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學生欲罷不能的假期作業,是怎麼策劃出來的?

2020-12-15 騰訊網

每每假期,總有爸媽徘徊在怒吼邊緣:不愛寫作業,根本管不住啊!

幾年下來,雲谷有了許多備受穀粒好評的作業,它們的存在總是能讓假期變得豐富、有趣。枯燥、機械的重複……自然是不存在的。這樣的作業是如何設計出來的?

初中部:「射鵰英雄傳」

通識中運用十八般武藝,情懷中體味人生滋味

射鵰英雄傳作業項目組 :

謝慧萍 王夢娜 王向真 丁義 楊靜 毛露 李明

說起金庸,那是很多70後、80後心目中的硃砂痣——「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誰還沒有個廢寢忘食酣暢淋漓讀小說的經歷?那段一邊防老師,一邊防家長,抽屜洞裡藏「閒書」的青春歲月,也成為少年時期最美的經歷。

《射鵰英雄傳》這樣一份融合歷史、科學、數學、英語、語文學科的跨界作業,讓穀粒們和爸爸媽媽有了能滔滔不絕的共同語言。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文科類作業充滿思辨:如何撰寫非虛構歷史人物的小傳?郭靖是否應該抗擊蒙古?楊康是否應該離開王府?.....辯題無關對錯,深入閱讀,和人物站在一起,才能體會到人物每一個時刻的選擇。

理科作業也不局限,為初入數學江湖的新人設計一本《九陰真經》,需要極強的融會貫通能力:要根據故事背景合理編題,同時綜合考量知識點的難度、知識框架的完整性。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王向真 | 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老師團隊在設計作業的時候,背後有三點考量:

第一,學科融合的背後是綜合思維方式的養成。分科學習能學到各學科特有的概念體系、工具方法。但是,真實世界並不是簡單按學科來劃分,學習的根本目的也不是做習題,而是運用學到的思維和方法更好地理解我們所處的世界,解決實際問題。這也是射鵰裡郭靖、黃蓉如此所向披靡的原因:他們沒有拘泥於一家武藝,而是虛懷若谷,博採眾長,江南七怪、全真教、丐幫等等十八般武藝,都一一學來,成為己用。

第二,經典閱讀中體會人文精神。性決定命,格決定運氣。習得能力和武藝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在成長過程中去判斷,未來想成為什麼樣的人,過怎樣的人生。射鵰裡每一個人物的境遇和選擇都不一樣,比如郭靖和楊康,閱讀中感受人物的命運,希望穀粒們也能參透這個道理。

第三,有趣、有情懷。這本作業是與父母長輩們交流和共情的好機會,也是慢慢開始品味人生的好時機。有人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恩怨。不知道穀粒們能否悟出「初出茅廬,潛心修煉,不要忘本,才能修煉成一代宗師」的道理?

一年級:「大衛,你可以」

和爸爸媽媽一起管理好「情緒怪獸」

一年級暑假作業核心項目組:

馬藝 王芊 石愛悅 陳鹹鍾 徐燕華

在繪本《大衛,不可以》中,主角是個頑皮又淘氣的小男孩:喜歡在潔白的牆上塗鴉、把浴室變成一汪沼澤地、頭頂鐵鍋敲得叮噹亂響……而媽媽每次都會嚴肅地說:「大衛,不可以!」

這個情節成為了一年級暑假作業的背景故事。在新朋友「大衛」的帶領下,穀粒們開啟了「健康的我」、「健康的家」、「健康出行」三個主題的旅程: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在這份作業中,小穀粒還會用健康棋盤來做有趣的「復盤」——每做好一次運動、閱讀、情緒管理,就可以前進一格,比如:

和爸爸媽媽一起共創親子公約;

用彩虹、罐子等情緒法寶管理好情緒怪獸

用情緒貼紙、數學統計等方法記錄自己和家人的情緒變化

....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馬藝 | 一年級暑假作業設計組PM

設計暑假作業的時候,團隊的老師再三研討交流,充分考慮一年級穀粒的狀態和特質:從疫情期間的線上教學回歸線下,還有諸多不適應;心理上依賴爸爸媽媽,遇到困難容易焦慮不安;團隊合作時自我意識較強烈,情緒管理上很需要家校的合力支持。

所以我們選擇把「自我情緒管理」定為暑假作業的核心,把它做足做透。「任務打卡」是實用方法,可以幫助穀粒嘗試自主安排運動閱讀時間;「情緒法寶」是把感受到的心情視覺化,把無意識的情緒釋放轉變成理智的心情故事,幫助穀粒看到自己的情緒,嘗試管理好「情緒怪獸」。

「健康的我」、「健康的家」、「健康出行」三部分如同一次學科融合的項目制學習,在動手找一找、貼一貼、畫一畫、寫一寫的過程中,與家人產生正向的連結。完成任務挑戰之日,小穀粒們便可以帶著「升級」的自己入學了。

當然,和爸爸媽媽一起管理情緒怪獸時,比起大衛聽到那麼多「不可以」,鼓勵的氛圍更為珍貴,除了知道「你不可以」,也能聽到更多「你可以」!

二年級:「接二連三的夏日錦囊」

腦洞大開的七彩暑假

二年級暑假作業核心項目組:

朱力 黃鸝 張湲婧 李靜 陳一紅 陳伯苗

「我想知道,我睡覺的時候,都在做什麼?」

「一塊橡皮擦多少次才會消失?」

「一支牙刷上,有多少根軟毛?」

……

好奇心是小穀粒最珍貴的東西,也是探索世界的源頭和開啟。再平常不過的小事,都可以成為了不起的研究。

二年級暑假作業中,小穀粒們要在探索部落裡展開「完全由自己說了算」的研究項目。想法可以天馬行空,研究必須腳踏實地,所以老師將 「策略先行」、「評價前置」,為小穀粒們提供了很多好用的策略和支架:

左右滑動查看小穀粒肖張梓軒的研究

除了大開腦洞,小穀粒們還有個重要的任務——「點亮百事可樂」。

為了讓穀粒們挑戰更多可能性,老師們準備了100件事,分別包含了七個方面七種色彩,並做成了百事貼,每個小穀粒可以任選30件去完成,如果想得到彩虹,只能勇敢拓寬邊界嘍!

左右滑動查看穀粒打卡

打卡之跳廣場舞

除了貼一貼,老師們還和研發團隊一起,在釘釘家長端上線了「百事可樂」應用,小穀粒每做一件事,就可以通過手機沉澱下來,假期快結束時就能點亮起百事可樂。而後臺的數據分析每周更新,真真是全民點亮百事可樂!

朱力 | 二年級暑假作業設計組PM

這樣一份學科之間無縫銜接的暑假作業,老師們是怎麼設計出來的?

第一,確定方向,夯實學科基礎。我們項目核心組會先共創「期待的暑假作業的樣子」,綜合暑假特點,我們決定將作業分為基礎、實踐和探索三個板塊。在確定方向後,項目組會與各科老師對接,並由他們根據學科素養培養需要,提供作業原型。

第二,策略先行,支持自主學習、個性化學習。暑假大把自由支配的時間,是培養穀粒自主學習、時間管理能力的好時機。但我們不能知識技能都一股腦兒丟給他們,老師要把迎接作業挑戰的策略和支架給足。此外,每個穀粒的基礎、能力和興趣點也都不一樣,提供可供自主選擇的各種錦囊和能量包可以支持到差異。

我們一致認為,他們想做什麼,比老師認為他們應該做什麼,更重要。

「自由研究」項目,就是一次嘗試,即使穀粒們研究失敗了,只要是他們自己想研究的,且在我們給到的參照例子、研究支架的支持下經歷了一場完全屬於自己的研究,那麼,也是比無意義的成功更有意義的失敗。

第三,創造與真實世界的連結,探索各種可能性。暑假是了解社會,嘗試解決真實問題的好時機,也是掌握生活技能、養成生活情趣的好機會。有了基礎、探究部落深入縱向的學習,也需要有橫向拓展,比如「百事可樂」項目。

第四,從真實世界再回到課堂。穀粒們在暑假裡的增量,涉及到開學後的課程銜接,老師們會特別關注。因此我們會邀請技術團隊加入項目組,借用數據的力量。

比如去年,二年級組的暑假作業主題是「在書頁間旅行」,啟發穀粒體會廣義旅行概念:不出門也一樣可以在書頁間、在電影中、在展覽中旅行。老師們圍繞這個主題給穀粒們推薦了很多有趣、遊泳、有意義的書籍、影視作品和活動。

暑假一結束,老師們就馬上湊在一起,完成了暑期作業的互評和復盤,根據穀粒衍生出來的興趣,延伸開發了《旅行是什麼》主題的文綜融合課,學習有了銜接,自然更有體感。

初中部道德與法治:「做一件讓世界變得更美好的事」——做小小的地球公民

道德與法治作業項目組:

郭璐寧 周杭芳

「我們只是一群小小的少年,暫時無法做偉大的事,但我們可以用偉大的愛去做些小事,讓這個世界因為有我們而更美好。」

去年暑假,大穀粒們收到了一份挑戰任務——做一件讓世界變得更美好的事。

大穀粒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制定的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目標)」為基礎,選擇某一問題,運用Global-Regional-Local的思路做調研,並在這個方面作出努力和小而美的改變,並拍攝Vlog記錄。

我們看見了基於各種目標而努力的穀粒們:

柳亦池:基於目標11,在做了數據調研後,發現城市和鄉村之間無論是經濟水平、基礎設施、文化生活都存在很大的差異,所以選擇利用自己的戲劇表演特長,傳播非物質文化遺產,同時豐富鄉鎮的居民文化生活

張容源:基於目標12,在喚醒人們對於垃圾分類的意識同時,不僅著眼於我國,也帶著大家一起去看了德國、韓國、日本,展示了垃圾分類優秀實踐和持續實踐所帶來的成果,再回到我們生活的城市杭州,進一步推廣垃圾分類。

叢大鈞:基於目標13,調研發現推廣共享單車政策及杭州市政府應對氣候變化所作出的努力,在理解政府政策的基礎上,選擇上街去擦共享單車。

郎天玥:基於目標15,發現颶風是陸地生物中的氣候變化引起的自然災害,使用VR和AR技術設計了一個小遊戲,告訴人們颶風作為一個很危險的自然災害,具體帶來了什麼樣的傷害。

郭璐寧 | 生涯規劃處老師

培養「中國心、世界眼的地球公民」是雲谷的培養目標之一,意味著學生要具備國際勝任力和社會公民責任感。道德與法治課程應是直指人生意義這一內核的。

通過學習,學生需要在多元文化相互依存的世界中探知自己:「我是誰」,「我在哪裡」,「我要怎麼做」。通過與世界的互動,知道自己與世界的關係;在行動中能做負責任的決定。

這次暑假作業是課堂內學習的延伸。課上瀏覽了聯合國網站「世界上最大的一堂課」後,學生掌握了Global-Regional-Local(全球-地區-當地)三個維度認知周邊環境的調研方法,再回到所處真實環境、理解和解決真實問題,對學生認知和價值觀的改變就會更加深刻。

新穀粒:萌芽之旅

「撥雲見谷」傳統項目

新穀粒萌芽之旅項目組:

學生院 課程院 各學段長

每個接管新年級的老師都會在暑假遇到這個問題:馬上要有新的學生了,我們還沒有見過面,如何能夠快速地抓住利用暑假時間,快速和他們產生連結呢?

在雲谷,有這麼一個傳統項目:創意Logo。

新入谷的大小穀粒,可以以Logo和自己的愛好與特長為基礎,呈現一個獨一無二的作品,在幼兒園則是創作logo元素的創意畫。

這是穀粒融入雲谷的方式,也是新穀粒送給雲谷的第一份禮物。開學第一天,這份獨特作品便成為了自我介紹中獨特的符號,新朋友的連結也就此開啟。這份珍貴的禮物,將被展覽在校園的每一個角落,守望著穀粒的變化與成長。

相關焦點

  • 衰漫畫:假期作業沒寫怎麼破?學渣獨創「花式磕頭法」套路好學生
    各位親愛的小夥伴們大家好,作業是老師布置給同學們回家完成的題目,為的就是增強大家的知識點掌握,但學渣卻總是貪玩,而這種不寫作業的行為也註定導致老師的批評,除非你和衰衰一樣有套路好學生的妙招。衰漫畫:假期作業沒寫怎麼破?
  • 最令外國學生費解的:中國學生的「假期」,為啥還有「作業」?
    提到「寒假作業」、「暑假作業」,這是令外國學生最為費解的。他們的觀念裡,假期就是用來玩樂休息的,為什麼在假期的後面,還有添上「作業」呢?這個實在令他們費解。外國學生的假期是這樣的馬來西亞學生參加「制服團體」年底的總考試結束後,馬來西亞的中小學生將迎來7周左右的長假。當然,氣候是24℃~32℃的怡然夏日。
  • 女兒的六張手抄報,學生假期作業的新變化
    中秋、國慶「雙節」期間,我女兒學校(初中)留了幾張畫手抄報的作業。我挺喜歡這種形式的作業,比單純地做卷子更有高度。手抄報要畫在一張橫放的A4紙上。對學生來說,製作手抄報也是他發展個性才能的廣闊天地。現在,孩子們的假期作業已呈多樣化趨向。像有的學校的假期作業就圍繞「德、智、體、美」四大類展開。除了養成「讀好書」「好讀書」的好習慣,還鼓勵孩子們積極開展體育健身計劃,每天堅持一小時鍛鍊,並要求學生掌握簡單的做飯、整理房間等生活服務技能。
  • 你們的假期作業都是怎麼完成的
    兒子期末考試後,老師在家長群裡布置了假期作業。除了製作幾張小報外,沒有太多其他作業,我內心多出幾分羨慕,這些作業確實不算多。小時候通常整個假期都會沒心沒肺地玩,玩到大概還有三天時突然清醒,幾個小夥伴從之前見面的第一句「今天玩什麼」變成了「你作業做完了嗎?」開始瘋狂寫作業。補作業是需要專業技能的,這種技能經過幾年的鍛鍊成了大家傍身的救命本事。有效的方法主要是粘頁和胡寫。前者是保證隨手一翻就能翻到有字的頁。後者是保證翻到的頁都有字。
  • 國外的假期作業都做啥?
    哎~不對不對,我們可不是跟大家推送假期安排攻略,而是想跟大家分享下,一些國外學校的假期作業。看看人家的假期是怎麼安排的!返校後,所有做過義工的學生會把自己的「義工作業」通過照片加日記的形式發到網上,與同學和老師們分享。 一些名校會將「做義工」作為衡量學生綜合素質的標準,關係到學生將來能否進入一流大學。
  • 宣傳垃圾分類、逛博物館……襄陽特色暑假作業扮靚學生假期生活
    暑假期間怎麼安排?記者探訪發現,一些學校給學生們布置了特色暑假作業,比如認領植物、宣傳垃圾分類、看紀錄片、逛博物館等。  大慶路小學:認領一盆植物學習泡豆芽  為了讓孩子度過一個安全、健康、快樂、充實的假期,大慶路小學本著讓孩子合理休息、健康發展、有所收穫的原則,布置了豐富多彩的作業。
  • 減少代寫作業,先要讓假期作業真正變得重要
    (《北京晨報》2月26日)  學校和老師布置假期作業,是為了讓學生在假期內溫習並予以鞏固所學知識,由此可以提高假期之後新學期的學習和教學效率。從記憶規律的角度來看,假期作業具有必要性,有助於讓學生通過持續練習,將部分知識從短期記憶轉化為長期記憶。  既然如此,假期作業就需要遵循教育和記憶規律來編制設定。
  • 新一波「國慶假期作業」,現在的老師真有才,學生:這題我樂意做
    國慶七天長假也即將結束了,有的人在國慶假期跟著父母到外地去旅遊。看看各地的風景,品嘗各地的美食。還有的人因為覺得景區人太多,索性哪裡都不去,宅在家看看電影,悠閒的度過了假期。不過最覺得鬱悶的應該就是學生黨吧。對於學生們來說,一到假期老師就會布置很多作業,根本沒有時間玩耍。
  • 作業「自助餐」增加個性化選擇 學生娃寒假作業接地氣,年味足
    又到了一年寒假,記者昨日走訪東莞幾所學校了解到,孩子們的假期作業不再只是傳統的做題、寫日記、背誦課文,而是增加了體驗式和個性化的新內容,包括德育類、實踐類、親情類、民俗類、見聞類、運動類等形式的作業。作業接地氣,年味兒也很足,還多了份人文關懷和社會實踐。
  • 小編碎碎念 | 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該怎麼解決?
    12月10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針對「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的問題,教育部表示對於教師布置懲罰性作業、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要進行嚴處。關於孩子學習,家長老師該怎樣各負其責?如何做好家校聯動,在不同層面為孩子提供更優質的教育?小編有話說!
  • 創意作業讓學生快樂度寒假
    寒假餘額已不足,當很多學生奮筆疾書趕寒假作業時,有些孩子則因學校的創意作業而顯得輕鬆。因為他們所在的學校響應國家對中小學生減負要求,布置了家務勞動、社會實踐、體育運動等頗有創意又貼近年齡特點易於完成的寒假作業。這些作業寓教於勞動、社會實踐和體育運動,讓學生真正走進生活。
  • 假期如何安排?看看澳大利亞學生怎麼過
    如何合理安排時間,勞逸結合,成為了老師、家長、學生都在思考的問題。在南半球的澳大利亞,學生們也迎來了寒假,他們是如何安排假期的呢? 澳大利亞學生假期有多長? 澳大利亞大學和中國大學的放假時間有相似之處,除了每學期期中近兩周的小假期外,每年6到7月有一個月左右的寒假,11月底到來年的2月底有約三個月的暑假。
  • 濟南市教育局發通知,防止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
    濟南市經五路小學的學生自己制定假期計劃。 據了解,今年義務教育階段寒假假期共四周,開始時間為2020年1月12日(臘月十八),寒假結束時間為2月8日(正月十五);高中階段學校假期共三周,寒假開始時間為2020年1月19日(臘月廿五),結束時間為2月8日(正月十五)。
  • 開學前夕多地家長上陣補作業 假期作業考驗家庭教育
    你為孩子的寒假作業頭疼了嗎?  開學前夕多地家長上陣補作業,假期作業考驗家庭教育  通宵趕完十幾篇試卷、網購「寫字機器人」替自己抄課文、謊稱裝著作業的書包被偷了……隨著寒假進入尾聲,許多中小學生為了作業焦頭爛額。而家長們也不輕鬆。
  • 假期作業年年有,今年寒假特別多,小學四年級竟然有9科作業
    假期作業年年有,今年寒假特別多。孩子們本以為放假後可以徹底放飛自我了,可是各科寒假作業紛至沓來,雖然每科都不多,可是零零散散加起來,也是夠忙碌一陣子了。以下是小學生四年級的寒假作業。語文假期作業1.天天愛默寫89—113頁。(每天一頁,在群裡抽查。)
  • 老師,寒假作業怎麼布置,大數據告訴你
    寒假即將到來 學生們的假期作業也要上線 對此 屏幕前的你,心情如何 面對老師留下的假期作業 孩子們往往也會有一些想法
  • 尋校史寫春聯嘗試創業,今年佛山學生的寒假作業有點不一樣
    這是佛山市南莊三中八年級學生的寒假作業。「自己一直很喜歡讀歷史,這次可以利用假期時間與爸爸一起追尋學校和國家歷史,更加了解國家發展,感覺很有意義!」八年級三班的劉佳林說。此外,佛山市也有不少學校考慮到即將到來的傳統節日春節和元宵節,讓學生在作業中感受濃濃的「年」味。霍藻棉小學布置學生寫「福」字與春聯,同濟小學則讓學生讀春節相關的民間故事、詩詞,與父母一起裝扮家居。
  • 泉山學校舉辦寒假社會實踐作業展評活動 學生共同分享假期收穫與快樂
    大小新聞3月15日訊(今日招遠記者 叢曉娜 通訊員 滕海強)為更好地引導和鼓勵學生認真總結假期生活,進一步促進相互交流學習,近日,泉山學校開展了「歡樂中國年」2019寒假社會實踐作業集中展評活動。假期中,學校圍繞「歡樂中國年」主題作業設計,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指導學生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
  • 隨筆:德國中小學生假期沒作業
    原標題:隨筆:德國中小學生假期沒作業  新華網柏林2月2日電(記者 郭洋)春假、暑假、秋假、冬假、聖誕假、復活節假……德國中小學生可休的假種類多樣。雖然各州規定有異,但假期累計都可達到約13周。   不僅各州放假時間和名目不同,同一個州每年的放假時間也有差異。
  • 日本學生如何過假期
    光明日報記者 張冠楠  一到寒暑假,中國的大部分學生就被各種補習班、奧數班圍繞,加上學校留的大量作業,學生在假期的課業負擔有時候比上學期間還要重。在日本,學生們一年就有春假、暑假、寒假三個長假期,這些假期學校一般是不會給他們布置繁重作業的,那他們是如何度過這些假期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