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時節,陽光傾灑在大濛溪河的河面,河水波光粼粼、浮光躍金,兩岸的水草迎風飛舞,不時有鳥兒掠過此地,流水聲、鳥鳴聲相互交織,宛若一首動聽的歌謠,唱響著自然生態和諧的旋律。
「大濛溪河的變化太大了,過去河道沿線垃圾成堆、汙水橫流,現在河水清澈,風景優美,空氣清新,成了大家休閒的好去處。」住在安嶽縣華嚴鎮的李志軍為之感嘆。大濛溪河的美麗嬗變是安嶽縣全面推行河長制的一個剪影。
近年來,安嶽縣按照中央、省、市河(湖)長制工作總體部署,始終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發展理念,堅持把牢全面實行河長制,緊盯目標任務,精準壓實責任,綜合統籌施策,堅持縱深推進,有力有序有效推進全縣河(湖)長制工作落實落地。
黨政同責 高位推動 三級河長體系全覆蓋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生態之基。安嶽縣地處沱涪兩江分水嶺,境內無大江大河,但小溪河眾多,大多源於分水嶺南北,河床迂迴,源短流小,切割不深,屬季節性溪流。
安嶽縣有大小河流370餘條,其中流域面積50平方公裡以上河流有20條,主要有沱江一級支流大濛溪河、大清流河,二級支流小濛溪河、小清流河,涪江二級支流嶽陽河、龍臺河;已建成水庫146座,其中:中型水庫4座,小型水庫142座。
自2017年全面推行河長制以來,安嶽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高位推動,率先垂範,主動對標對表中央、省、市關於生態環境保護的重大部署決策,狠抓全縣河庫流域汙染治理,做到守河有責、守河有方、守河有效。
安嶽縣設立了縣級雙總河長,由縣級黨政「一把手」擔任總河長,縣委副書記擔任副總河長,各鄉鎮黨委、政府主要負責人分別為本轄區第一總河長、總河長,並按照分級分段原則,對全縣所有河流、水庫落實了縣、鄉、村三級河長1435名。其中,縣級河長30名,鄉(鎮)級河長445名,村級河長960名,構建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河長制工作網絡,形成了縣、鄉、村三級聯動的工作格局。
據了解,2018年,安嶽縣印發了《關於全面落實湖長制工作方案》,將全縣水庫(渠道)、塘壩納入了湖長制管理;建立了公眾參與機制,增設民間河長295名,義務監督員72名,積極組織動員群眾參與河湖環境保護。
據悉,截至目前,安嶽縣級河長巡河300餘次,鄉級河長累計開展巡河9700餘次,完善了巡河日誌和巡河臺帳,並針對發現問題累計制發整改交辦通知40餘份,整改工作有序推進。
強化治理 狠抓落實 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清河行動」是全面實行河長制工作的重要環節,是加強水生態環境保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舉措。為讓綠水長流,安嶽縣開展了全縣河流「清四亂」專項行動,對每條河流編制了問題排查臺帳,形成了「一河一單」,為開展「清河行動」提供了科學嚴謹的依據。
近日,筆者前往馴龍鎮沿灘村,在蒙溪河沿岸看到,數名身穿紅馬甲的作業工人手握撈網和釘鋤,正對沿河附近的漂浮垃圾進行清理、打撈。河面上,還有一艘小船載著一名作業工人,對離岸較遠的垃圾漂浮帶進行清理。據該村村級河長龍造勝介紹,位於轄區內的蒙溪河約2.5公裡左右,我們村巡河共四人,從事打撈的作業人員共有七人。我們每隔三天就要對河流打撈一次,遇到下雨天,我們打撈更勤,對發現有垃圾、白色漂浮物、水葫蘆等都會及時清理到位。
據了解,自河長制工作開展以來,安嶽縣累計投入860餘萬元對河道水葫蘆、大薸等水面漂浮物進行全面清理打撈,同時以鄉鎮為單位建立河道保潔長效機制;集中開展縣域內網箱養殖整治,安嶽縣投入381.3萬元,取締小型水庫承包合同4處,籤訂補充合同約定禁止肥水養殖203處,全縣取締網箱共計3813口,基本實現全面取締施肥養魚工作目標。
「為確保河長制工作規範有序推進,安嶽縣與渝西川東七縣區籤訂了《渝西川東河長制跨界合作協議書》,與內江市東興區籤訂了《全面推進河長制工作管理保護合作框架協議》,與資陽市雁江區籤訂了《全面推進蒙溪河河長制工作合作備忘錄》,建立跨區域河流聯防聯控機制,形成 『共防共治、共管共護、共建共享』的良好工作格局。」安嶽縣水務局相關負責人向筆者介紹。
為持續改善水環境質量,安嶽縣始終不遺餘力,堅持把打好碧水保衛戰作為全縣加強生態環境建設的重要抓手,突出全覆蓋落實河長制工作,加快水利設施建設,持續加大水資源保護、水域岸線管理、水汙染防治、水環境治理、水生態修復、監管執法等工作。
據了解,書房壩、大清流河、大濛溪河、塘壩河等縣級重要河流常年保持Ⅲ類水質……這是安嶽縣近年來持續改善水環境質量所取得的顯著成效。
強化宣傳 營造氛圍 增強水環境保護意識
「治水先治汙,治汙先治人。」河長制工作推進除了源頭治理、標本兼治等措施以外,還需進一步增強水環境保護宣傳,切實提高廣大群眾愛護生態環境意識,營造保護生態環境人人有責的濃厚氛圍。
在書房壩水庫岸邊,「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禁止攀爬」「嚴禁遊泳」「河長制公示牌」等標示標牌隨處可見。據了解,安嶽縣按照分級分段的原則,設立了縣、鄉、村三級河長公示牌,共製作安裝河長公示牌352塊,其中:縣級公示牌38塊,鄉、村兩級公示牌314塊,同時明確了河長名單、管護範圍、管護目標以及河長職責等,公布了縣、鄉兩級監督電話。
在工作推進中,安嶽縣通過電視、微信、公示牌等多種方式進行河長制宣傳工作,並結合進黨校、進校園、進社區、進企業 「四進」活動,廣泛宣傳河長制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激發廣大群眾參與水環境保護的積極性和責任感,為全社會營造了關心、支持、參與、監督「河長制」工作的濃厚氛圍。截至目前,全縣共張貼公示1480張、橫幅127條,安裝宣傳廣告牌3塊,發放告知書1150份、宣傳單2400份,群眾河長制參與意識得到有效提高。
此外,安嶽縣組織全縣鄉鎮、縣級聯絡部門及水管單位進行了專題培訓,有效提升了鄉鎮、縣級部門和水管單位全面落實河長制的履職能力,並對全縣69個鄉鎮信息平臺具體負責人員進行了業務培訓。
在蒙溪河處,兩岸的百姓普遍反映「自從開展河長制工作以來,通過各級政府加大宣傳、巡查力度,參與保護河流的意識已經深入民心。在村莊附近的河段明顯沒有垃圾了,也沒有電魚炸魚等現象,村民也在感慨環境變得越來越好了。」
「下一步,我們將堅決貫徹落實中央、省、市河(湖)長制工作總體部署,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定目標任務不動搖,有力有序推進河長制工作落地落實,努力實現河湖 「水清、河暢、岸綠、景美」的目標。」安嶽縣水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