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桌球的歷史上,很多人認為王皓是一個悲劇人物。他曾經連續三屆奧運會闖入男單的決賽,但卻連續三次都屈居亞軍,職業生涯始終無法拿到奧運的單打金牌。在雅典奧運會上,年輕的王皓輸給了韓國的柳承敏。隨後的兩屆奧運會,他又分別輸給了隊友馬琳和張繼科。
特點是:右手直握球拍,快攻結合弧圈打法。直拍反手的「擰、拉、撕、彈、衝」五大技dao術均已爐火純青,在與任何一位橫拍選手比賽時反手都能佔有明顯的優勢;正手殺傷力大,中遠臺對拉能力強。概括的說就是正手不弱,反手超強。
王皓整體技術全面,特長突出,但這並不意味著王皓的技術沒有弱點。王皓的正手位短球和正手第一板下旋球搶攻相對較弱,並且王皓在比賽中過分依賴大強大的兩面攻實力,往往缺少變化,直線少斜線多,發球單一,都是勾手發個逆旋球,正手位擺短時常擺高,挑打基本全是斜線。總體感覺打法先進,實力雄厚,但打球靈氣不足,每次碰上馬琳尤其是在大賽中都被對方給兜死。
王皓是最早將反手的「臺內拉」作為一種主要的技術來應用到整個技術體系中的。在這之前就有很多橫板選手有這板球,但是更多的是作為一種補充。傳統的桌球技術,前幾板要搶攻,必須要麼一方出臺,或者回擊對方的不太轉回球。但是王皓因為其天生的反手感覺,能直接在臺內拉對方的辦出臺甚至不出撞球。某種程度上說,無機之後已經普及化的橫板反手「擰拉」技術,真正作為一種體系用出來的,是王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