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的不幸不少是壞人作惡導致的,在一些文學作品、影視劇中,更是將這個觀點彰顯的淋漓盡致。大家比較喜歡的《水滸傳》,就塑造了「官逼民反」的主題,官吏的作惡使一些好漢在原本平靜生活中無法生活,被迫上了梁山。如命運多舛的林教頭林衝,就是遭受高俅父子的迫害,才被迫雪夜走上梁山的。
梁山整個群體,他們命運之所以悲慘,也與大宋朝廷的奸佞密不可分。他們為非作歹,魚肉百姓,將不少好漢無法生活下去,才被迫走上了梁山。
之後派兵不斷的徵討梁山,使他們生存狀態堪憂,當無法消滅梁山時,他們又寄出了招安這一法寶,開始招安梁山兵馬。招安之後,他們又為了消滅梁山,讓他們「反賊」打反賊,最終來了個兩敗俱傷。徵完方臘後,他們又繼續迫害梁山之人,宋江、盧俊義等人又遭他們迫害至死。
正因為梁山兄弟的不幸遭遇,讓讀者對朝廷中的幾個奸佞之臣恨之入骨,典型的就是高俅、蔡京、童貫幾人。高俅等人之所以能為非作歹,魚肉百姓,翻手是雲覆手是雨,這與他們的官職和具體負責的事務密不可分。我們來看看,水滸中的高俅、童貫和蔡京,他們都是什麼職務,具體做什麼的,哪個的官職最高?
水滸中,高俅的職務是太尉,這一官職屬於正一品。太尉是封建王朝很早就設有的一個官職,在秦漢時期,它就與丞相、御史大夫並稱三公,屬於朝廷的高級官職。太尉掌管國家的軍政事務,屬於軍隊的高級軍官。但是太尉雖然名義上是軍隊的最高長官,在戰時也可以領兵作戰,但實際的軍權在皇帝手中。
隨著朝代的發展和加強皇權的需要,太尉的權勢也逐漸削弱,宋時期太尉的權力遠不及秦漢時期,但仍是朝廷數一數二的大員,不過太尉這個官職逐漸向虛銜靠攏,即皇帝會封大臣為太尉,以此來獎勵大臣,但並不給他們多少實權。水滸中的高俅,手中還是握有很大的實權,他掌管著宋朝的禁軍,且深受宋徽宗寵信,所以他手中權勢不小,這也為他的作惡提供了便利。
童貫的官職是樞密使,這個官職屬於從一品。樞密使是唐後期設置的一個官職,起初由宦官擔任,後來改為武將擔任。由於唐後期戰爭頻繁,所以負責軍事事務的樞密使權力也在不斷增加,地位也在不斷提高。到了宋朝,由於重文輕武的思想,樞密使這個職務逐漸改為文官擔任,同時,樞密使的職權範圍也縮小不少。
樞密院是宋的最高軍事部門,管理著宋朝的軍政事務。童貫作為樞密院的最高長官,自然位高權重,算是軍隊的最高長官之一了,而且他還經常帶兵作戰,軍功不少,這也提升了他大宋朝廷的地位,所以童貫的實際權力不小。
蔡京的職位是太師,這個官職屬於正一品。太師這個職位始於商朝,封神榜中很有權勢的聞仲聞太師,他的職位就是太師。太師和太傅、太保,這三個職位合稱「三師」,屬於朝廷最高的官職了。
處於加強皇權的目的,太師這個職位也逐漸淪為了虛職,很多時候,朝廷用於為朝廷大臣加銜,但不會增加的實際權力,由於能加封太師的,大多是朝廷重臣,所以即使太師這個職位不能帶給他們更多的權力,但由於他們原有的權勢已經足夠大,所以能加封為太師之人大多都很有權勢。
太師在宋朝的地位很高,相當於宰相職位,在宋朝官僚體制中僅次於尚書令。但是蔡京在宋徽宗時期,屬於宰執大臣,是宋徽宗時期的頭號大臣,即他是宋徽宗時期最有實權的大臣了,他協助宋徽宗處理所有的朝政事務,屬於實權宰相,而且還被加封為魯國公,可以說是典型的權相了。
不難看出,這3人中,蔡京的權力最大,地位最高,高俅次之,童貫最弱,但是即使最弱的,權勢也不小,這也就為他們作惡提供了資本,導致大宋政治黑暗,民不聊生,最終為北宋敗亡埋下的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