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假期,總有爸媽徘徊在怒吼邊緣:不愛寫作業,根本管不住啊!
幾年下來,雲谷有了許多備受穀粒好評的作業,它們的存在總是能讓假期變得豐富、有趣。枯燥、機械的重複……自然是不存在的。這樣的作業是如何設計出來的?
初中部:「射鵰英雄傳」
通識中運用十八般武藝,情懷中體味人生滋味
射鵰英雄傳作業項目組 :
謝慧萍 王夢娜 王向真 丁義 楊靜 毛露 李明
說起金庸,那是很多70後、80後心目中的硃砂痣——「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誰還沒有個廢寢忘食酣暢淋漓讀小說的經歷?那段一邊防老師,一邊防家長,抽屜洞裡藏「閒書」的青春歲月,也成為少年時期最美的經歷。
《射鵰英雄傳》這樣一份融合歷史、科學、數學、英語、語文學科的跨界作業,讓穀粒們和爸爸媽媽有了能滔滔不絕的共同語言。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文科類作業充滿思辨:如何撰寫非虛構歷史人物的小傳?郭靖是否應該抗擊蒙古?楊康是否應該離開王府?.....辯題無關對錯,深入閱讀,和人物站在一起,才能體會到人物每一個時刻的選擇。
理科作業也不局限,為初入數學江湖的新人設計一本《九陰真經》,需要極強的融會貫通能力:要根據故事背景合理編題,同時綜合考量知識點的難度、知識框架的完整性。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王向真 | 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老師團隊在設計作業的時候,背後有三點考量:
第一,學科融合的背後是綜合思維方式的養成。分科學習能學到各學科特有的概念體系、工具方法。但是,真實世界並不是簡單按學科來劃分,學習的根本目的也不是做習題,而是運用學到的思維和方法更好地理解我們所處的世界,解決實際問題。這也是射鵰裡郭靖、黃蓉如此所向披靡的原因:他們沒有拘泥於一家武藝,而是虛懷若谷,博採眾長,江南七怪、全真教、丐幫等等十八般武藝,都一一學來,成為己用。
第二,經典閱讀中體會人文精神。性決定命,格決定運氣。習得能力和武藝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在成長過程中去判斷,未來想成為什麼樣的人,過怎樣的人生。射鵰裡每一個人物的境遇和選擇都不一樣,比如郭靖和楊康,閱讀中感受人物的命運,希望穀粒們也能參透這個道理。
第三,有趣、有情懷。這本作業是與父母長輩們交流和共情的好機會,也是慢慢開始品味人生的好時機。有人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恩怨。不知道穀粒們能否悟出「初出茅廬,潛心修煉,不要忘本,才能修煉成一代宗師」的道理?
一年級:「大衛,你可以」
和爸爸媽媽一起管理好「情緒怪獸」
一年級暑假作業核心項目組:
馬藝 王芊 石愛悅 陳鹹鍾 徐燕華
在繪本《大衛,不可以》中,主角是個頑皮又淘氣的小男孩:喜歡在潔白的牆上塗鴉、把浴室變成一汪沼澤地、頭頂鐵鍋敲得叮噹亂響……而媽媽每次都會嚴肅地說:「大衛,不可以!」
這個情節成為了一年級暑假作業的背景故事。在新朋友「大衛」的帶領下,穀粒們開啟了「健康的我」、「健康的家」、「健康出行」三個主題的旅程: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在這份作業中,小穀粒還會用健康棋盤來做有趣的「復盤」——每做好一次運動、閱讀、情緒管理,就可以前進一格,比如:
和爸爸媽媽一起共創親子公約;
用彩虹、罐子等情緒法寶管理好情緒怪獸
用情緒貼紙、數學統計等方法記錄自己和家人的情緒變化
....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馬藝 | 一年級暑假作業設計組PM
設計暑假作業的時候,團隊的老師再三研討交流,充分考慮一年級穀粒的狀態和特質:從疫情期間的線上教學回歸線下,還有諸多不適應;心理上依賴爸爸媽媽,遇到困難容易焦慮不安;團隊合作時自我意識較強烈,情緒管理上很需要家校的合力支持。
所以我們選擇把「自我情緒管理」定為暑假作業的核心,把它做足做透。「任務打卡」是實用方法,可以幫助穀粒嘗試自主安排運動閱讀時間;「情緒法寶」是把感受到的心情視覺化,把無意識的情緒釋放轉變成理智的心情故事,幫助穀粒看到自己的情緒,嘗試管理好「情緒怪獸」。
「健康的我」、「健康的家」、「健康出行」三部分如同一次學科融合的項目制學習,在動手找一找、貼一貼、畫一畫、寫一寫的過程中,與家人產生正向的連結。完成任務挑戰之日,小穀粒們便可以帶著「升級」的自己入學了。
當然,和爸爸媽媽一起管理情緒怪獸時,比起大衛聽到那麼多「不可以」,鼓勵的氛圍更為珍貴,除了知道「你不可以」,也能聽到更多「你可以」!
二年級:「接二連三的夏日錦囊」
腦洞大開的七彩暑假
二年級暑假作業核心項目組:
朱力 黃鸝 張湲婧 李靜 陳一紅 陳伯苗
「我想知道,我睡覺的時候,都在做什麼?」
「一塊橡皮擦多少次才會消失?」
「一支牙刷上,有多少根軟毛?」
……
好奇心是小穀粒最珍貴的東西,也是探索世界的源頭和開啟。再平常不過的小事,都可以成為了不起的研究。
二年級暑假作業中,小穀粒們要在探索部落裡展開「完全由自己說了算」的研究項目。想法可以天馬行空,研究必須腳踏實地,所以老師將 「策略先行」、「評價前置」,為小穀粒們提供了很多好用的策略和支架:
左右滑動查看小穀粒肖張梓軒的研究
除了大開腦洞,小穀粒們還有個重要的任務——「點亮百事可樂」。
為了讓穀粒們挑戰更多可能性,老師們準備了100件事,分別包含了七個方面七種色彩,並做成了百事貼,每個小穀粒可以任選30件去完成,如果想得到彩虹,只能勇敢拓寬邊界嘍!
左右滑動查看穀粒打卡
打卡之跳廣場舞
除了貼一貼,老師們還和研發團隊一起,在釘釘家長端上線了「百事可樂」應用,小穀粒每做一件事,就可以通過手機沉澱下來,假期快結束時就能點亮起百事可樂。而後臺的數據分析每周更新,真真是全民點亮百事可樂!
朱力 | 二年級暑假作業設計組PM
這樣一份學科之間無縫銜接的暑假作業,老師們是怎麼設計出來的?
第一,確定方向,夯實學科基礎。我們項目核心組會先共創「期待的暑假作業的樣子」,綜合暑假特點,我們決定將作業分為基礎、實踐和探索三個板塊。在確定方向後,項目組會與各科老師對接,並由他們根據學科素養培養需要,提供作業原型。
第二,策略先行,支持自主學習、個性化學習。暑假大把自由支配的時間,是培養穀粒自主學習、時間管理能力的好時機。但我們不能知識技能都一股腦兒丟給他們,老師要把迎接作業挑戰的策略和支架給足。此外,每個穀粒的基礎、能力和興趣點也都不一樣,提供可供自主選擇的各種錦囊和能量包可以支持到差異。
我們一致認為,他們想做什麼,比老師認為他們應該做什麼,更重要。
「自由研究」項目,就是一次嘗試,即使穀粒們研究失敗了,只要是他們自己想研究的,且在我們給到的參照例子、研究支架的支持下經歷了一場完全屬於自己的研究,那麼,也是比無意義的成功更有意義的失敗。
第三,創造與真實世界的連結,探索各種可能性。暑假是了解社會,嘗試解決真實問題的好時機,也是掌握生活技能、養成生活情趣的好機會。有了基礎、探究部落深入縱向的學習,也需要有橫向拓展,比如「百事可樂」項目。
第四,從真實世界再回到課堂。穀粒們在暑假裡的增量,涉及到開學後的課程銜接,老師們會特別關注。因此我們會邀請技術團隊加入項目組,借用數據的力量。
比如去年,二年級組的暑假作業主題是「在書頁間旅行」,啟發穀粒體會廣義旅行概念:不出門也一樣可以在書頁間、在電影中、在展覽中旅行。老師們圍繞這個主題給穀粒們推薦了很多有趣、遊泳、有意義的書籍、影視作品和活動。
暑假一結束,老師們就馬上湊在一起,完成了暑期作業的互評和復盤,根據穀粒衍生出來的興趣,延伸開發了《旅行是什麼》主題的文綜融合課,學習有了銜接,自然更有體感。
初中部道德與法治:「做一件讓世界變得更美好的事」——做小小的地球公民
道德與法治作業項目組:
郭璐寧 周杭芳
「我們只是一群小小的少年,暫時無法做偉大的事,但我們可以用偉大的愛去做些小事,讓這個世界因為有我們而更美好。」
去年暑假,大穀粒們收到了一份挑戰任務——做一件讓世界變得更美好的事。
大穀粒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制定的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目標)」為基礎,選擇某一問題,運用Global-Regional-Local的思路做調研,並在這個方面作出努力和小而美的改變,並拍攝Vlog記錄。
我們看見了基於各種目標而努力的穀粒們:
柳亦池:基於目標11,在做了數據調研後,發現城市和鄉村之間無論是經濟水平、基礎設施、文化生活都存在很大的差異,所以選擇利用自己的戲劇表演特長,傳播非物質文化遺產,同時豐富鄉鎮的居民文化生活
張容源:基於目標12,在喚醒人們對於垃圾分類的意識同時,不僅著眼於我國,也帶著大家一起去看了德國、韓國、日本,展示了垃圾分類優秀實踐和持續實踐所帶來的成果,再回到我們生活的城市杭州,進一步推廣垃圾分類。
叢大鈞:基於目標13,調研發現推廣共享單車政策及杭州市政府應對氣候變化所作出的努力,在理解政府政策的基礎上,選擇上街去擦共享單車。
郎天玥:基於目標15,發現颶風是陸地生物中的氣候變化引起的自然災害,使用VR和AR技術設計了一個小遊戲,告訴人們颶風作為一個很危險的自然災害,具體帶來了什麼樣的傷害。
郭璐寧 | 生涯規劃處老師
培養「中國心、世界眼的地球公民」是雲谷的培養目標之一,意味著學生要具備國際勝任力和社會公民責任感。道德與法治課程應是直指人生意義這一內核的。
通過學習,學生需要在多元文化相互依存的世界中探知自己:「我是誰」,「我在哪裡」,「我要怎麼做」。通過與世界的互動,知道自己與世界的關係;在行動中能做負責任的決定。
這次暑假作業是課堂內學習的延伸。課上瀏覽了聯合國網站「世界上最大的一堂課」後,學生掌握了Global-Regional-Local(全球-地區-當地)三個維度認知周邊環境的調研方法,再回到所處真實環境、理解和解決真實問題,對學生認知和價值觀的改變就會更加深刻。
新穀粒:萌芽之旅
「撥雲見谷」傳統項目
新穀粒萌芽之旅項目組:
學生院 課程院 各學段長
每個接管新年級的老師都會在暑假遇到這個問題:馬上要有新的學生了,我們還沒有見過面,如何能夠快速地抓住利用暑假時間,快速和他們產生連結呢?
在雲谷,有這麼一個傳統項目:創意Logo。
新入谷的大小穀粒,可以以Logo和自己的愛好與特長為基礎,呈現一個獨一無二的作品,在幼兒園則是創作logo元素的創意畫。
這是穀粒融入雲谷的方式,也是新穀粒送給雲谷的第一份禮物。開學第一天,這份獨特作品便成為了自我介紹中獨特的符號,新朋友的連結也就此開啟。這份珍貴的禮物,將被展覽在校園的每一個角落,守望著穀粒的變化與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