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四傑之首」王勃詩詞10首,一首一個千古名句

2020-12-10 騰訊網

王勃,唐代詩人,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齊名,世稱「初唐四傑」,其中王勃是「初唐四傑」之首。王勃在詩歌體裁上擅長五律和五絕,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主要文學成就是駢文,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堪稱一時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閣序》等。

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代: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全詩開合頓挫,氣脈流通,意境曠達。送別詩中的悲涼悽愴之氣,音調明快爽朗,語言清新高遠,內容獨樹碑石。此詩一洗往昔送別詩中悲苦纏綿之態,體現出詩人高遠的志向、豁達的情趣和曠達的胸懷。

2、山中

唐代:王勃

長江悲已滯,萬裡念將歸。

況屬高風晚,山山黃葉飛。

這首詩抒發了作者久滯異地,渴望早日回鄉的思想感情。全詩語言洗鍊,情景交融,塑造了一個天涯遊子的典型形象,其豐富的意象渲染了悲涼的氛圍,襯託出詩人久客思歸的悽苦心境。

3、滕王閣詩

唐代:王勃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

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

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這首詩附在作者的名篇《滕王閣序》後,概括了序的內容。全詩在空間、時間雙重維度展開對滕王閣的吟詠,筆意縱橫,窮形盡象,語言凝練,感慨遙深。氣度高遠,境界宏大,與《滕王閣序》真可謂雙璧同輝,相得益彰。

4、蜀中九日

唐代:王勃

九月九日望鄉臺,他席他鄉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這首詩不同於一般五言律詩多藉助景物的描繪或烘託氣氛,或抒發感情,而是以敘事直抒胸臆。優美洗鍊的語言,創造出了生動的形象、鮮明的意境,表達了真摯的情思。

5、詠風

唐代:王勃

肅肅涼風生,加我林壑清。

驅煙尋澗戶,卷霧出山楹。

去來固無跡,動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靜,為君起松聲。

詩中所詠之風,不是習見的柔弱的香風,也並非宋玉《風賦》中的取悅於大王的雄風,肆虐於庶人的雌風。這首《詠風》小詩裡,寄寓著詩人的平等的政治理想和生活情趣。

6、落花落

唐代:王勃

落花落,落花紛漠漠。

綠葉青跗映丹萼,與君裴回上金閣。

影拂妝階玳瑁筵,香飄舞館茱萸幕。

落花飛,燎亂入中帷。

落花春正滿,春人歸不歸。

落花度,氛氳繞高樹。

落花春已繁,春人春不顧。

綺閣青臺靜且閒,羅袂紅巾復往還。

盛年不再得,高枝難重攀。

試復旦遊落花裡,暮宿落花間。

與君落花院,臺上起雙鬟。

這是一首傷春之作,有種春傷的情懷。所謂春傷,就是人在美好的意境中年華老去,回首還似在夢中的意思。人還沉浸在美好的青春年華,卻不知青春已漸遠去。

7、羈春

唐代:王勃

客心千裡倦,春事一朝歸。

還傷北園裡,重見落花飛。

這首《羈春》詩與作者另外一首詩作《山中》詩的韻腳完全相同,而且兩詩抒寫的都是客愁旅思。

8、早春野望

唐代:王勃

江曠春潮白,山長曉岫青。

他鄉臨睨極,花柳映邊亭。

這首小詩沒有細緻的動態描寫,詩人只是縱目遠望,以描寫遠景的方式描寫春光。詩渾厚開闊的氣勢,充滿著淡淡的鄉愁。

9、寒夜思友三首·其二

唐代:王勃

雲間徵思斷,月下歸愁切。

鴻雁西南飛,如何故人別?

這首詩因雁而起興。一葉落而嘆天下秋,嘆生命的匆匆流逝;一雁過而感慨於孤獨的遠徵,思念起家鄉故鄉與故人。

10、仲春郊外

唐代:王勃

東園垂柳徑,西堰落花津。

物色連三月,風光絕四鄰。

鳥飛村覺曙,魚戲水知春。

初晴山院裡,何處染囂塵。

這首詩描寫了無處不在的春天,處處傾瀉出活潑潑的生機,表現了詩人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精神風貌,抒發了詩人超塵出俗、思歸田園的思想感情。

相關焦點

  • 談談初唐四傑之首王勃的作品——山中
    在初唐及至以後,王勃作品的地位可謂是舉足輕重。他年少、才華橫溢,作品足夠流傳千古。這是一首旅愁鄉思的小詩。「況屬高風晚,山山黃葉飛」,兩句十字,看似微不足道的,但是稍加品味,意境可以廣大到自己所能認知的盡頭。審美形態讓人至心靈共鳴。
  • 初唐四傑的代表作都是什麼?最終還是王勃的《滕王閣序》成就最高
    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被稱為「初唐四傑」,他們也是初唐文壇上新舊過渡時期最傑出的文人,雖然他們有的的文學作品還略帶一絲齊梁的綺麗華豔之風,但是卻有了裡程碑式的進步和意義。那麼,初唐四傑為什麼成為中國文壇的一個標誌性的符號?他們的成名作有哪些?帶著疑問,我們走進初唐四傑的世界。
  • 初唐四傑之首王勃的十首經典詩作,尤其第一首,堪稱驚世之作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想必這兩句千古絕句,很多人都能倒背如流吧。這是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共稱為「初唐四傑」之一的王勃筆下的著名詩句。王勃字子安,按照今天的地域劃分來看,他是山西省河津市人。他是唐朝著名的文學家、詩人。
  • 杜甫的一首《戲為六絕句》,是對初唐四傑最高的評價
    詩聖杜甫曾經寫過一組《戲為六絕句》,其中第二首是針對初唐四傑的評價,詩中寫道:王楊盧駱當時體,輕薄為文哂未休。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可以說,杜甫的這首詩是對初唐四傑最高的評價和讚賞。我們知道,在唐朝之前,魏晉的詩風是意境宏大,筆調朗暢,頗有建安風骨之氣,而到了六朝,詩風則由質樸轉向了華彩,甚至為了寫出豔麗的辭藻,寧可忽視了詩本身的內涵,所以六朝的古詩大多有一種華麗而萎弱之感。初唐四傑的出現,使得詩歌有了很大的變化,內容也更為廣泛,從狹隘的風花雪月、你儂我儂擴大到山川河流和人生哲學。
  • 初唐四傑中他最先嶄露頭角 七歲時寫下一首詩我們從小都會背!
    提到「初唐四傑」我們都知道是「王楊盧駱」,即: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今天最為熟悉的恐怕只有王勃和駱賓王了。王勃的《滕王閣序》千古流傳,《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我們經常引用;駱賓王為徐敬業討伐武則天寫的一篇戰鬥檄文《討武曌檄》,更是被武則天本人盛讚,「這是哪位才子寫的」,「宰相安得失此人?」由此可見其才華。事實上,駱賓王很小的時候就被稱為「神童」,七歲時寫的一首詩《詠鵝》,千百年來成為兒童啟蒙詩歌,我們從小都會背。
  • 古詩賞析第十三首: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的詩今存80多首,賦、序等文章存90多篇。有《王子安集》,代表作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帝京篇》、《滕王閣序》等。創作背景《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王勃在長安時所作。「少府」是唐朝對縣尉的通稱。王勃的一位姓杜的少府朋友要到四川去做官,王勃在長安相送,臨別時寫下了這首詩。唐代詩歌是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座高峰,這座詩歌革新發展的高峰是以王勃為代表的初唐四傑開始的。初唐四傑的作品反對唐初的六朝浮豔詩風,這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洗六朝之綺麗,質樸雄渾,情感真摯,使人耳目一新。這種詩風由此成為盛唐詩壇的主導風格。
  • 王勃: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這樣的千古名句,竟然不工對?
    說起王勃,首先就想到那句耳熟能詳的「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能寫出這樣千古絕唱的,千百年來,唯此少年英才一人!還有就是這句「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更是讓無數人為之傾嘆。我也是在努力學習這個神童般的帥哥之佳作。然而,細細品讀,苦心斟酌,發現這一句作為一首律詩最重要的頸聯,讓大家在理解上確實出現了偏頗!!!
  • 王維和王勃各寫下首同名詩,一首空靈一首別具一格,都流傳了千年
    這位金科狀元,在朝堂和山水間進退自如,用他那空靈之筆,為我們構建了一個如詩如畫的世界,讓世人知道詩原來可以這麼美!但這樣的摩詰居士,在山水詩上也有輸的時候,他輸給的是早自己150年出生的初唐四傑之首王勃。當年的四傑排名,不少人有異議,畢竟只活了26歲的王勃一生所作是四傑中並不多。但每當世人有異議時,王勃的鐵粉們只要拿出《滕王閣序》就足夠讓他們閉嘴了。
  • 王勃很冷門的一首詩,很顯然是被低估了,也是一首難得的千古名篇
    王勃也是我很喜歡的一位詩人,唐朝的詩人燦若星辰,但是王勃無疑是其中最耀眼的一顆明星,絕對的天才詩人,年紀輕輕就寫下了令人驚豔的千古美文《滕王閣序》,一時之間廣為流傳,他不僅文章寫得好,另外詩歌也是一絕,很多經典的作品,那也是膾炙人口,例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山中》、《滕王閣詩
  • 王勃這首悽美悲涼的五言絕句,非常冷門,很多唐詩愛好者都不知道
    在璀璨的唐詩文化中,初唐四傑是不得不提到的人物: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他們簡稱「王楊盧駱」。「詩聖」杜甫就對「初唐四傑」讚譽有加:王楊盧駱當時體,輕薄為文哂未休在初唐四傑中,每個人都能夠在文壇獨當一面,都有自己的獨特風格,而四人中我們最為熟悉的無疑是王勃,雖然他的生命在27歲時就戛然而止,但是27年的璀璨光亮卻在歷史的長河中熠熠生輝,猶如天空上划過的一顆流星一樣
  • 夜讀|初唐四傑之首王勃的《滕王閣序》表達的是一種怎樣的情懷?
    王勃(約650——676年),字子安,唐代詩人,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他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齊名,世稱「初唐四傑」,其中王勃是「初唐四傑」之首。《滕王閣序》是王勃的代表作之一,此文的重點是描繪滕王閣雄偉壯麗的景象,狀寫宴會高雅而宏大的氣勢,抒發自己的感慨情懷,將寫景、抒情自然融合。下面一起來溫習一下這首在高中文言文中學過的《滕王閣序》吧!
  • 王勃最經典的一首詩,1300多年來無人能出其右!
    王勃最經典的一首詩,1300多年來無人能出其右!王勃(649~676),唐代文學家,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並稱「初唐四傑」。王勃是歷史上為數不多的神童之一,他六歲能文,九歲讀《漢書》並作《指瑕》十卷以糾正其錯,十六歲便考中及第,授職朝散郎。
  • 初唐詩壇天空中最耀眼的星星,王勃
    王勃,初唐四傑之一,人稱「神童」,神到什麼程度呢?6歲作詩, 9歲讀顏氏《漢書》,居然給顏老挑出了一籮筐錯誤,撰寫了十卷長文,名為《漢書指瑕》,接下來就更不得了了,14歲上書當朝宰相,直抒政見,針砭時弊,宰相看完他的文章,讚不絕口,大呼神童。當即就向朝廷推薦王勃,到了16歲,王勃已經成為了朝廷中最年輕的官員。
  • 文人軼事:王勃一字千金的故事
    本文為「史家之韻」原創。初唐四傑之首的王勃雖然生涯很短暫,但是他給我們留下了很多精彩的詩句,比如「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等等。有關他的故事也很多,今天,本文來說一個王勃「一字千金」的故事。
  • 初唐盧照鄰這首詩,被列為必讀唐詩名作之一,中間14字人人都會背
    盧照鄰是初唐時期的一位詩人,他在創作上長於七言歌行,詞採富豔,境界開闊,與王勃、楊炯、駱賓王並稱為「初唐四傑」。在還沒有李白、杜甫的唐朝,「初唐四傑」四人撐起了唐朝詩歌的一片天,他們四人一起,不但開創了初唐的雄健詩風,開啟了詩人嚮往成都的先例,更是讓中國文壇留下了「自古詩人例入蜀」的千古佳話。我們前面也說了:盧照鄰長於七言歌行,詞採富豔,境界開闊。他所寫的七言句式,寫來情感奔湧,讀時氣勢磅礴。
  • 史上最經典幾首「讀書無用」詩,每一首都含千古名句!
    史上最經典的五首「讀書」詩,每一首都含千古名句!介紹了幾首古代經典的勸誡讀書詩。這些詩作旨在勸誡警示人們珍惜光陰,努力讀書學習。初唐四傑之一的楊炯本就是一「書生」,何以說「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文人慕武,也是自古有之,更何況「烽火照西京」正是國家危難之際,「心中自不平」當是志士報國之時!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即便是一介書生想必此刻也熱血沸騰,欲棄筆從戎,投身戰場!這一句「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歷來被看做「讀書無用」的典型,實際上它所講的是一介書生保家衛國的壯志豪情!
  • 王勃比較冷門的一首五言絕句,只有短短的20個字,卻是寫得很深情
    初唐時期在詩壇成就最高的是「初唐四傑」,而這四位詩人中王勃最具有代表性,無論是文章還是詩歌,那都是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他的一篇《滕王閣序》洋洋灑灑,讓人們見識到了他過人的才華;另外他的詩歌同樣膾炙人口,例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蜀中九日》、《山中》等等,那都是難得的名篇佳作,
  • 王勃最深情的一首詩,兒時覺得很一般,長大後再讀令人肝腸寸斷!
    說到天才那有一位詩人則是不得不提,那便是初唐時期的王勃,他可以說一個絕對的天才,小小年紀便是以詩文名聞天下,一首《滕王閣序》,更是令他成為了「初唐四傑」裡,才氣最大的一位詩人。而且他的這篇文章也是膾炙人口,裡面經典的句子也是比比皆是,更是還頻頻地收錄進我們的課本。
  • 如果說《滕王閣序》抒發了王勃的理想抱負,這首詩則充滿傷感之情
    初唐四傑之一的王勃在21歲的時候,在去交趾(今天的越南)看望父親的途中,路過滕王閣,當時正在舉辦文人雅集,王勃便毛遂自薦,即興發揮寫了一首《滕王閣序》,眾人交口稱讚,於是這篇千古名作《滕王閣序》也流傳至今。
  • 王勃這首詩可謂是如詩如畫,通篇描寫的很是唯美,充滿了高遠意境
    王勃是一位天才詩人,也是一位令人惋惜的詩人,作為初唐詩時期最偉大的詩人之一,他短暫的一生猶如漆黑夜空裡划過的流星,照亮了那個時代,成為了那一個時代最耀眼的明星。」,更是成為了千古名言,相信很多人對於這兩句話都不會陌生,那這兩句話,也正是出自王勃的詩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那其實除了這首詩之外,王勃還有很多的作品,也都是很經典,作為一位天才型的詩人,王勃不僅有才華,而且還具有才情,也正是這樣的因素,才使得他最終能夠創作出初唐時期最著名的作品,成為了那個時代最偉大的詩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