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讀者留言問什麼是艙位,K艙是什麼意思。我用通俗的語言來給大家說說。
一般來說,按照IATA國際航空運輸協會規定,國內航班的根據物理座位以及服務內容的不同,分三個等級座位:頭等艙、商務艙和經濟艙。我們管這三個等級稱為物理艙位。國內航司還可以見到超級經濟艙/高級經濟艙,定位介於商務艙和經濟艙之間。物理艙位在細分的時候,還會分出不同的子艙位,也就是艙位代碼,比如Y艙,通常代表的就是全價經濟艙。
以國航為例(以下所有內容均指國航):
這是國航官網電腦端購票時顯示的艙位信息,我們可以看到,同為物理艙位經濟艙,又劃分為Y、B、M、U、H、Q、V、W、S、T、L、P、K、N的子艙位。還有獎勵客常用的X艙沒有顯示,X艙位票價為0,不是可售艙位。
任何艙位,實際上都需要有一個叫做「運價」的東西匹配他,你最終才能購買到機票。而國內機票通過中航信AirTis發布的價格,叫做公布運價。而Y艙就是經濟艙的公布運價。以Y艙為全價經濟艙,也就是100%票價,這些不同的子艙位,對應了不同的折扣。
一般來說是從全價開始,每隔五個百分點設置一個價格,即全價、全價95折、全價9折、全價85折等等。銷售機票的時候,航司是按照「投放艙位,匹配運價」這種模式銷售進行的,但並不代表,每個艙位你都能買到。國航的艙位表順序裡面,最低的是K艙,但K艙的「定義」是團隊票。
不同的折扣,在物理艙位上是完全一樣的,無論你是同物理艙位下的何種子艙位,你都可以選同樣的物理座位。舉個例子,同為普卡會員的張三和李四分別買了全價經濟艙Y艙和折扣經濟艙K艙。他們都想選經濟艙第6排靠過道也就是16C的位子。那麼,先到先得,誰先選,這個位子歸誰。而且他們在機上獲得的服務也是完全一樣的。區別在於退改籤對於不同艙位是有區別的。
從圖上可以看到,不同的折扣艙位,也就是不同的子艙位,退改籤的政策是不同的。同樣,表中沒有寫X艙,因為X艙不是可售艙位,也就是它不是對外銷售的。值得注意的是,N艙也是單獨列出的,N艙通常為特殊艙位,原定義為員工票,後來一些國航官方的團購票或特殊活動也給的是N艙。這也是為什麼上文說到,國航的艙位表順序裡面,最低的是K艙而不是N/X艙。值得一提的是,平時就算有N艙投放,但因為沒有N艙的運價匹配,所以買不到N艙客票。只有在有活動放N艙票的時候才可以在直營渠道買到。因為N艙原本是員工免票,並且還是候補才可用。也就是航班起飛前有剩餘座位沒賣掉,才允許上飛機。當然,大家通過活動購買的特價N艙是可以直接用的,不需要候補。
不同艙位累積的裡程也是不同的,艙位越高,累積裡程越多,定級航段也才有可能越多。
最後提一句,其實哪怕是Y艙也有Y1、Y2、Y3的區別,其它子艙位同樣。區別是再細分的折扣。這個知道就行,不做過多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