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江南古鎮水秀通幽,地傑人靈,和頭條大V行走近常熟!(上)

2020-10-05 一顆舒菜

作為自媒體人,有幸被邀請參加常熟市委宣傳組織的頭條大V行活動,倍感榮幸,希望帶大家了解到常熟的更多美和發展。

此次活動分成了2組,我們一行自媒體人第一站來到的是常熟的5A級尚湖風景區,還有一組前往了沙家浜等地。

尚湖因姜太公在這裡垂釣而得名

不得不說,尚湖的風景真的非常漂亮,有它獨特的文化美蘊,它全國首批國家城市溼地公園,走進去就能看到姜子牙釣魚的雕塑,尚湖因姜太公在這裡垂釣而得名。

還有很多文人雅頌的故事,尚湖山水文化園內還有有弦歌臺,水上森林為觀鳥的絕佳之地,靜看白鷺蒼鷺在水上、水杉中的尚湖無角和尚菱,具有溼地的野性和純美。完美詮釋:「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景區內還設置文明旅遊志願者服務,服務諮詢也很到位。

常熟的虞山國家森林公園,免費的5A級景點區,風景怡人,綠色盎然。

遊完尚湖風景區,我們來到了常熟的虞山國家森林公園,免費的5A級景點區,風景怡人,綠色盎然。有很多中老年人在裡面喝茶聊天,一片祥和安逸露天的小茶館特別有生活氣息,這裡簡直是市民遊客健身養生的綠色天堂。

公園處於北亞熱帶的邊緣,已經夏末快入秋了,一眼望去還是滿園綠色,生氣勃勃。

它依偎著歷史名城,和一批光芒四射的歷史名人息息相關,文脈史跡極為豐富。

虞山國家森林公園分辛峰、維摩、興福、劍門、寶巖五個遊覽區。「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它是全國首批國家級森林公園、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也是常熟市亮山工程的一部分。

這是一個需要精心而且慢慢品味的園林。

這是一個位於虞城古城區辛蜂巷的小園林,要從街道穿進老城區的巷子裡,便可看到這座燕園。小菜用鏡頭帶大家去看一看。

一說:為清乾隆間東閣大學士蔣溥之子、臺灣知府蔣元樞所建,初名"蔣園"。後為其侄泰安縣令蔣因培所有,延清疊石名家晉陵戈裕良疊黃石假山一座,取名"燕谷",園因名"燕園"。

一說:乾隆四十五年,當時任福建臺澎觀察使兼學政的蔣元樞,渡海遇險,回常熟後,取其回常似"燕歸來"之意。

‍♀️園子不大,小而精緻,裡面很安靜,和步入園林的那種愜意感相似,但是又有它獨特的環境韻味,裡面亭臺樓閣,松石景栽,假山綠水,錦鯉嬉戲,但卻靜怡盎然。

吃個午飯休息一下,下一篇帶大家打卡常熟博物館,虞山派古琴藝術館,方塔園等,領略常熟的多樣美和更多發展。

關注 更多旅遊美食,生活分享。

相關焦點

  • 江蘇常熟四大古鎮,找回那些江南福地舊時風韻
    江蘇蘇州,常熟。因「土壤膏沃,歲無水旱之災」得名,素有「江南福地」的美譽,是吳文化發祥地之一。一起來看常熟依稀保存的四大古鎮,尋找舊時江南水鄉風韻。這幾個常熟的古鎮,你曾經去過幾個?至清代道光十三年(1833年)春,邑尊張公綬組書匾額「古裡仁風」,才用「古裡」二字。
  • 江蘇常熟四大古鎮,在這裡找回江南福地舊時風韻
    江蘇蘇州,常熟。因「土壤膏沃,歲無水旱之災」得名,素有「江南福地」的美譽,是吳文化發祥地之一。一起來看常熟依稀保存的四大古鎮,尋找舊時江南水鄉風韻。這幾個常熟的古鎮,你曾經去過幾個?1 古裡古鎮天下常熟,福地。古裡鎮是一個歷史文化古鎮,文化底蘊深厚,鎮內還有中國清代四大藏書樓之一的瞿氏鐵琴銅劍樓。常熟藏書之風甚濃,在清代達到鼎盛。
  • 這座漂浮在河浜上的老街,常熟人都知道
    文圖/應志剛時常聽常熟的朋友說起,當地有座「漂浮」在河浜上的老街。卻因我的疏懶,每到常熟每聽說起,也只當「有機會」而已。實則也難怪,身在江南水鄉,古鎮、老街自然是相識得不能再熟悉,這種「蹩腳地方」若不是機緣因會,並不會刻意尋訪。
  • 常熟:從一碗麵開始品讀的江南小城(組圖)
    【點睛】這是一座被時光精雕細刻的小城,千年相傳的文脈在這裡烙印出內涵的底氣,青青的虞山、泱泱的尚湖、拙樸的菜餚、出世的清茶……(作者特供中國網旅遊,版權所有,請勿擅自轉載)園子不是很大,裡面建築可是精巧秀雅,花木扶疏,步移景異,典型的江南園林特色。院內景致以「燕谷」為最,這是個以虞山黃石疊成的假山,據說出自清代疊山名師戈裕良之手,為戈氏傳世僅存的兩座堆石佳作之一。
  • 古裡古鎮丨天下常熟,福地古裡,恬淡幽靜的書鄉古鎮
    江南古鎮有「四裡」同裡、黎裡、織裡、古裡常熟大古裡亦稱「書香古裡」承載著古往今來常熟人的讀書情結古裡位於江蘇省常熟市東郊,歷史悠久、人文厚積,是典型的江南水鄉古鎮。同時,有文昌街、東后街、西后街3條主要古街以及傳統風貌的銅劍街,總長1400多米;有白茆塘、青墩塘、東港河、西港河4條歷史古河道;有工農橋(關爺橋)、人民橋(西石橋)、東巷橋、仁風橋(老虎橋)等古橋梁4座;還有470多年的紅豆樹和800多年的軍墩古銀杏、古井等歷史遺存,古樸、典雅,保存完好。
  • 常熟這座免費古鎮,濃鬱的文化氣息,吸引眾多文藝愛好者
    幾十年過去了,秋嫣再次走進古裡古鎮,老街已煥然一新,滿目仿古建築。水岸橋畔的那間江南憶書房,四周鮮花環繞,倚窗而坐,在初夏的微風中,聆聽潺潺流水聲,回憶起童年的點滴往事,感覺甚好。在這樣頗有文藝氣息的一方清雅之地看書品茶,與朋友聚會,是都市人度假的一種方式。據說書店老闆收集了很多古舊書籍,店裡還裝點了很多他自己做的畫。
  • 常熟古鎮也不少,各有美點任你賞。
    江蘇常熟,因「土壤膏沃,歲無水旱之災」得名,素有「江南福地」的美譽,是吳文化發祥地之一。一起來看常熟依稀保存的五大古鎮,尋找舊時江南水鄉風韻,這幾個常熟的古鎮,各有特色美點哦。唐市古鎮橫跨尤涇河兩岸,東瀕金樁涇,西臨語濂涇,因集鎮位於常熟東南,俗稱東唐市(西唐市現屬張家港市)。舊時的唐市人文薈萃、富甲一方,素有「金唐市」之稱,為常熟四大集鎮之一。「金唐市」是與「銀梅李」相對應的美譽,源於唐市的稻米、梅李的棉花,都是常熟農副產品交易流通的重要集散地。
  • (遊記)行走在千年古鎮(上)
    (遊記)行走在千年古鎮(上)文/01一線>明崇禎九年(1636),一代旅行家徐霞客開始了他宿命的西南之行。金鳳橋地傑人稠,鴛鴦街弦歌宴舞。倘若徐霞客讀到這般描寫,想必他對宋時號稱天下三鎮之一的永和也會充滿興趣。
  • 江南福地有福之行 2018江南尋福記活動圓滿收官
    原標題:江南福地有福之行 2018江南尋福記活動圓滿收官  2018年2月3日-4日,由常熟旅遊局舉辦「福寶遊福地,江南尋福記」江南祈福之旅圓滿收官。通過線上和線下招募的來自上海、蘇州等地區的40多名遊客走進了常熟這座有福之城,浩浩蕩蕩的江南尋福團搭上福氣大巴,尋福原生江南福地。     常熟,一個有福的地方。
  • 北方人談江南旅行,常熟不在其列!可老常熟人表示不服,為何?
    ,首先想到的就是從南京南站再往南的無錫和蘇州打榜,而對於江南地帶的一些有些偏遠的水鄉城市譬如說鎮江、張家港以及我每年都要去的常熟,在許多人的心目中算不上江南,這些地方只不過隸屬於江南地帶,卻不夠足以代表江南元素的最江南的畫面。
  • 江蘇常熟,這塊「江南福地」的背後,究竟有什麼樣的文化密碼?
    常熟市,簡稱虞,因「土壤膏沃,歲無水旱之災」得名「常熟」。常熟,是一座蘇州下屬的縣級市,素有「江南福地」的美譽,是吳文化發祥地之一。常熟,在國內縣域經濟發展中,長期處於前列,幾乎囊括了綠色發展、城鎮化質量、營商環境,以及綜合經濟競爭力等所有前十強,經濟總量也位居蘇州各市區首位。
  • 江南六大古鎮之二-烏鎮-西柵(上)
    西柵景區佔地4.92平方公裡,縱橫交叉河道9000多米,環境優美,有古橋72座,河道密度和石橋數均為全國古鎮之最,景區內保存有精美的明清建築25萬平方米,橫貫景區東西的西柵老街長度達1.8公裡,兩岸臨河水閣綿延1.8公裡餘。景區北部區域則是五萬多平方米的天然溼地。
  • 常熟現存最古老的寶塔,在這處低調的千年古鎮裡十分顯眼
    說起江南古鎮,都會聯想到「小橋流水人家」的場景。小鎮的河中,烏篷船緩緩經過,岸邊的行人不緊不慢地走著,在煙雨濛濛的天氣裡,宛如一幅靈動的畫面。讓人不禁感慨:這才是最純粹的慢生活。周莊、同裡、甪直、烏鎮、西塘、南潯,並稱「江南六大古鎮」,是江南水鄉的金字招牌,慕名而來的遊客絡繹不絕。當然,整個江南還有很多古鎮風光不輸它們,卻是不愛張揚,儘管沒有網紅景點般的人氣,但也因此保留著江南古鎮最為原生態的風貌,距離江蘇常熟市中心15公裡的梅李鎮就是其中之一。
  • 蘇州這座古鎮被低估,不收大門票遊客不多,江南古鎮的代表
    位於蘇州城東的甪直古鎮,就是一處實力比低估的古鎮。跟周莊和同裡相比,甪直的名氣要小一些,但這座古鎮是免費開放的,不收取大門票,古鎮內的幾個景點要單獨購票遊覽,很適合慢慢的逛。
  • 蘇州這座古鎮被低估,不收大門票遊客不多,江南古鎮的代表
    跟周莊和同裡相比,甪直的名氣要小一些,但這座古鎮是免費開放的,不收取大門票,古鎮內的幾個景點要單獨購票遊覽,很適合慢慢的逛。古鎮規模雖然不是很大,但歷史非常悠久,是一座有著2500年歷史的江南水鄉古鎮,古鎮上的景觀跟其他古鎮相同,都是小橋流水的江南古建築。
  • 水八仙,常熟秋天的鮮靈都在這裡!
    它們生長在水中,汙濁的淤泥是它們生長的豐腴土壤,它們本色清淡,能葷能素,滋味各別,會讓人想起煙雨迷濛的江南。儘管看似是不登大雅之堂的家常小菜,卻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常熟人的日常。秋天,「水八仙」之一的紅菱成熟,這是常熟人喜歡的水產美味,甜甜脆脆,十分爽口。常熟尚湖水質優越,位於尚湖景區西北角處的「江南亞馬遜」水上森林風光秀麗,景色優美。
  • 49座橋連通15河7島,這處江南水鄉古鎮,才是最美江南的典範
    江南的湖泊與溼地,鮮活了這一方水土。古木蔥蘢的明清建築,見證了這裡的似水流年。恬淡悠然的同裡人,還似當年一般守著這裡的歲月靜好。這座江南水鄉古鎮,以自然之名為你留存千年故事。走進這一方水土,去尋覓,去體驗屬於你的生動故事。
  • 古鎮遊,江南水鄉朱家角-上海的威尼斯
    如果把流水比作朱家角秀美的長髮,那麼小橋便是長發上看似不經意的玉簪,輕輕一綰,或婉約或秀美,萬種風情讓無數遊人心生愛意。古鎮周圍湖蕩密布、港河交錯、水質清醇,是典型的江南水鄉。朱家角鎮中心的北大街,被譽為&34;,是古鎮最富有代表性的明清建築精華所在。久經滄桑還保存得如此原汁原味,那&34;獨特構築,令人嘖嘖稱奇。有&34;之稱的北大街,老式店招林立,大紅燈籠高掛,成為最熱鬧的古老街道,是江南其他古鎮所望塵莫及的。
  • 江南古鎮細膩又耐人尋味,甪直古鎮,因水流形狀似「甪」字而得名
    江南的古鎮總是給人一種涓涓細流、綿綿不斷、細膩又耐人尋味的感覺,所謂小橋流水人家,就是這樣的文化積澱,讓人流連忘返。甪直古鎮具有2500多年歷史的甪直古鎮,地處蘇州境內,太湖之濱,被譽為「神州水鄉第一鎮」,因水流形狀似「甪」字而得名。
  • 常熟這座城,不簡單
    南北朝時期,南齊永泰元年(498年),海虞縣北境設海陽縣,隸於晉陵郡。唐代武德七年(624年),常熟縣治移至海虞城即現之虞山鎮,隸於吳郡。宋代,常熟屬兩浙路平江府。常熟境內設9鄉,鄉下設都、裡、村。清雍正四年(1726年),劃常熟縣東境置昭文縣,兩縣治同城。重溫歷史,重走常熟,三千多年的歷史就在那裡!仲雍,言子,巫鹹的傳奇至今被傳頌,他們是常熟的一種象徵,是常熟人的靈魂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