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專論:在臺灣 公投何時能與大選脫勾?

2020-12-13 環球網

【環球網綜合報導】中評社發表評論文章稱,公投常常在臺灣政治發展中扮演關鍵性角色,其他國家或地區常常將其運用在公共政策議題上,而臺灣從過去的經驗卻常常用於重大且敏感之政治議題上,而核四議題,系屬於重大公共政策議題,若在必要時,可有公投之必要。

文章提到,不久之前,民進黨主席蘇貞昌宣布要推動反核四公投與2014年合併舉行,並將其推給是呂秀蓮所主張的;公投綁大選又再度成為大選催出投票率的動因,公投成為選舉的工具,再度喚起人民過去的記憶;利用公共議題如核四等每每與重要選舉掛勾,讓人既感氣憤又感無奈,政治選舉剝奪了公投的民主性與神聖性,但奇怪的是,民進黨仍樂此不疲地玩弄公投、為了綁選舉,已經到了無所不用其極的地步,並且公投也已經變成民進黨的選戰策略之一,而已非民主價值。

蘇貞昌對外聲稱反核是民進黨一貫的主張,和選舉無關,而是為了世世代代!但事實上,大家都非常清楚,民進黨將反核與公投綁在一起‧其目的當然是為了選舉,否則怎會讓向來與民進黨並肩作戰的社運團體都看不下去了呢?紛紛反對核四與2014年大選綁在一起,反對的理由不僅是因為蘇貞昌處理反核四公投案的程序有瑕疵,且不夠慎重,更重要的是,反核一旦與臺灣政治選舉掛勾,非但會模糊焦點,更易操作成政黨對立與政治鬥爭的工具,這實非反核人士所樂見,臺灣一旦公共議題泛政治化後,成為政黨鬥爭與批判的工具,就失去公共討論的理性空間,也會變成不問是非只問立場的情況。

當蘇貞昌拋出「反核四公投與七合一選舉合併舉辦」構想之後,各方都反對。

藍營質疑此舉是政治操作,反核團體也批評蘇貞昌「頭殼壞掉」。儘管民進黨中央改口聲稱「公投沒有時間表」,蘇貞昌也聲言「會和反核團體、環保團體商量」,但蘇貞昌的領導威信誠然已經受到傷害,公投綁大選只會讓人看破手腳。或許他的考量無非有三:其一、認為核四可做為七合一選舉議題,以此動員反核力量;其二、避免蔡英文在反核議題壟斷髮話權,反被動為主動;其三、希望在一一三火大遊行之後,創造新的議題。也就是說,蘇貞昌此舉縱非選舉謀略,但絕對是政治算計,不但要與蔡英文別苗頭,更希望藉此主導反核四運動,突顯其是在野黨之第一把手。

重要的公投一再地與臺灣選舉綁在一起,人民就永遠沒有表達及澄清思緒的機會;任何一項制度或是政策的推行都需要政府主管機關花上極大的人、物力及時間,設法透過各項管道來告知民眾,認識、信賴與配合該制度與政策,實在不應該初始的考量便是以綁架公投來達成操縱選舉目的。

濫用公投及消費公投的結果,只會使公投變得很廉價,很平常,沒有一種特殊的意義,濫用公投替立法怠惰找到卸責的藉口,替行政不作為找到出路,更可悲的是,一個嚴肅的核四議題,倘若成為2014大選利用的配角,將沒有討論的空間,因此核四議題實在不宜設想成為大選利用選票加分的工具性,更不應該在大選時綁在一起,而應當迅速脫勾,大選歸大選,核四公投歸核四公投,使臺灣人民能夠充分展現集體意志,在一個安定且相對單純的環境下,無外力操作與不在各方尚未充分討論共識的情況下恣意進行公投綁大選。

再從公投法第二條規範來看,公投包括「全國性」及地方性公投,「全國性」公投適用事項包括法律之複決、立法原則的創製、重大政策之創製或複決、「憲法」修正案之複決。此條明確規定公投事項,這些公投事項,之前都必須經過人民充分瞭解,在利弊得失,經過充分討論的情況下,符合法律規定的程序下進行,而核四公投既是當局主管事項,自然要舉行「全國性」公投,而要全體公民的二分之一投票反對興建核四,成功機率微乎其微,一旦二○一四年公投不過關,反核團體訴求空間將大為減少,從而喪失反核運動主導權,因此反對蘇貞昌公投綁選舉主張;況且公投既無法律的約束力,與大選綁在一起,只會讓人民對於公投越來越興致缺缺,公投價值被廉價消費的結果,正如同「狼來了的故事」一般,喊久了就不值錢了,人民對公投也沒有特別的感覺,這難道是民進黨所希望的結果嗎?

核四議題透過公投方式解決不失為一種方案,但絕不應該與政治選舉掛勾,以模糊焦點。核四公投如果進行,將是面對真正屬於「公共政策」的公民投票。但無奈民進黨主席蘇貞昌宣示將以「反核公投」綁2014七合一選舉後,不但藍營反對就連綠營內部也是一片反對之聲,甚至有人說他「頭殼壞去」。其實,反對者或許是出自於權謀的算計,他們認為核四議題,在體制外進行抗爭,遠較在體制內以公投機制折衝,更可以獲取更大的政治鬥爭利益,因此反對公投。

關於核四贊成與否,唯有與大選脫勾,人民才有充足的時間來思考,有足夠的理性討論的空間,來找尋對臺灣整體最有利的方式。這麼重要的公共議題,民進黨實在不應該將其與2014年大選綁在一起,否則將是害了公投,核四議題也得不到答案,更找不出任何理性討論尋求共識的空間。公投並非萬靈丹,但也絕非毒蛇猛獸,我們不能有標準不一的情況,更不能政治化操作來遂行衝高投票率、激起選民熱情及簡單化約化核四議題。公投是神聖的表達民意之一種最直接的方式,但公投身處在臺灣這個複雜且特殊的環境下,卻往往變相形成改變現狀與製造危機與對立的工具,這實在不是我們所樂見的情況。

總之,公投並沒有錯,錯的是常常成為被利用及動員催票的工具。有些人將公投其視為實踐政治理想的正當化工具,有些人將其定位在地方層次與區域民眾切身感受的表態,然無論是哪一種情況,公投若與大選綁在一起只會失真失焦失實,特別在民主未臻成熟的臺灣,更顯出公投綁大選之具爭議性的一面。我們真的不應該在不知情及莫名其妙下再度實行公投綁大選,否則不只汙名化公投,更模糊及封殺核四存廢等重要公共議題討論理性空間,這絕非多數臺灣人民所樂見的,因此期盼民進黨蘇貞昌主席勿執迷不悟,為了2014年的選舉及保衛自己權力而犧牲了公投,否則只能證明其心中只有政治選舉,完全沒有中心價值及理念。

職是之故,公投綁大選之操作,只是一時操短線的選戰策略,絕非長遠性的思考及理念的追求,公投的設定必須要成為可長可久的制度而非一時選舉的工具。因此希望公投勿成為遂行政治私利的工具、勿成為行政霸權展現、勿成為兩岸關係再興波瀾的藉口,否則公投綁大選不只會斲傷臺灣民主,也會造成臺灣社會再一次的動蕩與衝突對立,核四議題永遠都得不到答案,也無法產生多數共識。

相關焦點

  • 「大選」加「公投」臺灣新竹市選務人員請辭電話不斷
    「大選」加「公投」臺灣新竹市選務人員請辭電話不斷     中國臺灣網2月18日消息 據臺媒報導,臺灣新竹縣選舉委員會16日舉辦「大選候選人」投開票所工作人員講習
  • 江啟臣選桃園、臺中推反萊豬聯署 港媒爆有精算
    國民黨主席江啟臣(右一)及前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右二)9日合體走訪中壢傳統市場,實際了解豬肉銷售狀況,並呼籲民眾參與反萊豬和「公投綁大選」2項聯署。(範揚光攝) 為反制民進黨當局強行通過萊豬進口,國民黨啟動「反萊豬、綁大選」2項「公投」,並開始在島內各縣市街頭宣傳。國民黨主席江啟臣日前分別赴桃園、臺中宣傳,與前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臺中市長盧秀燕等人同臺造勢。對此,港媒認為江到訪的兩縣市其實都有所意義,「些許透露出為黨魁選舉加分的意味」。
  • 泰"和統會"憂心臺灣族群對立,樂見"公投"失敗
    中新社曼谷三月二十四日電(記者羅欽文)月初以「堅決反對臺灣『公投』」為主題發起主辦全球華僑華人「反獨促統」大會的泰國「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二十四日下午對臺灣選後亂象發表聲明,表示憂心「臺灣『大選』加劇族群對立」和樂見「『公投』失敗」。
  • 美國大選揭曉,港媒:對大陸只有兩條路,臺灣面臨選擇
    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美國大選態勢逐漸明朗,民主黨的拜登當選。對此,「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首席顧問趙春山,不管美國總統是川普還是拜登當選,臺灣和大陸只剩下兩條路,一是打,另一個是談,如果現在蔡當局還沒看清國際局勢,回到「九二共識」的軌道上,兩岸關係只會越發緊張,港媒也認同此觀點,如果不要打,就只有談。拜登取代共和黨的川普將入主白宮,外界擔憂,若拜登當選恐讓陸臺美關係有所改變。
  • 港媒:臺灣2020大選三組選擇,兩種前途
    郭臺銘臺灣媒體昨天報導,郭臺銘將在9月13日宣布退出國民黨,並在中秋連假結束後登記成為「總統」被連署人。兩天前郭臺銘和日本記者會面,透露將在9月17日前作出最後決定,這是郭臺銘在國民黨初選失利之後,本人第一次表達參選意願。
  • 加州宣布,準備大選後舉行獨立公投,他們會成功嗎?
    每次大選過後,加州或者德州,總有一個會鬧獨立。如果共和黨贏,加州鬧一下,如果民主黨贏,德州鬧一下。政客們也就鬧鬧,各種亂七八糟的獨立組織也是炒作而已,都是為了獲得關注度和政治利益,能有幾個是真的想致力於推動獨立運動的?再說了,如果哪個政客或者哪個州長真想搞獨立公投,那最終是想成功舉行公投這個行動還是成功獨立呢?
  • 《華盛頓觀察》:美國學者透視臺灣大選--「臺灣人民沒有選擇『臺獨...
    當海峽兩岸的華人聚焦在臺灣於2004年3月20日舉行的總統大選和公投時,可能很少有人想到,3.20 對於臺灣政壇並不是一個懸念揭曉的日子
  • 當「公投」被「選戰」大力捆綁, 臺海危機的潘多拉魔盒或已打開
    由於公投提案門檻、連署門檻、投票通過門檻被大大降低,並且投票年齡也被降至18歲,政黨與民間團體競相提案,公投提案已紛至沓來,截至目前,公投提案已達40多件。適逢選舉年,臺「中央選舉會」預估年底將有十幾個公投提案捆綁選舉進行。臺灣公投議題不可避免地蒙上濃厚的選舉色彩。
  • 臺灣大選 綠營重挫三大原因
    慢生活、細品嘗、閱讀精選各地報導愛看有趣報導 只品好玩文章臺灣大選揭曉
  • 捕魚引發的震蕩:蘇格蘭欲「脫英入歐」 最快5月公投
    來源:時代周報捕魚引發的震蕩:蘇格蘭欲「脫英入歐」 最快5月公投時代周報特約記者 文嶽新年伊始,當英國正為「脫歐」落下帷幕而歡慶時,北大西洋的海域卻因「脫歐」後遺症引發了一場漁業衝突。據《蘇格蘭人報》1月6日報導稱,當地時間1月4日晚,蘇格蘭漁業巡邏船登上一艘愛爾蘭漁船,命令該船船長艾德裡安·麥克萊納根停止捕魚。
  • 西班牙大選看點:「一場對首相桑切斯和加泰隆尼亞的公投」
    新華社 圖4月28日,西班牙舉行第14次議會選舉,這也是2015年以來該國進行的第三次大選。面對2017年挫敗加泰隆尼亞獨立公投後的地區緊張局勢及極右翼黨派勢力的不斷上升,此次大選對於首相佩德羅桑切斯領導的工人社會黨將會是一次挑戰。據《衛報》報導,民意調查顯示,大約有四分之一的選民仍未決定將手中的選票投給誰。
  • 泰國總理:無論新憲法公投結果如何 2017年都將舉行大選
    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周五(8月5日)據外媒報導,泰國總理巴育表示,無論本周日就新憲法舉行的公投結果如何,泰國都將在2017年舉行大選。新憲法將決定泰國的未來。
  • 一場捕魚引發的震蕩:蘇格蘭欲「脫英入歐」 最快5月公投
    "哪怕我們中就還剩下一百個人活著,也沒人能強迫我們接受英國統治,永遠不能。"不少蘇格蘭人評論道,此話出自700年前,蘇格蘭人發給當時教皇約翰二十二世的《阿布羅斯宣言》。  「不安分」的蘇格蘭  蘇格蘭想要獨立的念頭由來已久,是一場持續了千年的鬥爭。
  • 蘇格蘭明年或再度舉行獨立公投謀「脫英」
    據路透社倫敦消息,蘇格蘭政府首席大臣妮古拉·斯特金當地時間11月30日拒絕排除明年再度舉行獨立公投的可能性,聲稱她希望在下屆蘇格蘭議會任期之初舉行獨立公投。報導稱,蘇格蘭人2014年未通過獨立公投。但是,英國政府處置新冠肺炎疫情危機的方式增加了對脫離英國的支持。多數民調顯示,大部分蘇格蘭人如今贊同「脫英」。
  • 加泰獨立公投與英國脫歐有何相似之處?西班牙首相:都是騙人的
    記者 | 安晶在西班牙即將舉行大選之際,首相桑切斯對支持加泰隆尼亞獨立的人們發出警告,將2017年的加泰隆尼亞獨立公投與英國脫歐公投相提並論,指責兩者都是建立在「謊言」之上。西班牙將於4月28日提前舉行大選,極右翼政黨「聲音黨」試圖以強勢對抗加泰隆尼亞獨立支持者的立場吸引更多選民。
  • 外媒:蘇格蘭明年或再度舉行獨立公投謀「脫英」
    &nbsp&nbsp&nbsp&nbsp參考消息網11月30日報導據路透社倫敦消息,蘇格蘭政府首席大臣妮古拉·斯特金當地時間11月30日拒絕排除明年再度舉行獨立公投的可能性,聲稱她希望在下屆蘇格蘭議會任期之初舉行獨立公投。
  • 邱毅:若敢發動「入聯公投」 臺灣幾個小時就完了!
    邱毅在接受香港中評社訪問時分析,臺當局「公投法」修正通過後有三大後遺症,首先是臺灣以後的政策會變得高度不穩定,也就是說行政部門通過的政策,很可能會很快就被「公投」顛覆掉了。最好的例子就是勞工權益的「一例一休」若拿來發動「公投」,以目前「修法」後大幅降低的門檻,很可能會被推翻掉。
  • 加總理面對魁北克「脫加」壓力 稱複製英國公投「很困難」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獨立報》6月29日報導,繼英國脫歐之後,加拿大總理特魯多近日正面臨著解釋魁北克在何種情況下可以「脫加」的壓力。他指出,在其他國家複製脫歐之路非常「棘手」。「公投在英國可行,但加拿大很難仿效。」
  • 英國朋友談英國脫歐」二次公投「
    「」我都脫了,你說有什麼事?「她幽怨地說道。聽到」脫「字我就有點緊張,我拿起了外套和禮帽,」跟福爾摩斯約好早上去釣魚,差點忘了。「說完,我連忙離開了房間。 「你給我回來……」大波波娃的聲浪震蕩著整個走廊。 站在福爾摩斯小樓門口,我長長吐了口氣按響了門鈴,福爾摩斯穿著晨衣給我開了門,一臉狐疑, 「被趕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