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建成國內首條海底沉埋隧道 僅允許行人通過

2020-12-14 浙江新聞

  金窩銀窩,不如自家狗窩。

  現在有不少人習慣春節長假往外跑,我卻喜歡宅在家裡,吃吃爸媽做的菜,逛逛熟得不能再熟的老街。

  不過,這趟回舟山,發現家鄉變化不小。原來的定海東門車站拆掉了,馬路上多了一條快速公交線,定海沈家門處處可見公共自行車……

  最令人驚喜的是,剛到家,高中鐵哥們徐君打來電話,說造了五年多的沈家門海底隧道能通行了!電話裡他抑不住地興奮:下午一起去海底走走!

  海底隧道

  沈家門海底隧道是舟山第一條海底隧道,連接沈家門和魯家峙島。

  據說這是國內首條真正意義上的海上沉管式隧道。改過幾次設計方案,後來確定不允許機動車和非機動車行駛,為人行雙向隧道。

  地方很好找,沈家門端入口在濱港路上。順臺階而下,便是空曠平整的海底隧道。

  裡面的行人蠻多,老人牽著孩子、女孩拉著男孩,也有幾個攝影愛好者,背著相機三腳架走一走,拍一拍。

  隧道不長,約400米,步行四五分鐘,出來便是海的另一端魯家峙島。

  徐君奶奶家在魯家峙。他念高中時,每天坐渡輪迴奶奶家吃飯。渡輪渡到海的另一端只要5分鐘,卻要等上十來分鐘。

  我小時候得過肺炎,咳嗽不斷。去了醫院看,總不靈光。後來有人向我媽媽推薦了魯家峙的一位中醫。

  於是,每到周末,她就帶我去魯家峙拿中藥。每次在沈家門濱港路的渡輪碼頭,等汽笛聲一鳴,看到對岸的渡輪慢慢駛過來。那時候的魯家峙島上都是一些磚瓦民房,最原生態的小鄉村。

  後來政府看上了這座和沈家門近在咫尺的島嶼,也有開發商開始入駐。於是,島民們便變得有錢了——我總覺得在舟山,有兩個地方的人很富有,一個是朱家尖,一個是魯家峙。朱家尖的農民別墅一造就是上千平方米,附近的小區房價是一萬多;魯家峙則基本都是拆遷戶。

  後來,魯家峙和沈家門之間架上了一座魯家

  沈家門港海底隧道

  國內首條海底沉埋隧道,人行雙向隧道,禁止一切機動車和非機動車通行,1月28日試通行。

  連接沈家門老城區和對岸的魯家峙島,總投資1.986億元,全長393.9米,其中海底段218米、結構淨寬10米、淨高3.65米。

  峙大橋。但是大橋跟濱港路離得遠,坐公交直達魯家峙,車程也要近20分鐘。

  據說,魯家峙還將建起一座文化創意園區,會有一些具有海島特色的美術館、老船塢、舊碼頭等。

  日漸縮水的年底海味

  逛完隧道回到家,老媽已經做了一桌的菜。

  風鰻、嗆蟹、風帶魚、紅燒鯧魚、紅燒烏賊……可能不少內陸的朋友覺得這算得上是一頓海鮮大餐了。實際上,這些過年大菜,都縮水不少。比如我媽端上的這盤紅燒烏賊,賣相真的不錯,烏賊燒得油通通亮晶晶。夾上一筷,肉質軟硬適中,油鹹可口。

  其實烏賊是用海底鞘(同屬烏賊科,學名針烏賊,和烏賊形似,尾部多一根骨針)代替。我還記得當年我媽招待上海來的小阿公,漁民姨父送來的幾個烏賊,我嘗過幾筷,那味道,嘖嘖嘖,油爽、有韌感。

  桌上菜吃得差不多了,我媽照例端上了鹹菜黃魚湯。

  這道菜以前的做法很簡單,鹹菜湯裡丟大黃魚,不放一點油腥。現在當然沒了大黃魚,用的是梅魚,做的時候,會先用油把魚煎一下,煎得金黃。但有違初衷,因為鹹菜黃魚湯勝在清爽可口,老人家說最適合春節吃,洗去大魚大肉給腸胃帶來的油膩感。

  我想我應該沒吃過大黃魚。聽媽媽說,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時候就很少見到了。

  媽媽現在做夢還能夢到大黃魚咕咕叫。那時黃魚給她的記憶特別深刻。在她還是姑娘的時候,曾經在普陀山駐舟部隊燒飯。過年的時候,廚師從靠岸的漁船上買了一整個房間的大黃魚,鮮活的,條條有小孩子那麼大,咕咕地叫了一整夜。

  現在,雖然很多遊客都誇舟山海鮮好,但讓我念念不忘的傳統舟山海味,已經陸續消失。

  農村老家過年越來越有年味了

  說點高興的。

  我的老家展茅,變化也蠻大的。

  展茅在舟山本島的東北端,離沈家門車程十餘分鐘。

  去年我帶過朋友去民俗文化村幹施岙玩過,村子裡面有五匠館(船匠、木匠、泥匠、竹匠、石匠等五種匠藝)、水上樂園。

  朋友說比朱家尖烏石塘的水上樂園好玩多了,一個巨大的水車立在湖畔,一起乘坐竹筏蕩起雙槳,頗有種農村畫中遊的感覺。

  今年過年的年味也很濃。前兩天,幹施岙村文化禮堂前的廣場舉行舞龍表演、舟山鑼鼓、擺案祭祖等活動。

  閒的時候,我當然會在展茅東逛西逛。比如早上去爬爬翁家岙村鄭家山,那裡有海拔265米的龍宮、龍潭,從小我聽大人說,那裡的潭水旱年不幹;再去走走柴家歷經二百四十餘年風雨滄桑的走馬樓,相傳出過狀元的翁家岙的翁氏祠堂等。

  噢,還有一件事。春節快過去了,我得驅車去趟位於螺門的展茅魷魚市場,那裡有大片大片的空地,在曬的魷魚密密麻麻。不過,價格也不貴,一斤大約二十元左右,帶回去給同事們嘗嘗,「味道好足」噢!

  都市快報

相關焦點

  • 30分鐘寧波至舟山!寧波舟山將建國內首條海底高鐵隧道!
    如今從浙江省會城市杭州到舟山,乘坐大巴需要花費4.5小時,開車大概2.5小時。甬舟鐵路開啟之後,杭州至舟山全程縮短至80分鐘,寧波至舟山全程最快僅需30分鐘。▌美媒也來點讚:中國首條海底高鐵隧道縮短通勤時間。
  • 大連灣海底隧道工程是我國北方開建的首條海底沉管隧道,建成後將...
    海上,抓斗船、長臂挖掘機、伸縮臂挖掘機等設備聯合作業,歡暢轟鳴;陸上,200多名工人在保溫棚內熟練完成綁紮鋼筋、混凝土澆築等工序,鋼板上那條寫有「北方首條海底隧道獻禮大連市民」的標語,耀眼醒目。1月12日,在我省重點項目——大連灣海底隧道工程現場,冬日的寒風擋不住建設者的熱情,伴著機器的轟鳴聲,一派熱火朝天的施工場面呈現在記者眼前。
  • 舟山首條海底隧道 魯家峙隧道通行「滿月」記
    不斷有行人匆匆走過。這兒是海底12米處,上面,穿梭似的漁船來往不息。 今天是2月27日,再有一天,舟山魯家峙海底隧道試通行就將「滿月」。官方表示,這條隧道是舟山首條海底隧道,另有消息說這也是浙江省首條海底隧道。 這條隧道橫跨著名漁港沈家門和魯家峙,全長394米。從隧道步行,海底直線距離僅五分鐘。記者發現,從入口進入,光線很好,轉換成人工光源。
  • 我國北方首條跨海沉管隧道——大連灣海底隧道工程首節沉管成功安裝
    央廣網大連12月9日消息(記者賈鐵生)12月9日,歷經17小時的連續作業,由中交一航局負責施工的我國北方首條大型跨海沉管隧道集群工程——大連灣海底隧道首節沉管成功沉放海底,與北岸暗埋段實現精準對接,標誌著我國寒冷地區首條海底沉管隧道建設實現零的突破。
  • 海底隧道知多少?全球海底隧道建設盤點
    如今,超長超大隧道早已不是新鮮話題——2017年5月,專家提出在舟山普陀建設世界首條海底真空懸浮隧道,建成後海底真空列車速度超越飛機;當然,該隧道還處於試驗研究階段,那麼真正意義上的海底隧道又有哪些呢
  • 安貝斯 | 我國北方首條跨海沉管隧道—大連灣海底隧道工程,首節沉...
    北岸圍堰堵口沉箱具備拆除條件,大連灣海底隧道即將迎來首節沉管安裝施工。    由於大連城區的交通路線基本沿著大連灣展開,其貫穿南北的主幹道僅有兩條路,而大連灣逐漸成為了阻礙大連南北聯繫的海域,為了加強南北之間的交通聯繫,響應我國實行的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計劃,大連灣海底隧道開始被提上建造日程。大連灣海底隧道作為中國在北方開建的首條海底沉管隧道,是承接港珠澳大橋後又一大跨海交通項目,而且其建築團隊基本包括港珠澳大橋的原班人馬。
  • 世界最長海底高鐵隧道——金塘海底隧道 最後一個孔位開鑽!
    舟山人最關注的甬舟鐵路工程傳來好消息!今天凌晨3點甬舟鐵路項目的標誌性工程世界最長海底高鐵隧道——金塘海底隧道最後一個孔位開鑽!整個過程預計於5月25日前完成鑽探。這條世界上最長、承受水壓最高的海底高鐵隧道,終於在阿拉舟山人民的翹首期盼中,迎來了最新進展!甬舟鐵路的每一步,不僅是舟山人鐵路夢的一小步,更是我國跨海鐵路技術上的一大步,伴隨著世界級難關的攻克。金塘海底隧道建成後將成為世界上最長、承受水壓最高的,國內首條海底高鐵隧道。
  • 世界最長海底高鐵隧道技術方案準備就緒!甬舟鐵路有望年底開建
    據《寧波晚報》8月1日報導,中國首條連接浙江舟山島和大陸的跨海高鐵工程——甬(寧波)舟(舟山)鐵路項目的技術方案已經完成。【單詞講解】高鐵是high-speed railway,而海底高鐵隧道就是undersea high-speed railway tunnel。
  • 國內首條海底高鐵隧道的建成到底意味著什麼?
    根據媒體報導,國內首條海底高鐵隧道完成了海上鑽探工作,這條隧道也將是世界上最長,承受海底壓力能力最強的海底高鐵隧道。那麼打破世界多項世界紀錄的海底隧道到底要攻克哪些技術難關,建成後又要面臨哪些考驗呢?海底高鐵隧道的技術難度要遠遠大於高鐵建造的技術難度,世界範圍內也只有20多條海底鐵路隧道,並且主要分布在日本,西歐等發達國家,可見其技術含量之高。它的建成標誌著我們的科研人員攻克了地下防坍和控制變形、特殊環境下結構耐久性、水下隧道防救災等9項重大技術難題,填補了我國多項技術空白。
  • 安貝斯|我國北方首條跨海沉管隧道—大連灣海底隧道工程,首節沉管...
    寒冷的12月,在大連灣海底隧道施工現場,落日的餘暉透過厚重的雲彩將整個直立堤圍堰裝扮得流光溢彩,無心賞景的建設者們始終將目光集聚在圍堰堵口。北岸圍堰堵口沉箱具備拆除條件,大連灣海底隧道即將迎來首節沉管安裝施工。
  • 組圖:國內首條海底隧道正式通車
    國內首條海底隧道福建廈門翔安隧道正式通車。 (圖1) 中國大陸首條海底公路隧道——翔安隧道於26日上午9時在廈門通車,這是大陸第一條由國內專家自行設計的海底隧道,是世界上第一條採用鑽爆法施工的海底隧道。
  • 海底隧道重大進展!
    海底隧道重大進展!歷經17個小時的連續作業由中交一航局負責施工的我國北方首條大型跨海沉管隧道集群工程 大連灣海底隧道工程首節沉管成功沉放海底與北岸暗埋段實現精準對接
  • 國內首條海底隧道:福建廈門翔安隧道正式通車
    國內首條海底隧道:福建廈門翔安隧道正式通車時間: 2010-04-27責任編輯: 錦尨旅遊_中國網中國大陸首條海底公路隧道——翔安隧道於26日上午9時在廈門通車,這是大陸第一條由國內專家自行設計的海底隧道,是世界上第一條採用鑽爆法施工的海底隧道。
  • 舟山建造浙江首條海底通車隧道 預計2019年完工
    示意圖(資料)作為連接舟山本島與普陀魯家峙島的第二條海底隧道,儘管穿越海域只有800米長,但它將是浙江首條海底通車隧道。近日,由省交通規劃設計研究院負責的該隧道建設地質勘探工作水域部分完工。該隧道是魯家峙至東港公路的其中一段,起於魯家峙島東側,往北穿越沈家門漁港。整個道路工程按一級公路標準建設,路基寬度23.5米,機動車專用通道路線全長約2227米,隧道全長1950米,穿越海域盾構段長800米。隧道設雙洞雙向四車道,設計速度每小時60公裡。
  • 北京碼頭補給航空母艦:中國首條海底隧道列車
    他們都為世界第一條跨海真空懸浮隧道而來,對跨海旅遊真空飛行巴士進行技術研討——世界首條海底真空隧道的建造呼之欲出。一位民營企業家的大膽設想2014年提出建造世界首條跨海旅遊真空飛行巴士,是劉子忠的大膽想法。作為九州動脈隧道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子忠因這個決策而走上科技創新前沿,站在建造跨海水下真空隧道的世界新技術的風口。
  • 大連灣海底隧道首節沉管與北岸暗埋段精準「牽手」
    原標題:大連灣海底隧道首節沉管與北岸暗埋段精準「牽手」   12月9日凌晨3時45分,歷經17小時的連續作業,由中交一航局負責施工的我國北方首條大型跨海沉管隧道
  • 杭州到舟山將預計僅需1小時!高鐵跨海潛渡舟山!浙江將建世界最長海底高鐵隧道
    都市快報訊 舟山是浙江的一座海島城市,去舟山吃海鮮、賞海景,是很多杭州人假日的選擇。 過去,杭州人去舟山往往先開車至寧波的白峰碼頭,通過鴨白線輪渡跨過大海,到達舟山的鴨蛋山碼頭。跨海大橋通車後,杭州人去舟山不用再過輪渡,一腳油門就可以跨過大海,到達舟山。
  • 圖說40年·對照︱舟山建成海底隧道 小島告別輪渡歷史
    最初的時候,舟山魯家峙至沈家門還沒有渡輪,兩地居民靠泰來道頭(道頭,指碼頭,舟山方言)的舢舨小接送。1976年8月,建「沈渡1號」輪渡,取代小舢舨和木質機帆船。2006年正式建成通車的魯家峙大橋,首次將魯家峙小島和沈家門城區連接在一起。2014年1月,歷經5年多的建設,連接沈家門和魯家峙島的沈家門港海底隧道通行。該隧道長394米,為人行雙向隧道,步行五六七分鐘就到出口,進出小島十分方便。這是舟山第一條海底隧道,是浙江省首條人行雙向隧道,也是國內首條真正意義上的海底沉管式隧道。
  • 一海底隧道有望開建,將投資「三百億」未來寧波至舟山僅半小時
    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的建成無疑再次向世界證明了中國的基礎設施實力,同時也充分體現了「中國基建狂魔」的稱號,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的建成,不僅使中國的基礎設施技術走向世界,影響力的增強也為港珠澳大橋建成後的國內經濟建設提供了巨大的推動力,海底隧道是我國另一個引起世界轟動的超大型項目,現已正式開工。
  • 2分鐘揭秘全世界最長海底隧道
    2分鐘揭秘全世界最長海底隧道 2020-12-22 15: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