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裡綠堤景觀帶部分效果圖 高埗供圖
東莞時間網訊 高埗將建設「一環親水綠道」,打造36裡綠堤景觀帶,串起高埗「十景」,打造東莞水鄉地區最具魅力的濱江文化長廊。記者昨日從高埗鎮政府獲悉,《高埗鎮「一環親水綠道」景觀概念設計》(下簡稱「一環親水綠道」設計)已獲得通過。
「一環親水綠道」設計將結合高埗水資源稟賦和生態、文化優勢,將沿江環鎮的36裡東江河堤建成兼具城市特色景觀和休閒娛樂生活配套的景觀帶。
對於今年初剛納入東莞城區片發展的高埗來說,這是融入大城區片發展的關鍵一步。高埗「一環親水綠道」也將成為東莞城區片打造中心城區「三江六岸」水文章,建設現代城市濱水岸線的一大亮點。
升級環鎮36裡東江河堤
高埗在去年黨代會上提出「一環、三軸、五區」的城市發展思路,主動融入大城區。
今年納入城區片發展後,高埗加速「一環、三軸、五區」藍圖落地,在城市建設、產業發展、生態環境、文化發展等方面加強對接,加快融入城區片步伐,承接市區功能。
高埗鎮相關負責人介紹,「一環」是將環鎮36裡東江河堤升級,打造靚麗的濱水景觀風光帶,進一步提升全鎮生態環境質量,優化人居環境。該鎮去年9月啟動了「一環親水綠道」景觀概念設計工作,已於近日獲得通過。
記者看到,「一環親水綠道」設計不僅充分挖掘高埗的自然資源和人文歷史景觀,還將建設富有特色的城市景觀和休閒娛樂生活配套。
設計明確了沿線休閒、娛樂、運動、文化功能,注重保護和挖掘高埗大橋、自來水廠、中國建築陶瓷博物館等人文歷史景觀,在此基礎上建設景點配套。同時注重功能配套,沿線將建設高標準環鎮道路、單車綠道、濱江遊泳場、親水公園、濱水休閒棧道、綠化景觀等,增設休閒點、驛站、觀景平臺等公共設施,方便遊人及居民出行。
挖掘高埗元素打造「十景」
上述負責人介紹,「一環親水綠道」設計創造了景觀序列,在36裡景觀帶上打造「十景」——老區新彩(紅星廣場)、龍騰江濱(露天泳場)、敢為人先(改革印記)、堤映月夜(青春劇場)、古渡晚唱(百年古渡墟鎮)、翠堤春曉(綠林氧吧)、南粵畫卷(孝義公園)、江灣芳華(運動公園)、五彩花田(親子樂園)、醉美陶韻(陶藝公園)。
「十景串起了我們高埗的特色文化。」高埗鎮宣傳辦一位負責人是土生土長的高埗人,在他看來,「一環親水綠道」將高埗特色文化如紅色文化(革命歷史文化)、民間曲藝文化、孝義文化、渡口文化(百年古渡墟鎮)、陶瓷文化等通過濱河帶串連起來。
他解釋,「十景」也是高埗發展歷程的縮影,比如老區新彩(紅星廣場)是高埗革命歷史文化地,敢為人先(改革印記)包括了改革開放後全國第一座農民集資建橋高埗大橋,堤映月夜(青春劇場)以龍舟看臺和文化雕塑體現高埗龍舟文化,醉美陶韻(陶藝公園)展示了以唯美陶瓷為代表的高埗現代產業發展成就。
除了建設「一環親水綠道」外,高埗提出要將「三軸」——高埗大道、莞潢路、北王路打造成展示高埗新形象的道路,打造休閒生活區、核心商業區、中央商務區、河岸景觀區和現代物流區等「五區」,把高埗打造成市中心區「後花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