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永德:把「美麗風景」轉化為「美麗經濟」

2020-12-15 雲南網

隨著年底高速公路、鐵路通車,臨滄即將進入第一次跨越發展期,如何抓住機遇,發揮資源優勢,把永德的「美麗風景」轉化為「美麗經濟」,提升鄉村旅遊發展水平,成為了永德縣委、縣政府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

為了解決村莊旅遊發展目標和定位同質化的問題,永德縣著重提煉鄉村旅遊資源「鄉、土、農」元素在各村的不同體現形式,推進「一鄉一特」「一村一品」建設,通過短視頻宣傳形式開展「尋找最美麗村莊」活動,集中突出村莊最顯著特色特點,比如,忙蚌是「河流掛在天上的村莊」、戶威是「訶子酒飄香的村莊」、大平掌是「長在石頭上的村莊」、扎模是「杜鵑花盛開的村莊」、二道橋是「原始黑衣俐侎部落的村莊」、鳴鳳山是「鳳凰銜來古茶樹的村莊」,為每一個村莊打造一張專屬名片,避免出現千村一面。

永德縣以大滇西旅遊環線擴容為契機,重點打造田園鄉村、民俗體驗、特色節慶、健康養生、生態科普等旅遊產品,推動半山酒店項目建設,深入挖掘永德與大滇西其它州市縣具有互補性和依存性的自然特色、人文旅遊資源,積極融入「8」字型大滇西旅遊環線建設。依託「一座山、一粒果、一棵藥、一汪水、一個黑衣部落」的獨特資源優勢,探索鄉村旅遊多型發展模式。按照「1+2+8+N」的城鎮空間布局,用城郊休閒型建設大雪山漂流小鎮、烏木龍俐侎風情小鎮、大山布朗風情小鎮等一批特色小鎮、特色村莊;用產業依託型模式,提升戎氏永德茶文化莊園、雲茶之邦莊園,建設鳴鳳山、忙肺、梅子箐等古茶園,拉長遊客採茶、制茶、買茶等體驗鏈條,做好茶旅融合文章;用民俗依託型發展模式,開發俐侎服飾製作、忙石寨傣族構皮造紙等旅遊體驗項目。通過多種模式開發、多種經營,打造「鄉村旅遊+」大產業格局,推動鄉村空間功能的多樣性與複合性充分展現。

為了更好地實現以鄉村旅遊促進農民脫貧致富的目標,永德縣在培育壯大市場主體、鼓勵引導社會資本、中小資本參與鄉村旅遊開發為核心的基礎上,兼顧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明晰產權,解決產權問題和部分人收益的問題,在鄉村發展過程中給集體留一份子。大雪山鄉勐旨村的忙蚌自然村,就是採取了「鄉合作聯社+忙蚌自然村集體+農戶」共同出資模式,在集體資源、集體資產範疇內,國家財政投入的資金和群眾以資產形式(包括土地、房產、資金等)投入的股份進行抵消和劃分,引入旅遊公司開發旅遊項目並自主運營,大雪山鄉人民政府將總資產打包租賃給旅遊公司,所得租金由農戶、忙蚌自然村集體、勐旨村合作社、大雪山鄉合作聯社按比例分紅,把「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有效解決利益分配機制的問題,實現了農戶、集體和企業雙盈增收。

雲南網記者 黃翹楚 李春林 通訊員 徐穎 王玉婧 攝影報導

相關焦點

  • 永德縣變「美麗風景」為「美麗經濟」
    原標題:永德縣變「美麗風景」為「美麗經濟」隨著年底高速公路、鐵路的即將通車,臨滄交通基礎條件的改善,必將帶來大量的人流,永德縣積極搶抓機遇,發揮資源優勢,把永德「美麗風景」轉化為「美麗經濟」,全力提升鄉村旅遊發展水平。
  • 浙江海鹽:美麗鄉村轉化為美麗經濟
    豐義村僅僅是海鹽縣美麗鄉村建設的一個縮影。中國經濟時報記者從海鹽縣委組織部了解到,海鹽縣以黨建為引領,以改革為突破口,開展「五星達標,A級創建」三年行動計劃,堅持全域秀美,開展農村全域整治,因地制宜建設「一村多景」,推動鄉村「盆景」變「風景」,實現美麗鄉村轉化為美麗經濟。
  • 平頂山:讓「美麗風景」變身「美麗經濟」
    8月19日,平頂山市文化旅遊大會召開,該市將以全域旅遊為主導,融入紅色文化,強點、優線、擴面相結合,多業態發展,到2025年,實現全市旅遊總收入突破550億元、近悅遠來的文旅名城初步形成的發展目標。
  • 明子山把「美麗風景」轉化為「美麗經濟」
    在永善縣城工作的趙大哥高興地說:「明子山風景和空氣好,離縣城比較近,開車來回也很方便。每到周末或節假日,我都會約上親朋好友,帶上老人孩子,一起來休閒觀光、採摘水果、避暑乘涼,品嘗原汁原味的鄉村美食,特別的開心和愜意!」
  • 雲南最美麗的城市,有著美麗的風景和空氣,你知道在哪裡嗎
    改革開放後,中國的經濟取得了很大的發展,成為了第二個經濟強國,雖然可以說在經濟領域沒有超越美國,但在各個方面都動搖,超過了美國,特別是我國的建設,很多外國人都羨慕不已,建設有句話不該說,以交通為基礎的城市建設,實現了目前中國許多發展不突出的縣城城市化建設,更多的人走上了致富之路,許多人的生活質量大大提高和改善
  • 全景記錄雲南奔小康 我們在永德重溫公益宣言
    ●長江商報公益記者姚海鷹發自雲南勐板昨日9點40分,永德文化廣場。初升的朝陽,仿佛一剎那間就騰空而起了,明亮、炫目、勢不可擋。深秋的晨風略帶清冷,空氣中隱隱約約飄蕩著一股無可名狀的花果香味,令人沉醉。然而,在我們內心,卻難以抑制謳歌雲南邊疆人們幸福小康生活的衝動。我們深深意識到,作為一份立足資本市場的主流財經全媒體,我們要更加戮力踐行所肩負的社會責任,矢志成為2020中國脫貧攻堅的貢獻者,努力成為美麗鄉村振興的建設者。
  • 「美麗風景」變身「美麗經濟」
    藉助資源稟賦,平頂山市文旅業發展勢頭強勁,近年來旅遊人次、收入持續呈兩位數增長,日益成為推動全市動能轉換的新引擎、帶動服務業的新龍頭、加快產業扶貧的新支撐、助力吸納就業的蓄水池,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和城市形象提升作出了積極貢獻。旅遊是綜合性產業,是拉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
  • 平頂山:打造文旅名城,讓「美麗風景」變身「美麗經濟」
    旅遊業被譽為「美麗產業」,是典型的生態親和型經濟。平頂山作為老工業基地和資源型城市,節能減排和生態環境壓力大,把文化旅遊作為轉型的切入點和突破口,不僅可以加快調整經濟結構、有效降低汙染排放,還有助於將生態資源轉化為生態資本,打通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的雙向轉換通道,讓「美麗風景」變身「美麗經濟」。
  • 平頂山:打造文旅名城,讓「美麗風景」變身「美麗經濟」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張建新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王冰珂8月19日,記者從平頂山市文化旅遊大會上獲悉,該市將以全域旅遊為主導,融入紅色文化,強點、優線、擴面相結合,多業態發展,到2025年,實現全市旅遊總收入突破550億元、近悅遠來的文旅名城初步形成的發展目標。
  • 讓「美麗風景」變成「美麗經濟」
    全薺懷 彭國正 江西日報記者 陳青峰近年來,南城縣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以綠色發展為統領,依託山、水、林、田、湖等生態旅遊資源和古村落、古建築等文化資源,以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為主抓手,大力實施「生態+」「旅遊+」戰略,推進全域旅遊健康、快速發展,實現從「美麗風景」到「美麗經濟」的完美轉變。
  • 犁橋村:美麗風景變成美麗經濟
    而這些來自城市的遊客,亦感覺置身在如畫的風景中,平添了幾分愜意。美麗風景變成美麗經濟,在犁橋村石橋鍾自然村經營農家樂的陳江水對此深有體會。52歲的陳江水與妻子姚翠玲一起經營明塘人家農家樂,味道可口的土菜讓許多遊客嘖嘖叫好。每逢節假日遊客很多,夫妻倆忙不過來時,家裡的親戚都會來店裡幫忙。
  • 《美麗的雲南玉龍雪山風景》紫髯伯-協助拍攝
    玉龍雪山在納西語中被稱為歐魯,意為天山。其十三座雪峰連綿不絕,宛若一條巨龍騰越飛舞,故稱為玉龍。又因其巖性主要為石灰巖與玄武巖,黑白分明,所以又稱為黑白雪山。其是納西人的神山,也是傳說納西族保護神三多的化身。1984年,雲南玉龍雪山省級自然保護區建立。
  • 習風和暢台州灣丨白塔鎮:把「美麗風景」變成「美麗經濟 」
    習風和暢台州灣丨白塔鎮:把「美麗風景
  • 雲南永德大雪山自然保護區將有望向遊客開放
    自從2007年發現消失數十年的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豚鹿後,永德大雪山就聲名大噪,但普通人還是難以進入大雪山。日前,《雲南永德大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旅遊總體規劃》已獲國家林業局批准,隨著生態旅遊的開發,昆明市民也將有機會深入永德大雪山,揭開它神秘的面紗。
  • 河北贊皇:從「美麗風景」走向「美麗經濟」
    河北日報記者吳培源 董昌攝製從「美麗風景」走向「美麗經濟」——看第七屆石家莊市旅發大會給贊皇帶來什麼風景優美的贊皇縣嶂石巖景區。旅發大會過後,置身贊皇,記者發現,這裡的「美麗風景」正在向「美麗經濟」蝶變,文旅互融、農旅互動、工旅互通、商旅互贏的融合發展新模式,不斷刷新著人們對贊皇的認知,更為縣域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告別單一景點遊,轉向綜合旅遊目的地山風清爽,沁人心脾。9月16日,記者跟隨嘉賓一起觀摩贊皇的山山水水。
  • 助力「美麗資源」轉化「美麗經濟」 懷陽高速明日開通
    「為滿足人民群眾美好出行的需求,在廣東省交通集團『一路一策、一區一規劃』建設理念的指導下,我們在設計之初充分考慮到了提升服務區人性化水平。」據懷陽高速工程部負責人周保衛介紹,項目全線均配置無障礙衛生間、第三衛生間、母嬰室,並有配套垃圾分類設施。服務樓還增加了手機充電站、免費wifi、旅遊諮詢中心,旅客休息房間等服務性區域。
  • 南城縣:讓「美麗風景」變成「美麗經濟」
    近年來,南城縣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以綠色發展為統領,依託山、水、林、田、湖等生態旅遊資源和古村落、古建築等文化資源,以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為主抓手,大力實施「生態+」「旅遊+」戰略,推進全域旅遊健康、快速發展,實現從「美麗風景」到「美麗經濟」的完美轉變。
  • 雲南永德率先在臨滄市啟動「整鄉農戶授信」工作
    近日,永德大雪山鄉政府聯合縣農信用社在全市範圍率先推出了「鄉村振興整鄉農戶授信」工作,啟動儀式在大雪山鄉勐旨村忙蚌自然村舉行。縣人民政府、農信社臨滄辦事處、人民銀行永德支行、永德縣農信社,大雪山鄉政府有關負責人參加了儀式。
  • 各地林草頭條丨雲南:把「兩山」理念轉化為綠色發展的行動自覺
    十多年來,浙江全省上下努力踐行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以貫之抓落實,把全省域作為一個大花園來打造,實施「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變「盆景」為「風景」,變「風景」為「錢景」,不斷拓寬「兩山」轉化通道,打造出一幅「一戶一處景、一村一幅畫、一鎮一天堂、一線一風光」的美麗鄉村振興新圖景。
  • 《美麗的雲南麗江玉龍雪山藍月谷風景》鼓上蚤-協助拍攝
    美麗的雲南麗江玉龍雪山藍月谷風景【第1幅圖】此作品由眉山攝影愛好者金先生在著名的浙江地區拍攝美麗的雲南麗江玉龍雪山藍月谷風景【第2幅圖】此作品由寧波攝影愛好者張先生在著名的濟南地區拍攝美麗的雲南麗江玉龍雪山藍月谷風景【第3幅圖】此作品由南陽攝影愛好者馬先生在著名的德州地區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