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屆中國新聞獎參評材料公示,我社兩件作品入圍!

2021-01-20 澎湃新聞

第三十屆中國新聞獎、第十六屆長江韜奮獎參評材料7月31日12時至8月11日12時在中國記協網、新華網公示。我社兩件作品入圍參評第三十屆中國新聞獎,分別是——

「我想告訴總書記,我們就要搬新家了!」

春節臨近,記者來到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縣三岔河鄉三河村,冬日的積雪在明媚的陽光中漸漸消融,大涼山深處的小山村格外寧靜祥和,沿著小路拾級而上,不一會就到了村民吉好也求的家。

走進吉好也求家中,堂屋裡掛著去年習近平總書記與他們一家人的合影。「阿波波(彝語,表示感嘆),真是太激動了!」吉好也求看著照片說,自己永遠也忘不了去年2月11日這一天,習近平總書記深入大涼山腹地的昭覺縣三河村看望貧困群眾時的場景。吉好也求在自家門口熱情迎接總書記。總書記一彎腰,經過低矮的院門,走進他們家。總書記撫摸著孩子們可愛的小臉,親切地詢問他們幾歲了,叫什麼名字。孩子們用普通話一一作答。總書記對吉好也求一家人說:「看著你們一天一天好起來,很高興,希望孩子們都能過上幸福的生活。」臨別時總書記還主動提出與吉好也求一家人合影留念,並囑咐工作人員,一定要記得把照片送給他。

三河村位於昭覺縣西南部,平均海拔2520米,為高寒山區,總人口1698人,全部為彝族同胞。村民大多散居在條件簡陋的低矮土房中,建檔立卡貧困戶有151戶、789人,貧困發生率46.47%,是典型的彝族聚居貧困村。

習近平總書記的到來,讓這裡的鄉親們充滿了幹勁。2018年,吉好也求用村裡的無息產業周轉金,購買了西門塔爾牛和母豬,從別人手裡流轉了3.8畝土地,加上自家的4畝地,全部種上了良種土豆。他通過種植經濟林木,養牛、羊、雞,以及外出打工,一年掙了64000多元,人均純收入8700多元,遠遠超過了脫貧標準。

「習近平總書記始終牽掛我們大涼山彝族群眾,關心我們生活。他的牽掛是一種力量,給了我們希望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我想告訴總書記,我們就要搬新家了,村裡還要實施土地整治項目,等地整好了,我要多承包幾畝地,當村裡的致富帶頭人。」吉好也求信心滿滿地說。

吉好也求家不遠處是村裡的易地搬遷安置點,一排排充滿著彝家風情的新房在藍天白雲下格外亮眼。昭覺縣國土資源局土地整理中心主任塗榮偉告訴記者,三河村村民居住分散,按脫貧攻堅規劃,全村319戶群眾要實行整體易地搬遷。為此,縣裡從自然資源部每年為涼山州深度貧困縣單獨解決的600畝建設用地計劃中擠出用地指標,根據村情實際、群眾意願,按照方便群眾就學就醫的原則,規劃了9個安置點。這些安置點已在去年4月27日集中開工建設。

吉好也求和村裡的群眾一起參加了新村建設,他告訴記者,自己在工地上當砌磚工,一天有200多元的收入。看著新村建設一天天地推進,吉好也求說:「等搬進新家了,他和村民們想邀請習近平總書記再到彝鄉,聽鄉親們擺擺現在的幸福生活。」

相較於搬進新家,更讓吉好也求開心的是村裡馬上就要實施的土地整治項目。塗榮偉說,2018年9月,《四川省烏蒙山連片區域土地整治重大扶貧項目2018年實施方案》通過了自然資源部牽頭組織的競爭性評審,這是四川省迄今為止投資最大、整治面積最大、受益人數最多的土地整治項目。項目將針對烏蒙山區貧困情況,強化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建設,提升耕地質量,改善農業生產基礎設施條件和區域自然生態系統,提高當地農業科技含量及土地利用率,促進區域農業結構調整和現代化農業產業發展。根據規劃,昭覺將實施土地整治項目1280畝。三河村就是昭覺縣烏蒙山連片區域土地整治的第一個項目,目前已經完成了項目設計方案。

儘管土地整治項目要等到3月份才開始,但吉好也求早就盤算好了。他說:「我要多承包幾畝地,種土豆和綠肥。綠肥光種子去年就是5元1斤,1畝地可以產出500斤;綠肥的葉子還可以養牛養羊、餵蜜蜂……我要當村裡的致富帶頭人,與村民們一起發展好產業,過上甜蜜的生活。」

「雪龍」48小時

北京時間1月19日上午,霧鎖冰山密集區——阿蒙森海。

「雪龍」船以不超過8節船速緩行於浮冰區。實時氣象數據顯示,當天最低溫度零下2攝氏度,風速每秒4.9米,溼度99.8%,海面能見度最低不足200米。

10時45分許,記者從正對船艏的房間窗口望去,前方浮冰忽然「變高」,海面好像突然出現了一道白牆。當冰山輪廓完全展露時,船舶距其僅百餘米。冰山超過了10米高的船艏桅杆,觸碰了「雪龍」。船桅折斷,船艏堆積起冰雪。

「雪龍」迅即後撤。約摸1分鐘,冰山隱入霧中,仿佛從未出現過。

濃霧中突遇冰山

阿蒙森海位於南極半島西側,幾乎終年覆蓋冰層,被稱為世界上最少人問津的海域。同時,阿蒙森海也是南極地區冰架底部融化最顯著的區域之一,在全球海平面上升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雪龍」船搭載中國第35次南極考察隊在該海域執行綜合調查任務。

此前,考察隊已完成阿蒙森海清水區全部12個大洋作業站位,於北京時間1月18日晚駛入海冰密集區,開展剩餘站位綜合調查。冰區航行以來,阿蒙森海一直陰沉著臉,籠罩海面的大霧,就像揮之不去的謎團,在「雪龍」船航線上時聚時散。

1月19日,「雪龍」船所經海域風速小、溼度大,霧氣愈發濃重,目測能見度在200米~2000米之間變化不定。10時45分左右,值班駕駛員和水手在駕駛室正常進行冰區航行及瞭望。此時,密集浮冰如同一片片巨大的白色荷葉,漂滿了海面。雷達屏幕上,浮冰與冰山皆顯示為黃色斑塊,需駕駛員配合肉眼觀察才能準確識別。行至密集冰區,滿屏皆是黃色亮斑,讓人無法分清哪些是冰山,哪些是浮冰。

受突然而至的濃霧影響,值班駕駛員在望遠鏡中發現船艏方向一座平頂冰山時,距離僅百餘米。駕駛員隨即全速倒車,10時47分,「雪龍」在慣性作用下,船艏前桅首先觸碰冰山。影像資料顯示,該冰山周圍存在大塊漂浮冰塊,船速在破冰時進一步減緩,發生觸碰時船速約為3節。

無論是考察隊領導回看監控視頻後分析,還是值班駕駛員回憶,都提到了一個重要細節——船舶抵近冰山時沒有隨意調整航向。輪機長周豪傑告訴記者,如果當時船稍稍改變航向,以側面接觸冰山,船艏側下方的水艙、油艙都可能破裂進水,將嚴重影響船舶安全。而"雪龍"作為一艘破冰船,船艏甲板是全船最堅固的「盾牌」。駕駛員在極短的反應時間內果斷操作,以船艏正面「對抗」冰山,最大限度減少了船舶可能受損的程度,同時在觸碰發生前全速倒車,為船舶緊急制動、退出危險區域贏得了主動。

觸碰發生3分鐘後,考察隊啟動了應急響應,第一時間清點並了解人員情況,確認所有在船105人均狀況良好,人員無受傷情況。

「雪龍」號倒車退至浮冰區,隨即開展安全檢查。經查,船舶動力設備、主輔機及軸系、通訊及導航設備運行良好;壓載水艙、油艙情況正常;僅船艏甲板區域冰雪堆積,並壓覆船舶前桅及周邊防浪板。經估算,冰雪堆積約400立方米,重量約250噸。

48小時恢復航行

如果將「雪龍」船比作一輛汽車,此次觸碰冰山類似車輛追尾,受損的船舶前桅及周邊防浪板則相當於汽車前部保險槓。現在,「保險槓」被完全壓在了積雪與碎冰之下。

觸碰發生半小時後,考察隊組織人員開展鏟冰除雪作業。作業人員分為4組,每組8人~9人,24小時輪番上陣。

隊員兵分兩路,一組人手持冰鎬、鐵鍬從船舷兩側開始「愚公移山」。冰山表面震落的冰雪經多年累加,緻密堅硬。揮鎬敲冰就像開山一般,冰鎬時常只能在冰面留下一道白痕。隊員們需徒手搬運好不容易鑿下的冰塊,並將碎冰一點點抱到船舷拋之入海。

另一組人迅速啟用船艏兩臺未受損吊車,開始挪運大塊冰體。幾名隊員穿好救生衣、戴上安全帽、系扣安全繩,爬上了「小山」頂端,先用冰鎬挖出溝槽,分離出塊狀碎冰,再用吊繩捆住冰塊,起吊後將其移向船舷外側,冰塊憑自重脫落入海。很快,又有隊員打開高壓消防水槍,快速清除殘雪,防止甲板溼滑產生安全隱患。

此番作業如是反覆,歷經兩個晝夜,船艏積雪基本清除,船舶前桅及周邊防浪板「重見天日」。

鏟冰除雪的同時,考察隊密切關注著船舶狀態,每小時檢查一次關鍵設備和部位,包括主機等動力設備、通訊導航以及船底各艙室有無滲水等情況。初步確認船舶狀態安全之後,考察隊又出動空中無人機和水下機器人,雙管齊下查勘船艏區域水上部分及艉部水下舵機區域,經查皆無受損。

考察隊現場評估後認定,「雪龍」船舶狀況正常,可排除發生危及人員、船體安全的險情。北京時間1月21日11時許,「雪龍」恢復航行,駛向安全水域。

「雪龍」駛向長城站

「雪龍」觸碰冰山後,考察隊的情況牽動著國人的心。自然資源部迅速響應,遵循「人的安全是第一位」原則,全面部署指導船舶自檢,制訂多種應急預案,確保應對措施及時、有效。

1月22日,根據應急工作方案,考察隊乘「雪龍」船從阿蒙森海當前位置駛往長城站,航渡期間已恢復開展走航觀測。「雪龍」抵達長城站後,國內將安排船舶專家小組登船,給船舶全面「體檢」,為考察隊保駕護航。

喜歡本文,就點擊右下角「在看」

本文由中國自然資源報社微信公眾號「i自然全媒體」獨家編輯。未經授權,謝絕媒體(包括公眾號)轉載。轉載請在醒目位置標註來源:i自然全媒體。i自然投稿郵箱:izrqmt@126.com。電話:010-68024627。

i自然全媒體

來源:中國記協網

原標題:《第三十屆中國新聞獎參評材料公示,我社兩件作品入圍!》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關於推薦參評第三十屆中國新聞獎網絡新聞初評作品的公示
    &nbsp&nbsp&nbsp&nbsp關於推薦參評第三十屆中國新聞獎&nbsp&nbsp&nbsp&nbsp網絡新聞初評作品的公示&nbsp&nbsp
  • 第三十屆中國新聞獎參評作品公示 川臺這些作品入圍
    中國記協評獎辦公室自2020年7月31日中午12時至8月11日中午12時,在中國記協網、新華網對第三十屆中國新聞獎參評作品進行網絡公示,四川廣播電視臺共有7件作品入圍,分別是:廣播消息類:《決戰!阿布洛哈——記中國最後一個未通公路建制村正式通路》作品簡介:2019年的最後一天,全國最後一個不通公路的建制村——阿布洛哈村成功打通對外通道。記者一行深入涼山州布拖縣烏依鄉的阿布洛哈村,通過實地走訪,了解當地的道路情況、施工過程中的小故事以及通路前後當地百姓的生活變化,用聲音記錄下了這一歷史性的時刻。
  • 第三十屆中國新聞獎自薦(他薦)初評評選細則
    (第三十屆中國新聞獎自薦(他薦)初評委員會2020年6月16日審議)  根據中國記協《中國新聞獎評選辦法》(以下簡稱《評選辦法》),結合本屆評選會實際,制定本評選細則。
  • 參評第三十屆中國新聞獎新聞專欄作品公示
    江蘇省記協推薦參評第三十屆中國新聞獎新聞專欄作品《新華時論》,2020年4月22日至4月30日在中國江蘇網公示。公示期間,如有不同意見,請向江蘇省記協反映。  江蘇省記協聯繫電話:025-58682819,025-58682807  中國新聞獎報紙、通訊社新聞專欄參評作品推薦表
  • 胸懷大局大勢 忠誠奉獻人民——第三十屆中國新聞獎獲獎作品和第...
    新華社北京11月7日電 題:胸懷大局大勢 忠誠奉獻人民——第三十屆中國新聞獎獲獎作品和第十六屆長江韜奮獎獲獎者掃描  新華社記者曹典、何凡、白瀛  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主辦的第三十屆中國新聞獎、第十六屆長江韜奮獎評選結果日前揭曉。
  • 第三十屆中國人大新聞獎揭曉 人民網三件作品獲獎
    人民網北京12月15日電 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14日在京舉辦第三十屆中國人大新聞獎評選結果發布會。來自報紙、通訊社、電臺、電視臺、新聞網站和人大報刊的271件作品獲獎。其中,特別獎4件,一等獎56件,二等獎90件,三等獎121件。
  • 第三十屆中國新聞獎自薦(他薦)新聞作品《一波三折的生鮮快遞保險...
    第三十屆中國新聞獎自薦(他薦)新聞作品《一波三折的生鮮快遞保險》公示
  • 第二十九屆中國新聞獎評選工作啟動
    中國記協近日發布了《中國新聞獎評選辦法》和《關於第二十九屆中國新聞獎報送工作的通知》,啟動今年中國新聞獎評選工作。 (2)完成上述程序後按下列要求推薦: A.中國新聞獎消息類、評論類、通訊與深度報導(專題)類、系列(連續、組合)報導類、新聞論文參評作品分別按以下辦法推薦: 人民日報社、新華社、光明日報社、經濟日報社、中國日報社(均含子報和社辦報紙,下同)向中國記協評獎辦公室推薦。
  • 第30屆中國人大新聞獎揭曉,山東廣播電視臺作品獲二等獎
    1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14日訊  今天上午,第30屆中國人大新聞獎評選結果在北京揭曉本屆新聞獎共有67個中央新聞單位、31個省區市參評,報送有效參評作品776件。271件作品獲獎,特別獎4件,一等獎56件,二等獎90件,三等獎121件。山東省人大推薦參評作品獲一等獎1件,二等獎3件,三等獎2件。其中,山東廣播電視臺作品《四個「首次」省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呈務實透明新氣象》獲二等獎。
  • 中國新聞獎評委:什麼樣的新聞作品能獲得一等獎?
    日前,《中國記者》雜誌組織了「評委解析第26屆中國新聞獎組稿」,約請了幾位評委從不同角度撰文解析本屆中國新聞獎。今日,特發布「京原路8號」的一篇第26屆中國新聞獎評委,江蘇省新聞工作者協會專職副主席繆小星的解析文章。
  • 【關注】第32屆中國經濟新聞獎揭曉!中華工商時報4件作品獲獎
    【關注】第32屆中國經濟新聞獎揭曉!11月28日上午,第32屆中國經濟新聞獎在浙江紹興舉行的2020中國經濟傳媒大會上揭曉,281件作品分別獲得特別獎和一、二、三等獎,同時揭曉了袁隆平、劉永好、曹德旺、薇婭、曹國偉等10位2020中國經濟新聞人物。
  • 第二十六屆(2016年度)山西新聞獎擬獲獎作品公示
    山西新聞獎評獎辦公室組建第二十六屆(2016年度)山西新聞獎評委會,採取個評與集體評審相結合的辦法,組織了本屆山西新聞獎的評審工作。本屆山西新聞獎評獎共收到70家新聞單位選送的參評作品1156件。經過四個年賽等選拔,778件參評作品進入審核程序。審核委員會工作環節,在取消403件作品參評資格的基礎上,建議375件作品參評本屆山西新聞獎評選。
  • 中共湖南省委宣傳部、湖南省新聞工作者協會關於表彰第三十屆中國...
    中共湖南省委宣傳部 湖南省新聞工作者協會 關於表彰第三十屆中國新聞獎湖南獲獎作品、2019年度湖南新聞獎獲獎作品、第十五屆湖南省優秀新聞工作者的決定 2019年以來,全省新聞戰線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
  • 羊城晚報12件優秀作品榮獲趙超構新聞獎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豐西西 日前,由中國晚協學術委員會組織評選的2019年度趙超構新聞獎、趙超構新聞獎第二屆融媒體獎評選結果出爐。羊城晚報共有12件作品獲獎,涵蓋特稿獎、優秀版面、優秀論文、優秀專欄、短視頻、移動視頻專題、移動視頻直播報導、新媒體創意互動、融媒體欄目等多個獎項。其中,《性命相託17天 驚心動魄9小時》(作者:豐西西、林潔,編輯:冷爽)獲特稿獎;《為了蘋果 茂名人在洛川一呆就是26年》(作者:許悅,編輯冷爽、吳江)獲一等獎;《告別「同命不同價」!》
  •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參評「光明杯」科技傳播獎作品公示公告
    其中,廣播作品的參評項目為:消息、評論、新聞專題、系列(連續、組合)報導、新聞訪談節目、新聞現場直播;新媒體(微博、微信、客戶端)作品的參評項目為:評論、新聞專題、新聞訪談、科技新聞文章、微視頻。我臺可推薦8件參評。
  • 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參評名單公示,香格裡拉市入圍!
    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辦公室今天發布《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參評城市(區)名單》公示名單,雲南11個市(縣)入圍!雲南省會:昆明市雲南地級:麗江市、普洱市、曲靖市雲南縣級:澄江市、楚雄市、景洪市、蒙自市、石林彝族自治縣、綏江縣、香格裡拉市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下,各地區各部門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手抓、兩手硬」的戰略方針,積極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 第32屆中國經濟新聞獎揭曉 廣東廣播電視臺珠江頻道今日財經
    11月28日,2020中國經濟傳媒大會在浙江紹興舉行。此次大會公布了第三十二屆中國經濟新聞獎評選結果,廣東廣播電視臺珠江頻道《今日財經》欄目製作的作品《聚能灣區 連接世界》18集新聞專題系列片,榮獲第32屆中國經濟新聞大賽一等獎。
  • 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參評名單公示,山東有15個市(縣)入圍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楊璐9月14日,中央文明網發布了《中央文明辦關於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參評城市(區)的公示通知》。《通知》對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參評城市(區)名單進行公示, 公示時間是2020年9月14日至9月18日。
  • 第30屆中國人大新聞獎揭曉 光明日報4件作品獲一等獎
    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14日在京舉辦第30屆中國人大新聞獎評選結果發布會。來自報紙、通訊社、電臺、電視臺、新聞網站和人大報刊的271件作品獲獎。其中,特別獎4件,一等獎56件,二等獎90件,三等獎121件。光明日報4件作品獲得一等獎。
  • 2019年度「梅州市新聞獎」評選結果公布啦...
    本報訊 (記者劉曉娟)日前,2019年度「梅州市新聞獎」評選結果揭曉。此次評選共收到各類參評作品740件,有312件作品獲獎,其中一等獎作品26件、二等獎作品56件、三等獎作品90件、140件獲上送作品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