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12月8日徐州訊 今年1月5日,徐州交警支隊車管所民警董濤發現,徐州某汽車旅遊客運有限公司一輛大型客車並未按期辦理報廢業務,仍在外行駛。堅決不能讓車「超期服役」!原來,該車輛駕駛人與運輸公司存在經濟糾紛,不願將車輛交公司辦理正常報廢業務,反而私下將車輛轉賣。通過民警的耐心勸導,最終就報廢車銷毀達成一致,從而消除了一起重大安全隱患。這是徐州市交警支隊車輛管理所建立「全生命周期」監管「兩客一危」車輛工作中的一個實例。
「平安就是最大的民生,全市公安機關要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以人民為中心,不斷強化憂患意識、風險意識、安全意識和責任意識,紮實推進安全生產各項工作,不斷推動全市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向好。」徐州市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王巧全在「百團進百萬企業」安全生產學習宣講活動中這樣強調。
「戶籍化」管理當好守門人
在原有源頭管理工作基礎上,細之又細的完善各類臺帳,消滅死角和盲區,全力融入全市梳網清格大會戰,業務部門採取以車找人和以人找車「拉網式」戰法,核對掌握轄區重點車輛及其駕駛人情況,建立「戶籍化」管理檔案,夯實基礎工作「壓艙石」,各項底數定期更新。
5月17日中午,車管所民警到一家客運公司暗訪,發現動態監管值班人員空崗達15分鐘,民警當即下達隱患整改通知書,對公司負責人及相關人員進行了通報批評。讓企業時刻繃緊「安全生產這根弦」,助力企業又好又快發展。
疫情後,面對運輸企業復工復產後可能出現的「趕進度、輕安全」的情況發生,徐州交警主動靠前,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創新便企利商服務舉措,落實「戰疫情、防事故、保安全、保暢通」措施,將安全監管工作做到企業一線,跑出服務「加速度」,有力維護了疫情防控和交通安全形勢持續平穩。
徐州市公安局副局長高雷介紹說:「『上醫治未病』,發揮『大數據+網格化+鐵腳板』機制優勢,工作做在前頭,真正讓運輸企業從思想根源上認識到強化源頭隱患短板,才能防患於未然。」
截至目前,徐州交警支隊已向各責任大隊推送預警信息3550條,排除客運安全隱患65處,掛牌督辦整改企業4家。梳理發現86名有影響安全駕駛疾病和有吸毒記錄的重點駕駛人,並將情況通知相關企業作轉崗、解聘處理。
做大宣傳號召力 籤訂「安全責任狀」
5月20日,「人民交警為人民」主題攝影展在蘇寧廣場核心展覽區舉辦。參展作品全面展現了「平安交通、暢行交通、智慧交通、文明交通」創建過程中,廣大交警良好的精神風貌,讓交通安全真正做到人人皆知。為此,徐州交警在宣傳上也是使出「渾身解數」,亮出「十八般武器」。
針對季節特點和運輸繁忙時節,雨、雪、霧、冰凍等惡劣天氣易引發交通事故等情況開展專題交通安全教育,著力提高駕駛人遵章守紀、安全行車的自覺性和職業操守。製作道路交通違法行為和道路交通事故案例掛圖、展板走進企業巡迴展出,全覆蓋懸掛道路交通護欄宣傳標語,在汽車客運場站、危化品車輛停車場放置交通安全警示牌;開展校園交通安全的同時,利用「小手拉大手」把交通安全宣傳送進千家萬戶;同時啟動社會資源,在全市戶外廣告大屏滾動播出交通安全宣傳公益廣告片和宣傳標語。
車管、信息、指揮部門深入徐州公路運輸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徐州外事汽車旅遊服務公司、徐州鵬安危險品運輸公司等運輸重點企業組織道路安全演練,從而提高從業人員遇到交通事故險情下的處置能力和搶險救災水平,大大營造了交通安全源頭監管工作的良好氛圍。
在營造宣傳氛圍的同時,在落實主體責任上頻繁出招。明確各部門監督責任,實行籤字負責制和責任倒查追究制,督促業務職能部門與掛鈎企業、駕駛員逐一籤訂責任狀,確保源頭監管工作各項措施落地見效。建立與企業負責人約談機制,提高企業負責人對營運工作的高度認識,同時召集客貨運輸企業、車站及通勤車輛較多的單位召開交通安全聯席會議,逐一籤訂交通安全責任狀,明確各企業、單位在交通安全管理上的主體責任,督促其配合車管部門形成「捆綁式」管理模式,共同抓好車輛和人員日常管理。同時指導企業與每一名駕駛人籤訂責任狀,做到環環相扣,層層負責。
目前全市74家重點運輸企業均與所屬駕駛人籤訂責任狀。對排查出來的12家具有安全隱患的企業進行車駕管業務暫停,直到整改到位。
敢於「唱黑臉」企業都叫好
在徐州最大的旅遊客運企業外事旅遊汽車公司,人大代表、董事長劉曉梅看來,「車管民警沉到企業源頭監管,嚴防預判的做法好,為企業杜絕安全隱患發揮重要作用。特別是在新冠病毒疫情期間,企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交警部門主動上門伸出援助之手,想方設法為復工復產創造條件,最大程度上幫助我們渡過難關。」她的感慨道出了企業管理者對徐州交警管理舉措的高度認同。
徐州交警在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上堅持不懈,贏得各方高度評價,架起了警企互動「連心橋」。交警支隊長袁春民對此有獨到的見解,他認為:不能以優化營商環境為名放鬆源頭監管,也不能只要監管執法力度,不要服務企業的溫度。
危化品運輸是交警部門管理的重點,監管好危化品運輸車輛就要從源頭抓起。泉山交警大隊轄區內有馬龍國華工貿有限公司和徐州合力運輸公司兩家危化品運輸企業,兩家運輸企業共有危化品運輸車36輛,28名駕駛員,運輸物品為黃磷、液氯等易燃易爆或劇毒工業化工產品。運輸安全責任重於泰山,為管理好這36輛車,民警楊一哲、張海峰包掛兩家企業危化品運輸車輛立下了軍令狀。
軍中無戲言,兩位民警迅速貼靠,瞄準薄弱環節,精準施策,一旦發現問題苗頭第一時間快速處置。「源頭監管就要細之又細,見車見人,親眼看到心裡才有底。」泉山交警大隊長郭挺說。雖然兩家企業註冊地在轄區內,但生產車間、運輸路線都不在轄區,車輛全國跑,為了不影響生產運轉,不給企業增加額外負擔,只要是車輛年審、審批線路,民警都會第一時間去見人見車,有時來回要跑幾十公裡。馬龍公司負責人潘孝勇每次提到泉山交警都會豎起大拇指:徐州交警主動作為,想企業所想,在我們企業轉型升級、培大育強、降本增效等方面下起了「及時雨」,幾年下來,自己的車隊未出現一次交通事故,年年都被公司評上先進拿足獎金。
在監管中發現矛盾,解決問題,排除隱患的同時,著力優化了「兩客一危」企業的營商環境。去年以來,徐州交警依託「一車三方」平臺,搭建網格化治理與智能聯動監管體系,全面加強源頭監管、隱患排查、綜合執法等事項的統一指揮調度和集中分析研判,以信息化推動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實行24小時值守, 摸清底數、不留死角,實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實時監控「兩客一危」 車輛動態,發現違規車輛第一時間處置。
同時,借力智慧科技,不斷強化監管效能,持續加大安全源頭監管執法力度,讓優化營商環境更有溫度、力度和態度,築牢警企「命運共同體」,從而杜絕各類事故的發生,努力提升運輸企業的效益和滿意度。(劉曉寒 曹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