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傳垃圾分類、逛博物館……襄陽特色暑假作業扮靚學生假期生活

2020-12-12 中國文明網

  7月5日起,全市中小學生正式放暑假。暑假期間怎麼安排?記者探訪發現,一些學校給學生們布置了特色暑假作業,比如認領植物、宣傳垃圾分類、看紀錄片、逛博物館等。

  大慶路小學:認領一盆植物學習泡豆芽

  為了讓孩子度過一個安全、健康、快樂、充實的假期,大慶路小學本著讓孩子合理休息、健康發展、有所收穫的原則,布置了豐富多彩的作業。

  其中,一、二年級學生認領一盆植物,觀察它的生長過程,在紙上用畫和「話」的形式呈現。三年級學生利用廢舊物品設計製作一個無土栽培的容器。四年級學生學習泡豆芽,並用照片和文字的形式記錄豆芽的生長過程。五年級學生分別用水和土種植同一種植物,用照片和文字記錄它們的生長過程,看看有什麼差別。新學期開學後,學校將開展主題教育活動,分享交流這些實踐作業。

  家長的陪伴和示範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該校還特別設計了「大慶路小學暑期『成長教育』特色作業」表格,要求家長和孩子一起自評、互評。這些「成長教育」作業包括體育鍛鍊、閱讀、文明出行等。

  人民路小學:看電影、背古詩、做家務

  看電影也成為了學生的作業。人民路小學五(6)班要求,學生暑假看《鴉片戰爭》《血戰臺兒莊》《地道戰》三部電影,任選一部寫篇觀後感。

  當然,閱讀課外書、背誦古詩詞也不可少。每天必須閱讀40分鐘至1個小時的課外書,每兩天背誦一首唐詩或宋詞(整個暑假背會約30首),要求知道詩詞的作者、年代及大意。

  此外,每人每天必須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假期結束前寫一篇真實的家務體會。假期至少參加一次社會公益活動,針對自己參加的公益活動寫下真實的感悟。

  五(6)班的老師叮囑孩子們,假期注意安全,勞逸結合,學習、娛樂兩不誤!

  米公小學:引導居民將垃圾分類投放

  近日,上海等城市試行垃圾分類備受關注。目前,我市也已在推廣垃圾分類。今年暑假,米公小學就給孩子們布置了垃圾分類的作業:「垃圾分類,你我同行」,各班走進社區,宣傳垃圾分類的正確方法,引導居民將垃圾分類投放,每班上交手抄報5份。

  米公小學學生在暑假還將向家長及居民宣傳「我是文明出行代言人」,拍下自己在出行中的文明行為,或「斑馬線前的風景」。同時,3-6年級學生開展「七夕經典誦讀」活動,了解七夕的淵源、傳說、習俗以及文化內涵,並結合孝老愛親、家庭幸福、文明家風傳承等主題。

  市二十一中:學習或練習一項技能

  暑假,在休息的同時,不能忘記鍛鍊身體。市二十一中要求學生在體育鍛鍊方面每天完成「三個一」:一分鐘跳繩、一分鐘仰臥起坐、一分鐘立定跳遠。

  同時,每位學生要制定科學的作息時間表,學習或練習一項技能(樂器、繪畫、毛筆書法或體育球類項目),開學進行展示,各班將評比、上報、表彰。

  暑假是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的好時機。學生要幫助家長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參加社區志願服務活動等。

  松鶴路小學:尋訪紅色足跡傳承紅色基因

  松鶴路小學將開展「少年傳承中華傳統美德」暑期教育實踐活動。學生們不僅要傳唱愛國歌曲、觀看愛國主義影片、閱讀英雄的家書、銘記英雄、崇尚英雄、捍衛英雄、學習英雄,而且要尋訪紅色足跡,到革命歷史遺址、博物館、烈士陵園等場所參觀學習,了解中國革命史和中國共產黨歷史,加深對革命傳統和革命精神的感悟,傳承紅色基因。

  在了解歷史文化知識的基礎上,學生們還將通過襄陽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發掘襄陽的優秀傳統文化,並動手製作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產品,爭做非遺的傳承者。

  松鶴路小學還要求孩子們講「我的家風故事」:收集自己家族中的優良家風故事,通過演講、微視頻等形式進行展示,大力弘揚勤儉、節約、孝順、堅韌等傳統美德,形成積極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品質。

  恆大名都小學:看紀錄片、逛博物館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恆大名都小學讓學生們圍繞這一主題,觀看《港珠澳大橋》《最美公路》《航拍中國》等紀錄片,並閱讀文章、詩詞,欣賞書法、美術作品等。

  該校學生還將開展「博物館裡過暑假」「走進科學世界」活動。讓學生利用假期走進各地博物館,了解當地的歷史,增長見識;走進科技館、少年宮、中小學科普教育社會實踐基地等,或參加「青少年科學調查體驗活動」「全國青少年科學影像節活動」等各類科普教育活動,從中了解科學知識、提高實踐能力,激發大家對創新創造的興趣,促進科學素養的提高。(通訊員高華雲 王立華 黨國偉 襄陽日報全媒體記者張麗

相關焦點

  • 北京百萬中小學生今起放暑假 「雲逛景點」等成特色暑假作業
    原標題:北京百萬中小學生今起放暑假   本報訊(記者 武文娟)隨著北京新高考正式落幕,全市百萬中小學生也結束了一學期的學習生活,今起正式迎來暑假。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市教委了解到,今年暑假從7月11日到8月31日,共7周零3天,預計9月1日開學。
  • 真羨慕這些學校的學生,暑假作業還能這樣玩
    隨著教育改革不斷推進,學生的創造性越來越被重視,體現在作業上,更是呈現多樣性和創新性。暑假來臨之際,本報搜集到10餘份京城中小學的特色暑假作業。 發起一份文明倡議書 北京市玉淵潭中學七年級暑假作業選擇「文明出行」、「安全駕駛」、「垃圾分類」任一角度,也可自擬其他角度,進行法治宣傳。
  • 從書面作業到社會實踐 把暑假變成生活大課堂
    記者近日在多地採訪發現,厚重的假期作業本早已淡出不少孩子的生活,取而代之的是有趣又有料的多元化暑假作業,讓孩子們在快樂學習中度過暑假生活。我喜歡這樣的暑假作業!」四年級學生羅伊婷說,沒想到聽蛙鳴、賞荷花也是一項作業,這樣的作業真有詩意,也提醒自己要更細心觀察生活、親近自然。記者在各地採訪了解到,這個夏天,很多學校的假期作業都是要求孩子與家長一起走進大自然,並用繪畫、照片、自然筆記等方式,將自己的所觀所感記錄下來。如觀察月亮、觀察夏日昆蟲、到東湖綠道散步等,是武漢市武昌中華路小學的假期作業內容。
  • 假期餘額不足,這些「另類」暑假作業卻不用補!孩子還能收穫頗豐
    暑假「餘額」不足,不少家庭裡的「補作業大戰」正如火如荼。記者調查發現,在一眾常規作業中還有一些「另類面孔」,它們備受學生歡迎,家長更無需催促。這些不用補的作業,讓孩子們在書本外收穫頗豐。調侃之餘,包包媽媽頗為讚賞這份廚藝作業。「小學生的作業就應該是這個方向,鍛鍊孩子動手能力,生活能力,也讓父母有機會和孩子們一起活動。何必總是重複背誦或者書寫,孩子開心地過一個暑假也許是更有效的充電。」
  • 讓學生欲罷不能的假期作業,是怎麼策劃出來的?
    幾年下來,雲谷有了許多備受穀粒好評的作業,它們的存在總是能讓假期變得豐富、有趣。枯燥、機械的重複……自然是不存在的。這樣的作業是如何設計出來的?:喜歡在潔白的牆上塗鴉、把浴室變成一汪沼澤地、頭頂鐵鍋敲得叮噹亂響……而媽媽每次都會嚴肅地說:「大衛,不可以!」
  • 學勞模,做垃圾分類小達人——2019「中國好作業」完美收官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在7月1日正式施行,為了提升社區生活垃圾減量化管理水平,以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為目標,提升學生和社區居民的環保節能意識和行為素養,建設可持續發展的節約型社會
  • 「暑假玩出新花樣」 青島寧夏路小學學生參與垃圾分類社區實踐
    如果我們隨手丟垃圾、不保護環境,以後的青島就會變得很可怕。」「你知道用過的餐巾紙應該放在哪個垃圾桶裡?」「你知道乾電池屬於可回收垃圾還是有害垃圾?」在鎮江路街道辦事處的社區教育教室,來自青島寧夏路小學2年級6班的同學們正在為社區老人講解垃圾分類知識。
  • 北京大學生暑假期間積極參與社區垃圾分類 用「志願藍」守護環保綠
    「人大社區裡老年人居多,僅靠網絡宣傳和展板介紹,很難將垃圾分類的詳細標準和具體辦法傳遞到居民心裡。因此,我們暑期留校學生組成了『桶前值守』服務隊,用『講給你聽』的方式,幫助社區居民養成綠色新風尚。」人大經濟學院博士研究生陳誠表示,參與這次志願服務活動讓這個暑假充實而有意義。「桶前值守」不僅在校內集中發力,校外也是多點開花。
  • 松江區現全市首家水域垃圾分類作業公司 扮靚水環境
    生活垃圾分類如今已漸成市民的生活習慣,而松江區淨浩水域作業保潔公司將水裡打撈出來的垃圾也按照「垃圾四分類」進行分揀,成為全市首家開展水域垃圾分類作業的公司。日前,記者在松江區三新北路環衛水上作業碼頭,見到了正在分揀垃圾的分揀員。只見保潔船一靠岸,垃圾被吊裝上岸後,2名分揀人員就開始了分揀。精細化分揀主要是把混雜在水生植物中未完全分揀的垃圾分出來。每艘保潔船的船艙內都放置有2個收納筐,此前在外作業過程中,作業人員已對打撈上船的垃圾進行了初步乾濕分類入筐。
  • 「自由研究」:日本學生暑假的特殊作業
    圖為日本學生在進行科學實驗。 資料圖片暑假就快結束了,國內的很多中小學生在參加完家長安排的各種夏令營、科技營、遊學營之後,或許正發愁寫不完暑假作業。而此刻的鄰國日本,中小學生仍在忙于田野調查、實驗研究,完成一項特殊的暑假作業——「自由研究」。
  • 垃圾分一分,環境美十分|富陽東洲街道有支女子垃圾分類宣傳小分隊
    因為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和人文景觀,從2010開始,該村通過產業提升、旅遊拓展、文化挖掘、生態保護等手段,全力打造生態優良、文化彰顯的特色風情小鎮,開創了和諧的美麗鄉村振興模式。「現在一到飯點時間,農家樂內都是私家車停滿的,雙休日民宿和農家樂都需提前一周預定。」村務工作者顏玲芳說。這幾年,隨著黃公望村農家樂和民宿的興起、遊客數量的不斷增加,村民喜憂參半。
  • 這個暑假,一起來垃圾分類吧!
    您的位置:龍虎網 &gt政務頻道 > 政務要聞 > 這個暑假,一起來垃圾分類吧!
  • 生活垃圾分類宣傳資料
    生活垃圾分類宣傳資料 2020-12-13 12: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港澳臺學生暑假偏好做什麼?假期生活和大陸青少年有何不一樣
    不知不覺,暑假已開始一段時間了。假期中的學生們,有人學習「充電」,有人打工實習,暑假生活可以說是豐富多彩。在香港、澳門和臺灣地區的青年學生們的暑假生活又是什麼樣呢?放暑假時他們會去哪兒,又做些什麼呢?在香港,除了商業化補習機構,近年來當地不少學校也針對學生升學需要開設了「開學前補習」,讓「準初三」「準高三」的學生們能提前進入學習狀態。因此,許多香港的學生放暑假時要在學校和校外機構參加不同課程的補習。並且,暑假補習並非面臨升學壓力者的專利,一些年齡尚小的香港學童也在假期期間走進補習班。例如小學三年級以下的學生主要上各類興趣班,三年級以上的學生則開始兼顧知識性補課。
  • 彩繪牆面扮靚城市新貌 垃圾分類裝點文明建設
    生活垃圾分類需要全民參與,人人有責,人人分享,當然,好的宣傳方式也至關重要。為了讓市民耳濡目染,在日常生活中通過多種途徑來了解垃圾分類相關知識,促進實現垃圾分類知曉率全覆蓋,提升居民垃圾投放率的準確度,全市各區在宣傳教育形式上經常推陳出新,用不同的方式吸引市民參與到垃圾分類當中。
  • 青島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專班...
    根據《青島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第六條規定,青島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專班(以下簡稱專班)組織對各區2020年10月份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情況進行了綜合考核,現將考核情況通報如下。
  • 文明散學禮 平安迎暑假|南寧市學校舉行了形式多樣散學典禮
    小手拉大手 垃圾分類齊行動為進一步深化垃圾分類宣傳教育工作,做好學生暑假期間垃圾分類工作的布置和落實,不少學校以散學典禮為契機,強化垃圾分類宣傳教育工作。在南寧市紅星小學散學典禮上,同學們表演了情景劇《垃圾分類我能行》。
  • 北京垃圾分類指導手冊年底出爐
    垃圾不會分、投不準怎麼辦?記者從市城管委了解到,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分類指導手冊》預計今年年底前就將編制完成,手把手教市民做好垃圾分類。今年暑假前,史家小學的孩子們領取到一份特殊的暑假作業——《北京市東城區學生垃圾分類行動手冊》。這本由東城區教委和區城管委聯合編制的手冊,是北京市第一本針對中小學生設計的垃圾分類行動手冊,陸續發放到東城區近10萬名學生手中,讓學生們在假期開展垃圾分類活動。
  • 春熙路街頭現「垃圾博物館」?垃圾分類時代來臨,這...
    (來自熙妹兒的靈魂拷問)從早餐的一盒牛奶到午間的外賣餐盒再到下午的一杯咖啡從家裡到辦公室,不知不覺間,我們每天都在製造著垃圾7月6日至7日,春熙路街道聯合成都根與芽環境文化交流中心在春熙路步行街北段開展了「垃圾博物館」環保公益展。寓教於樂的宣傳垃圾分類知識,增強公眾環保意識,讓市民在參觀與互動中學習垃圾分類和減量。
  • 2020年濰坊市中小學暑假生活指導典型案例展示(二)
    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結合時代背景,經過擬稿、排版、刪減、審核、定稿、籤發、列印等多道程序,最終研磨打造出的一份學生暑假生活規劃藍圖,同時,這也是老師們精心設計的一份「暑假生活菜單」,能夠指導學生如何度過一個有意義的暑假。做到學習、生活有的放矢、不忙不亂,讓孩子們在假期中汲取養分,不斷成長,為孩子們的暑假生活增添亮麗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