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一環親水綠道」 高埗扮靚「入城」

2020-12-12 東莞時間網

■36裡綠堤景觀帶部分效果圖 高埗供圖

東莞時間網訊 高埗將建設「一環親水綠道」,打造36裡綠堤景觀帶,串起高埗「十景」,打造東莞水鄉地區最具魅力的濱江文化長廊。記者昨日從高埗鎮政府獲悉,《高埗鎮「一環親水綠道」景觀概念設計》(下簡稱「一環親水綠道」設計)已獲得通過。

「一環親水綠道」設計將結合高埗水資源稟賦和生態、文化優勢,將沿江環鎮的36裡東江河堤建成兼具城市特色景觀和休閒娛樂生活配套的景觀帶。

對於今年初剛納入東莞城區片發展的高埗來說,這是融入大城區片發展的關鍵一步。高埗「一環親水綠道」也將成為東莞城區片打造中心城區「三江六岸」水文章,建設現代城市濱水岸線的一大亮點。

升級環鎮36裡東江河堤

高埗在去年黨代會上提出「一環、三軸、五區」的城市發展思路,主動融入大城區。

今年納入城區片發展後,高埗加速「一環、三軸、五區」藍圖落地,在城市建設、產業發展、生態環境、文化發展等方面加強對接,加快融入城區片步伐,承接市區功能。

高埗鎮相關負責人介紹,「一環」是將環鎮36裡東江河堤升級,打造靚麗的濱水景觀風光帶,進一步提升全鎮生態環境質量,優化人居環境。該鎮去年9月啟動了「一環親水綠道」景觀概念設計工作,已於近日獲得通過。

記者看到,「一環親水綠道」設計不僅充分挖掘高埗的自然資源和人文歷史景觀,還將建設富有特色的城市景觀和休閒娛樂生活配套。

設計明確了沿線休閒、娛樂、運動、文化功能,注重保護和挖掘高埗大橋、自來水廠、中國建築陶瓷博物館等人文歷史景觀,在此基礎上建設景點配套。同時注重功能配套,沿線將建設高標準環鎮道路、單車綠道、濱江遊泳場、親水公園、濱水休閒棧道、綠化景觀等,增設休閒點、驛站、觀景平臺等公共設施,方便遊人及居民出行。

挖掘高埗元素打造「十景」

上述負責人介紹,「一環親水綠道」設計創造了景觀序列,在36裡景觀帶上打造「十景」——老區新彩(紅星廣場)、龍騰江濱(露天泳場)、敢為人先(改革印記)、堤映月夜(青春劇場)、古渡晚唱(百年古渡墟鎮)、翠堤春曉(綠林氧吧)、南粵畫卷(孝義公園)、江灣芳華(運動公園)、五彩花田(親子樂園)、醉美陶韻(陶藝公園)。

「十景串起了我們高埗的特色文化。」高埗鎮宣傳辦一位負責人是土生土長的高埗人,在他看來,「一環親水綠道」將高埗特色文化如紅色文化(革命歷史文化)、民間曲藝文化、孝義文化、渡口文化(百年古渡墟鎮)、陶瓷文化等通過濱河帶串連起來。

他解釋,「十景」也是高埗發展歷程的縮影,比如老區新彩(紅星廣場)是高埗革命歷史文化地,敢為人先(改革印記)包括了改革開放後全國第一座農民集資建橋高埗大橋,堤映月夜(青春劇場)以龍舟看臺和文化雕塑體現高埗龍舟文化,醉美陶韻(陶藝公園)展示了以唯美陶瓷為代表的高埗現代產業發展成就。

除了建設「一環親水綠道」外,高埗提出要將「三軸」——高埗大道、莞潢路、北王路打造成展示高埗新形象的道路,打造休閒生活區、核心商業區、中央商務區、河岸景觀區和現代物流區等「五區」,把高埗打造成市中心區「後花園」。

相關焦點

  • 高埗:將建「一環親水綠道」 打造36裡綠堤景觀帶串起「十景」
    東莞陽光網訊  記者從高埗鎮政府獲悉,《高埗鎮「一環親水綠道」景觀概念設計》已獲得通過。設計明確,高埗將建設「一環親水綠道」,打造36裡綠堤景觀帶,串起高埗「十景」,打造東莞水鄉地區最具魅力的濱江文化長廊。「一環親水綠道」設計將結合高埗水資源稟賦和生態、文化優勢,將沿江環鎮的36裡東江河堤建成兼具城市特色景觀和休閒娛樂生活配套的景觀帶。  對於今年初剛納入東莞城區片發展的高埗來說,這是融入大城區片發展的關鍵一步。
  • 高埗「入城」了 打造東莞市中心區「後花園」
    高埗鎮委書記嚴繼宗表示,高埗積極調整完善發展思路,在城市建設、產業發展、生態環境、文化發展等方面加強對接,主動融入城區片,承接市區功能。其實,高埗早為「入城」作了準備,在去年召開的鎮第十四次黨代會上,提出「一環、三軸、五區」的城市發展戰略,提升城市品質,以產業強鎮、創新活鎮、生態美鎮、文化興鎮、民生惠鎮、法治護鎮引領發展,凝心聚力,打造市中心區「後花園」。
  • 高埗:把市中心區「後花園」建設推上新高度
    「過去一年,高埗鎮牢牢把握『入城』及東江梨川大橋建成試通車的重大機遇,全年實現生產總值139.72億元。2018年全鎮生產總值目標增長8.3%,將奮力開啟高埗『入城』新篇章。」  去年實現「入城」夙願  2017年,高埗實現「入城」夙願,群眾期盼多年的東江梨川大橋建成試行通車,順利完成村(社區)換屆選舉,6年來成功恢復舉辦龍舟錦標賽,成功新籤約落戶近年首宗市重大項目高埗大廣國際汽車項目。
  • 文明的力量|高埗:美麗城鎮入畫來,文明之風潤心間
    改革開放以來,高埗鎮全鎮上下勇於探索,大膽創新,開創了「三個第一」。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高埗鎮,先後斬獲「國家衛生鎮」「省文明鎮」「省教育強鎮」「省生態鄉鎮」等榮譽稱號。日前,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召開,高埗鎮再添金字招牌——榮獲「全國文明鎮」榮譽稱號。
  • 高埗以2020年城市品質提升十大亮點工程深入貫徹市「一號...
    「一號文兩攻堅」部署,3月17日,舉行了高埗鎮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交通教育「兩攻堅」動員會暨2020年城市品質提升十大亮點工程巡禮。2020年城市品質提升十大亮點工程包括:中心幼兒園(凌屋村校區),三江六岸之九八七茅臺小鎮項目(三期),三江六岸之「一環親水綠道工程」(第一期第二段、保安圍段、蘆村段),東江下遊片區水環境綜合整治(高埗鎮),蘭州地塊項目,冼沙村長盈地塊商住類更新單元等。
  • 決勝·鎮奮|高埗:雙線作戰彰顯「孝義高埗」迎難而上力鑄「城市...
    5月,「樂購東莞·聚惠高埗」促消費活動全面鋪開,市民帶著積攢已久的出遊需求、逐步復甦的消費力奔向高埗。市重大項目大廣國際汽車城首家國內知名車企4S店隆重開業,各路商家雲集高埗促消費活動,鎮內處處呈現蓬勃商機。
  • 品美食、賞美景 高埗美麗鄉村遊周六舉行
  • 高埗:觀景臺可納近萬觀眾睇龍舟
    高埗:觀景臺可納近萬觀眾睇龍舟 2011年04月19日 03:16來源:信息時報 作者:張志偉 繼2008年後,高埗鎮傳統龍舟競渡活動今年將再次舉辦。
  • 東莞高埗保安圍村:「 五大文化 」建設助力鄉村振興
    近年來,東莞市高埗鎮保安圍村加大對紅色文化、孝義文化、龍舟文化、曲藝文化、美食文化的建設與弘揚,以特色文化為載體,大力開展人居環境整治,營造美麗和諧宜居環境,通過文化振興助力鄉村振興。企業負責人表示,送中秋既是傳統文化,又體現了孝義精神,希望帶動更多的社會力量為高埗孝義文化建設添磚加瓦。龍舟文化——發揚「龍舟精神」,弘揚傳統文化龍舟活動在保安圍村有著深厚的傳統,1981年,保安圍村村民集資製作了村的第一艘龍舟。隨即,龍舟文化活動在保安圍村興起。1983年,保安圍村第一次參加鎮龍舟比賽,以超強實力榮獲第一名。
  • 灃河,城與林「縫合」形成一條自然濱水綠道
    儀祉湖旁的灃惠綠道段已初步建成,按照「生態+」的理念,打造出一條融合性功能綠帶,為市民提供了一個集安全、野生動物保護、防洪、水源保護、教育、城市美化、休閒為一體的高檔次、高強度、超舒適的騎行、步行、設施休息、親水的複合型特色景觀廊道。夜晚這裡的綠道會發光。項目建設人員告訴記者,在規劃設計時,工程建設將夜光元素植入綠道材料中,打造出了西安第一條濱河夜光綠道,形成全線夜光特色走廊。
  • 望山 親水 覽湖 觀田 遊林 來彭州避暑綠道
    所有這一切,湔江綠道都將其串聯起來,成為你避暑的不二選擇。  助力鄉村振興  彭州布局避暑綠道  作為小豬短租華西大區總監、攬租公社負責人,劉渝坦言避暑綠道彭州布局深遠。彭州市2018年結合山、水、田、林、湖等自然風光,正在構建湔江綠道、官渠綠道、泉水綠道三大特色綠道體系,打造「望山、親水、覽湖、觀田、遊林」的綠道體驗。湔江綠道總長度約472公裡,涉及龍門山鎮、小魚洞鎮、通濟鎮、白鹿鎮、磁峰鎮、新興鎮、丹景山鎮、桂花鎮、葛仙山鎮9個鎮。以「一江攜六湖,賞花樂水探龍門」為主題定位,構建山地河谷型綠道體系。
  • 灃河,城與林縫合形成一條自然濱水綠道
    儀祉湖旁的灃惠綠道段已初步建成,按照「生態+」的理念,打造出一條融合性功能綠帶,為市民提供了一個集安全、野生動物保護、防洪、水源保護、教育、城市美化、休閒為一體的高檔次、高強度、超舒適的騎行、步行、設施休息、親水的複合型特色景觀廊道。夜晚這裡的綠道會發光。項目建設人員告訴記者,在規劃設計時,工程建設將夜光元素植入綠道材料中,打造出了西安第一條濱河夜光綠道,形成全線夜光特色走廊。
  • 高埗打造特色龍舟賽事
    高埗鎮2011年龍舟錦標賽今天舉行,無論從場地的打造、賽事的組織,都彰顯了高埗特色,精彩紛呈。市領導劉樹基、王道平、馮同恩、郭水、吳道聞、袁德和、張玉其、莫布興觀看了龍舟賽。
  • 東莞高埗傳統龍舟趁景表演活動盡顯龍舟文化魅力
    國際在線廣東頻道消息(記者 朱子榮):2019年東莞高埗傳統龍舟趁景表演活動6月17日(農曆五月十五)在東江南支流江濱廣場河段舉行。
  • 坐竹排、耍水、露營、吃冷水魚 彭州小魚洞親水林澗綠道火了
    「早就知道天府之國成都的魅力,這裡的林澗親水綠道更是讓人感受到別樣的蜀風蜀韻。」從親水竹排上岸,從河南商丘遠道而來的遊客靳彪一家又和朋友們來到水邊的茶亭小憩,斟上一杯蓋碗茶,再吹吹山間清涼的山風。  一路風景如畫,聽著鳥語蟬鳴,跨過步行橋,沿著綠道緩緩而行,蜿蜒的小道穿梭在涼爽林盤中,讓整個身心都「清涼」了起來,牆上一排排的石頭,似在喃喃低語,傾訴著小鎮千百年來的動人故事。
  • 今年下城將建設5處休閒綠道 一起來看看家門口這條綠色生態帶吧
    今年下城將建設5處休閒綠道 一起來看看家門口這條綠色生態帶吧 2020-06-08 04: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濟南綠道網規劃初步方案出爐 市級綠道總長約2680公裡
    濟南南依泰山、北攜黃河,市域範圍內共有山體900餘座,遍布700多處天然泉湧,具有獨特的「山、泉、湖、河、城」融為一體的風貌特色,具備打造山體綠道、泉水綠道、環湖綠道、濱河綠道的獨特優勢,有利於構建城市綠道系統。  按照濟南市綠道網提出的建設目標,濟南綠道規劃建設分三步:2021年,實現試點先行、示範帶動。
  • 合肥廬陽區:城市綠道打通生態脈絡
    應作平 攝四裡河、南淝河兩條城市主要河流穿城而過,董鋪水庫、大房郢水庫兩大水庫坐北相視,重要的生態寶庫、獨特的地理位置,決定了水源保護的重擔責無旁貸地落在「合肥長子」廬陽的肩上。「水資源是福利也是責任」。
  • 金銀湖 42 公裡綠道全線貫通
    昨天一場700人參與的「慶國慶、迎軍運」徑河公園徒步活動刷爆朋友圈徑河公園由此揭開神秘面紗回顧昨天精彩請點擊公園扮靚城市優質生態帶來美好生活近年來武漢臨空港的公園越來越多綠道越來越長居民齊聲點讚圍繞打造宜業宜居生態新城武漢臨空港一直在努力9月29日記者獲得一個最新的好消息經過緊鑼密鼓的全力建設武漢臨空港新建的4條環金銀湖特色綠道與周邊8條拓展綠道全線貫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