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綜合報導】中評社發表評論文章稱,公投常常在臺灣政治發展中扮演關鍵性角色,其他國家或地區常常將其運用在公共政策議題上,而臺灣從過去的經驗卻常常用於重大且敏感之政治議題上,而核四議題,系屬於重大公共政策議題,若在必要時,可有公投之必要。
文章提到,不久之前,民進黨主席蘇貞昌宣布要推動反核四公投與2014年合併舉行,並將其推給是呂秀蓮所主張的;公投綁大選又再度成為大選催出投票率的動因,公投成為選舉的工具,再度喚起人民過去的記憶;利用公共議題如核四等每每與重要選舉掛勾,讓人既感氣憤又感無奈,政治選舉剝奪了公投的民主性與神聖性,但奇怪的是,民進黨仍樂此不疲地玩弄公投、為了綁選舉,已經到了無所不用其極的地步,並且公投也已經變成民進黨的選戰策略之一,而已非民主價值。
蘇貞昌對外聲稱反核是民進黨一貫的主張,和選舉無關,而是為了世世代代!但事實上,大家都非常清楚,民進黨將反核與公投綁在一起‧其目的當然是為了選舉,否則怎會讓向來與民進黨並肩作戰的社運團體都看不下去了呢?紛紛反對核四與2014年大選綁在一起,反對的理由不僅是因為蘇貞昌處理反核四公投案的程序有瑕疵,且不夠慎重,更重要的是,反核一旦與臺灣政治選舉掛勾,非但會模糊焦點,更易操作成政黨對立與政治鬥爭的工具,這實非反核人士所樂見,臺灣一旦公共議題泛政治化後,成為政黨鬥爭與批判的工具,就失去公共討論的理性空間,也會變成不問是非只問立場的情況。
當蘇貞昌拋出「反核四公投與七合一選舉合併舉辦」構想之後,各方都反對。
藍營質疑此舉是政治操作,反核團體也批評蘇貞昌「頭殼壞掉」。儘管民進黨中央改口聲稱「公投沒有時間表」,蘇貞昌也聲言「會和反核團體、環保團體商量」,但蘇貞昌的領導威信誠然已經受到傷害,公投綁大選只會讓人看破手腳。或許他的考量無非有三:其一、認為核四可做為七合一選舉議題,以此動員反核力量;其二、避免蔡英文在反核議題壟斷髮話權,反被動為主動;其三、希望在一一三火大遊行之後,創造新的議題。也就是說,蘇貞昌此舉縱非選舉謀略,但絕對是政治算計,不但要與蔡英文別苗頭,更希望藉此主導反核四運動,突顯其是在野黨之第一把手。
重要的公投一再地與臺灣選舉綁在一起,人民就永遠沒有表達及澄清思緒的機會;任何一項制度或是政策的推行都需要政府主管機關花上極大的人、物力及時間,設法透過各項管道來告知民眾,認識、信賴與配合該制度與政策,實在不應該初始的考量便是以綁架公投來達成操縱選舉目的。
濫用公投及消費公投的結果,只會使公投變得很廉價,很平常,沒有一種特殊的意義,濫用公投替立法怠惰找到卸責的藉口,替行政不作為找到出路,更可悲的是,一個嚴肅的核四議題,倘若成為2014大選利用的配角,將沒有討論的空間,因此核四議題實在不宜設想成為大選利用選票加分的工具性,更不應該在大選時綁在一起,而應當迅速脫勾,大選歸大選,核四公投歸核四公投,使臺灣人民能夠充分展現集體意志,在一個安定且相對單純的環境下,無外力操作與不在各方尚未充分討論共識的情況下恣意進行公投綁大選。
再從公投法第二條規範來看,公投包括「全國性」及地方性公投,「全國性」公投適用事項包括法律之複決、立法原則的創製、重大政策之創製或複決、「憲法」修正案之複決。此條明確規定公投事項,這些公投事項,之前都必須經過人民充分瞭解,在利弊得失,經過充分討論的情況下,符合法律規定的程序下進行,而核四公投既是當局主管事項,自然要舉行「全國性」公投,而要全體公民的二分之一投票反對興建核四,成功機率微乎其微,一旦二○一四年公投不過關,反核團體訴求空間將大為減少,從而喪失反核運動主導權,因此反對蘇貞昌公投綁選舉主張;況且公投既無法律的約束力,與大選綁在一起,只會讓人民對於公投越來越興致缺缺,公投價值被廉價消費的結果,正如同「狼來了的故事」一般,喊久了就不值錢了,人民對公投也沒有特別的感覺,這難道是民進黨所希望的結果嗎?
核四議題透過公投方式解決不失為一種方案,但絕不應該與政治選舉掛勾,以模糊焦點。核四公投如果進行,將是面對真正屬於「公共政策」的公民投票。但無奈民進黨主席蘇貞昌宣示將以「反核公投」綁2014七合一選舉後,不但藍營反對就連綠營內部也是一片反對之聲,甚至有人說他「頭殼壞去」。其實,反對者或許是出自於權謀的算計,他們認為核四議題,在體制外進行抗爭,遠較在體制內以公投機制折衝,更可以獲取更大的政治鬥爭利益,因此反對公投。
關於核四贊成與否,唯有與大選脫勾,人民才有充足的時間來思考,有足夠的理性討論的空間,來找尋對臺灣整體最有利的方式。這麼重要的公共議題,民進黨實在不應該將其與2014年大選綁在一起,否則將是害了公投,核四議題也得不到答案,更找不出任何理性討論尋求共識的空間。公投並非萬靈丹,但也絕非毒蛇猛獸,我們不能有標準不一的情況,更不能政治化操作來遂行衝高投票率、激起選民熱情及簡單化約化核四議題。公投是神聖的表達民意之一種最直接的方式,但公投身處在臺灣這個複雜且特殊的環境下,卻往往變相形成改變現狀與製造危機與對立的工具,這實在不是我們所樂見的情況。
總之,公投並沒有錯,錯的是常常成為被利用及動員催票的工具。有些人將公投其視為實踐政治理想的正當化工具,有些人將其定位在地方層次與區域民眾切身感受的表態,然無論是哪一種情況,公投若與大選綁在一起只會失真失焦失實,特別在民主未臻成熟的臺灣,更顯出公投綁大選之具爭議性的一面。我們真的不應該在不知情及莫名其妙下再度實行公投綁大選,否則不只汙名化公投,更模糊及封殺核四存廢等重要公共議題討論理性空間,這絕非多數臺灣人民所樂見的,因此期盼民進黨蘇貞昌主席勿執迷不悟,為了2014年的選舉及保衛自己權力而犧牲了公投,否則只能證明其心中只有政治選舉,完全沒有中心價值及理念。
職是之故,公投綁大選之操作,只是一時操短線的選戰策略,絕非長遠性的思考及理念的追求,公投的設定必須要成為可長可久的制度而非一時選舉的工具。因此希望公投勿成為遂行政治私利的工具、勿成為行政霸權展現、勿成為兩岸關係再興波瀾的藉口,否則公投綁大選不只會斲傷臺灣民主,也會造成臺灣社會再一次的動蕩與衝突對立,核四議題永遠都得不到答案,也無法產生多數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