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燒祭品 亂扔垃圾 義烏清明祭祀仍存不少陋習

2020-12-15 浙報融媒體

2018-04-07 08:29 | 義烏商報

墓區工作人員在清掃垃圾

在義烏,清明祭祀有「頭三尾四」的習俗,每年清明節前後,每天都有眾多市民前往陵園、公墓祭奠已故的親人。今年清明見「清明」,隨著人們思想觀念的轉變,清明祭祀多了生態、文明的元素,但仍然存在不少陋習。

清明節前夕,我們來到商城大道一側的奇山陵園,這裡有約2萬穴墓地,從上周起就有人陸續前來掃墓。我們看到,前來掃墓的不少市民都手捧鮮花,但也有不少人手裡提著祭祀用品。走進墓區,我們看到工作人員正在打掃衛生。他們說,目前已進入全天候保潔時段,每天要清理大量的垃圾。這時,空氣中飄來一股難聞的氣味,我們往四周一看,只見一處墓碑前擺放了很多供品,有魚有肉有清明粿,由於當天氣溫較高,這些供品已經腐爛變質。墓碑一旁的地面上,有大堆焚燒祭品留下的灰燼,一陣風吹過,粉塵起舞。工作人員趕來,邊清理邊介紹說,由市民政局殯儀館統一管理的奇山陵園,始建於1997年,規劃建設墓穴2萬穴,目前容量已基本飽和,陵園內松柏等綠化花木枝繁葉茂,但前來祭奠的市民總是愛使用火燭,或點香或焚燒各類祭品,稍不留意,還會點燃墓穴邊的松枝,一旦發生火災,整個陵園極易成為一片「火海」。

值得一提的是,在清明節前後,每天有兩三萬市民前來掃墓,不少人來到陵園後,將墓區的花卉折斷帶走,任意踐踏草坪,亂扔果皮、菸蒂、飲料瓶、塑膠袋等垃圾,給原本整潔的墓區環境造成汙染;少數市民不聽勸阻,在墓區燃放煙花爆竹;眾多市民在墓碑前擺放各種祭品、酒水等,常常弄得一片狼藉,負責清掃垃圾的工作人員往往要工作到凌晨,最繁忙時要清掃到天亮,清理出的垃圾有三四噸之多。

昨日上午,我們驅車從商城大道往江東方向行駛,看到前方遠處的山體上冒出縷縷青煙,還不時傳來一陣陣鞭炮聲,這分明是有人在掃墓。隨後,我們從東義路往江東九聯方向行駛,發現同樣的場景在道路一側的山體上也不時出現。在環城南路南山公園段,一位市民說,每到清明、冬至時節,總有大批市民前往南山掃墓,焚燒紙錢、偷偷燃放煙花爆竹是常有的事,有一年還因為上墳燒紙錢引起了山林大火。隨後,記者一行又走訪了稠江、江東的一些墓區,發現焚燒供品、燃放鞭炮(散葬區嚴重)、亂丟垃圾等不文明祭祀行為較為普遍。

採訪中,市民監督團成員表示,用文明、環保的方式祭奠逝去的親人,從根本上就是要摒棄喪葬陋習和封建迷信,市民可以選擇一種既能表達心意又不影響社會環境的祭祀方式,比如鮮花祭祀、清洗墓碑、網上祭祀等都是文明、環保、綠色的祭祀方式,如果大家都爭當移風易俗的典範、革故鼎新的先鋒、激濁揚清的模範,那麼殯葬文明就會離我們越來越近,清明祭祀也會更加生態與文明。

墓區的地面上有燃放鞭炮後留下的紙屑等

短評

綠色祭掃更「清明」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不僅是遠足踏青、親近自然的節氣,還是人們祭奠祖先、緬懷先人的節日。

慎終追遠,不忘先人,體現的是感恩的胸懷。然而,這麼多年過去了,清明祭掃「燒」的習俗仍沒有改變。現在生活條件好了,「燒」的物品也上了檔次,在一些殯葬用品店,堆滿了各種紙錢、冥幣,還有紙紮的各類家電、汽車、人物等,讓人眼花繚亂。據了解,這些物品被運到墓地後,都被點燃化為了灰燼。祭品化煙,隨風而散,人們爭相以這種方式表達對先人的「孝心」。

其實,祭奠先人的方式還有很多,何必一定要「燒」。昨天,筆者的一位朋友舉家前往鄉下掃墓,帶了幾盆菊花和逝者生前愛吃的水果,他們先清除墓地上的雜草,隨後靜默地站在墓碑前……沒有震耳的鞭炮聲、沒有嗆人的濃煙,只有深切的緬懷與美好的祝願。相比爭相燒祭品,這種文明的祭奠方式既充分表達了自己的情感,也是對逝者的尊重。

而且,清明節不僅僅是掃墓,還包含著踏青、春遊等內容。選擇一個恰當的日子,一家人相邀去墓地、陵園文明祭祀先人,而後再去踏青,文明寄託哀思,又讓生活充滿鮮活的色彩,這恰恰體現了社會的文明與進步,我們又何必攀比著「燒來燒去」呢?若因燒祭品引發火災造成重大損失,就更加得不償失了! 毅行

(原標題《焚燒祭品 亂扔垃圾 清明祭祀仍存不少陋習》,原作者吳功俊、王明升、陳 航、龔惠英、劉軍。編輯樓菲莉)

相關焦點

  • 大理市這些公共場所禁止焚燒紙錢、燃放鞭炮、拋灑祭品
    關於禁止焚燒紙錢、燃放鞭炮、拋灑祭品的通告為保護城市環境,破除祭祀陋習,樹立文明新風,鞏固國家衛生城市創建成果,根據《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殯葬管理條例》有關規定,現就禁止焚燒紙錢、燃放鞭炮、拋灑祭品有關事項通告如下:
  • 廣州市民為省錢減少清明祭品 燒肉鹹魚替代乳豬
    廣州清明祭品大大縮水 用燒肉鹹魚替代乳豬  張薇、高豔、封康康  廣州人今年清明的祭品大大縮水,記者昨日看到掃墓的市民攜帶的祭祀用品有所減少,不少人手裡捧著鮮花。火葬場和銀河公墓已少見祭祖乳豬,乳豬變成燒肉,甚至有人用鹹魚祭祖。
  • 祭祀新理念讓這個清明「天清氣爽」
    記者在哈爾濱市金山公墓看到的情景也印證了賣花攤主的話:墓碑前擺放水果、糕點等祭品的明顯減少,取而代之的都擺放著鮮花。記者從民政部門了解到,今年清明節前最大的變化就是祭掃燒紙的越來越少。據統計,從3月末進入祭掃高峰期後,各殯儀場所、公墓的祭祀焚燒垃圾都比去年同期減少了一半以上。
  • 義烏南山公園:亂扔垃圾煞風景
    浙江日報義烏10月4日電10月4日,有熱心讀者向本報反映,國慶長假期間,義烏南山公園一些市民隨意亂扔垃圾,好好一座公園垃圾遍地。記者趕到義烏實地暗訪。  上午9時,記者來到義烏的南山路,還沒進公園,道路兩旁就看到各式各樣的垃圾:紅色的旺仔牛奶盒、塑料飲料瓶、花花綠綠的食品包裝紙……撒落在林蔭叢中,分外顯眼。  在一個寫著「南山公園」的木牌下,記者登上了南山公園的臺階。就在這塊木牌下,有一個碩大的粉紅色塑膠袋,臺階兩側則是星星點點的甘蔗渣、菸頭等垃圾。
  • 還有人在路口焚燒紙錢祭品
    今後,在道路、居民區和其他公共區域焚燒紙錢祭品等迷信用品和喪葬用品的行為將面臨2000元罰款處罰。暗訪:路口燒祭品嗆人又堵路連日來,記者走訪發現,路口焚燒紙錢祭品的行為仍時有發生。4月2日晚7時30分,和平區新興路四平西道交口,兩撥人各自圍攏,在靠近天新裡小區一側的便道上,焚燒紙錢祭奠先人,嗆人的氣味令過往行人紛紛躲避。
  • 清明小長假祭掃潮中 那些難忘的城管人背影
    □記者 邊城雨  通訊員 陳澤州 錢星鑫 朱嬌嬌 沈豪彬    在過去的三天清明小長假中,我市城管全力以赴,為祭掃的市民提供了貼心而又細緻的服務,讓這個清明小長假因為他們而溫暖了不少。  城管義工連續四年提供服務  「小夥子,垃圾不要亂扔哦,都裝在這個袋子裡吧!」
  • 倡議書 | 中元節將至,讓文明祭祀成為一道風景~
    ▲不文明的祭祀行為(圖片源於網絡)✎容易發生火災:焚燒冥幣導致小區內或道路旁樹被點燃威脅到周邊建築安全✎破壞市政設施:焚燒產生的高溫 損壞小區路面或城市道路✎ 破壞公共環境:焚燒紙錢踐踏草坪破壞小區內的公共環境✎ 造成大氣汙染:焚燒產生的煙霧粉塵嚴重汙染大氣環境✎影響城市環境
  • 【文明祭祀】中元節文明祭祀的正確方式都在這兒~
    【文明祭祀】中元節文明祭祀的正確方式都在這兒~ 2020-08-26 17: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清明祭祀掃墓易發生火災 安全不容忽視
    清明時節歷來是群眾入山踏青、進山入林祭祀祭祖、掃墓的集中期,氣溫日漸回升,風高物燥,焚香燒紙、燃放鞭炮等祭掃活動頻繁,而墓地又多設在山林野外,給人們掃墓燃放煙花炮竹和焚燒香火極為不利,容易引發山火,給山嶺和樹林帶來安全隱患。清明火災不斷,悲劇屢屢發被生,這是我們非常不願意看到的。
  • 今年清明祭祀,請您這樣做!
    今年清明祭祀,請您這樣做!清明期間,我區經營性公墓和公益性公墓(含墓區不在本村轄區內的農村公益性公墓)、骨灰堂4月20日前暫停開放現場祭掃服務。市民朋友可利用中國文明網、中華英烈網等網絡平臺,以獻一束花、敬一杯酒、植一棵樹、清掃墓碑、「網上祭英烈」籤名寄語等方式寄託哀思,減少人員出行,避免人員集中造成疫病傳播。
  • 外媒:中國人清明祭掃越來越奢華 有祭品價值數千
    外媒:中國人清明祭掃越來越奢華 有祭品價值數千 2016-04-04 12:35:00,一些中國人會為逝者焚燒硬紙板製成的「蘋果套裝」。   核心提示:祭品正變得越來越奢華。在中國購物網站上,人們能買到各種各樣的祭品,從不到十元一紮的紙錢到售價高達數千元的奢華的紙紮宮殿。  參考消息網4月4日報導 外媒稱,每年4月,中國陵園裡的活人都會比逝者多。數以百萬計的中國人來到自己祖先的墳墓前,焚燒紙錢並奉上祭品,這是中國清明節風俗的一部分。
  • 鹹陽市設置64處焚燒點方便市民祭祀……
    時值一年春草綠,又是一年清明時。在這個傳統節日裡人們通常以各種形式緬懷先人、悼念逝者來寄託對他們的哀思清明祭掃,重在感情,貴在真誠文明祭掃、綠色祭掃從你我做起今年,鹹陽市在城區設置64處焚燒爐祭祀點方便市民祭祀,倡導市民文明祭祀,禁止佔道燒紙。
  • 清明節丨嘉峪關市設59處公共祭祀點,看看都在哪兒?
    近日,小編在市區內一些主要路段十字路口發現設立了專門的文明祭祀焚燒器皿圖為在全市59個指定祭祀地點擺放的文明祭祀焚燒爐。(記者張杰攝)清明期間嘉峪關市設立59個公共祭祀點!根據《嘉峪關市文明祭祀管理辦法》(嘉政發﹝2018﹞88號)文件要求,現就今年「清明節」期間文明祭祀有關事項公告如下:一、禁止在城區範圍內主次幹道、居民區、公園、景區、廣場、綠地、工地、湖邊等區域隨意焚燒紙錢、冥物、放置香爐,推行鮮花祭祀、網上祭祀、家庭「追思會」、清掃墓碑、頌讀祭文等祭祀形式,開展綠色、生態、環保、健康的緬懷活動。
  • 濱興街道官牌夾社區:清明「植樹祭祀」慰親人
    九江新聞網訊 (王曉盈)時值一年春草綠,又是一年清明時。在持續疫情防控的同時,為秉承傳統,告別陋習,進一步淨化城市大氣環境,倡導文明祭祀新風,實現「文明祭祀、平安清明」的目標,3月25日,官牌夾社區組織開展了「植樹祭祀慰親人」的文明祭祀活動。
  • 清明祭祀有哪些禁忌與講究?
    清明掃墓越早越好嗎  過去有民諺「早清明,晚十一」
  • 綠色祭掃,讓這個清明節更「清明」
    春深處,柳梢青,清明至。與往年相比,今年清明期間,祭掃方式更趨多元,鮮花祭祀、集體代祭、網絡祭祀等綠色祭祀新風興起。為文明有序開展清明節祭掃,柯橋區積極推行雲端祭奠、免費代客祭掃等服務,為這個特殊的春天增添了一道文明新風景。
  • 金昌日報社「拍了拍」你:中元節文明祭祀的正確方式都在這兒~
    在這個緬懷祭祀的節日,傳統的祭祀風俗如焚燒祭品、燃放鞭炮等方式,不但影響市容衛生、汙染大氣環境,而且容易引發火災等安全事故。每年因為中元節祭掃而引發的火災很多,燒完紙錢留下的紙灰不僅汙染了空氣,甚至還存在安全隱患。共建安全文明家園,共享寧靜舒適生活。
  • 清明祭品「趕時髦」,簡直大開眼界!
    趁著小長假,不少人已經提前開始了祭掃活動。既然要祭掃,免不了要準備一些祭祀用品,你見過哪些奇葩的祭祀用品呢?這個?
  • 這個清明,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讓文明祭祀成為一種習慣!
    一年一度的清明時節即將來臨 受疫情影響 即日起,珠海清明現場祭掃暫停! 珠海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疫情防控指揮部 2020年3月19日 清明期間不少市民喜歡在家中設立神臺、 上香祭拜先祖、樓道裡焚燒紙錢, 由此引發的消防安全隱患不容小覷。
  • 寧波檢驗檢疫發布清明祭祀提醒:慎帶動植物祭祀物品
    央廣網寧波4月2日消息(記者劉發丁 杜金明 通訊員王淑明)清明將至,大批港澳臺和海外同胞紛紛帶上祭品回鄉祭祖。寧波檢驗檢疫局特別提醒回鄉祭祖的旅客,燒豬、燒鵝、雞鴨、水果、水生動物產品等動植物祭品屬於禁止攜帶入境的物品,切勿攜帶入境,避免不必要的經濟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