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邏輯支撐 科技股再舉領漲大旗!科技主題基金一網打盡 「上車...

2020-12-17 天天基金網

摘要

【三大邏輯支撐 科技股再舉領漲大旗!科技主題基金一網打盡 「上車」該選誰?】機構表示:首先,重要會議前後往往是性價比較高的做多窗口,今年由於業績披露期已過,高風險偏好、高beta的成長板塊有望持續佔優;其次,隨著海外疫情逐步見拐點,市場關注焦點正逐漸由內需韌性轉向外需修復,此前受海外拖累嚴重的科技板塊將最具彈性;最後,創業板註冊制改革既為中長期科技成長主線奠定基調,也有望催化短期結構行情。隨著資本市場改革持續深化,雙向擴容的牛市正在孕育,科技成長將是中長期主線。(天天基金網)

  5月8日,A股三大股指集體走強,國產軟體、雲遊戲等科技板塊表現強勢。南威軟體左江科技和晶科技漫步者等個股漲停。

  機構表示:首先,重要會議前後往往是性價比較高的做多窗口,今年由於業績披露期已過,高風險偏好、高beta的成長板塊有望持續佔優;其次,隨著海外疫情逐步見拐點,市場關注焦點正逐漸由內需韌性轉向外需修復,此前受海外拖累嚴重的科技板塊將最具彈性;最後,創業板註冊制改革既為中長期科技成長主線奠定基調,也有望催化短期結構行情。隨著資本市場改革持續深化,雙向擴容的牛市正在孕育,科技成長將是中長期主線。

  對於科技主題基金,建議大家可以用「定投」的方式參與,以拉長投資周期、平攤投資成本的方式來布局科技板塊。如果看好某一細分領域,可以選擇相應指數基金,但是需要關注指數的成長性,還要關注指數基金的規模和持有人機構,流動性也是個重要的參考因素。

  三邏輯支撐 大科技引擎啟動

  2019年以來,A股的結構行情主要集中在消費和科技板塊,後者以其高彈性格外受到關注,經歷了這一年多的演繹,可以說「科技慢牛」已深入人心。

  今年春節之後,以半導體為主的科技股經歷了過山車的走勢,到了4月中下旬,可以看到一些科技龍頭走勢開始逐步復甦,近幾個交易日科技股迎來全面爆發。

  5月7日,科技股走勢雖有所分化,但內部仍呈現輪動格局。

  下一階段科技股會如何演繹?「三個核心邏輯將推動行情回歸科技成長主線。」國盛證券策略分析師張啟堯表示:首先,重要會議前後往往是性價比較高的做多窗口,今年由於業績披露期已過,高風險偏好、高beta的成長板塊有望持續佔優;其次,隨著海外疫情逐步見拐點,市場關注焦點正逐漸由內需韌性轉向外需修復,此前受海外拖累嚴重的科技板塊將最具彈性;最後,創業板註冊制改革既為中長期科技成長主線奠定基調,也有望催化短期結構行情。隨著資本市場改革持續深化,雙向擴容的牛市正在孕育,科技成長將是中長期主線。

  5月A股如何配置?從各大券商策略觀點看,內需和科技是重點推薦的兩大方向。

  國信證券策略分析師燕翔表示,建議關注兩條主線,一是科技股行情仍在持續。即使疫情導致市場短期波動加大,科技股行情受到了一定的擾動,但科技企業盈利周期以及景氣向上的趨勢並沒有改變,而且資本市場建設在不斷完善、產業支持政策也在持續加碼,5G引領下的科技創新周期正在逐步演繹。二是關注財政刺激下景氣度大幅好轉的品種。預計二季度後政策重心將從貨幣寬鬆轉向財政刺激,可以積極關注潛在財政刺激的方向性品種,政策刺激下新能源車、5G、基建等行業景氣度預計將會有顯著改善。

  萬聯證券表示,重點關注內需公司,一是關注基建和地產產業鏈的修復,關注隨著施工開展,上遊鋼鐵、煤炭漲價,中遊水泥、防水材料、工程機械的需求提升,下遊地產建築公司的估值修復;二是關注新能源車、5G、消費電子等科技行業,同時也具有消費和新基建投資的屬性;三是關注可選消費,隨著汽車等刺激政策的持續出臺,關注乘用車銷售的回升,和受益於地產竣工的家居、家電等板塊。

  東興證券表示,整體來看,5月市場仍以結構性機會為主,最確定的機會仍在於內需的復甦,布局方向:一是政策發力方向上的汽車、家電、新老基建等;二是具備必需消費屬性、業績相對穩定的醫藥、食品飲料;三是前期受疫情影響較大,目前已逐步走出底部並開始復甦的社服、交運。中長期,仍然看好周期趨勢顯著的科技板塊龍頭標的。

  科技主題基金怎麼選?

  1、主動管理科技主題基金

  從今年前四月的偏股型基金業績表現看,科技和醫療主題基金交替領跑,截至5月7日,金鷹策略配置混合、萬家經濟新動能混合今年以來淨值上漲超40%。

  機構指出,科技仍然是國內權益投資的一條重要主線。科技創新是我國未來的轉型方向,外部的阻力不僅無法阻止這個趨勢,反而會起到強化作用。

  近兩年我們見證了科創板的推出、創業板註冊制的改革、新三板精選層的啟動,這些改革都是在推動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建設,能夠激發資本市場活力,同時推動實體經濟的科技創新。從歷史的經驗來看,資本市場出現類似的改革之後,往往都會帶來一波成長股的行情。

  目前市場的流動性充裕,風險偏好也在逐漸回升,投資者主要擔心的是經濟基本面的問題,包括內需的恢復和外需的衝擊。

  在市場短期反覆的情況下,大家可以考慮用「定投」的方式參與,以拉長投資周期、平攤投資成本的方式來布局科技板塊;另外,也建議大家在風格上均衡配置,避免過多地重倉某一類產品,做好整體帳戶的風險控制,才能擁有更好的投資體驗。

  2、被動指數基金

  目前主要的科技指數如下,主動管理基金相對投資範圍比較廣泛,如果看好科技下的某一個細分領域,不妨選擇跟蹤相關細分行業的指數基金。

  1、半導體

  5月7日晚間,上海證監局官網發布的信息顯示,中芯國際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芯國際」)已接受上市輔導。引爆A股半導體板塊,並帶動科技股大幅走高。年內,半導體指數漲幅達33.93%。

  半導體板塊捲土重來 關注三條主線

  2019年下半年以來,半導體板塊逐步演變為科技長牛結構行情的核心品種,走出了諸如中微公司兆易創新晶方科技等大牛股。進入2020年,半導體板塊呈現過山車走勢,以半導體50ETF為例,年內走出倒V字形態。

  眼下,半導體板塊捲土重來,是超跌反彈還是預期反轉?

  有分析人士指出,6日,以科創板個股為主的半導體板塊大爆發,主要來自消息面刺激。半導體巨頭中芯國際最新公告稱,擬申請在A股科創板上市,發行不超過16.86億股股份。這則消息短期提升了科創板的關注度。

  而從中期角度看,雖然未來一段時間,半導體產業仍會受到全球疫情影響,但在國信證券行業分析師何立中看來,半導體行情的四大支撐邏輯值得關注。首先,國產化驅動半導體大行情的邏輯中短期內沒變。其次,銷售周期向上,全球半導體行業呈現一定周期性,預計從2020年開始,全球半導體行業進入下一個周期的向上期。從全球半導體銷售額月度增速看,2020年2月增速已經回到正增長,達到5%。受到疫情影響,可能回暖速度放緩,但趨勢不變。再者,工藝技術進入新階段。最後是上市公司收入增速提升。

  從今年一季報看,即使受到疫情影響,但半導體板塊中核心龍頭業績依然超預期,比如韋爾股份北方華創等。天風證券表示,堅定看好半導體板塊今年的成長動能,重點推薦三大主線。

  第一,看好重資產的封測、製造在需求拉動下的ROE回升,進而帶來估值修復。

  第二,製造設備公司的需求結構性變化仍然是短、中、長期的支撐因素。中國製造的產業趨勢轉移未變,國內晶圓廠建設的資本支出持續推進,大基金二期投資關注集成電路產業鏈聯動發展。在投向上,大基金二期重點投向上遊設備與材料、下遊應用等領域。在關注5G、AI和物聯網的同時,也將持續關注刻蝕機、薄膜設備、測試設備和清洗設備等領域,持續推進半導體設備、材料企業與半導體製造、封測企業的協同。

  第三,下遊需求全面向好,5G、車用半導體、IoT和攝像頭帶來新增長點,存儲周期有望迎來拐點。

  「進口替代能力初步形成,國產半導體設備前景廣闊。」中信建投行業研究表示,受益國內5G商用的快速增長浪潮,晶圓、封測產能逐步釋放,半導體設備產業向上拐點或將到來。目前國內以中芯國際、長江存儲、合肥長鑫為代表的本土半導體設備企業在邏輯電路晶片、3DNAND、DRAM存儲晶片領域布局先進位程產能,技術逐步展現進口替代能力,為國產設備提供了驗證試用平臺和進口替代機會。

  相關指數基金

  目前,跟蹤晶片指數的基金主要有國泰CES半導體行業ETF聯接以及國聯安中證半導體ETF聯接,且年內收益均超30%,另外,今日新發華夏國證半導體晶片ETF聯接A、C,跟蹤國證半導體晶片指數,投資者也可關注。



  對比來看,中證全指半導體行業分布較為集中,主要投資於電子、半導體板塊。但是目前指數估值處於高估位置,建議低位布局。

  2、電子

  今年來,申萬電子指數漲幅達6.16%。

  近期電子板塊上漲勢頭強勁 是王者歸來還是曇花一現?

  滙豐晉信基金表示,TMT板塊龍頭公司的一季報表現好於預期,且全球主要經濟體陸續公布復工時間。而且美股及全球各主要市場在過去一段時間均大幅反彈,也帶動了投資者情緒和偏好的修復。

  除了鋒芒畢露的電子板塊,其實消費板塊也一直默默發力,今日(5月6日)貴州茅臺股價創下歷史新高,收盤報1300元/股。

  滙豐晉信基金同樣對消費板塊作了解讀,其表示近期二級市場消費板塊回暖,一方面是因為國內復工、生活逐漸恢復正常,消費預計逐漸恢復正常,相對外需更加可靠,消費中必選品的防禦性更加好,因此一季度基本沒有損失。另外,可選消費一季度受損,會在一季報或者預告出爐時利空出盡,長期競爭優勢龍頭,會得到估值修復的契機。

  此外,博時基金表示,我國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資產配置蓄勢待發。放眼未來,疫情終將過去。

  從資產配置的角度看,二季度A股交易面總體呈現中性,市場估值穩定,內部估值結構有很強的延續性,以內需邏輯下的成長板塊為主,電子、傳媒、農林牧漁、計算機、銀行房地產、醫藥等內需導向性行業盈利預期仍持續上行。

  相關指數基金一覽

  對比來看,CS電子行業分布較為集中,主要重倉電子製造板塊。但是目前指數估值處於高估位置,建議低位布局。

  另外,除了指數基金,混合型基金中名稱帶電子的基金如下,從收益來看,海富通電子信息傳媒產業股票A年內收益超30%,顯著高於指數基金。

  3、通信

  今年來,5G通信指數漲幅達17%。

  5G 產業鏈脈衝行情!板塊怎麼布局?

  近兩年科技行情正圍繞5G上下遊展開。自2018年以來,新基建和5G指數明顯跑贏泛科技的新興科技100,尤其是2019年優勢不斷擴大,新基建漲幅達到44.9%,5G指數漲幅18.1%,顯示出科技熱點集中在新基建和5G領域。同時,通信代際更新的特徵顯示產業的演進具有較高的相似性,從產業視角出發將更能夠能抓住5G投資的脈絡。

  統計機構IC Insights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華為海思實現了54%的銷售收入增長,達到26.7億美元,並因此首次進入全球半導體TOP10榜單。

  金牛最佳分析師、中信建投證券研究發展部行政負責人、董事總經理、TMT行業首席分析師武超則日前在「新華社快看周末直播間」中表示,2020年應該是5G投資的元年。實際上,從2020年開始,一直到2023年、2024年,5G都將是一個相對長周期的確定性事件。從投資角度看,到今年下半年,整個板塊EPS是可以預期的。

  華安證券投資策略研究員尹沿技表示,5G中上遊投資仍處於上半場,關注主設備商、核心零部件、IDC。他表示,5G中上遊作為技術突破的核心環節,將是帶動產業景氣度抬升的關鍵。以運營商為開端,以資本流向為線索,依次看好:

  1、主設備商:受益最具確定性,投資逐步從無線側轉移至傳輸側,無線設備市場空間約6000億元,傳輸設備市場約3000億元。

  2、核心零部件:PCB受益於需求爆發和技術升級,5G宏基站內PCB價值量約是4G的3倍;晶片半導體受益於國產替代和自主可控,國產替代尚有10倍空間。

  3、IDC數據紅利帶來行業持續井噴,我國IDC市場規模近5年複合增長率33.23%,重點看好第三方IDC及數據中心節能相關產業鏈。

  基金也早已開始布局抄底相關華為概念股。統計顯示,截至一季度末,中興通訊股東中,機構投資者持股佔比8.84%。

  相關指數基金一覽

  目前,銀華中證通信主題ETF聯接正在發行中,募集期為5G2020-04-20~2020-05-22。

  對比來看,5G通信行業分布較為集中,主要重倉通信設備板塊。目前指數估值較為高估,投資需謹慎。

  4、計算機

  今年來,計算機指數漲幅達14.33%。

  計算機行業:板塊一季度整體業績承壓 不改全年增長預期

  疫情影響下一季報計算機公司業績整體承壓。目前中信計算機分類 238家上市公司已經完成 2020 年一季報披露:238 家公司共計實現營收 1333億元,同比增速為-20.11%,共計實現歸母淨利潤-5.04 億元,去年同期為 72.25 億元;222 家可比計算機公司共計實現扣非歸母淨利潤-16.8 億元,去年同期為 34.09 億元。中位數來看,238 家公司營收、歸母淨利潤、扣非歸母淨利潤增速中位數分別為-14.85%、-46.14%、-47.36%。一季報業績顯示疫情影響下計算機板塊整體業績承壓。

  一季度各公司業績明顯分化。分公司來看,各家公司業績分化明顯,238家公司中只有 68 家公司營收實現增長,其中 9 家公司營收增速 100%以上(其中 2 家公司增長來源於外延增長),營收增速在 50%-100%、20%-50%、0%-20%區間的公司數量分別為 8 家、21 家、30 家。在 170 家營收下滑的公司中,14 家公司下滑幅度在 70%以上,40 家下滑幅度在 40%-70%之間,69 家下滑幅度在 20%以內,各公司業績增速分化明顯。

  一季度線上環節公司業績表現較好,項目制公司受疫情影響較大,預計板塊全年將維持增長。受疫情影響,一季度大部分公司實際開工時間僅有往年三分之二左右,因此大部分公司業績下滑明顯,尤其是以項目制訂單為主要商業模式的公司,由於下遊政企客戶的延遲招投標,以及正在實施項目的延遲進場,一季度業績影響較大,但假期時間的延長,無接觸方式的推廣使得線上環節受益明顯,相關計算機公司業績表現亮眼。

  重點板塊方面,雲產業鏈(伺服器:浪潮信息;IDC:奧飛數據;雲應用:廣聯達捷順科技拓維信息;雲安全:安恆信息)、網際網路金融(東方財富同花順)、網際網路醫療(衛寧健康創業慧康)、線上辦公(金山辦公萬興科技)受益明顯。我們預計此次疫情將加速雲應用與線上服務的滲透,疫情結束後加速趨勢或將維持,而以訂單實施為主的線下服務在復工全面恢復後,一季度累計需求與訂單有望得到彌補,全年來看我們對計算機板塊業績仍持樂觀態度。

  近期重點推薦標的:銳明技術麥迪科技恒生電子能科股份科大訊飛綠盟科技上海鋼聯遠光軟體易華錄。2020 年計算機行業維持高景氣,營收及利潤預計將保持較快增長,我們維持計算機行業「推薦」評級。

  風險提示:相關產業政策不明確風險、市場競爭加劇風險、項目實施進展、不達預期風險、重點公司業績不達預期。

  相關指數基金

  目前,跟蹤CS計算機指數的基金如下,目前指數估值較高,投資需謹慎。

  總結:具體到投資上,市場上科技股眾多,細分領域眾多,對於有選擇困難症的小夥伴來說,買指數基金就不失為一個好的方法。不過,不僅要關注指數的成長性,還要關注指數基金的規模和持有人機構,特別是ETF,流動性也是個重要的參考因素。

  綜合以上分析,華夏中證5G通信主題ETF聯接、國泰中證全指通信設備ETF聯接、國泰中證計算機ETF、國泰CES半導體ETF聯接這幾隻科技主題指數基金值得長期關注。

  相關報導>>>

  晶片巨頭回A 科技股又火了!當下科技主題基金該加倉還是贖回?

  科技股捲土重來 科技主題基金再度領跑!科技「牛」要來了?如何優選科技主題基金布局?

(責任編輯:DF519)

相關焦點

  • 科技股還能領漲嗎?估值太貴成困擾 有基金經理賣飛
    科技股依然是2020年A股投資的主線,當前應選擇一些估值合理的科技股領域進行布局。科技股大面積回調三大指數早盤震蕩分化,其中創業板指一度跌逾1%,滬指、深成指表現稍強。截至午間收盤,滬指和深成指分別上漲0.3%和0.4%,創業板指下跌0.46%。
  • 科技股捲土重來!科技基金這趟車還能上嗎?投資者該如何操作?
    市場短期震蕩不改核心邏輯,科技成長板塊仍是今年乃至未來兩三年的投資主線。當前依然堅定看好科技成長板塊,包括5G應用、消費電子、新能源汽車等領域。  前海聯合基金指出,總體而言,我們認為海外市場的波動對於國內影響相對有限,依舊看好大科技作為全年的配置主線。
  • 科技股還能領漲嗎?估值太貴成困擾 有基金經理已兩次「賣飛」
    科技股依然是2020年A股投資的主線,當前應選擇一些估值合理的科技股領域進行布局。科技股大面積回調三大指數早盤震蕩分化,其中創業板指一度跌逾1%,滬指、深成指表現稍強。截至午間收盤,滬指和深成指分別上漲0.3%和0.4%,創業板指下跌0.46%。
  • 三大指數全線上漲,科技、醫藥領漲,行情迴轉了麼?
    今天A股三大指數集體上揚,盤中科技、醫療大漲,安泰科技、楚天科技、藍帆醫療等多股漲停,3D攝像頭、智能教育、旅遊酒店、無線耳機板塊強勢上漲。截至午盤,滬指報於2837.88點,上漲0.71%,深成指報10752.28點,上漲1.51%,創業板指報2103.12點,上漲2.48%。
  • 科技股投資火熱 南方基金「硬核科技」主題投資乘風而上
    在此背景下,地處中國「矽谷」深圳前沿陣地的南方基金今年以來積極布局科技產業,挖掘真正具有競爭優勢的「硬核科技」,旗下相關主題基金也取得了靚麗表現。據銀河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9月30日,南方基金權益研究部總經理茅煒麾下的南方科技創新(基金代碼:007340)、南方信息創新(基金代碼:007490)年中成立以來業績增幅超20%,在同期同類型基金中位居前列,其中南方科技創新在首批成立的科創主題基金中拔得頭籌;而金牛基金經理羅安安管理的南方人工智慧(基金代碼:005729)、南方優選價值
  • 富國基金李元博:4年規模增長到100億的科技基金及投資邏輯梳理
    本文目錄1、李元博2、管理的6隻基金3、富國創新科技混合4、富國高新技術產業混合5、投資邏輯6、後市觀點【P1 李元博】標籤:科技成長,精選個股2015年7月,加入富國基金201523至今,最大回撤-38.67%業績領先的基金,富國創新科技混合,4天148天,從2016/6/16至今,最大回撤-35.23%雖然都是科技主題,這5隻基金的成立風格還是有些差異的:基準是中證800指數的,成立最早的是富國高新技術產業混合,投資高新技術產業相關上市公司。
  • 基金經理多次「賣飛」科技股 後市靜待估值回落
    來源:中國證券報原標題:基金經理多次「賣飛」科技股□本報記者 林榮華 李惠敏 近期科技股的連續上漲已超出不少機構的預期,有基金經理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時坦言「市場對科技股的風險偏好很高,我此前重倉的某隻科技股賣出後繼續上漲,考慮到市場情緒有望持續,我追高買入後再賣出,但當前股價還在漲。」某私募基金經理張軍(化名)表示,圈內「賣飛」科技股已然成為常態,而要說估值方面,在首次賣出時,相關個股的估值已較高了。與此同時,也有部分私募基金保持了較強「定力」。
  • 基金收評 | A股近乎普漲,農業股強勢領漲!公募卻看好這個板塊
    隔夜美股大漲,A股今日也集體高開。開盤後特高壓、5G等新基建概念漲幅靠前。盤中科技股下挫,銀行股拉升,滬指強而創指弱。截至收盤,兩市全天成交合計11719.66億元,成交額較昨日明顯放大。基金表現今日A股除申萬計算機行業收跌外,申萬其餘27個行業指數均收漲,這其中,農業和食品飲料板塊表現最為亮眼。農業板塊中,以正邦科技(002157.SZ)為代表的的豬肉股和以新五豐(600975.SH)為代表的的種植股都漲勢不俗。
  • 廣發基金劉格菘:挖掘科技股確定性機會
    十年公募歷程中,劉格菘不斷完善自己的投資框架,提煉出一套效率資產和核心資產輪換的投資框架,並在2019年科技股的行情中得到了驗證。展望2020年,科技股仍是他看來增長比較確定的品種。  捕捉行業配置的「阿爾法」  格雷厄姆在《聰明的投資者》中寫道:「一次好運,或者一個超級明智的決定,可能比一輩子的努力都更重要。可是誰又能分得清兩者之間的區別呢?」
  • 富國基金李元博:科技股投資王牌獵手的選股哲學
    )、-26.03%(-10.02%)、23.28%(12.10%)、-24.40%(-21.06%)、79.82%(27.71%),2020年上半年為34.50%(3.88%);富國創新科技(2016年6月16日成立)2016-2019年度基金份額淨值增長率與其同期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中證TMT產業主題指數*60%+中證全債指數收益率*40%)分別為-15.10%(-1.42%)、22.97%(-3.87%
  • 寶盈國泰廣發重倉科技股漲幅靠前
    從指數漲幅對比中就可看出,9月份成長股相對表現強勁,主要邏輯就是以晶片為主的相關行業的國產替代預期,而這些指數及行業特點也完全反應在普通股票型基金9月漲跌幅排名中。  根據統計,9月份有佔比達75%的普通股票型基金獲得了正收益率,其中重倉科技行業的基金表現更為強勁。從排名看,創金合信科技成長單月上漲超過11%,漲幅超過5%的普通股基數量達30隻。
  • 「雙十一」天貓再創新紀錄 消費主題基金蹭上熱點!這些個股有望起飛?
    今日本報特對上述三大板塊及其龍頭股進行梳理分析,以供投資者參考。家用電器板塊月內累計上漲7.26%一年一度的「雙十一」購物狂歡來臨,各種電商平臺已經流出五花八門的爆款清單。天貓更是首次推出《爆款來了》的一檔電商導購真人秀節目,號稱要將國民爆款一網打盡,推給消費者。
  • 白酒主題基金嗨不停 還能上車嗎?
    摘要 【白酒主題基金嗨不停 還能上車嗎?】
  • 11月順周期領漲股基 工銀瑞信嘉實等旗下基金漲超13%
    而在板塊上,此前備受投資者追捧的消費、醫藥行業出現了震蕩調整,而順周期板塊中的金融、保險、地產以及製造業則接過領漲大旗。  儘管如此,作為權益類基金中的普通股票型基金業績依然亮眼,在全市場有可比業績的511隻(各份額分開計算,下同)普通股票型基金中,淨值下跌的基金數量僅有134隻,佔比為26%。
  • 科技和汽車成抱團新方向!
    接下來是輕指數、重個股!那些此前踏空的人,終於等到了再次上車的機會,只是現在你是否還有勇氣去擁抱它! 大咖解盤! 一兩市震蕩回調。 熱點上,早盤半導體領漲,上海貝嶺、中晶科技盤中漲停。汽車股表現也較好,南方軸承、華陽集團、路暢科技等漲停,午後隨著指數回落,汽車、半導體板塊漲幅收窄。銀行漲幅居前,招商銀行盤中漲逾5%,上海銀行、杭州銀行漲逾3%。多數板塊回調,煤炭、農林牧漁、有色、保險等跌幅居前。 展望後市,指數短期震蕩調整。
  • 基金早班車:如何布局跨年行情?公私募競相逐鹿這一賽道!
    隔夜美股三大指數漲跌互現,納指創盤中與收盤新高,道指30000點關口得而復失,標普跌0.06%。影響市場重要資訊速遞1、兩融餘額逼近1.6萬億再創5年新高 融資客左手捧金融右手抓科技2、實現裡程碑式突破!
  • 10月份新能源主題混基業績領先 工銀瑞信建信基金領漲
    最新披露的基金三季報顯示,今年三季度工銀新能源汽車混合A的持股集中在新能源汽車及相關產業鏈,前十大重倉股分別為天賜材料、杉杉股份、寧德時代、恩捷股份、比亞迪、當升科技、億緯鋰能、天齊鋰業、璞泰來、拓普集團。除天齊鋰業、拓普集團以外,其餘8隻重倉股10月份均有不同程度漲幅,其中,比亞迪單月大漲37.48%,天賜材料漲幅超20%,杉杉股份、寧德時代漲幅超18%。
  • 天弘基金陳國光:專注科技產業研究 著眼長期投資機會
    來源:時刻頭條從清華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到清華興業投資研究員,從諾德基金研究員、基金經理再到天弘基金TMT組長、基金經理,過去十八年紮實的投研經歷,讓陳國光更有底氣匹配「科技股投資老將」的稱號。在近日接受媒體專訪時,天弘創新領航基金擬任基金經理陳國光分享了他這些年的投資的心得與體會。摒棄短線誘惑,踏實做好產業研究「股價很容易被一些短線資金所幹擾,你分不清哪些是炒作,那些是真正的產業發展邏輯,人往往會被一些短期的東西所幹擾。」
  • 天弘基金陳國光: 在科技大潮中乘風破浪
    「從業18年來,對科技投資我有兩點特別的心得,一是要把握主線,二是要把握估值。做到這兩點都需要對產業和科技的發展規律有深度的認知。」陳國光告訴記者。  「對主線的把握,其實就是掌握估值的要點。」陳國光解釋道,比如在當下這一輪科技發展周期中,從整個通信系統的升級、智能終端的普及到內容和應用的提升,其邏輯是非常明確的。目前應該仍處於一輪周期的上半場,也就是硬體系統的建設和智能終端的普及階段。
  • 五千韭菜上車,股價遭遇腰斬,家家悅成長邏輯生變
    2002年,超市股家家悅上演「冰火兩重天」:上半年強勢翻倍,下半年暴跌超50%。多家公募基金扎堆於此,未見散場之勢。上市公司更傾囊而出,加碼回購支撐股價。家家悅難道被錯殺了?價值窪地隨之出現?這也許又是一個典型的價值陷阱。5000股民中途上車家家悅主營業務為超市連鎖經營,以大賣場和綜合超市為主要業態,以區域一體化物流為支撐,以經營生鮮為特色的全產業鏈、多業態的綜合性零售服務商。