人駕駛汽車將依據道德標準作出判斷
    騰訊數碼訊(亦九)無人駕駛汽車的研發總是存在諸多難題,比如無人駕駛系統該如何做出生死抉擇?是應該讓無人駕駛汽車不惜一切代價保護使用者?還是應該讓汽車為更大一部分人犧牲自己?雖然上述問題找不到標準答案,但一個來自德國的研發團隊認為,道德標準很快會被引入無人駕駛汽車的判定系統。一般認為,人類的道德標準依據具體情況不同變數太大,所以不適合應用於無人駕駛算法中。但來自德國奧斯納布呂克大學的研究人員卻認為事實並非如此。研究人員的實驗在VR環境下進行。
  • 無人駕駛、機器人教練高端項目落戶荊州!
    按照這個機器人的這一套教法,學員就可以學會開車了?  在荊州市第四次固定資產投資項目拉練活動中,荊州區第二站是:湖北鏈車科技有限公司智能網聯機器人項目,這幾段視頻就是來自12月28日當天的考察現場。
  • 石頭掃地機器人T7 Pro評測:家中的無人駕駛「汽車」
    隨著科技的逐漸進步,居家日常生活清潔也已經步入智能化時代。曾經用戶心中的「智障機器人」,多次迭代後如今早已脫胎換骨成為尋常百姓家的清潔幫手。2020年上半年,石頭科技推出了旗艦產品——石頭T7。素雅潔白的外觀,全新升級的智能算法系統以及便捷的操作體驗,給不少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就在兩個月之後,石頭科技帶來了全新升級的產品T7 Pro。
  • UBER首起無人駕駛汽車致死,事故責任劃分你怎麼看?
    美國也想永保科技領先大國的地位。所以在無人駕駛領域更為激進。早在2016年,美國加州正式批准了法雷奧北美公司和Wheego電動車在加州開展無人車測試。已經有近20家汽車公司獲準在加州公路上進行無人車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