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海北岸廣化寺

2020-12-12 手機鳳凰網

北京廣化寺山門(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  攝影:李保華)

廣化寺位於北京市西城區什剎海北邊的鴉兒胡同31號,是一座北京著名的大型佛教寺院,也是北京市佛教協會所在地。它坐落在風景秀麗的什剎海後海的北岸,東鄰銀錠橋,西鄰宋慶齡故居。全寺佔地面積20餘畝,擁有殿宇329間,共分中院、東院和西院三大院落。整座寺廟建築布局嚴謹,雕梁畫棟,金碧輝煌。

中院是全寺的主體建築。正中依次分布著山門殿、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閣等主要殿堂,兩側對稱排列著鐘樓、鼓樓、伽藍殿、祖師殿、首座寮與維那寮。這些殿堂組成了廣化寺的正院。東院由戒壇、齋堂、學戒堂、引禮寮等殿堂組成。西院的主體建築有大悲壇、祖堂、法堂、方丈院、退居案。三個院落之間迴廊環繞,僧房毗連,形成一座大四合院中有眾多小四合院,即「院中有院」的建築持色。整座寺廟古柏蒼翠,花草溢香,曲徑通幽。

廣化寺大約建於元朝,據《日下舊聞考)援引《柳津日記》載:「廣化寺在日中坊雞頭池上。元時有僧居之,日誦佛號,每誦一聲,以米一粒記數,凡二十年,積至四十八石,因以建寺。」但具體年代不詳。另據明《敕賜廣化寺記》碑載:元天順元年(1328年),靈濟號大舟「到慶寧寺住,至順四年(1332年)在此寺住,發願禁足二十年不出門,一心念佛……十年後成此大剎。」據此,廣化寺的創始年代大約在1342年前後。

明清時期,廣化寺「殿堂廊廡,規模宏大」,為京都有影響的佛剎。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從大雄寶殿丹墀下發掘了兩通斷殘石碑,一通是明弘治十年(1497年)立的《敕賜廣化寺記》碑,僅存上面幾句引文依稀可見,為研究廣化寺的創建提供了寶貴的歷史資料。另一通《正宗記》,明成化二年(1466年)建立,萬曆二十六年(1598)重修,刻有「廣化寺開山第一代住持靈濟號大舟」至第五代住持圓環及其弟子一百多人的道號法名。

清道光年間(1821-1850年)的《請書碑》中記載:廣化寺「殿堂廊廡,規模宏大」,當時住持廣殊法師敦請自如和尚任方丈,從此,廣化寺成為「十方寺」。自如方丈圓寂後,印法法師繼任方丈。自道光六年(1826年)始,歷二十年,募資重修了殿堂僧舍。正如《道鹹以來朝野雜記)所載:「後海北岸之廣化寺,古剎中之新者。聞光緒韌年殘敗殊甚,後募化於恭邸,為之重修正院殿宇。」

清末民初,廣化寺一度成為京師圖書館。1908年,張之洞將個人藏書存放寺中,奏請成立京師圖書館。次年獲準,清政府派繆荃孫主持建館事務。中華民國成立後,教育總長蔡元培派江翰任京師圖書館館長,次年開館接待讀者。不久遷館它處,廣化寺又恢復為佛教寺廟。

1927年,玉山法師任廣化寺住持。玉山法師注重修持,率領僧眾遵守佛制寺規,實行禪淨雙重。寺內有「三不」制度,不攀龍附風;二不外出應酬佛事;三不私自募捐化緣。使廣化寺聞名四海,有常住僧人50多人。

1938年,在當時寓居廣化寺的溥心畲居士的捐助下,玉山方丈主持重修了山門殿、天王殿、大雄寶殿、萬佛閣(也稱後樓)以及東西配殿、配樓。為廣集資金,當時還邀請了知名書畫家題字作畫,在中山公園水榭展開義賣,得款捐助廣化寺,使修復工程圓滿成功。

1939年,廣化寺創辦了廣化佛學院,招收學僧數十人,聘周叔迦、魏善忱、修明、海岑、溥儒等佛教學者任教。後又創辦了廣化小學,免費招生,為貧苦困難的學生提供書籍和學習工具,直到1952年由北京市教育局接辦。

1952年9月,虛雲法師來京駐錫廣化寺,當時在京的佛教界人士李濟深、葉恭綽、陳銘樞、巨贊及佛教徒紛紛前來參禮這位佛學大師、禪宗高僧,平靜的廣化寺一時稱盛。「文革」前,廣化寺仍作為佛教活動場所開放,基本保持了古剎舊觀。「文革」中,廣化寺佛像遭到破壞,宗教活動也被迫停止,但《大藏經》及佛教文物都被封存,沒有受到損壞。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人民政府貫徹落實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廣化寺也獲得了新生,成為北京市佛教活動的重要場所之一。1983年,廣化寺被列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也成為北京市佛教協會所在地。

1986年,北京市佛教協會成立了文物組,對廣化寺的經書、字畫、碑拓、法物、瓷器進行整理、鑑別,使珍藏多年的文物重放異彩。經過挖掘、整理和鑑定,廣化寺共收藏國家各級文物1716件,其中圖書1087部,字畫282件,碑拓298件,其它物品49件,不少是文物珍品,有很高的價值。有明水樂年間翰林院刻印的《大方廣佛華嚴經》、清雍正皇帝抄寫的《金剛經》,還有不少明清名人字畫。《大藏經》共4藏,2761函,也十分珍貴。

1947年,當時廣化寺住持玉山和尚倡議,組織廣化小學董事會,在廣化寺廟內成立了廣化小學,校長為修明和尚。修明和尚曾去法國留學,攻讀文學專業,後因故出家當了和尚,1949年後還一度出任大學教授,後來因為身體不好,又回到廣化寺當和尚。廣化小學開始辦的是兩個初級班,當時免交學費,並供給書本文具等。後逐漸健全為六年制的小學。1952年接管後,與私立崇實第二小學和競業小學合併,改為鴉兒胡同小學分校,是第二批接管的市立小學。1957年為了保護古建,學校遷至廣化寺後院的彌沱庵院內(鼓樓西大街63號)直至今日。

廣化寺整體院落保持完好,建築共分五路。除一般寺廟的中、東、西路以外,又在兩旁增建東二路和西二路,使院落更顯得宏闊而嚴整。寺院南側有影壁,向北為山門殿,匾額書「敕賜廣化寺」五個金粉大字。山門內東西兩側為鐘樓,中為天王殿、大雄寶殿和藏經閣。藏經閣位於寺院後部,是一個二層罩樓,閣內藏有珍貴的明清兩種刻本《大藏經》7部。各殿均有配殿,西側兩路各有二進院落,有觀音閣、地藏閣、方丈室、法堂、祖堂等。東路尚存二層殿,其餘均已拆改。

嵌於廊壁的佛畫寺內有石碑4通。一些書法石刻嵌於廊壁。1989年重修頤和園佛香閣時曾從寺內移去一尊大佛,並舉行開光升座典禮。寺廟內保存一批藏經、佛畫、碑刻、僧人影像及名人字畫等珍貴文物。

廣化寺現方丈是藏通(怡學)法師,原籍山西晉城人。1983年3月在山西五臺山碧山寺師徒成廣法師出家。現任北京市佛教協會副會長、北京廣化寺方丈、山西壽陽方山寺方丈。

版權聲明:凡註明 「鳳凰網」來源之作品(文字、圖片、圖表或音視頻),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轉載。如需轉載,請與鳳凰網(010-62111406)聯繫;經許可後轉載務必請註明出處,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

相關焦點

  • 北京市廣化寺
    它坐落在風景秀麗的什剎海後海的北岸,東鄰銀錠橋,西鄰宋慶齡故居。全寺佔地面積20餘畝,13858平方米,擁有殿宇329間,共分中院、東院和西院三大院落。整座寺廟建築布局嚴謹,雕梁畫棟,金碧輝煌。中院是全寺的主體建築。
  • 廣化寺
    歷史沿革 寺院勝景 當今住持 法務法事 交通通訊  [歷史沿革]北京廣化寺是北京著名的佛教十方叢林,也是北京市佛教協會所在地。坐落在風景秀麗的什剎海後海的北岸,東鄰銀錠橋,西鄰宋慶齡故居。廣化寺大約建於元朝1342年前後。
  • 靜謐優雅的什剎後海 名人薈萃寺廟遍布
    從西海往西南方向走,過了德勝橋就是什剎後海了。後海是後三海中目前面積最大的一片水面,從西北向東南斜臥在鼓樓西大街南側。沿湖石欄環繞,垂柳依依,三層八角攢尖頂的望海樓靜立在湖北岸中段。從南岸望去,它與鐘樓、鼓樓一起,襯託得後海更顯古老而又雍容。
  • 老北京後海吃喝玩樂全攻略!
    對於北京這座「無水之城」來說,什剎海是非常珍貴的一片水域,由前海、後海、西海組成,與北海和中南海連通一氣,可以垂釣,可以賞荷,可以看山,可以靜待日落。什剎海附近不僅有鐘鼓樓、廣化寺這樣的建築、古蹟,而且有宋慶齡故居、郭沫若故居、徐悲鴻紀念館、梅蘭芳紀念館這樣的名人故居、紀念館;既有恭王府、順親王府、濤貝勒府這樣的豪宅大院,也有北京市民文化。
  • 北京的後海,好玩的不只是酒吧和划船!
    門票:20元地址:西城區後海北沿46號交通:乘5路、635路公交車果子市下車,沿後海夾道向南即是。梅蘭芳故居中國戲曲一代宗師梅蘭芳在北京曾經的居住地。廣化寺廣化寺坐落在什剎海後海的北岸邊,東鄰銀錠橋,西挨宋慶齡故居。是北京有名的大型佛教寺院,北京市佛教協會所在地也在寺內。
  • 逛逛南鑼鼓巷,在後海看夕陽
    這裡已經逐漸取代三裡屯和後海,成為北京新的時尚地標。北京南鑼鼓巷被美國《時代》周刊挑選為亞洲25處你不得不去的好玩兒的地兒。什剎海景區內也有不少古建築,如恭王府及花園、宋慶齡故居及醇王府、郭沫若紀念館、鐘鼓樓、德勝門箭樓、廣化寺等。從菸袋斜街走過時已近傍晚,據說當時居住在北城的旗人,大都嗜好抽旱菸或水煙,菸葉裝在菸袋中。由於菸袋的需求與日俱增,所以斜街上一戶一戶開起了菸袋鋪。除此之外,菸袋斜街本身就宛如一隻菸袋。細長的街道好似菸袋杆兒,東頭入口像菸袋嘴兒,西頭入口折向南邊,通往銀錠橋,看上去活象菸袋鍋兒。
  • 北京後海一日遊攻略
    北京後海一日遊玩攻略  1、從天安門坐5路汽車,到地安門有一站  2、從地安門附近的胡同進來就是前海了,也可以下車後往北走點,從您所謂的菸袋斜街進入  3、從菸袋斜街進入直接到達後海,可以到銀錠橋附近的胡同賣燒餅吃,相當有名。  4、 沿著銀錠橋的北岸,可以把後海逛上一圈,天氣好的時候,感覺還是不錯的。
  • 十一假期的老北京 整治後的後海胡同夜景動人
    什剎海地區既有鐘鼓樓、廣化寺這樣的歷史文化古蹟,還有宋慶齡、郭沫若等名人的故居。這裡還有北京民俗文化——胡同的典型代表:鴉兒胡同、菸袋斜街、大小金絲胡同……沿著後海再往南走,就進入了前海、北海地區,北海東門的陟山門胡同和大石作胡同也非常有代表性。
  • 莆田南山廣化寺之遊
    今天本來選擇去的是「梅峰寺」,朋友推薦「廣化寺」,所以就去了「廣化寺」,真心值得一遊!我去過的寺廟不算多,印象最深刻的當屬杭州的「靈隱寺」,再就是這「廣化寺」了!廣化寺,建於南朝陳永定二年(558年),當屬千年鼓剎!
  • 北京什剎海,今天來看看後海和西海及郭守敬紀念館
    北京什剎海景區,水域廣闊,前天我們看了什剎海的前海,今天我們來轉轉後海和西海,以及西海西岸的郭守敬紀念館。什剎海的歷史等一系列的文化典故在上一篇文章已經簡單介紹過了,今天就不多囉嗦了,我們主要就來看一看風景。
  • 北京什剎海風景區(後海)及周邊一日遊攻略
    延伸》》頤和園特色景點看點介紹 》》北京故宮景點介紹 門票信息及交通攻略  什剎海包括前海、後海和西海(又稱積水潭)三個水域及臨近地區,與「前三海」相呼應,俗稱「後三海」。什剎海也寫作「十剎海」,四周原有十座佛寺,故有此稱。
  • 山西廣化寺夜景,令人深深陶醉
    實拍山西五臺廣化寺夜景,每當夜幕降臨時廣化寺裡面人來人往的遊客到處可見,遊客不停地在拍攝各處古老的建築,和歷史的足跡,不管建築和整體構造都是特別的精美,特別的美觀,體現出古人的手工建築是多麼的博大精深,五顏六色的燈光照耀整個寺廟呈現出千姿百態的景觀,年代久遠的廣化寺歷史悠久,還是五臺山著名的華嚴道場
  • 佛教論壇 | 佛光沐浴下的廣化寺,法緣堂驚豔亮相!
    論壇期間,我市精心挑選了湄洲島、莆田工藝美術城、南少林寺、囊山寺和廣化寺等5條參觀線路。第五屆世界佛教論壇在莆田隆重舉辦,廣化寺新落成的法緣堂也在此次論壇中驚豔亮相!「未出興化,先有廣化。」莆田廣化寺,又稱靈巖寺,坐落在福建省莆田市鳳凰山麓(又名南山),創建於南朝陳永定二年(558年),系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
  • 莆田廣化寺舉行本如老和尚誕辰155周年座談會
    本如老和尚曾於清末民初擔任莆田廣化寺住持,是廣化寺近代以來幾位立柱式的重要人物之一,在「恢復興建廣化寺」「與印尼、馬來西亞等11個國家擴大佛教文化交流」「在海外創辦10餘處廣化寺下院」「修建秋蘆溪大橋、下磨溪橋、木蘭溪堤壩以及木蘭溪碼頭」等重大事跡中,為世界佛教、為廣化寺、為社會做出了重要貢獻。
  • 後海不是海,它真的太美了
    到了小石碑胡同和鴉兒胡同交口兒左轉,眼前忽然洞開的一片天高水闊,兼又風意頓生的,這便是後海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小拱橋,它橫跨在前海與後海的交接處,稱銀錠橋。若要把這兩塊兒水比作一隻漂著的葫蘆,那麼這隻葫蘆須得橫倒了,它的嘴兒就衝著故宮方向,上半截瘦些的是前海,下半截豐些的就是後海,而銀錠橋就在這葫蘆的細脖兒上。因我這日去得不巧,這座橋正在維護修繕,但見天氣明暖晴好,因而亦未掃興半分。
  • 什剎海包括前海、後海和西海(又稱積水潭)三個水域及臨近地區
    什剎海包括前海、後海和西海(又稱積水潭)三個水域及臨近地區,與「前三海」相呼應,俗稱「後三海」。什剎海也寫作「十剎海」,四周原有十座佛寺,故有此稱。清代起就成為遊樂消夏之所,為燕京勝景之一。什剎海景區的不少古建築在北京城市建設發展史上及政治文化史上佔有重要地位,主要代表有恭王府及花園、宋慶齡故居及醇王府、郭沫若紀念館、鐘鼓樓、德勝門箭樓、廣化寺、匯通祠、會賢堂。著名的《帝京景物略》中則以「西湖春,秦淮夏,洞庭秋」來讚美什剎海的神韻。
  • 中國六十年紀行-92 醉美五臺山廣化寺之絕美夜景
           醉美寺廟之廣化寺之絕美夜景       唯一的一個夜間開放的寺廟        廣化寺,位於山西省五臺縣營坊村北端,北鄰
  • 龍門山上的千年密宗古剎——洛陽廣化寺,五百羅漢洞值得一看
    廣化寺坐落在河南省洛陽市龍門村西的山崗上。始建於元魏(公元386—534年)時期。 站在廣化寺前,舉目望去,廣化寺矗立在山坡上,長長的臺階,將寺院襯託得雄偉壯觀,氣勢不凡。洛陽廣化寺 ,是北魏所建龍門八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