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產品沒落,美妝轉型遇阻,華強北重回十字路口

2021-01-17 騰訊網

編者按:

華強北,是造富的天堂,也是創業者的火焰山,這裡曾走出過50位億萬富翁。就像深圳速度一樣,在華強北,變才是永恆的「不變」,唯有不斷適應市場才能繼續存活。

近日,一樁美妝走私案的突襲,迅速讓華強北變得冷清。然而對於華強北來說,只不過換了幾波商家。

鐵打的華強北,流水的商家,這是華強北的叢林生存法則。

文/王古鋒

編輯/李閃閃

北有中關村,南有華強北。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華強北還是那個充斥著晶片、iphone12和比特幣礦機的地方,這裡曾被稱作電子行業的風向標。

但隨著電子產業在這裡的沒落,從2017年開始華強北掀起了向美妝轉型的熱潮。鼎盛時期,甚至有一半都變成美妝店鋪。

從那時起,置身華強北,你可能聽到的不只是一串數字或者版本代碼,還有神仙水、口紅等各類國際美妝產品,由於價格較低,吸引了很多自稱「海外代購」的商家。

這番熱鬧的景象,隨著一樁走私案,揭開了繁榮背後的一抹灰色。

部分緝查美妝產品,圖源南方plus

近期,深圳海關緝私部門聯合當地警方對涉嫌跨境電商平臺走私團夥開展了集中打擊,對深圳華強北哈曼數碼廣場等地多家店鋪進行查緝。據央視報導,此次化妝品走私大案涉案金額高達6億元。

一時間,包括曼哈、女人世界、遠望、萬美等幾個主要的美妝城在內,從往日人群的熙熙攘攘,突然變得冷清起來,甚至98%以上的美妝店處於關門狀態,店內貨架空空,只留下貼在門外的微信和電話。

轉型的華強北再次經歷行業亂象,在激烈的價格競爭中,不少商家開始售假,乃至走私鋌而走險。

監管層的打擊對華強北亮起紅燈,如同當年電子市場假貨泛濫一樣,陷入走私漩渦的華強北再次走到了十字路口。

1、從電子龍頭到美妝地標

2018年12月,天津衛視一檔求職節目中,一個原本做手機批發的小夥,一年可以賺50萬左右,卻選擇不幹了。

在節目中,這位小夥表示:賣一臺iphone XS MAX只能賺10塊錢,賣了7500臺,流水有4千多萬,卻只淨賺1750元。

節目播出,引發了手機行業圈不小的轟動,這說出了行業的真相:一臺新款的蘋果機,進價成本高,幾百臺下來,得壓上幾十上百萬資金,如果行情好,還能賺個幾千塊,但凡遇到價格波動,只能血虧割肉出局。

過去造富的手機行業,在電商平臺的崛起下,價格信息公開透明,平臺之間的價格補貼更是攤薄了原本手機的利潤。如今智慧型手機價格一降再降,低端機利潤有限,高端機光押帳就要幾十上百萬,讓很多從業者望而卻步。

這種困境,對華強北來說也不例外。

從2003年開始,臺灣聯發科突破諾基亞、摩託羅拉的晶片技術,推出單晶片手機解決方案,從源頭上,保證了手機性能的同時極大降低了手機成本。

一塊電池,一套外殼,加上幾個零部件就能造出一臺手機,當時的手機圈甚至有一種說法:只要品牌手機的發布會一結束,華強北立馬就能模仿出同樣功能的手機。靠著賣山寨機,華強北一本萬利,當時流行的話是,「只要不是傻子,就能賺錢」。

華強北也成了一個造富天堂。

據《南方都市報》報導,30年來,華強北走出的億萬富翁已經超過50位。其中包括騰訊創始人馬化騰、TP-LINK路由器創始人趙建軍、神州電腦創始人吳海軍。那時候坊間甚至傳聞,在這裡「一平米就能造出一個千萬富翁。」

不過造富運動,總是伴隨著時代浪潮起起落落,而這些時代的弄潮兒,也成為越來越難以複製的過往。

2010年以後,中國相繼進入電商時代和智能機時代,這兩者的崛起,都挑戰了傳統的手機產業,也影響著華強北。

電商的崛起,讓價格透明,依賴吆喝討價還價成了過去式,甚至華強北的商家們還要面臨電商平臺的價格補貼大戰。

智能機時代,硬體設備的利潤降低,軟體服務逐漸成為主流,而這部分利潤,是手機廠商的,分不到線下經銷平臺。利潤攤薄之下,華強北商鋪虧本的消息被爆出,更有「一檔口老闆1天虧損100萬」的傳聞。

網上流傳著華強北手機虧本統計,「7p虧200(元),8代虧200,8p虧300,x虧500-600,xr虧400-500,xs虧400-500,xsmax虧800-1000,手上有貨估計都虧得出血。」

2019年初,華強北開始出現關鋪潮。

根據《每日經濟新聞》報導,位於華強北商圈的高科德電子市場進行了史無前例的大搬遷:大廈已獲得政府批准,需拆除重建,而市場裡的兩千多家商戶,要在短短幾個月內搬離。

曾經的造富天堂消失,淘金者來到這片熱土,又因為現實的窘迫轉身離去。留給華強北幾千家商戶的難題是,下一步該怎麼走?

從2010年起,智慧型手機興起。「SZ」,這標誌著華強北山寨稱呼的名字也因為監管政策等因素碾壓在歷史的車輪下。外界對華強北電子市場開始唱衰。

然而華強北在電子市場之外,走出一條不同的道路。

從最早的電子產品,到服裝、進口零食、兒童玩具、電子菸……在轉型的探索期,什麼火,華強北就賣什麼。

但是從2017年3月開始,華強北知名電子大賣場明通數碼城開始向美妝方向轉型,幾個產品業務對比下來:化妝品200塊錢,成本只要20塊錢,利潤高還不壓帳。

華強北的商戶們找到了新的造富之路。隨後,另外幾家數碼城也開始布局美妝市場,曼哈B座一二層已經改造成了進口美妝區,女人世界也從之前的服裝外貿轉型。

在明通數碼城,曾經「手機配件城」的招牌換成了「匯聚全球美妝品牌」。曾經的華強北開始改頭換面。

2、繁榮下的野蠻生長

華強北的美妝生意有多火爆?

從明通、曼哈、女人世界等不同商貿區的轉型來看,已經越來越多人湧向這片新土地。

但是在此之前,華強北的美妝生意曾一度潛藏在水下,直到2017年3月,明通集團轉型美妝市場,華強北的財富密碼才顯現出來。

如今的華強北,除了賽格電子、賽格通信市場、華強電子堅持在做電子產品,在龍勝、明通、遠望、萬商這些地方,已經有一半都是美妝店鋪。

稜鏡也有過粗略的統計,華強北商圈裡面的兩萬多家商鋪裡面,超過10%的檔口轉型賣化妝品,其中,位于振華路的的明通數碼城,1200多家檔口全部轉型賣美妝。

根據《電商報》相關報導,華強北的美妝城,晚上11點依舊燈火通明,旁邊的四通一達,順豐代收點和商家保持一樣的工作節奏,美妝商鋪的老闆說,「來這裡的90%以上都是國內的代購和和微商,我們的主要客戶也都是他們。」

在華強北售賣的主要是進口品牌美妝,也因此成了國內微商和代購的「美妝天堂。」

火爆之時,華強北的美妝商鋪曾「一鋪難求」。美妝商鋪不僅空置率低,商家出售意願小,轉租價格也極高。

《南方都市報》曾報導,明通數碼成作為第一家向化妝品轉型的手機市場,在2018年上半年完成,此後出租率甚至達到100%,總面積5000㎡的華強北遠望手機數碼城二期完成了從手機市場到化妝品市場的轉型,出租率同樣高企。

在租金價格上,明通美妝城裡,盤一個7-8平米的鋪子,轉收費就要80-100萬,一個10平米的鋪子,每個月的租金在2萬左右。

這是什麼概念,同樣在華強北,女人世界活動期間的租金在4千左右,萬商電腦城一樓租金也僅有每平米600元/月。明通美妝城的店鋪租金可以達到其他地方的5倍。

即便如此,來華強北做美妝的商戶依舊絡繹不絕,在他們看來,這裡還是一片尚未挖掘的金礦,回本是遲早的事情。在這裡,大家的共識是,對外人,貨源供應,渠道三緘其口,真實的營收、成本還有淨利潤成為每一個商家的機密。

華強北美妝的造富運動看得見,但隱藏在背後的「財富公式」,卻被每一個商家竭力隱藏,這是遊走在灰色地帶必須具備的技能。

華強北美妝價格很低,甚至比官方旗艦店的價格低一半左右,如此低的價格從正規渠道,疊加關稅和消費稅,基本上不可能達到這一水平,能把華強北美妝價格打下來的原因是什麼?

連線Insight從華強北商戶拿到了一份報價表,雖然不像部分媒體說的,只有旗艦店價格三分之一那麼誇張,但總體折扣也在5-8折。

部分美妝價目表,圖源某華強北商戶

以其中一款「雅詩蘭黛二合一眼霜15ml」為例,在天貓、京東,該產品的售價普遍集中在500元左右,但是該商戶提供的價格僅有323元。

還有「迪奧口紅999啞光」,官方旗艦店的價格是350元,這裡的批發價只要290元。

對此,連線Insight詢問了商戶發票、鑑定報告,對方聲稱「都沒有。」對於產地、貨源則更是含糊其詞。

北京德恆律師事務所呂友臣撰文指出,華強北美妝價格低,原因大概可以分為四點:

其一,一般貿易方式,需要繳納高額關稅、增值稅和消費稅,且進口品牌需要進行進口商品備案;

其二,「水客」攜帶,主要出關人員幫忙採購;

其三,貨運夾藏、非設關地偷運;

其四,跨境電商,通過跨境電商平臺,享受免徵關稅,消費稅、增值稅按照70%徵收。

第一種原因,價格之高,可能性微乎其微,第二種在疫情的形勢下,基本也被封死。留下來的只剩下第三和第四種。

近日爆出的華強北美妝走私案,也正是第四種原因。根據深圳海關緝私部門介紹,2019年初,嫌疑人李某便從手機店轉型成美妝店,貨源均為境外通過走私渠道低價購入。

具體作案情節如下:

走私團夥事先註冊一個電商平臺從事跨境電商,平臺以內部成員及周邊關係人的身份,大量註冊銀行帳號,再用這些帳號支付通過平臺走私商品的貨款。

走私團夥包括貨主團夥、通關團夥、貨主在境外把貨物組織好後,交給通關團夥,通關團夥通過非法渠道購買大量公民個人信息,製造虛假訂單、支付單、物流單,然後欺騙海關,將貨物運進國內。

深圳海關緝私局蛇口分局偵查科副科長於嘯鵬表示,這種行為就是把本來應該以一般貿易性質進口的貨物,偽報成跨境電商方式進口。

不僅僅是非法渠道,華強北美妝市場的亂象還有售假。

在華強北的美妝城,每家門店都會標榜「保證正品,假一賠十」,但也擋不住部分商家利用摻假來提高利潤。

不過近些年來,深圳市政府已經在加強對假貨的打擊力度。其中,明通商城與檔口商戶籤署的《不經營無合法來源、假冒偽劣商品責任書》張貼在門口,還成立了監察部,配置專業的檢測設備,為採購人員無償檢測美妝產品。

深圳市市場監管部門也增加了打假力度,通過提高抽檢頻次、不定期抽查等方式,儘可能保證貨源可查、杜絕假貨,甚至與商戶籤訂《一次性淘汰制度》。

山寨、假貨,成為華強北急於撕下的標籤,但對華強北來說,美妝市場的規範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3、華強北的下一個賽道在哪裡?

美妝走私案牽出了華強北商家的「致富密碼」。

行走在灰色地帶的華強北商家們,或許從某種程度上體現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他們牢記的只有「利潤=收入-成本」這樣樸素的公式。

當某一產業有收入高,而成本低的暴利可能時,嗅覺敏銳的華強北商戶就會前赴後繼,似狼群一般展開圍獵。

就如當初山寨手機所爆發的華強北熱潮一樣,一部手機,一片掘金的土地,震動了中國的電子市場,也引來深圳市副市長親自帶隊,對假貨進行「掃蕩」。

巨大的利潤空間,也成了華強北美妝市場爆發的導火索。

但是成也美妝,敗也美妝。當越來越多華強北商家看到美妝市場的商機,接連湧入這一賽道,致使美妝利潤迅速攤薄。

為了獲得競爭優勢,華強北商戶開啟了低價競爭,產品價格一再降低,觸碰到一些商家的底線。為了維持利潤,部分商家選擇對化妝產品進行摻假,擾亂了整個市場。包括走私,非法獲得供貨,都是為了維持利潤,在競爭中獲得優勢。

作為國內美妝代購的重要渠道,華強北美妝的行業亂象也側面反應了國內美妝行業所存在的一些問題。

近些年來,藉由線上社區和電商平臺,中國美妝行業蓬勃發展,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化妝品市場零售額高達2992億元,同比同增12.6%。

與此同時,非法添加、假冒偽劣、誇大功效、來源不明……化妝品行業亂象接連發生。

如江蘇省泰州市破獲一起特大化妝品非法添加禁用成分案件,違法人員從多個渠道購進非法添加禁用成分的化妝品原料,通過半成品、貼牌、成品等形式銷往國內20多個省市的美容院和化妝店。

對此國家在2020年7月,接連公布了《化妝品註冊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和《化妝品生產經營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其中《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在2021年1月1日正式實施。

這些政策新規中,突出點在於加大了違法處罰力度,其中包括「對非法添加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的物質等違法行為,最高可處以貨值金額30倍罰款,甚至終身禁止從事化妝品生產經營活動」。

政策新規體現了監管層對重整美妝行業的決心,外界認為,這加快了美妝行業的重塑和洗牌,讓行業走向規範。

對於華強北美妝市場來說也是如此,繼打假行動,打擊走私案之後,也給華強北的美妝市場釋放明確的信號——經歷行業亂象的華強北美妝市場,必須回到經營的正軌。

IP Global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在接受時代周報採訪時表示,「短期內,華強北美妝市場的供求關係與交易將受到影響。但長期來看,這將有助於規範華強北貨源渠道,有利於行業健康和可持續發展。」

值得思考的是,繼電子市場、美妝市場接連受挫之後,華強北的下一個賽道在哪裡呢?

從目前華強北其他業務的轉型來看,進口零食藉由2020年電商直播的帶動有了不小的增長,但從進口零食的體量和毛利來看,似乎不足以成為華強北的主要組成。

不過可以確定的是, 對華強北來說,它敏銳的嗅覺一如過去對每一個風口的追逐,在這裡永恆不變的就是「變化」。

(本文頭圖來源於賽格集團官網。)

相關焦點

  • 華強北:電子街沒落,轉型美妝城 賣手機也賣美妝
    今天看到討論華強北「電子沒落、美妝興起」的現象的帖子。如果不是看到這個帖子,我還不知道華強北已經轉型做美妝。這幾年的確沒有留意華強北的信息。翻查媒體的報導,其實早在2018年華強北就已經轉型做進口化妝品,據行內人士的觀點,手機數碼轉型做美妝是深圳跨境電商繁榮發展的結果。大概四五年前我和朋友到過華強北,到了一家電腦城。從進入大門開始就有一個人尾隨我們,問我們是否需要買電腦,我們從一開始就表達了不需要。
  • 深圳華強北再轉型:電子第一街風光不再,美妝城是不是終點
    而在撕去電子城標籤的明通美妝城,商場A區已經沒有空置的店鋪,兩米見寬的過道上擠滿了行人。電子與美妝可以說是華強北的「前浪」與「後浪」。當初誰也沒想到,華強路這條普通廠區道路的一小段,會成為「中國電子第一街」,同樣的,誰也沒想「硬核」華強北如今成為了「美妝聖地」。
  • 華強北的焦慮轉型:曾是中國電子第一街 如今數碼城裡賣美妝
    華強北的焦慮轉型:曾是中國電子第一街 如今數碼城裡賣美妝 郭建傳的鋪子位於深圳華強北明通數碼城一樓,40平方米,不大,卻銷售著近500個單品。在這座樓裡,類似的美妝商鋪有600間,它們佔據著位置最佳的一至三樓。而那些曾經讓華強北「走路連地磚都看不到」的通訊電子商鋪已然失掉了主角光環,被迫「上樓」。整個華強北,像明通數碼城一樣賣化妝品的,有4家。昔日的「中國電子第一街」在轉型。
  • 從電子重鎮到美妝聖地 從不放過風口的深圳華強北
    時代財經 攝(2020年8月)時代的車輪不斷向前滾動,明通也一直緊跟時代的步伐數次轉型。如今,明通已從當初的數碼城變成國內最大的美妝聖地——明通化妝品市場,也是華強北最早轉型做美妝的專業市場。「支付寶到帳8193元」,時代財經一腳踏進明通,耳邊傳來響亮的語音提示——一筆生意又做成了。8月14日下午3點,明通B座的美妝生意非常火爆。
  • 華強北賺起女人錢:「中國電子第一街」轉型做美妝
    明通化妝品市場是深圳華強北首個全面轉型做美妝的商城,而如今,明通 7-8 平的鋪租已漲至五萬每月,且一店難求。在明通帶動下,華強北 48 個商城中,有 10 個已經開始或者完全轉做美妝生意。不過對於流動性極強的華強北市場,美妝不是他們第一個戰場,也絕不會是最後一個。在熟知華強北人的眼裡,「電子」仍是不會輕易摘下的金字招牌。
  • 不賣iPhone賣美妝 華強北悄悄開始轉型
    此刻,它和它的淘金客仍在進行一場漫長的轉型,美妝是他們正在前往的方向。買進口美妝,到華強北「靚女,今日咁早過來揀貨啊。」 剛吃過飯的李曉敏,見到有客人路過便匆匆站起身,用生澀的粵語招攬生意。即便部分商城轉型美妝,華強北每天甦醒的時間仍在中午12點。「和以前一樣,從中午營業到晚上11點,越晚越熱鬧。」李曉敏說。
  • 深圳華強北轉型:從男人的數碼天堂,到女人的美妝海洋
    在深圳東南部的華強北商區,這樣的故事不勝枚舉。上個世紀末,憑藉地理位置與人才優勢,華強北很快吸引了電子產業的聚集,並一度發展成為中國電子產業的風向標。移動網際網路崛起後,多家電商平臺的混戰,衝擊電子產品的傳統購買形式,使華強北、中關村、徐家匯等一眾數碼城遭受巨大打擊。轉型迫在眉睫,嗅覺敏感的潮汕商人不斷嘗試各種出路,與電子相差甚遠的美妝,成為發力目標。
  • 在華強北賣美妝的男人們
    曾經的中國電子第一街華強北,也面臨著轉型的壓力。美妝市場,正是這裡探索的新方向。 從賣電子產品到賣美妝,華強北的轉型看似跳躍甚至「魔幻」,但走近這些轉型探索者,你會發現,對他們來說,賣美妝和賣手機、賣電腦配件,其實一模一樣。 他們不需要懂產品,只要找到靠譜的渠道,拿到便宜的貨,然後批發出去。
  • 華強北轉型做美妝,誰也沒想到,一切竟來的如此之快!
    說到中國最大的電子數碼市場深圳華強北,大家腦海中想到的是什麼?可能很多人都會脫口而出「山寨」二字,尤其是在iPhone手機暢銷之後,觸控螢幕手機成為了主流,在吸引眼球方面只有你想不到沒有華強北做不出的手機。
  • 華強北山寨手機批發市場龍勝實現完美轉型
    華強北山寨手機批發市場「夕陽西下」 龍勝實現完美轉型來自數據研究機構艾媒諮詢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山寨手機廠商的總體銷量將大幅下降,數百家山寨廠商將面臨破產,並導致內地手機產業的新一輪洗牌。這並不是危言聳聽。實際上,最近深圳不少山寨手機生產工廠都已經停業,類似的「關門大吉」事件非常普遍。作為山寨大本營的整個深圳手機產業,目前正在轉型的十字路口徘徊。
  • 「海外代購」美妝可能只是在華強北轉了一圈 ——揭秘深圳華強北超...
    2020年底,一起涉案金額超6億元的化妝品走私案,令深圳華強北產生「地震」。在行業主管部門的幹預下,上千家美妝店幾乎「一夜之間」全部關閉,休業整頓。自2018年以來,迫於傳統通信電子市場衰落,華強北的明通、曼哈、遠望等多座數碼城先後轉型美妝城,美妝業一時呈瘋漲之勢,攤位一鋪難求。然而,重大走私案讓華強北的美妝市場亂象浮出了水面。
  • 華強北轉行做美妝真相!
    有人因為美妝死,有人因為美妝活了。現在數碼產品越來越透明化,利潤越來越低,當沒有利潤的時候,商家就會想出各種方法,要麼提高利潤,要麼提高銷量,或者乾脆直接轉行。「現在華強北明通租金是最高的,3樓一個檔口租金都要三四萬,一樓更貴,一個不到十平方的鋪面月租金就要十萬」----一個在飛揚做手機的商家曾幾何時,提到華強北大家想到的一定是數碼產品。
  • 「海外代購」美妝可能只是在華強北轉了一圈 華強北超6億元走私案...
    「海外代購拉著行李箱說要出國,可能只是在華強北轉了一圈。」2020年底,一起涉案金額超6億元的化妝品走私案,令深圳華強北產生「地震」。在行業主管部門的幹預下,上千家美妝店幾乎「一夜之間」全部關閉,休業整頓。自2018年以來,迫於傳統通信電子市場衰落,華強北的明通、曼哈、遠望等多座數碼城先後轉型美妝城,美妝業一時呈瘋漲之勢,攤位一鋪難求。
  • 昔日電子第一街悄悄轉型,你從海外代購的大牌美妝可能來自這裡!
    美妝產品正在重塑華強北華強北,不再是數碼產品的天堂。從深圳華強北地鐵站A口走出去,再沿著振華路往東走,短短的500米路程,就有四五個化妝品批發城。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華強北開始被美妝產品佔領。「2014至2016年,這三年電子市場萎縮最明顯,很多電子市場的鋪位空置率超過30%,最高的達到了60%左右。」為了活著,華強北商家們不得不嘗試轉型,智能家居、醫療電子、汽車電子……凡是有機會的領域都去試水。
  • 你的「海外代購」美妝可能來自深圳華強北
    「海外代購拉著行李箱說要出國,可能只是在華強北轉了一圈。」2020年底,一起涉案金額超6億元的化妝品走私案,令深圳華強北產生「地震」。在行業主管部門的幹預下,上千家美妝店幾乎「一夜之間」全部關閉,休業整頓。自2018年以來,迫於傳統通信電子市場衰落,華強北的明通、曼哈、遠望等多座數碼城先後轉型美妝城,美妝業一時呈瘋漲之勢,攤位一鋪難求。
  • 瘋狂的華強北美妝:價格便宜一半 工資你說了算
    明通商場東門外招募小弟小妹:工資你說了算2017年3月,作為華強北知名電子大賣場之一的明通數碼城開始向美妝方向轉型,目前成為轉型最成功最徹底的一個。界面新聞曾報導,遠望二期從去年10月開始轉型美妝,由於起步時間較晚,為了吸引商戶,當時在招商上給出了優惠,給租戶免去了管理費和入場費,以5、6平米的鋪位為例,每月租金2000元到9500元不等,也未強調過「街鋪」等概念。可見,隨著美妝生意在華強北的生根發芽,商鋪租金已水漲船高。
  • 華強北美妝是正品嗎?全面分析,乾貨必看!
    相信大家在網絡上看到了不少關於華強北美妝的資訊,海藍之謎、SKII等大牌美妝五折的價格吸引了很多眼球!但我們大部分人其實並不了解美妝產品的各種生意渠道,認為官方售價一千的產品華強北竟然只要五百,這是不能接受的,理所當然的認為是假貨。
  • 深圳:華強北路美妝城一夜之間人去樓空?
    明通數碼城位於有著「中國電子第一街」之稱的華強北商圈的華發北路,由桑達工業區415棟和414棟改造而成,總建築面積60000㎡,總投資近億元。  近年來,化妝品正在重塑華強北,明通數碼城是向美妝方向轉型最成功也是最徹底的一個。  按照以往,晚上十點多是明通的發貨高峰期,通常燈火通明,人流湧動,小推車穿梭其間,可如今卻門庭冷清,空氣裡充斥著緊張的氣氛。
  • 深圳華強北大量美妝店關門,可能跟走私有關
    華強北大量化妝品商家關門謝客,華強北又再一次因為水貨(走私貨)被推到了風口浪尖。 從1月5日開始,華強北段出現了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就是大量的化妝品商家開始把店內的化妝品都運走,5日晚上有很多貨車等著裝貨把這些化妝品運出去。
  • 從山寨到走私,你的美妝代購可能只是在華強北轉了一圈
    「海外代購拉著行李箱說要出國,可能只是在華強北轉了一圈。」2020年底,一起涉案金額超6億元的化妝品走私案,令深圳華強北產生「地震」。在行業主管部門的幹預下,上千家美妝店幾乎「一夜之間」全部關閉,休業整頓。自2018年以來,迫於傳統通信電子市場衰落,華強北的明通、曼哈、遠望等多座數碼城先後轉型美妝城,美妝業一時呈瘋漲之勢,攤位一鋪難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