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清明祭祀越來越低碳

2021-01-09 河北新聞網

    燒紙換鮮花、心靈訴說卡、網 上 祭祀……今年清明節,河北省緬懷先人、悼念逝者的方式不但呈現多元化,而且越來越低碳。

    燒紙換鮮花受熱捧

    「我換一盆花……」昨日,小洋來到河北省英烈紀念園(河北省雙鳳山革命陵園)門口,看到有用燒紙換鮮花的活動,他就換了一盆,並在紅色的籤名條幅上籤下了自己的名字。「這盆花將在墓前擺放7天,期間服務人員要對其進行看護,適時補水」,河北省英烈紀念園管理處副主任韓永濤告訴記者,從3月19日清明節服務期開始,該園就推出了這項活動,並為此準備了6000盆鮮花、5000多支捧花,到4月3日,這些花已基本上換得差不多了。

    韓永濤說,該陵園2006年就推出了燒紙換鮮花這項活動,但當時接受的人很少。現在大多數人開始主動用燒紙換鮮花了。這說明人們的祭祀觀念發生了改變,低碳祭祀方式越來越被人們所接受。

    心靈訴說卡寄情思

    「爺爺,祝你在天堂過得幸福。」記者在陵園北山骨灰寄存處看到,每位來到骨灰寄存堂前的人,或手捧鮮花,或主動到取花臺前換花,插到堂前一個大花盆裡,然後拿起筆,在心靈訴說卡上寫上對親人的思念和祝福,然後掛到花上。陵園服務人員為祭祀的人們準備的紙鶴,也被前來祭祀的人們一隻只拿起,放到鮮花上。

    韓永濤說:「心靈訴說卡、紙鶴寄情思」這種方式,越來越被人們所接受,今年陵園為人們準備的花和紙鶴,基本上被人們用完了。

    年輕人青睞網絡祭祀

    清明念故人,網上寄哀思。今年清明,河北省推出的「網絡墓園」祭祀方式也受到熱捧。截至4月3日,僅河北省雙鳳山革命陵園的網絡祭祀點擊量已超過3萬多人次。這比去年翻了一番。韓永濤告訴記者,人們祭祀觀念的改變,特別是當80後、90後成為主要祭祀人群的時候,網絡祭祀將成為社會最主要的祭祀方式。(燕趙都市報記者劉紅)

相關焦點

  • 祭祀新理念讓這個清明「天清氣爽」
    記者注意到,今年清明期間來哈平路殯儀館祭掃的市民中,約有九成市民都手捧鮮花,比往年大大增加。殯儀館附近一處出售鮮花的攤主告訴記者,前幾年她賣的是燒紙,但銷量越來越不好。「我看大家對鮮花祭祀越來越認可,今年就改賣花了。」只不過十分鐘的工夫,攤主就賣出了6束菊花和十幾支康乃馨。
  • 文明祭祀 讓清明更有意義
    如今,清明已被國家確定為法定節日,更賦予這個傳統節日以新意,讓清明更清明,過得更有意義。      清明將至,我們該如何祭祀先人,讓清明更有意義?無疑,要文明祭祀,首先是安全祭祀。清明是個美好的季節,但此時風乾物燥,最忌「野火燒不盡」。每到清明期間,各級政府雖三令五申,並加強了安全檢查監督,但因為不文明祭祀導致的火災屢有發生,教訓慘痛。
  • 九江白水湖村開展「文明祭掃新風尚 綠色低碳過清明」主題環保宣傳...
    中國江西網九江訊 清明節留給中國人的記憶,不僅是「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的畫風。「江邊踏青罷,回首見旌旗」,說的是清明時節到郊外踏青;插柳、鬥雞、蹴鞠、蕩鞦韆,則是古人在清明前後開展的文娛活動。  古人云:「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
  • 這個清明,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讓文明祭祀成為一種習慣!
    一年一度的清明時節即將來臨 受疫情影響 即日起,珠海清明現場祭掃暫停! 二、提倡採取居家追思、網絡祭掃、書寫寄語等文明低碳祭掃方式緬懷先人。廣大黨員、幹部要發揮帶頭作用,推廣文明現代、簡約環保的殯葬禮儀,倡導尊重生命、綠色文明的殯葬新風。
  • ​大足古龍鎮黨員體驗製作清明粑 樹立文明祭祀風尚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3月27日6時30分訊(特約通訊員 譚顯全 通訊員 譚林強)昨(26)日,筆者從重慶市大足區古龍鎮獲悉,為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宣傳清明節傳統文化知識,引導廣大黨員幹部表達對先烈和先人們的崇敬與緬懷之情,同時倡導低碳、環保、文明祭掃的新風尚。
  • 雙休迎來首個掃墓高峰 文明祭祀成清明祭掃主旋律
    從上周末開始,我市清明祭掃漸漸進入高峰期。據市區兩家最大的公墓——東華塔陵園和南通公墓統計,上周末兩天時間,前往東華塔陵園掃墓的超過萬人次、南通公墓七八千人次。進入本周后,每天陸陸續續都有祭掃群眾前去公墓祭奠先人。
  • 清明掃墓迎來首個高峰 鮮花祭祀成潮流
    綠色祭祀成風尚當日上午7時,在通往市殯儀館的馬路兩邊,步行前往公墓區祭掃的市民均手持著鮮花。「近些年,文明祭掃蔚然成風,為宣傳這一理念,市殯儀館大力倡導綠色環保、生態祭祀。目前點紙燒香的舊習俗幾乎不見了。」市殯儀館相關負責人說,殯儀館「時空信箱」「網上祭掃」平臺日臻完善,倡導文明祭祀。
  • 焚燒祭品 亂扔垃圾 義烏清明祭祀仍存不少陋習
    2018-04-07 08:29 | 義烏商報墓區工作人員在清掃垃圾在義烏,清明祭祀有「頭三尾四」的習俗,每年清明節前後,每天都有眾多市民前往陵園、公墓祭奠已故的親人。今年清明見「清明」,隨著人們思想觀念的轉變,清明祭祀多了生態、文明的元素,但仍然存在不少陋習。清明節前夕,我們來到商城大道一側的奇山陵園,這裡有約2萬穴墓地,從上周起就有人陸續前來掃墓。我們看到,前來掃墓的不少市民都手捧鮮花,但也有不少人手裡提著祭祀用品。走進墓區,我們看到工作人員正在打掃衛生。他們說,目前已進入全天候保潔時段,每天要清理大量的垃圾。
  • 【文明祭祀 綠色清明】我以這種方式思念你……
    當天,我市迎來今年清明祭掃高峰。據殯葬管理部門統計,有117000多人次、26100多臺車輛前往市屬7個殯儀場館、墓區祭掃。記者走訪我市各殯儀場館和墓區發現,卡片祭祀等文明祭掃方式受到市民歡迎,已成風尚。
  • 清明將至新潮祭祀方式受關注 "網祭"人數上升
    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隨著時代的發展,一些文明的祭祀方式包括音樂祭祀、社區公祭、鮮花祭祀、植樹祭祀、網上祭祀以及放飛祭祀等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也有像「代人掃墓」這樣的方式,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一些現代人的需求,但也被更多的人所詬病……對於清明節的祭祀方式,記者採訪了市民和民俗專家等,他們都有不一樣的觀點和看法。
  • 濱興街道官牌夾社區:清明「植樹祭祀」慰親人
    九江新聞網訊 (王曉盈)時值一年春草綠,又是一年清明時。在持續疫情防控的同時,為秉承傳統,告別陋習,進一步淨化城市大氣環境,倡導文明祭祀新風,實現「文明祭祀、平安清明」的目標,3月25日,官牌夾社區組織開展了「植樹祭祀慰親人」的文明祭祀活動。
  • 瀋陽:清明祭祀8墓園有4000車位
    清明小長假即將來臨,掃墓祭祀、城市周邊自駕遊、踏青活動也將增多,為交通安全出行帶來較大壓力。  公安部門預計,3月25日、26日,4月2日、3日、4日將迎來出行高峰。  瀋陽渾南警方提醒駕駛人和社會公眾,清明期間墓園周邊道路及墓園園區內車流密集,停車時要將車輛停放在墓園停車場。如車位已滿,要聽從現場公安民警的指揮停放,做到有序停放、文明停車。  警方將重點加強墓園周邊路邊停車的管理,確保道路通行暢通。為避免祭祀掃墓過於集中,建議廣大群眾錯峰進行祭祀活動。
  • 今年清明祭祀,萊州發布重要通告!
    今年清明祭祀,萊州發布重要通告! (公益海報)人間四月芳菲始,又是一年清明時
  • 今年清明祭祀,請您這樣做!
    今年清明祭祀,請您這樣做! 疫情防控復工復產關鍵期恰逢清明即將來臨
  • 清明祭祀掃墓易發生火災 安全不容忽視
    清明時節歷來是群眾入山踏青、進山入林祭祀祭祖、掃墓的集中期,氣溫日漸回升,風高物燥,焚香燒紙、燃放鞭炮等祭掃活動頻繁,而墓地又多設在山林野外,給人們掃墓燃放煙花炮竹和焚燒香火極為不利,容易引發山火,給山嶺和樹林帶來安全隱患。清明火災不斷,悲劇屢屢發被生,這是我們非常不願意看到的。
  • 祭祀在心,點香思故人,清明習俗擺香爐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又是一年春草綠,又是一年清明時。《曆書》有云:「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清明節,又稱踏青節、祭祖節。有人清明無牽掛,有人清明只願點一盞香爐,讓香菸刻畫曾經的美好畫面。清明祭酒,斟成相思淚;清明插柳,藏翠思故人。風景一如舊時,可你卻不在身旁,逝去的親人,百湖之水,流淌著我們不盡的思念。倒下的英雄,軀體雖涼,祭祀在心,不在形式,一盞燈、一束花、一杯酒、一句話,都可撫今追昔,緬懷先人。清明的習俗有很多,各地也有所差異。
  • 龍潭公園開展「我們的節日·清明」文明祭祀宣傳活動
    掌上曲靖訊4月3日,龍潭公園管理處聯合寥廓街道龍潭社區在公園前廣場開展「我們的節日·清明」文明祭祀宣傳活動。此次活動正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關鍵時期,為避免清明期間人員聚集,進一步加強群眾祭祀活動的宣傳引導,營造安全、文明、綠色、有序的祭祀氛圍,龍潭公園通過LED電子顯示屏,在醒目位置持續滾動播放宣傳標語50餘次,利用喇叭廣播宣傳30餘次,在公園懸掛橫幅標語若干條。出動志願者20餘人,共發放文明祭祀宣傳資料1000餘份,積極倡導環保、安全、節儉的祭祀方式。
  • 肥東縣響導鄉:弘揚祭掃新風尚,倡議綠色低碳文明祭祀
    在今年冬至即將來臨之際,為了保護生態環境,弘揚祭掃新風尚,著力倡議綠色低碳文明祭祀。  12月18日,分管領導召開城管部門會議,切實落實縣級主管部門指示要求,創造安全、文明的祭祀環境,提前部署、統一安排、組織應急,全力以赴做好冬至期間文明祭祀環境秩序和規範經營保障工作,積極倡導文明祭祀活動。
  • 清明祭祀,三大陵園可這樣乘車
    http://ah.anhuinews.com  2011年03月23日 16:04  中安在線   清明節將至,祭祀高峰也將出現。為了讓您能夠安全、順利地出行,記者昨日特意採訪了省城各大陵園相關負責人。  小蜀山墓園。
  • 平安清明 安賢園推出萬份真情卡寄哀思
    杭州網訊 自2008年起,清明節被納入國家法定節假日,許多市民都紛紛選擇清明節期間祭祀親人。    3月15日,記者從杭州市民政部門2011年清明節暨「行風建設月」活動的通報會上獲悉,僅去年清明小長假,到主城區及餘杭13家經營性公墓、陵園上墳掃墓的人數達160—180萬人次,到各公益性墓地、山上散墳掃墓的人數也有30—40萬人。    為鼓勵市民文明祭掃,今年清明期間,安賢園將提供1萬多份真情卡,替代香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