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說】香港,曾是亞洲屈指可數的旅遊都市,尖沙咀星光大道、旺角女人街、金紫荊廣場、山頂纜車,曾吸引無數人爭相前來觀光。旅遊業是香港四大支柱產業之一,但自從6月開始的修例風波,激進示威者不斷實施暴力行為,社會混亂,香港旅遊業一落千丈。據統計,8月份內地訪港團急跌七成。全港27萬旅遊業從業者的生計遭受嚴重打擊,許多人手停口停,任職導遊19年的單身母親鄧女士就是受害者之一。
【同期】香港導遊 鄧女士
我從6月12日到8月23日我是沒有接過團,其實這個情況不是我一個,是很多同事、同行都是這樣。
【解說】身為家庭經濟支柱的鄧女士表示,香港的導遊沒有底薪,只靠佣金生活。如今所有導遊都很焦慮。每年7月至8月本應是香港的旅遊旺季,鄧女士記得往年同期,工作檔期早已排滿,月薪可達3萬港元。而如今「零收入」的她需要贍養母親,撫養兒子,目前只能依靠積蓄和套現早年的投資產品度日。
【同期】香港導遊 鄧女士
我今天去過保險公司,退了我供(繳)了20年的保險。這是儲蓄保險,如果我放的時間長的話,回報會更加高。我現在都不想之後它有多高的回報了,因為我現在要維持我的生活了。
【解說】她也曾經試著再找工作,無奈如今香港許多行業都受到衝擊,靠零經驗找其他工作基本不可能。
【同期】香港導遊 鄧女士
我最近都在找下其他的兼職來做,想著要維持生活。但是現在這種情況,很多零售都要裁員,酒店要放無薪假,其實基本上是百業蕭條;人家都要裁員了,你還想找工作?
【解說】鄧女士說,現在已知到9月份也不會開工。為了節省開支,以前買菜不會在意價格的她,現在會挑菜市場快要收市的時段去買菜,又會比較附近多家店鋪才買菜,以達到她每頓飯10港元的目標,從而渡過這個「零收入寒冬」。
【同期】香港導遊 鄧女士
我的兒子這個星期都吃這個,一個星期都吃這個。晚上的時候他跟我說吃到很厭惡了,可不可以換其他吃?我就準備了很多,這些全部都是方便麵,看看這些。
【解說】鄧女士一度哽咽地表示,覺得很對不起兒子。她憶述,早前有朋友來家作客,兒子不停夾牛肉放進碗裡,她當場責備兒子沒禮貌。但回頭細想,原來已很久沒有買過牛肉作菜,只買得起冷凍豬肉塊。兒子暑假去內地的交流活動也被迫停止。鄧女士眼泛淚光地說,幸好兒子懂事,明白媽媽的難處,一直沒有跟她抱怨太多。
【解說】鄧女士表示自己的遭遇,只是全港約6000名導遊中的冰山一角。在買菜途中,鄧女士遇到了旅遊巴士司機夏先生,他最近也處於失業狀態,對此非常無奈和憤怒。鄧女士稱這場暴力風波比香港非典疫情更恐怖,因為城市的聲譽一旦被破壞,重建便相當難。
【同期】香港導遊 鄧女士
我看到旺角的人流比非典時期還少,我覺得這場運動比非典的瘟疫更加恐怖。在非典期間我們還可以看到前景,非典停了,那時候香港的形象還在,我們都可以看到前景 是可以接團的。但現在的情況是香港的形象被他們損壞完了、沒有了,所以我們看不到這個行業的前景,被他們破壞完了。遊客(怎麼)來香港旅行?香港人自己都不敢在街上走,都不知道(示威者)今天去哪裡、明天去哪裡,香港自己本地人上街都很怕,你讓外地、不懂香港的人、不了解香港的人來到香港會怎麼樣,他們是什麼心情啊?
【解說】鄧女士稱她現在很難看到香港旅遊業的前景,只覺得前路茫茫,對未來十分無望。之前在給遊客介紹中最引以為傲的香港法治的優勢,已經成為不能提及的話題。
【同期】香港導遊 鄧女士
以前我們帶團,(和客人)講香港的法治,我們是引以為傲的,是感到很驕傲的。但我們現在可能接到團都不敢講這件事,都避開了。因為現在香港的法治好像被暴力凌駕了,我們怎麼敢和遊客在這裡炫耀香港的法治?你有沒有看到那些穿黑衣、戴口罩的人跳過港鐵(閘機),不用買票,跳出跳入嗎?你有沒有見過衝擊立法會、打爛立法會、佔領立法會、噴黑立法會的嗎?難道我們和客人介紹這件事嗎?
【解說】鄧女士一家人如今都不敢打開電視機,每每看到黑衣人暴力衝擊的畫面,心中便一陣疼痛。鄧女士說,她的願望只是撫養兒子長大成人,供養母親安享晚年。她以「自私」來形容示威者的行徑,並反問示威者:「我現時的訴求是草根市民能夠生存下去,你們聽到了嗎?」
記者 鄭興 李柏鴻 香港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