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億巧克力市場,為啥跑不出一個國貨爆品?

2020-12-15 前瞻網

作者|張力  來源|穀倉爆品學院(ID:gucangchanpinjia)

中國人平均每年吃巧克力2塊(約100克),而在歐洲這一數字是中國的近100倍,巨大的消費差傳遞出一個信息,巧克力在中國還是一個藍海市場。

有數據預測,2020年全球巧克力產品銷售額可達1240億美元,消費量達1060萬噸。中國巧克力市場的整體市場規模2019年約為300億元,同時保持3.2%的複合增長率。

但在全球巧克力市場逐漸上漲、中國消費升級的背景下,國產巧克力品牌似乎還沒做好準備,整體表現暗淡無光。

那麼,千億級的巧克力市場, 為什麼跑不出一個國貨爆品?

1、國產巧克力的慘澹,金絲猴僅是個縮影

2012年,金絲猴上市A股失敗,67歲的創始人趙啟三決定重新出山。

如果成功上市,金絲猴不僅將成為國內首家A股上市糖果類企業,還將成為中國糖果巧克力品牌的絕對龍頭。

但上市失敗令趙啟三反思了發展戰略:「品牌建設才剛剛開始,沒做好準備就期望每年高成長、高利潤,只會把我們當前的元氣耗幹。」

隨後,金絲猴重新梳理了品牌路線、調整虛高價格,並以貨補形式彌補經銷商損失。

本以為這是中國巧克力品牌轉型的起點,但幾年之後,金絲猴被北美最大巧克力製造商好時以總價接近40億元的價格全資收購。

成功套現後,趙啟三轉型鹽業和房地產行業,而金絲猴的員工則迎來大規模裁員,很多老員工無奈離廠,部分工廠也一度陷入短期停產。

更壞的是4年之後,業績不佳的金絲猴,被好時以僅2億元的價格拋售。此時的金絲猴已奄奄一息:銷量下滑、品牌影響力下降、營銷團隊、經銷商分崩離析。

金絲猴僅是國產巧克力2010年以來的一個縮影:2016年,經歷連年虧損的國產巧克力「一哥」金帝被迫停產,隨後中糧將金帝賤賣。

而另一家國內休閒零食品牌大牌徐福記在2011年被雀巢控股後,品牌銷量始終不溫不火。

2、國際巨頭壟斷市場,國產難以走出低端化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12-2016年中國巧克力市場規模整體保持平穩增長趨勢,年均複合增長率達5.76%。而在更早的十年裡,中國巧克力市場複合增長率高達14.39,遠高於世界水平。

中國市場的高增長讓糖果巨頭們看到機會,在2011年至2017年期間,瑪氏、雀巢、億滋等國際糖果巨頭均在加緊布局中國市場。

美國瑪氏集團,旗下擁有德芙、M&M、士力架等眾多知名巧克力品牌,2017年市場佔有率達36.7%,義大利費列羅依靠Ferrero Rocher和Kinder兩大品牌佔有市場14.3%。

而雀巢、好時、億滋等幾家巨頭緊隨其後,市佔率分別達9.7%、8.6%和3%。瑪氏、費列羅、雀巢、好時這4大巨頭牢牢佔據了75%以上的市場份額。

在品牌方面,國外品牌牢牢佔據中高端市場,國產巧克力只能在利潤較低的低端市場爭取生存空間。突破低端化是國產巧克力品牌整體面對的問題。

國內巧克力製造廠大多以初級加工生產為主,與國際大牌相比,國內巧克力製造業劣勢明顯:

1.產品落後:

巧克力是由可可製品(可可液塊、可可粉、可可脂)、白砂糖、乳製品和食品添加劑等為基本原料,經混合、精磨、精練、調溫、澆模成型等科學加工而成,其核心在於產品的口感。

決定巧克力口感的重要因素是可可脂含量,國內巧克力可可脂含量基本在20%以下,國外巧克力可可脂含量大都在30~40%以上。

另外,國內可可製品中90%為代可可脂,使用天然可可脂的廠商只有可憐的10%。代可可脂的大量使用導致產品口感沒有競爭力。

2.設計落後:

相比費列羅、好時、明治等大牌巧克力產品精美的包裝,國產巧克力的產品包裝設計相差甚遠。

有一項研究表明,巧克力的包裝方式比實際口味更能產生消費推動力 。

消費者通過味道、口感發掘產品內在品質,而大眾對於品牌的心理認知,則跟產品的包裝、名稱、品牌內涵等相關。包裝信息為消費者帶來的情緒反應更能觸發消費者的購買行為。

3.品牌影響力落後:

另一方面,巧克力在糖果類產品中屬於塔尖產品,需要很強的品牌力和產品設計、研發能力,背後需要足夠的資金、資源支撐。

從原料、產品、品牌、渠道等制約條件綜合來看,巧克力都屬於是一個慢生意。瑪氏、好時等巧克力巨頭能夠站穩中國市場,是三十多年不斷深耕市場的結果。

隨著消費升級的進行,對於巧克力這一品類,價格已經不是市場的主要決定因素。國產巧克力想要在競爭中脫穎而出,要先從產品品質、包裝和品牌內涵方面做足功夫。

與國際巧克力消費量相比,國內巧克力市場仍有較大的市場空間,但從生意回報來看,巧克力仍是個慢生意,需要經過漫長的消費者培育期,創業者想要在這條賽道上有所作為,首先要有長期經營的耐心。

3 中國人究竟愛吃巧克力嗎?

國際巧克力巨頭建立的巨大品牌壁壘,加上國內巧克力品牌的慘澹現狀,不禁讓人產生一個疑問:巧克力到底還能跑出新國貨品牌嗎?

其實關於巧克力,一直有一種說法:老人不愛吃、小孩不讓吃、三高患者不能吃、女士怕胖不敢吃,所以巧克力在中國很難有市場。

這個說法當然很片面,但也從另一層面提出一個問題,作為舶來品的巧克力,在中國的接受度的確不如國外市場。

這要從幾個方面來看:

1.巧克力是舶來品,中國大眾對其認知度和接受度仍然有差距;

2.在崇尚健康消費的當下,高糖、高熱量、高脂肪等關聯印象仍然是國人的消費障礙;

3.巧克力的消費場景並不突出,除了情人節,大眾沒有太多的場景能與巧克力消費產生聯繫,而大眾尚未形成日常銷售巧克力的習慣。

當然還有一個說法是,可可豆苛刻的種植條件和稀少的產量制約了中國巧克力製品的發展。

可可豆只有在赤道附近的一些國家才能產出,而世界為數不多的可可豆種植園大多為國際巧克力巨頭長期壟斷經營。

其實可可生長條件與咖啡相似,能夠種植咖啡的地方 大多能夠種植可可,在我國雲南均有可可和咖啡的種植區。

作為生意品類,巧克力與咖啡的情況類似,同為舶來品、同樣缺少國內產量和大眾基礎、同樣被巨頭壟斷市場,但近幾年咖啡新國貨正在逐漸崛起,越來越多的國貨品牌被大眾接受。

從近幾年中國巧克力市場的表現情況來看,隨遠低於世界水平,但中國人均千克力消費量正在穩步提升。市場的逐漸開發加上咖啡新國貨品牌的崛起,完全可以給巧克力國貨看到希望。

日本也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日本並非可可種植國,但其人均巧克力消費量是中國的10倍以上,更重要的是,日本製造出了全球前十的巧克力品牌,明治(Meiji)就是其中之一。

日本的巧克力工業誕生較早,但真正的爆發是在上世紀70年代,消費升級使日本大眾已經習慣於巧克力所代表的歐美生活方式。為了更好的迎合消費者,以明治為代表的巧克力生產商開始在產品外形、包裝、品牌內涵上下了很大功夫。

比如明治推出的巧克力點心產品「蘑菇山(きのこの山)」和同系列的「竹筍村(たけのこの裡)」,關於兩款產品哪個更好吃的民間爭論,一直持續了長達40年,好比「豆腐腦鹹甜之爭」的日本版。

長達40年的爭論,坐收流量的明治是最大贏家。進入21世紀,明治在巧克力產品品類、包裝設計、品牌營銷方面為日本消費者提供了更多的選擇自由。

承擔明治部分產品包裝設計工作的佐藤卓大師曾說:「把食品的包裝、味道甚至口中的觸覺都進行『解剖』,變成非常細節的組成部分,就能讓消費者感受到每件產品的魅力」。

中國市場與日本上世紀90年代類似,在消費升級背景下,消費者願意為更好的生活品質買單,對比起來,通過文化品牌戰略重新定義新產品,重新定義營銷,也許就是國產巧克力的突破方向。

4、巧克力新國貨正處在爆發前夜?

在國貨升級的大趨勢,巧克力仍是一個擁有廣闊前景賽道,從打造爆品的角度來說,巧克力生意至少具備以下優勢:

首先,從塑造快消品營銷角度,巧克力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巧克力的天然屬性(對於人體產生多巴胺的刺激以及輕微的成癮性),使其成為少有的情感附著力非常強的單品,與愉悅、輕鬆、愛情、幸福等消費者最基礎的人性需求裡重要的部分可以產生豐富的關聯。

其次,從休閒食品的整個市場的偏好而言,目前甜味是線上休閒食品第一大口味,這也給了巧克力市場上初創品牌切入空間。

另外,消費者對於巧克力「不健康」的認知,反倒方便新品牌重新定位。消費有健康、低糖、減肥的需求,這與巧克力長久以來的品類認知相悖。在這種情況下,主打健康、減脂概念的巧克力休閒食品將有極大的機會。

雖然整體巧克力增速不及有些迅速增長的品類,但近年某些細分巧克力品類增速極快,比如黑巧克力(天貓黑巧克力品類年增速200%以上),黑松露巧克力等等,原材料更加純正、更加健康,有全球供應鏈優勢的初創公司會有細分切入快速增長的突破空間。

比如在今年雙十一期間賣出688萬片的每日黑巧,就是近年巧克力市場誕生的國貨黑馬。以健康、時尚、年輕三個標籤為維度,每日黑巧成功佔據了用戶心智,在黑巧市場內搶下一席之地。

所以,巧克力雖然市場不算非常大,但作為休閒食品乃至食品品類的切入點,有足夠的增長速度、突破空間和形成品牌感的機會,對於初創企業發展成為更有想像空間的綜合食品企業,提供了一個優質的長賽道。

援引資料 :

《金絲猴上市千機變》中國企業家雜誌

《中國巧克力奶茶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前瞻產業研究院

《巧克力巨頭竟然在中國碰壁了》商界新媒體

《中國巧克力苦澀史:列強瓜分的「殖民地」,本土品牌全軍失守》

《消費品品類速覽006:巧克力》青山資本 

編者按:本文轉載微信公眾號:穀倉爆品學院(ID:gucangchanpinjia)

本文來源穀倉爆品學院,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前瞻網的立場。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新國貨爆品」是怎樣煉成的?穀倉爆品學院十條國貨突圍之道
    國貨爆品是如何打造的近年來,「國貨」「爆品」成為熱詞,在國貨品質不斷提升的背景下,年輕人以「國」為「潮」,買國貨、用國貨、曬國貨成為越來越多年輕人的選擇,也成為新消費時代的另一個顯著特徵。「傳統企業如果不把握住年輕消費者的特點,有時就會產生自說自話、高高在上的感覺。企業需要轉換觀念,學會換位思考,站在消費者的角度來思考問題。所以,企業越來越年輕化也將會是一個趨勢。」洪華表示。
  • 穀倉爆品學院:好產品和爆品之間,差一個懂產品的CEO
    六年前,因判斷箱包市場中書包品類未來有巨大的市場空間,成立二十多年的老企業卡拉揚決定從拉杆箱轉型做書包。創始人張新華深知新時代不能用舊打法,但是具體怎麼做,卻沒有方向。2017年,成功進入穀倉新國貨加速營後,張新華學習到了爆品思維,了解到爆品不是摸著石頭過河的概率學,而是有章法可循。
  • 創造爆品神話,新國貨做對了什麼?
    2020年的最後一個月,品牌感受到的不只是焦慮,如果透過自身業務去看整體市場的發展,會發現變化來得更快,各類消費在向新的模式、新的渠道、新的人群做發展。無論是網際網路消費還是線下實體經濟,小到手邊的衛生紙,大到新網紅城市的經濟發展,「爆品」不斷地出現,衝擊原本就不平衡的市場。
  • 許仰天:中國最神秘千億巨頭,一個在海外迅速崛起的國貨服飾品牌
    人生如戲,每天登場一位「主角」 微信公眾號:登場 NO.40-許仰天:中國最神秘千億巨頭,一個在海外迅速崛起的國貨服飾品牌
  • 國貨巧克力正在迎頭趕上,何時擊退外資品牌?
    來源:鈦媒體國內食品快消市場上,糖果、巧克力等品類仍是外資品牌佔據先發優勢,中國品牌鮮有作為。在中國,跟巧克力有關的消費,最開始由國際休閒食品巨頭公司帶動。德芙、士力架的母公司瑪氏集團、費列羅與好時,三大巨頭佔據了中國巧克力市場接近 2/3 的市場份額。
  • 國潮崛起的2020年,打造爆品的5大路徑
    元氣森林、完美日記、花西子、泡泡瑪特、小熊電器、繽兔美妝冰箱……中國大消費領域的2020年,無疑是新國貨當之無愧的崛起之年。 國潮的崛起,代表大消費領域進入「品牌力經濟」時代,本質上是品牌的崛起,對於長期處在不確定的時代下的中國品牌,一些國貨爆品已經為我們指明了相對確定的發展路徑。
  • 酸梅湯市場如何 會成為下一個爆品嗎
    如今是一年之中最熱的時候,而且也是飲料的銷售旺季,因此飲料市場也呈現出了快速增長的模式。但是隨著消費者對健康養生意識的不斷增強,營養又健康的飲品才是消費者的首選,那麼在這個夏天,營養健康又有解暑作用的酸梅湯市場將成為更多人的首選!
  • 竹妃紙巾之後再出爆品 天然工坊如何以少勝多
    許多電商認為線上渠道銷售,上新就是要快要多,才能搶佔市場和先機。天然工坊的爆品路線給出了不同的答案:市場是一直有機會的,但機會是留給那些真正把產品做到極致的品牌,這也是目前市場上最缺少的匠人精神。用最好的產品,定出最低的價格,聚焦所有的力量和資源竭盡所能先把一個產品做好,不給自己留後路。在經歷了4次的創業失敗之後,天然工坊高度聚焦,用痛點法則,將1釐米的產品做到1公裡的深度,終於打出了自己的「招牌菜」——竹妃竹漿紙巾。
  • 巧克力味爆米花,一口一個停不下來
    偶然間在美食天下上看到了自己也可以在家嘣爆米花了,便買來了爆米花專用玉米和烘培巧克力,用家裡的黃油嘗試做了這次巧克力味道的爆米花。頭一次做,用黑巧克力的話裡面一定要加糖——!原料:爆米花專用玉米粒、黃油、巧克力、黃油。
  • 鳥哥說化妝品三:國貨化妝品成功的可能路徑
    國貨化妝品,完美日記只是其中代表,而不是全部。 二、國產爆款化妝品的分類特點 2.1 爆品打造上,國貨完勝國際大牌 2019 年全網月銷量 TOP20 美妝爆品中,平均每月約有 19 件國貨,在爆品打造上國貨 與進口化妝品相比有顯著的優勢。
  • 中茶、普洱IPO:千年文化,千億市場,為何跑不出像樣的茶企?
    則往往被稱為「口糧茶」,在家隨便泡泡,既不珍惜,也不講究。因此,中國的茶葉消費,就這樣硬生生地被割裂成兩個市場。一個是日常消費的市場,口糧茶,沒有稀缺性,價格叫不上去,單位利潤也不高;另一個就是奢侈品市場,各種人為製造稀缺性,產地、採摘季節、炒制方法、採摘過程、甚至連採茶炒茶的人,都有特殊的講究。
  • 2019美妝爆品引領新潮流
    隨著美妝市場的不斷壯大,競爭也愈演愈烈,品牌想要脫穎而出,不僅僅只靠產品實力,宣傳也同樣重要。已然過去的2019年湧現了很多受人喜愛的美妝爆品,其中令人眼前一亮的就有珀萊雅的泡泡麵膜等。珀萊雅的護膚品好用嗎?不妨看看小編整理的2019美妝爆品清單推薦,相信這些美妝爆品2020年依舊可以帶來美麗。
  • 熊貓星廚優秀案例|冰叔切開千億市場,會不會是下一個爆品?
    西貝、喜茶、海底撈紛紛瞄準酸奶市場,欲在這塊千億級的蛋糕下分得一杯羹,同樣也在酸奶市場中摸爬滾打的範勝磊、李宏飛與之不同,他們是在顧客一次又一次的慫恿下才誤打誤撞的進了這個行業,做起了酸奶生意。「我們也沒想到生意會這麼好!」
  • Z世代市場爭奪戰,傳統國貨如何分得一杯羹
    雅詩蘭黛dw粉底液:持妝效果好,底妝比較服帖,混油皮夏天用出油會越來越服帖,冬天用會有點幹。花西子散粉:使用感還行,粉質細膩,不浮粉,主要還是看自己的皮膚狀態,毛孔粗大的鼻翼處會有輕微卡粉。對比下來,除了自然堂以價格及品質優勢佔據一席之地外,其餘傳統國貨產品的身影卻很少見。為了進一步了解和驗證身邊朋友的選品邏輯,我們也對他們進行了一個小小的調查問卷,得到了以下的有效數據。問題一:您選擇國際品牌的原因?(多選題)問題二:您選擇新銳品牌的原因?
  • 良品鋪子的「新國貨」暢想 全球供應鏈打開價值新空間
    產業端看,市場擴容迅猛,近三年銷售收入複合增長率超20%,年銷售額突破萬億元。然聚焦企業,掣肘問題也不少:產品單一、產業零散、品質落差、標準缺乏、產業化低等等。真能稱的上「新國貨」的品牌及產品屈指可數。這些問題限制了行業升級、蝶變,也與多元、個性、品質化的消費趨勢不甚相符。
  • 做爆品還是做品牌?...這場辯論,企業家都說了...
    前段時間爆雷的蛋殼公寓,給資本市場敲響了警鐘,同樣是做長租公寓的安心公寓創始人徐早霞對融資這件事情有深刻體會。徐早霞表示,疫情期間,有很多銀行找上門,拿到的授信是幾十億,「銀行是最便宜的錢,能拿還是要儘量拿,但是能借到錢不代表能還錢。」  銀行融資屬於債權融資,考驗的是一個企業的償還能力。
  • 股市四海堂直播知識:巧克力賽道難出圈
    粗暴複製網紅品牌套路,巧克力也著了道  國貨品牌的快速崛起,也是近年來消費範疇的新現象,從鍾薛高、元氣森林到圓滿日記、花西子等,快速的生長途徑,也讓越來越多的人開端置信,一切的消費市場都值得再做一遍。  上線不到兩年時間,就成為天貓黑巧類目排名第一的新銳品牌,這是國貨新消費品牌在巧克力賽道講出的故事。
  • 嗅覺經濟千億市場之下, Foellie以私處護理突圍中國市場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全球香氛行業分析報告》顯示,中國市場香水消費增速明顯,預計2018至2024年間,中國市場將保持約15%的年複合增長率,到2022年,市場規模預計突破400億元。在中國美妝護膚企業快速發展、初創化妝品牌競爭漸入白熱化階段之時,香水市場似乎有望成為中國化妝品市場的一個新增長點。
  • 美國有德芙,義大利有費列羅,中國的知名巧克力堪稱「國貨精品」
    香醇不甜膩的醇黑巧克力,德芙真的是從小吃到大的老牌巧克力了,滿滿的童年味道。一直都很喜歡吃黑巧,各種牌子的黑巧也吃了很多,德芙的醇黑巧克力,66%的可可含量,還富含黃烷醇,抗氧化特性對心臟也有好處。
  • 化妝品市場國外品牌搶盡風頭,國貨丸漾彩妝持續發力
    (原標題:化妝品市場國外品牌搶盡風頭,國貨丸漾彩妝持續發力) 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居民消費水平的整體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