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華映破產欠薪 墊償金額及人數創新高

2020-12-13 新浪財經

來源:央視

原標題:臺灣華映破產欠薪 墊償金額及人數創新高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大同子公司中華映管(簡稱華映),日前宣布破產。臺勞動部門負責人近日表示,華映拖欠1800多名員工三個月的工資,總金額達到12億元新臺幣,合人民幣近3億元。拖欠的部分工資,將先由臺勞動部門墊償基金給付新臺幣約8億元。不論是墊償人數還是金額,都創新高,預計將在農曆新年前完成。

中華映管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71年5月,是世界最重要的顯示器製造廠和島內「面板五虎」之一。它是臺灣早期研發視訊產品關鍵零組件顯像管的重要廠商,其顯示器產量曾為全球前三,並因此將臺灣推向「顯示器王國」的世界舞臺。

2018年,中華映管年度財務報告顯示其淨值為負數。由於在財務面操控的失誤,今年3月,華映宣布裁員2500人,佔全廠4500名勞工的一半以上,是臺灣面板業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裁員行動,在島內引起震動。今年9月,華映的土地、廠房、機器設備各項資產均遭法院查封,無法繼續運營生產,因此申請破產。(央視記者 趙超逸)

相關焦點

  • 臺灣華映公司破產,拖欠1800多名員工工資,總金額近3億人民幣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大同子公司中華映管(簡稱華映),日前宣布破產。臺勞動部門負責人近日表示,華映拖欠1800多名員工三個月的工資,總金額達到12億元新臺幣,合人民幣近3億元。拖欠的部分工資,將先由臺勞動部門墊償基金給付新臺幣約8億元。
  • 「臺灣地區面板五虎之一」大股東中華映管宣告破產 華映科技一度...
    9月18日晚間,華映財務長黃世昌在記者說明會上稱,「華映除土地、廠房全數已遭查封外,臺灣地區桃園地方法院17日前往華映龍潭廠,進行機器設備的資產查封,華映遭法院查封的土地、廠房、機器設備各項資產,預計將遭法院後續拍賣的強致執行程序,因為無法繼續生產營運。」
  • 臺灣華映公司破產 曾是全球第三大顯示器廠商
    站長之家(ChinaZ.com) 11月22日 消息:11月22日據《聯合晚報》消息,臺灣華映公司日前正式宣布破產,媒體稱華映公司今年8月和9月工資迄今未依約支付,共1842名員工被積欠工資約12億元新臺幣。
  • *ST華映稱「初步止血」但每年仍面臨8億折舊費
    此前,華映科技因原實控人、第一大股東中華映管破產直接導致公司核心業務停擺。  財報資料顯示,華映科技在2018年及2019年分別出現了49.66億元和25.87億元的虧損,並已經被列入*ST股(存在退市風險股票)。  深陷虧損的華映科技開始尋求出路。
  • 誰來接手華映科技?
    去年9月宣布破產的中華映管,時至今日依然給曾經借殼上市的華映科技(*ST華映)留下不少麻煩。因大股東華映百慕達(中華映管全資子公司)將所持有的華映科技股權進行質押借款,但債務到期並未履行支付義務。隨著中華映管的破產,債權方渤海信託將債權提交法院申請執行立案。
  • 溫州「三創新」打造根治欠薪「溫州經驗」
    2020年,溫州市抓實源頭築牢根治欠薪嚴密防線,著力打造欠薪治理精密智治新格局,全市各類勞資糾紛舉報投訴案件在2017-2019年「三連降」的基礎上,繼續全面下降,截至11月底,勞資糾紛受理處置數、涉及勞動者人數和涉案金額分別同比下降34.23%、29.33%和21.71%。
  • TCL承認牽手華映科技 否認參與重組
    近日,因重大重組事宜,華映科技被曝已經停牌一周,而關於此次神秘重組方或是TCL的傳聞不斷,但是雙方均對此進行了否認。據華映科技董秘辦人士表示,公司停牌皆因籌劃資產重組,不便透露更多內容。而TCL集團董秘屠樹也表示,近期並未接到通知也並不清楚華映科技重組相關事宜。    由於華映科技今年的營業收入大幅減少。
  • 華映重整風暴自導自演?令人嘆為觀止的風暴,創下許多驚奇
    「華映重整風暴」持續在臺灣資本市場延燒,這場令人嘆為觀止的風暴,創下許多驚奇,包括來催款的子公司董事長,竟然與宣告重整的華映總經理是同一人,一人分飾兩角的荒謬戲碼,到底在演哪一出?根據華映的官方說法,是因為「積欠大陸華映貨款33億元人民幣,其中逾期貨款20億元人民幣,因此,大陸華映和其第二大股東福建省電子信息集團有限公司(簡稱福建信息)均來函催告清償,導致(臺灣)華映另一子公司華映百慕達向香港民生銀行的貸款無法順利展延,將產生違約」。
  • 廣州:快遞公司經營困難陷入停擺 員工被欠薪的金額高達300萬
    現在公司上上下下所有員工,都是處於被欠薪狀態,而且大家都聯繫不上公司相關負責人。目前,受影響人數有200多人,涉及金額達300萬左右。 據員工們透露,目前全一快遞大面積欠薪,全國多個地區已經停擺。
  • 華映案 堅持重整為哪樁?
    臺灣華映聲請重整,影響大同經營權之爭。市場人士指出,就大同公司派對於股權及經營權保衛戰來看,華映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包括外界鮮少知道,其實華映在海外設置的「華映百慕達公司」,透過QFII的方式,持有非常多的大同公司股票,據悉持股比重達到2%。
  • 華星光電4.46億元收購華映旗下深圳模組廠
    > 2013-03-15 15:34:52 閱讀:4873 摘要華映發布公告稱,該公司已將其位於深圳的模組廠出售給TCL集團旗下面板廠華星光電,總交易金額為4.46億元人民幣(約21億元新臺北),收益約為4700萬元人民幣
  • 從喜歡到更喜歡——臺灣民眾愛遊大陸人數創新高
    愛遊大陸人數創新高  根據大陸方面統計,2017年,臺灣居民赴大陸人數創歷史新高,達到587萬人次,同比增長2.49%;而臺灣旅遊部門的統計顯示,2017年1至11月臺灣居民出境首站赴大陸362.94萬人次,同比增長6.72%,全年預計接近400萬,也是歷史新高。
  • *ST華映(000536.SZ):華映科技納閩擬不低30元新臺幣/股的價格擇機...
    格隆匯 8 月 11日丨*ST華映(000536.SZ)公布,2012年11月14日,公司第五屆董事會第三十七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公司控股子公司對外投資的議案》,截至公告日,公司全資子公司華映科技(納閩)有限公司(「華映科技納閩」)持有臺灣上市公司敦泰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
  • 臺灣無薪假人數續創新高 批發零售餐飲營業額續跌
    新華社臺北6月24日電(記者吳濟海、傅雙琪)臺灣當局勞動事務主管部門24日公布,截至23日,臺灣企業無薪假人數達到30505人,創十年新高。涉及企業1334家,也續創新高。  該部門表示,由於全球疫情仍未趨緩,製造業受創較重,本周無薪假企業主要增加在製造業,目前尚無法預測無薪假是否已達高峰。
  • 從喜歡到更喜歡| 臺灣民眾愛遊大陸人數創新高
    愛遊大陸人數創新高  根據大陸方面統計,2017年,臺灣居民赴大陸人數創歷史新高,達到587萬人次,同比增長2.49%;而臺灣旅遊部門的統計顯示,2017年1至11月臺灣居民出境首站赴大陸362.94萬人次,同比增長6.72%,全年預計接近400萬,也是歷史新高。
  • 快訊:*ST華映漲停 報於2.57元
    來源:金融界網站金融界網站12月8日訊 今日*ST華映開盤報2.56元,截止09:34分,該股漲4.9%報2.57元,封上漲停板。昨日(2020-12-07)該股淨流入金額242.81萬元,主力淨流入103.12萬元,中單淨流入53.47萬元,散戶淨流入86.23萬元。最近一個月內,*ST華映共計登上龍虎榜0次,表明*ST華映股性不活躍。
  • 盤點全年福建破產、跑路企業不完全名單…
    中華映管破產9月19日早間,華映科技(000536,SZ)發布公告稱,中華映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華映管)於9月18日晚間發布重大信息,其已資不抵債,申請法院宣告其破產。據華映科技2019年半年報顯示,中華映管是華映科技第一大股東——中華映管(百慕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映百慕達)的母公司,華映百慕達持有上市公司華映科技26.37%的股權。截至2019年6月底,儘管持有華映科技26.37%股份,為第一大股東,但中華映管卻不承認這一關係。
  • 慶元縣矛調中心開展欠薪投訴聯合接訪
    2021年1月11日,慶元縣矛調中心組織開展欠薪投訴聯合接訪活動,縣信訪局、檢察院、公安局、政法委、人社局、住建局、交通局、水利局、自然資源局等部門共同參與接訪活動。
  • 大陸遊客赴臺灣人數再創新高 全天6800多人抵達
    中新社香港四月十六日電臺北消息:大陸遊客赴臺灣人數再創新高,十五日全天六千八百零九位大陸觀光客抵達臺灣。據臺灣中央社報導,四月十五日大陸一般觀光客五千三百七十九人抵達臺灣,約為每天三千人配額上限的一點八倍。項目申請的安利中國第六梯次郵輪團也有一千四百三十人抵達基隆,合計全天有六千八百零九位大陸觀光客入境。
  • 36氪創投陪伴計劃 | 華映資本:投出李子柒、自嗨鍋、微盟, 華映...
    前述這些在生活方方面面為人們提供著便捷的本土新品牌背後,有同一家投資機構——華映資本。在這些項目中,華映資本都是早期的機構投資人,也是所在融資輪次中的領投機構。 「一路走來,有很多珍惜的回憶。」在接受採訪時,華映資本創始管理合伙人季薇拆解了華映資本十餘年來的投資邏輯,分享與創業者們的交往點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